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志鹏

作品数:19 被引量:106H指数:6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颗粒骨
  • 4篇颈椎
  • 4篇脊柱
  • 3篇手术
  • 3篇微小颗粒
  • 3篇微小颗粒骨
  • 3篇细胞
  • 2篇腰椎
  • 2篇异位成骨
  • 2篇张量成像
  • 2篇手术治疗
  • 2篇切除
  • 2篇肿瘤
  • 2篇弥散
  • 2篇弥散张量
  • 2篇弥散张量成像
  • 2篇颈椎病
  • 2篇后路
  • 2篇基因
  • 2篇脊柱融合

机构

  • 19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哈尔滨第二四...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佳木斯市中心...

作者

  • 19篇张志鹏
  • 12篇闫景龙
  • 9篇夏景君
  • 7篇徐公平
  • 4篇阎景龙
  • 3篇奚春阳
  • 3篇祖佳宁
  • 3篇由长城
  • 3篇吴莹
  • 3篇王志成
  • 3篇赵伟
  • 2篇庄金鹏
  • 2篇姬烨
  • 2篇王新涛
  • 2篇侯占江
  • 2篇付海亮
  • 2篇周磊
  • 2篇邹天彪
  • 1篇赵雅君
  • 1篇吕松岑

传媒

  • 3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中国地方病学...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国外医学(骨...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国脊柱脊髓...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国骨肿瘤骨...
  • 1篇国际免疫学杂...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2篇2017
  • 5篇2015
  • 1篇2014
  • 5篇2004
  • 3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颗粒骨在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术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04年
目的 回顾近阶段国内外关于颗粒骨的临床应用与相关实验研究的进展。 方法 广泛查阅近期有关颗粒骨临床应用与实验研究的文献 ,综述颗粒骨的应用方法与其作用机制的研究。 结果 颗粒骨在临床应用中 ,特别是应用于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术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实验表明颗粒骨有很多优点。 结论 颗粒骨应用效果良好 ,虽然其作用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
夏景君闫景龙张志鹏汪宇吴莹
关键词:翻修术人工全髋关节
应用于脊柱融合的骨移植替代物的实验研究
2003年
脊柱融合手术中常常遇到骨移植材料缺乏的问题。本文综述了应用于脊柱融合的骨移植替代物的基础研究概况。
张志鹏夏景君闫景龙顾群
关键词:脊柱融合骨移植骨替代物复合材料基因治疗
评价3.0T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中应用价值的研究
目的:评价3.0T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中应用价值.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0例,其中男45例,女45例,年龄20~65岁,平均40.2岁;应用3.0T高场强磁共振DTI成像序列对90例患...
由长城闫景龙徐公平张志鹏赵伟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ADC值FA值
自体微小颗粒骨异位移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1
2004年
目的:观察自体微小颗粒骨异位移植的成骨过程,以便深入研究自体颗粒骨移植的转归机制。方法:实验将40只新西兰白兔按时间随机分成0,3,10和21d4组,每组10只动物。体质量2.5~3.5kg。取自体髂骨制成直径50~100μm大小骨松质颗粒,团块样移植到同只白兔的股四头肌肌穴中。分别在颗粒骨制备的同时即(0d天组),和肌穴内移植术后,和31021d取材,进行组织学及透射电镜观察。结果:①颗粒骨制备过程中有大量细胞存留下来。②3d时一些位于微小颗粒骨边缘骨陷窝中的细胞存活。③10d时微小颗粒中骨陷窝中的骨细胞仍存活,并发生转化。④21d时形成编织骨。结论:自体微小颗粒骨直径(50~100μm)异位移植后,具有直接成骨和诱导成骨活性,能够异位成骨。
马凯宇栾宏佳徐公平张志鹏闫景龙
关键词:自体微小颗粒骨异位移植异位成骨诱导成骨移植术成骨过程
姜黄素经JAK2/STAT3通路抑制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姜黄素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作用下对小胶质细胞系BV2细胞活化抑制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常规培养细胞,用LPS及不同浓度的姜黄素(curcumin,CUR)处理24 h,ELISA检测各组细胞上清LDH、TNF-α、IL-1β和IL-6的浓度;Western blot检测P-STAT3(Tyr705)、STAT3、P-JAK2(Tyr1007/1008)和JAK2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LPS组BV2细胞上清中LDH、TNF-α、IL-1β和IL-6含量增多(P<0.01),P-STAT3和P-JAK2水平增高(P<0.05);与LPS组相比姜黄素各组降低了BV2细胞上清中LDH、TNF-α、IL-1β和IL-6含量(P<0.01),降低了P-STAT3和P-JAK2水平(P<0.05)。结论姜黄素经JAK2/STAT3信号通路抑制小胶质细胞的活化,且呈剂量依赖性。
祖佳宁庄金鹏闫景龙徐公平夏景君张志鹏
关键词:姜黄素小胶质细胞活化
野生型p53对纤维肉瘤端粒酶活性及Bcl-2、c-myc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9
2004年
