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 作品数:19 被引量:116 H指数:6 供职机构: 石家庄市第五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 石家庄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 河北省石家庄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昏迷1例 被引量:5 2017年 病例:患者,女,82岁。于2015年7月19日因"咳嗽、咳痰1月余"来我院就诊,经检查诊断为"继发性肺结核初治、肺部感染、2型糖尿病、陈旧性脑梗塞"。2型糖尿病病史10年,口服格列美脲、二甲双胍治疗至今,空腹血糖控制在6~7 mmol·L-1。3年前患"脑梗塞",未留后遗症,平时口服阿司匹林肠溶胶囊、脉通。 郭立杰 王超 杜婧 王敏 张海丛关键词:格列美脲 低血糖昏迷 继发性肺结核 降糖治疗 氯化钠注射液 临床药师参与复杂重症传染病患者药学监护实践研究 杜婧 刘洋 牛宏垚 王敏 李力 王立静 阎纳新 王超 王宁 课题通过收集统计分析典型患者药学监的相关数据,撰写医院临床药学诊疗参考,通过临床药师的药学监护和临床反馈为临床医师和其他药师提供复杂重症传染病患者的用药经验参考和理论依据。临床药师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医院住院病历不合理...关键词:关键词:药学监护 临床用药安全 替诺福韦酯用于成人初治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的成本-效果分析 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观察替诺福韦酯用于成人初治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的成本-效果分析结果。方法选取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口服抗病毒药物治疗的AIDS 25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试验组(144例)和对照组(112例)两组,试验组给予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依非韦伦片+拉米夫定片,对照组给予依非韦伦片+齐多拉米双夫定片。观察比较两组一般资料、病毒学指标、免疫学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住院情况及治疗成本,并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治疗后3、6和12个月,两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RNA转阴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和治疗后3、6、12个月,两组CD4+T淋巴细胞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试验组总住院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检查费用、住院费用和总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成本-效果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成本-效果比低于对照组,增量成本-效果比为-376.63。增量成本效果象限图显示试验组所选取方案为优势方案。结论采用本文两种方案治疗的AIDS患者效果无明显差异。但含替诺福韦酯的试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总住院率和经济性要优于含齐多夫定的对照组,故对初治成人AIDS患者来说,建议优先使用含替诺福韦酯的治疗方案。 王超 郭立杰 董玲 张海丛 张玉君 冯彩霞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替诺福韦酯 成本-效果分析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营养状况及肌少症发生率调查 2024年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营养状况及肌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2019年1月~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56例,采用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法(SGA)进行营养风险筛查,使用生物电阻抗分析法(BIA)测量四肢骨骼肌肌肉质量(ASM),计算相对骨骼肌质量指数(ASMI),诊断肌少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发生肌少症的因素。结果本组156例肝硬化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为59.0%,肌少症发生率为29.5%,其中39例Child-Pugh A级组营养不良和肌少症发生率分别为20.5%和7.7%,48例B级分别为50.0%和25.0%,69例C级分别为87.0%和44.9%,组间差异(P<0.05);46例肌少症组年龄、BMI、血清ALB和SGA评分分别为(64.1±12.5)岁、(19.3±2.2)kg/m^(2)、(24.1±3.9)g/L和(21.3±3.4)分,与110例非肌少症组【分别为(54.7±11.2)岁、(23.9±3.0)kg/m^(2)、((34.3±4.8)g/L和(28.7±4.0)分】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OR=0.683)、血清ALB(OR=0.631)和SGA评分(OR=0.653)均为显著影响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肌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伴有营养不良较普遍,肌少症发生风险较高。了解风险因素,做好早期筛查可能指导及时处理。 魏唯 初丽敏 王超 吴明 平东兰 池冰关键词:肝硬化 营养状况 前列地尔对于肝病治疗的研究进展 2016年 肝病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疾病,随着医学的发展,它的防治也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而且许多药物被应用于肝病的治疗,尤其是应用于肝炎,其中前列地尔(PGEl)被广泛应用于肝炎的治疗,而且其临床效果显著.众多研究显示,前列地尔可以保护肝细胞,能够有效的改善肝脏循环,并且增加肝细胞的供血、供氧,同时加速清除其代谢产物。 阎纳新 王敏 李静 赵艳雪 王超关键词:前列地尔 肝病 磷酸肌酸在肝脏疾病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2015年 磷酸肌酸(creatine phosphate,CP)是一个全方位的细胞保护剂,可有效的保护心肌、脑组织、骨骼肌细胞.近些年,CP在肝病方面的应用研究也越来越多,本文对CP在肝病方面的应用做综述. 