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广民

作品数:9 被引量:44H指数:5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教委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血小板
  • 3篇血小板减少
  • 3篇血小板减少性...
  • 3篇特发性
  • 3篇特发性血小板...
  • 3篇特发性血小板...
  • 3篇紫癜
  • 3篇小儿
  • 3篇儿童
  • 2篇细胞
  • 2篇疗效
  • 2篇脑瘫
  • 2篇巨细胞
  • 2篇巨细胞病毒
  • 1篇蛋白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 1篇血红
  • 1篇血红蛋白
  • 1篇血小板输注

机构

  • 5篇安徽医科大学
  • 4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省立医院
  • 1篇安徽省委

作者

  • 9篇张广民
  • 4篇俞发舟
  • 3篇史百芬
  • 3篇王明丽
  • 3篇李京培
  • 3篇王军
  • 2篇刘德云
  • 2篇唐久来
  • 1篇张秀梅
  • 1篇蒋惠珍
  • 1篇郭晓东
  • 1篇都鹏飞
  • 1篇张洪福
  • 1篇李鑫
  • 1篇胡允文
  • 1篇刘芝璋
  • 1篇胡闻
  • 1篇冯燕豫
  • 1篇胡勇
  • 1篇吕复莉

传媒

  • 5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中华儿科杂志
  • 1篇华中医学杂志
  • 1篇安徽卫生职业...

