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关节
  • 3篇髋关节
  • 3篇骨水泥
  • 3篇骨折
  • 3篇非骨水泥
  • 3篇成形术
  • 2篇椎体
  • 2篇髋关节置换
  • 2篇老年
  • 2篇股骨
  • 2篇股骨粗隆
  • 2篇股骨粗隆间
  • 2篇股骨粗隆间骨...
  • 2篇关节成形术
  • 2篇关节置换
  • 2篇翻修
  • 2篇翻修术
  • 2篇粗隆
  • 2篇粗隆间
  • 2篇粗隆间骨折

机构

  • 9篇深圳市龙岗区...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深圳市人民医...

作者

  • 9篇朱智奇
  • 9篇李朋
  • 7篇侯明
  • 5篇王德桂
  • 4篇谢小青
  • 2篇史占军
  • 1篇许思亮
  • 1篇高国勇
  • 1篇唐向阳
  • 1篇候明
  • 1篇林学扬

传媒

  • 2篇中国矫形外科...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江西医药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海南医学
  • 1篇西部医学
  • 1篇中华关节外科...

年份

  • 1篇2019
  • 3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髋臼螺钉对非骨水泥全髋置换术中假体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 探讨髋臼螺钉在非骨水泥全髋置换术中对髋臼假体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至2015年8月在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骨科行非骨水泥全髋置换术114例(117髋)病例资料,患者根据术中是否植入髋臼螺钉分成两组,其中A组无螺钉组59髋,B组螺钉固定组58髋。分别在术后3个月、12个月、24个月和末次随访时对病人进行随访,评估并比较影像学的改变及Harris评分。A组57髋B组56髋获得完整随访资料,平均随访(5.7±1.6)年。以 Kaplan-Meier 法分析两组假体生存率。结果 A组平均手术时间( t =2.213, P <0.05)、术中出血量均小于B组( t =2.342, P <0.05);随访末期,A、B组术后平均Harris评分为(95.0±2.1)分及(93.0±5.5)分( P >0.05);A、B组术后3个月、12个月、24个月分别有4髋(7.0%)、3髋(5.3%)、1髋(1.8%)和1髋(1.8%)、2髋(3.6%)及2髋(3.6%)出现髋臼周围透亮线;A组1髋术后4年出现骨溶解,B组2髋出现骨溶解。以影像学证明假体松动作为失败标准,计算两组假体平均随访(5.7±1.6)年生存率分别为97%和95%,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髋臼骨质条件良好时是否使用髋臼螺钉固定对臼杯的稳定性无明显影响,全髋关节置换术中植入髋臼螺钉不是必需的。
李朋唐向阳吴同岭于志滨朱智奇
关键词:骨螺丝髋臼关节成形术
非骨水泥假体翻修失败的骨水泥型人工髋关节:中期效果评价被引量:4
2015年
背景:非骨水泥假体在初次人工髋关节置换中已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但在翻修术特别是在失败的骨水泥型假体翻修过程中的应用效果仍有待观察。目的:观察以非骨水泥假体翻修失败的骨水泥型人工髋关节的中期效果。方法:对1997年11月至2013年2月以非骨水泥假体对失败的骨水泥型人工髋关节翻修的41例(47髋)患者进行随访,其中翻修骨水泥柄24髋、骨水泥臼23髋。随访X射线片上的假体变化情况,对髋关节行Harris功能评定并分析假体生存率。结果与结论:共33例38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3-14.8年,患者的平均Harris评分由术前的34分(11-66分)增加到末次随访时的85分(55-94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36髋(95%)假体获得良好稳定性;2髋发生骨溶解并假体移位(股骨1髋,髋臼1髋)需要再翻修;9髋发生异位骨化(24%)。聚乙烯衬垫年平均磨损量为0.08 mm(0-0.25 mm),磨损率仅与外展角变化存在相关性(P<0.01)。以影像学证明假体松动作为失败标准,利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计算非骨水泥假体7年总体存活率为89%,其中髋臼假体和股骨假体的存活率分别为93%及92%。提示用非骨水泥假体对失败的骨水泥型人工髋关节进行翻修能有效地修复骨缺损并达到令人满意的中期临床效果。
李朋朱智奇侯明史占军
关键词:人工假体人工髋关节置换关节成形术翻修术骨水泥非骨水泥
Sox9、CTGF及BMP-2对促进腱骨结合处早期愈合的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观察SRY相关高迁移组box基因9蛋白(Sox9)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在促进腱骨结合处愈合的作用。[方法]72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Sox9组、CTGF组、BMP-2组及对照组。Sox9组、CTGF组、BMP-2组分别于骨与肌腱的缝合处注入浓度为200 ng/ml的Sox9、CTGF及BMP-2各2 ml,对照组只手术但不注射任何材料。建立动物模型后对四组行动物实验并分别于术后4、8及12周行组织学及生物力学检查,统计学分析结果。[结果]术后第4、8、12周,Sox9组、CTGF组的组织学愈合情况均好于对照组,生物力学分析中Sox9组、CTGF组腱骨愈合界面的横截面积均低于对照组,拉断负荷及极限拉应力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BMP-2组各项指标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ox9以及CTGF组能够促进腱骨结合处的早期愈合,并能够增加其生物力学强度,而BMP-2对骨肌腱结合部位愈合并无明显作用。
李朋候明朱智奇王德桂林学扬
关键词:SOX9CTGFBMP-2
腰椎后路固定Cage椎体间融合术在老年复杂型腰椎管狭窄症的近期疗效观察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评估后路减压并椎体间融合及内固定治疗老年复杂型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1年1月采用后路减压、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治疗复杂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43例,男29例,女14例;平均年龄64.5岁。病史2~25年。合并退变性Ⅰ度以上滑脱21例,合并腰椎侧凸、Cobb角>20°12例。术中对一个或两个节段者切除椎间盘,处理相邻椎板,行椎间植骨融合。[结果]根据JOA评分标准,优良率88.3%,末次随访X线片观察:滑脱复位率96%,腰椎侧凸者Cobb角平均6.6°,矫正率88.5%,融合率91.3%。[结论]后路减压固定并椎体间融合是治疗老年复杂型腰椎管狭窄症的有效方法。
朱智奇侯明谢小青李朋王德桂
关键词:腰椎减压术