阎纳新 王敏 王超 郭立杰关键词:磷酸肌酸 肝病 初治结核病患者预防使用保肝药物对药物性肝损伤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23 2019年 目的 研究初治结核病患者预防使用保肝药物对抗结核药物引起的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 DILI)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226例出现DILI的初治肺结核,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 n =122)与对照组( n =104)。观察组予规范抗结核及预防性保肝药物治疗,对照组予规范抗结核治疗。两组发生DILI后均停用所有药物,并且予以相应治疗,直至DILI恢复正常1周后停药。检测治疗前、出现DILI时、治疗后肝功能相关指标变化,记录DILI分型、分级、发生时间及肝功能恢复正常时间,比较CD4+ T淋巴细胞计数及合并疾病。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出现DILI时总胆红素水平及治疗后碱性磷酸酶水平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DILI分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DILI分级仅1级损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04)。观察组、对照组发生3级及以上DILI的概率分别为9.02%(11/122)、18.27%(19/10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4)。观察组DILI发生时间为8~75(17.40±13.43)d,对照组DILI发生时间为2~55(10.28±11.92)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08)。两组肝功能未完全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02),但3级及以上DILI患者肝功能未完全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85)。两组CD4+T淋巴细胞计数、发生3级及以上DILI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3级及以上DILI合并疾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72)。结论 预防性给予保肝药物对初治结核病患者的肝功能无明显保护作用,但对部分具有肝损伤高危因素或免疫力低下的患者来说,预防性使用保肝药物对抗结核药物引起的DILI有一定益处。 王超 郭立杰 张海丛 王玉泽 杜婧关键词:药物性肝损伤 抗结核药 肝脏保护 我院2012~2014年新的、严重的不良反应上报分析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研究传染病医院新的、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征和规律。方法对2012-2014年石家庄市第五医院上报的所有严重的(含新的、严重的)ADR报告进行分析。结果从给药途径看,注射(34例,占54.0%)和口服(27例,占42.9%)易引发严重的ADR;从药品分类看,严重的ADR涉及药品种类以抗结核药(15例,占23.8%)、抗病毒药(15例,占23.8%)最多;从严重的ADR临床表现看,以肝细胞损害(4例)、肝衰竭(3例)、皮炎皮疹(4例)、发热(4例)等表现为主。结论传染病医院的ADR有其自身的特点,临床应加强新的严重的ADR监测和上报。 杜婧 刘洋 金鹏 王超 王宁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 异甘草酸镁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观察异甘草酸镁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和慢性病毒性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2014年医院的慢性病毒性肝炎住院患者筛选分类,共选定111例,其中56例给予异甘草酸钱治疗者作为治疗组.55例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者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07%,优于对照组的76.36%(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降低更明显,t值分别为3.14,3.10,2.72(P〈0.05)。结论异甘草酸镁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可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肝功能等,值得临床推广。 阎纳新 杜婧 刘洋 王超 侯桂英 郭立杰不同种类药物所致药物性肝损伤临床特点研究 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探讨不同种类药物所致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的临床特征,为临床及早诊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DILI住院患者406例,按导致肝损伤的药物分为西药组186例(其中抗结核药物86例)、中药组157例和混合用药组63例。观察比较3组入院时及治疗2周后肝脏生化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酸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γ-GGT)、总胆红素(TBIL)、碱性磷酸酶(ALP)],临床症状、临床分型、肝损伤严重程度及临床疗效。结果西药组患者性别比例、中位年龄与中药组和混合用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西药组入院时及治疗2周时ALT、AST、TBIL、γ-GGT水平均低于中药组和混合用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中药组和混合用药组尿黄发生率分别为58.0%和61.9%,显著高于西药组的3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西药组肝损伤严重程度分级≤2级者比例高于中药组和混合用药组,≥3级者比例低于中药组和混合用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患者临床分型、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药与西药导致的肝损伤患者在年龄、性别、血清生化指标、肝损伤严重程度和临床表现上有所不同,中药和混合用药导致的肝损伤要重于单纯西药导致的肝损伤;研究不同种类药物导致肝损伤的特点对于确定肝损伤药物、及早停药、阻止慢性肝炎的发生有一定意义。 张海丛 郭立杰 王超 伍彦辉 王玉泽 叶立红 刘志权 李文博 柳晓金关键词:药物性肝损伤 中草药 西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