目的 观察野生型 p5 3 (Wtp5 3 )基因对纤维肉瘤端粒酶活性及B淋巴细胞 /白血病 2(Bcl 2 )、c myc基因表达的影响 ,探讨Wtp5 3抑瘤机制以及纤维肉瘤发病的分子机制。 方法 将 5周龄昆明鼠 90只随机分为单纯肿瘤组 (Ⅰ组 )和Wtp5 3基因注射组 (Ⅱ组 ) ,建立纤维肉瘤动物模型。 5d后 ,Ⅱ组动物于荷瘤局部注射介导Wtp5 3基因的腺病毒液 0 .1ml ,Ⅰ组注射同剂量生理盐水。两组动物于 2次注射后 5、15和 2 5d分批处死 ,聚合酶链反应 酶连免疫吸附 (PCR ELISA )法检测端粒酶活性 ,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肉瘤细胞Bcl 2、c myc蛋白表达。结果 Ⅱ组中 ,端粒酶活性明显低于Ⅰ组 ,Bcl 2蛋白表达强度显著下调 ,c myc基因在 2次接种后 5d出现一过性低表达 ,而后表达强度上升。结论 Wtp5 3明显降低端粒酶活性 ,下调Bcl 2表达 ,改变c myc基因功能。从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两方面发挥对纤维肉瘤的治疗作用。
潘海乐张志鹏曲波陶天遵
关键词:野生型P53纤维肉瘤端粒酶活性基因表达
同种异体微小颗粒骨复合BMP胶原修复骨缺损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3
2004年
目的探讨以同种异体微小颗粒骨复合BMP胶原修复节段性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取34只新西兰白兔,于两侧桡骨干制成长1.5 cm骨膜骨缺损,左侧(A组)植入由200 mg同种异体微小颗粒骨、10 mg BMP与0.2 ml胶原的复合物;右侧(B组)植入复合0.2 ml胶原的200 mg同种异体微小颗粒骨。分别于术后2、4、8、12周进行影像学,组织学检查;术后8、12周行骨密度检测;术后12周行生物力学检查。另取8只仅加入0.2 ml胶原作为空白对照组(即C组)。结果放射学以及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A,B两组骨缺损区均得到了比较彻底的修复,但A组在成骨速度、骨再生量、再生髓腔结构等方面均优于B组。8、12周骨密度测试结果显示A组的骨密度值高于B组。12周的生物力学实验结果显示:三点弯曲实验结果表明A组极限强度值明显高于B组,而且A组的弯曲刚度也好于B组;轴向压缩实验结果说明A组的抗压刚度优于B组;扭转实验结果指出A组的抗扭转刚度和最大扭矩分别高于B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0.05)。骨密度测定和生物力学实验结果证实了两组成骨情况的差异,这与新生骨的成熟程度不同有关。复合了BMP的A组因髓腔再通时间早,骨改建塑形更完善,新生板层骨的成熟度亦较高,耐受应力情况也更好。C组则不能产生骨性愈合。结论同种异体微小颗粒骨修复节段性骨缺损的成骨?
付海亮阎景龙邹天彪侯占江夏景君张志鹏
关键词:骨缺损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有关问题
<正>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the posterior logitudinal ligament,OPLL)病因不明,好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是一个由颈椎后纵韧带异位骨化,引起椎管狭窄,...
王志成张志鹏
文献传递
新型腰椎后路植骨方法的临床应用及近期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 从增加骨移植物局部血供入手,建立一种带有原位椎旁肌肌骨瓣的新型腰椎后路植骨方法,观察其早期应用的植骨融合率,评估该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6月至2010年12月,应用新型植骨法对117例腰椎管狭窄和腰椎失稳的患者行腰椎管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其中男性49例,女性68例,年龄40~77岁,平均61.5岁;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均进行日本骨科学会(JOA)及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评价临床疗效,同时术后应用CT三维重建评价植骨融合效果.结果 术后失访17例,其余病例随访7~38个月,平均19个月.术前JOA评分平均(10.3±1.9)分,末次随访时平均(25.4±4.2)分,与术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改善率81.0%;术前下肢VAS评分为平均(8.5±0.8)分,术后为平均(2.3±0.4)分,术前、术后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CT三维重建显示,获得随访的100例患者的133个腰椎节段中,126个节段形成了坚固融合,融合率94.7%.结论 新型腰椎后路植骨方法植骨位置确切、牢靠、融合率高,能够有效减少假关节的形成,疗效确切,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闫景龙奚春阳张志鹏徐公平夏景君王新涛周磊祖佳宁姬烨
关键词:腰椎融合椎旁肌肌骨瓣植骨融合
卵巢切除对大鼠皮质骨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英文)
2001年
目的 研究卵巢切除大鼠皮质骨的几何学改变和力学性能改变 ,探讨雌激素缺乏时皮质骨改变的发生机制。方法 选雌性SD大鼠 5 6只 ,分为Sham组和OVX组 ,动物分别在 4、12、2 0和 2 8周时处死 7只 ,取其胫骨备用。左侧于近 3/ 5和远 2 / 5交界部切断 ,在电镜下摄片 ,计测截面总面积、皮质骨面积、骨外径周长、骨髓腔面积和骨内径周长。右侧以近 3/ 5与远 2 / 5交界点为加载点进行三点弯曲力学实验。结果 Sham组术后 4周至 2 8周胫骨截面总面积和骨外径周长逐渐增加 (P <0 .0 0 5 ) ,而髓腔面积和内径周长变化不明显。OVX组截面总面积和外径周长也有逐渐增加趋势 ,但差异无显著性。而内径周长和髓腔面积都明显增加 ,在相同时期显著大于Sham组 (P <0 .0 0 5 ) ,而皮质骨面积却与Sham组差异无显著性。三点弯曲试验结果表明从 4~ 2 8周实验对照两组抗弯强度和刚度均逐渐增加 ,但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在各时期骨组织材料力学性能也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卵巢切除对皮质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使骨髓腔扩大 ,对骨外膜的影响较小 。
阎景龙戴克戎赵雅君陈赞张志鹏
关键词:卵巢切除术皮质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