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军
- 作品数:4 被引量:15H指数:3
-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网织红细胞参数在儿童血液病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探讨网织红细胞参数在儿童血液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Sysmex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106例儿童血液病患儿的网织红细胞计数(RET#)、网织红细胞百分比(RET)、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比率(IRF)、低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比值(LFR)、中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比值(MFR)、高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比值(HFR)等参数。结果: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RET、IRF等指标显著增高(P<0.05),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患儿RET#显著降低(P<0.05),IRF显著增高(P<0.05)。结论:测定网织红细胞及其相关参数有助于判断骨髓生成红细胞的活动度,对贫血类型的鉴别诊断有实用价值。
- 王军张广民俞发舟
- 关键词:网织红细胞参数血液病
- 婴儿猝死综合征的病因研究进展被引量:5
- 1999年
- 婴儿猝死综合征(SIDS)的病因尚不明确,目前认为是多因素的,可能包括俯卧位睡眠,孕母滥用药物及吸烟,代谢紊乱及感染等。本文扼要综述了目前国外关于这些因素的研究进展情况和这些因素引起SIDS的可能的发病机制。
- 王军
- 关键词:婴儿猝死综合征病因
- 联合应用苯与白消安建立大鼠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模型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建立大鼠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模型。方法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为5组。苯组(n=6)每次皮下注射苯0.5ml/kg,每周3次,共5周;白消安组(n=6)每周1次白消安15mg/kg灌胃,共5周;苯白5周组(n=12)每次皮下注射苯0.5ml/kg,每周3次,同期白消安15mg/kg灌胃,每周1次,均应用5周;苯白3周组(n=6)前3周实验内容同苯白5周组;空白对照组(n=6)不予特殊处理。实验过程中观察大鼠一般情况的变化,患病率和死亡率,检测血细胞数、骨髓有核细胞计数和造血器官的病理形态。结果苯白5周组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患病率为100%,死亡率为100%,平均存活时间为(43.5±6.9)d。各项血液学参数呈渐进性减低,停药后1-3周降至最低,直至死亡。病理形态学观察:骨髓脂肪化,脾脏、淋巴结等淋巴器官组织明显萎缩,肝、脾无髓外造血灶。苯组、白消安组血细胞数计数有不同程度减低,但未达再生障碍性贫血标准。结论苯与白消安联合应用5周可建立较理想的造血干细胞衰竭型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模型。
- 王军张广民俞发舟李鑫
- 关键词:苯
- 血小板输注对儿童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观察
- 2006年
- 目的研究儿童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出现严重血小板减少时血小板预防性输注的作用。方法34例急性ITP患儿的血小板计数均≤10×109/L,其中输注血小板组16例,未输注血小板组18例,均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输注血小板组同时输注单采血小板。结果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7天,两组间血小板计数的均数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输注血小板组的有效率87.5%,未输注组的有效率83.3%,两组间临床疗效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小板输注不能提高急性ITP患儿的疗效。
- 王军俞发舟张广民
- 关键词:血小板输注急性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