年份

  • 3篇2006
  • 1篇2005
  • 1篇1999
  • 2篇1996
  • 1篇1992
  • 1篇199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网织红细胞参数在儿童血液病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探讨网织红细胞参数在儿童血液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Sysmex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106例儿童血液病患儿的网织红细胞计数(RET#)、网织红细胞百分比(RET)、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比率(IRF)、低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比值(LFR)、中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比值(MFR)、高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比值(HFR)等参数。结果: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RET、IRF等指标显著增高(P<0.05),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患儿RET#显著降低(P<0.05),IRF显著增高(P<0.05)。结论:测定网织红细胞及其相关参数有助于判断骨髓生成红细胞的活动度,对贫血类型的鉴别诊断有实用价值。
王军张广民俞发舟
关键词:网织红细胞参数血液病
1774例健康小儿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测定报告被引量:12
1991年
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IDA)在我国仍相当普遍,2岁以下小儿患病率可高达50%以上,铁缺乏症患病率可达80%以上,为影响我国小儿身心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作为铁缺乏症的敏感而特异的实验室指标之一,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FEP)
张广民都鹏飞
关键词:铁缺乏症儿童血红蛋白FEP
脑瘫的病因和治疗方法研究
唐久来王明丽刘德云胡闻胡勇冯燕豫李京培史百芬张洪福郭晓东张广民孟蔚春
该研究应用人巨细胞病毒(HCMV)建立了先天性中柩神经系统(CNS)感染小鼠模型。胎鼠脑细胞中分离出HCMV、Digoxin标记DNA探针找到特异性HCMV印记、电镜下找到病毒颗料。证明HCMV能通过胎盘致胎鼠先天性CN...
关键词:
关键词:脑瘫小鼠动物模型康复治疗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与HCMV活动性感染被引量:11
1996年
用间接ELISA法对38例临床确诊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和31例健康儿童血浆(血清)进行人巨细胞病毒(HCMV)IgG、IgM检测,其中30例患儿同时进行了血灰黄层白细胞病毒分离。结果:ITP患儿中有15例检出高效价HCMVIgG,阳性率为39.47%;有6名检出HCMVIgM,阳性率为15.79%;健康儿童中高效价HCMVIgG检出者仅2例,阳性率为6.45%;HCMVIgM均为阴性。经统计学处理两组IgG差异有高度显著性,说明ITP患儿有HCMV活动性感染且可能是ITP反复发作的重要原因之一。提示对ITP患儿进行HCMV活动性感染的检测,可为临床预测、诊断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王明丽曹慧史百芬李京培张广民聂红先何家艾
关键词:紫癜巨细胞病毒ELISA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初步研究被引量:9
1996年
为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与人巨细胞病毒(HCMV)活动性感染的关系,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了44例临床确诊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外周血白细胞中HCMV-DNA,同时作病毒分离及HCMV-IgG、IgM测定。结果表明:HCMV-DNA阳性者14例,阳性率为32%;而病毒分离阳性者8例,阳性率为18%;HCMV-IgG、IgM阳性率分别为39%和23%。提示:(1)部分ITP患儿发病时有HCMV活动性感染;(2)PCR技术特异、敏感、快速,对ITP患儿的HCMV活动性感染的早期快速诊断有重要作用。
张广民王明丽俞发舟史百芬史百芬
关键词:紫癜巨细胞病毒感染PCR
联合应用苯与白消安建立大鼠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模型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建立大鼠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模型。方法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为5组。苯组(n=6)每次皮下注射苯0.5ml/kg,每周3次,共5周;白消安组(n=6)每周1次白消安15mg/kg灌胃,共5周;苯白5周组(n=12)每次皮下注射苯0.5ml/kg,每周3次,同期白消安15mg/kg灌胃,每周1次,均应用5周;苯白3周组(n=6)前3周实验内容同苯白5周组;空白对照组(n=6)不予特殊处理。实验过程中观察大鼠一般情况的变化,患病率和死亡率,检测血细胞数、骨髓有核细胞计数和造血器官的病理形态。结果苯白5周组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患病率为100%,死亡率为100%,平均存活时间为(43.5±6.9)d。各项血液学参数呈渐进性减低,停药后1-3周降至最低,直至死亡。病理形态学观察:骨髓脂肪化,脾脏、淋巴结等淋巴器官组织明显萎缩,肝、脾无髓外造血灶。苯组、白消安组血细胞数计数有不同程度减低,但未达再生障碍性贫血标准。结论苯与白消安联合应用5周可建立较理想的造血干细胞衰竭型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模型。
王军张广民俞发舟李鑫
关键词:
血小板输注对儿童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观察
2006年
目的研究儿童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出现严重血小板减少时血小板预防性输注的作用。方法34例急性ITP患儿的血小板计数均≤10×109/L,其中输注血小板组16例,未输注血小板组18例,均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输注血小板组同时输注单采血小板。结果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7天,两组间血小板计数的均数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输注血小板组的有效率87.5%,未输注组的有效率83.3%,两组间临床疗效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小板输注不能提高急性ITP患儿的疗效。
王军俞发舟张广民
关键词:血小板输注急性疗效
小儿铁营养状况与智商/发育商的关系被引量:2
1992年
通过对61名儿童服铁前后智测结果分析,发现学龄前儿童补铁后语言智商(IQ)、操作智商及总智商均有显著提高;分项中多项计分显著提高,而算术、动物下蛋、图画填充、视觉分析4项差异不显著。幼儿组总发育商(DQ)与各能区DQ均未显示差异。结果提示铁营养有利于儿童多方面能力提高,但对某些能力并无积极作用,对语言能力影响似优于操作能力。同时认为铁对智能影响能否测出与所采用方法是否敏感有关。在选用的2种方法中,韦氏学前智能量表法能显示差异,而盖泽尔智能量表法不够敏感。
胡允文张广民冷志勤刘芝璋段承蕴
关键词:营养智商
家庭疗育和脑活素治疗小儿脑瘫疗效比较研究被引量:2
1999年
目的探讨小儿脑瘫康复治疗有效、简便而经济的方法。方法以215例小儿脑瘫对自行设计的简便家庭疗育(家庭训练和物理疗法)、脑活素以及家庭疗育加脑活素的疗效进行比较研究,并作3~5年随访。结果简便家庭疗育组的总有效率为759%。与对照组(未经任何治疗)比较,χ2=4367,P<0001,差异有高度显著性;与脑活素组比较,χ2=005,P>005(但1岁以内者以脑活素疗效较佳,1岁以上以家庭疗育法较好),差异无显著性;与家庭疗育加脑活素组比较,χ2=461,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家庭疗育加脑活素组疗效较佳;简便家庭疗育对小儿瘫的康复有显著的疗效。
唐久来蒋惠珍刘德云张秀梅张广民孙云琴吕复莉
关键词:家庭疗法脑活素疗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