经皮椎体成形术和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脊柱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并比较经皮椎体形成术(PVP)和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脊柱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5例脊柱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PVP组(48例61椎节)和PKP组(27例35椎节),比较两组治疗后疼痛强度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手术并发症情况。结果 PVP组和PKP组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疼痛程度较术前明显下降,PKP组VAS评分优于PV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DI评分术后1周、1个月、3个月明显低于术前,PVP组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为39.58%(19/48),明显高于PKP组[14.81%(4/48)];腰腿疼痛发生率为41.67%(20/48),明显高于PKP组[18.52%(5/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VP和PKP能有效减轻脊柱恶性肿瘤患者疼痛,但PKP止痛效果优于PVP,且PKP骨水泥渗漏和腰腿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PVP。
朱智奇高国勇侯明谢小青李朋王德桂
关键词:脊柱恶性肿瘤椎体后凸成形术
Zweymüller SLR-Plus~非骨水泥柄用于髋关节翻修的中期效果被引量:3
2014年
背景:SL-Plus非骨水泥柄在初次人工髋关节置换中已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但SLR-Plus柄在翻修术特别是感染病例翻修过程中的应用效果仍有待观察。目的:观察以Zweymüller SLR-Plus非骨水泥柄行髋关节翻修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997年11月至2013年5月以SLR-Plus股骨柄行人工髋关节翻修的39例(41髋)患者进行了随访,其中男26髋,女15髋;年龄34-73岁,平均53岁;翻修骨水泥柄36髋,非骨水泥柄5髋。随访X射线片上的假体变化情况;根据Brooker分类进行异位骨化分级,记录异位骨化发生部位及发生率;对髋关节行Harris功能评定并分析假体生存率。结果与结论:31例33髋获得随访,随访1-16年。患者的平均Harris评分由术前的34分(13-64分)增加到末次随访时的85分(55-94分)。32髋(97%)假体获得良好稳定性;1髋出现1 mm透亮线但无任何症状;1髋出现骨溶解并股骨假体远端穿出股骨皮质而需再翻修;9髋发生异位骨化,其中Brooker 1级2髋,2级4髋,3级3髋;未见术后感染复发。以影像学证明假体松动作为失败标准,利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方法计算假体随访期间存活率为92%。提示SLR-Plus股骨柄具有良好的即刻稳定性及远期稳定性,用于髋关节翻修术中能达到令人较满意的中期效果。
李朋朱智奇侯明史占军
关键词:植入物翻修术非骨水泥
不同内固定术式在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对比经皮微创锁定钛板(MIPO)和股骨折端抗旋髓内钉(PFNA)在股骨粗隆间骨折高龄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高龄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MIPO组(n=54)和PFNA组(n=54)。对比两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等手术情况,以及两组患者的下地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末次随访的Harries评分及其优良率等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下地活动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小于MIPO组(P<0.05),而末次随访的Harries评分及优良率均显著大于MIPO组(P<0.05)。MIPO组术后出现4例并发症,均为钛板断裂,患者的骨折分型均为Evans-JensenⅤ型;PFNA组术后出现1例并发症,为下肢深静脉血栓,经过药物治疗后好转。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MIPO相比,PFNA在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高龄患者中术中出血较少,术后恢复快且效果较好,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许思亮高国勇朱智奇侯明李朋
关键词:PFNAMIPO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人
DHS、解剖型钢板及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4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观察DHS、解剖型钢板及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对比三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4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三组,即DHS组、解剖型钢板组和髋关节置换组,每组各16例。对比三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手术前后Harris功能评分及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血小板以及D-dimer等情况。结果 DHS组及解剖型钢板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均显著低于关节置换组(P<0.05)。三组术后1周、术后6个月的Harris评分均显著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术后血糖、血小板、D-Dimer与术前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DHS组及解剖型钢板组D-Dimer显著低于关节置换组(P<0.05)。结论术后D-Dimer增高可作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监测指标,DHS及解剖型钢板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风险相对髋关节置换患者较低。
朱智奇侯明谢小青王德桂李朋
关键词:解剖型钢板髋关节置换DHS股骨粗隆间骨折
不稳定骨盆骨折手术治疗的预后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探讨不稳定骨盆骨折手术治疗的预后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我院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共78例,给予手术治疗,术后行随访,根据Matta评分标准确定治疗效果,并观察包括年龄、性别、体型、合并伤、受伤原因、骨折类型、手术时机、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康复治疗情况,所有数据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按照Matta评分标准计算,髋关节功能优:35例,良:24例,可:10例,差:9例,优良率为75.6%。术后2例患者合并有双下肢不等长,4例髋关节强直,11例创伤性关节炎,2例出现神经损伤后遗症。影响不稳定骨盆骨折预后的Logistic分析中表明,骨折类型、手术时间和术后并发症情况为影响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骨折类型、手术时间和术后并发症情况为影响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朱智奇侯明谢小青王德桂李朋
关键词:骨盆骨折影响因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