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晶晶

作品数:14 被引量:73H指数:5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吴阶平医学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静脉
  • 3篇血栓
  • 3篇血栓形成
  • 3篇深静脉
  • 3篇深静脉血栓
  • 3篇手术
  • 3篇术后
  • 3篇围手术
  • 3篇围手术期
  • 3篇下肢深静脉
  • 3篇下肢深静脉血...
  • 3篇护理
  • 2篇心理
  • 2篇心理护理
  • 2篇置管
  • 2篇品管圈
  • 2篇肿瘤
  • 2篇住院
  • 2篇住院患者
  • 2篇外周

机构

  • 14篇郑州大学第一...

作者

  • 14篇黄晶晶
  • 7篇郜永顺
  • 6篇陈鹏
  • 5篇张云飞
  • 5篇孙建刚
  • 3篇张国英
  • 2篇陈晓君
  • 1篇王乐
  • 1篇李宁
  • 1篇杨波
  • 1篇郑文迪
  • 1篇刘学森

传媒

  • 2篇中华胃肠外科...
  • 2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双C理论指导的身心安抚护理在突聋伴耳鸣患者中的应用
2023年
目的探讨双C理论指导的身心安抚护理在突聋伴耳鸣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08例突聋伴耳鸣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双C理论指导的身心安抚护理,比较两组的不良情绪、舒适度、耳鸣症状。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HAMA、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生理、心理健康、社会文化、环境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H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C理论指导的身心安抚护理可改善突聋伴耳鸣患者的不良情绪及耳鸣症状,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黄晶晶陈晓君
关键词:突聋耳鸣
耳鸣患者的心理护理
<正>耳鸣是在无外界相应声源的情况下,耳内有响声的一种主观感觉。耳鸣是一种耳科常见症状,不是独立的疾病,许多全身和耳部的疾病均可引起耳鸣,迄今为止,发病机制仍不清楚。耳鸣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13%~18%,其中因耳鸣严重...
黄晶晶
文献传递
鼓室灌注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究鼓室灌注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效果。方法抽取2021年3月至2022年8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168例,采用随机双色球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84例(84耳)。对照组患者给予静脉注射地塞米松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鼓室灌注地塞米松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听力水平(纯音听阈、低频区听阈、高频区听阈)、血管内皮功能[内皮素-1(ET-1)、脂质过氧化物(LPO)、可溶性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sVCAM-1)]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纤维蛋白原(FIB)、红细胞聚集指数(EAI)、血浆黏度(PV)]。结果治疗2周后,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3.3%,70/84)高于对照组(69.0%,58/84),P<0.05。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纯音听阈、低频区听阈、高频区听阈及ET-1、LPO、sVCAM-1、FIB、EAI、PV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鼓室灌注地塞米松可有效改善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听力水平,对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水平具有较好的调节作用,治疗效果较好。
黄晶晶王乐陈晓君
关键词:突发性耳聋地塞米松鼓室灌注听力水平血管内皮功能
胃肠外科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1
2016年
目的探讨胃肠外科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rlous thrombosis,DVT)形成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动态监测2014年11月至2015年8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所有符合入组标准的120例胃肠道疾病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统计所有患者手术前后DVT相关临床指标,并分析其对下肢DVT形成的影响。结果在120例患者中,术后出现下肢DVT的有49例(40.8%),其中左下肢24例(49.0%),右下肢10例(20.4%),双下肢15例(30.6%),以无症状型肌问静脉血栓为临床表现的有48例(98%),发生在术后2h内的有36例(73.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恶性肿瘤、超重(BMI≥24kg/m。)、术后D-二聚体水平升高〉1mg/L、术后感染与下肢DVT发生密切相关。结论术后2h内无症状性肌间静脉血栓是胃肠外科围手术期下肢DVT的主要类型,左下肢DVT发生率较高,高龄(年龄〉60岁)、恶性肿瘤、术后感染、D.二聚体水平升高〉1mg/L、超重是胃肠外科下肢DVT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郜永顺黄晶晶陈鹏张云飞闫西忠孙建刚
关键词:静脉血栓形成围手术期
兔心搏骤停后综合征气管插管模型的建立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建立一种损伤较小的兔气管插管方式,提高心搏骤停后综合征模型质量。方法选择大耳白兔3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麻醉后直接气管插管(A组)、麻醉后切开逆向气管插管(B组)、麻醉后经皮穿刺逆向气管插管(C组),每组10只。静脉注射氯化琥珀胆碱后,在呼气末夹闭气管插管。当达到心搏骤停标准后,维持5min,然后开始进行常规心肺复苏,观察复苏前后动脉血压变化、心搏骤停后综合征发生情况和存活时间。结果心搏骤停A、B、C组心肺复苏成功率分别为40%、60%、80%(P〈0.01);心搏骤停后综合征成功率分别为60%、80%、100%;动物存活时间中位数(四分位数)分别为23.4h(11.6~35.8h)、62.7h(29.4~88.6h)、79.5h(40.9~118.2h)(P〈0.01)。结论兔心搏骤停后气管插管持续时间以经皮穿刺逆向气管插管为适宜,此模型心肺复苏成功率及复苏成功后生存率均较高,且模型稳定,可重复性好,可作为心搏骤停后综合征研究的动物模型。
孙建刚杨波郑文迪黄晶晶刘学森刘玉梦李宁
关键词:气管心脏停搏
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在不同分化程度进展期胃癌中的表达差异及对肿瘤复发的监测意义被引量:8
2019年
背景癌胚抗原(carcinogenic antigen, CEA)、癌相关糖类抗原(carbohydrate antigen, CA)19-9及CA72-4三种血清肿瘤标志物作为辅助胃癌诊断及评估预后的指标被临床医生广泛应用,但此三种血清肿瘤标志物在不同分化程度的进展期胃癌中的临床意义是否相同还是目前临床研究中的争议点,其应用缺乏科学性,并且能否真实客观的对不同分化程度的胃癌患者做出病情评估仍缺乏有力的循证医学证据和深入研究.目的分析CEA、CA19-9及CA72-4等三种血清肿瘤标志物在不同分化程度进展期胃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01/2017-10间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111例胃癌患者临床病例参数、初诊及肿瘤复发后血清肿瘤标志物以及预后资料.结果初诊时CEA、CA19-9及CA72-4等三种血清肿瘤标志物的阳性率表现中分化组高于低分化组与印戒细胞癌、黏液腺癌组(χ~2=6.821, P=0.033;χ~2=10.748, P=0.005;χ~2=9.188, P=0.010).肿瘤复发后三种肿瘤标志物的阳性率表现出与初诊时相同的的趋势,即中分化组高于低分化组与印戒细胞癌、黏液腺癌组(χ~2=7.334, P=0.026;χ~2=10.700, P=0.005;χ~2=9.303,P=0.010).三种血清肿瘤标志物初诊时为阴性而肿瘤复发后转为阳性的概率(转阳率)也表现出与初诊及肿瘤复发后相同的结果(χ~2=8.673, P=0.013;χ~2=9.065, P=0.011;χ~2=8.563, P=0.014).术后首次检验值较肿瘤复发后的差值在CEA、CA19-9及CA72-4中均表现为在分化差(中分化、印戒细胞癌及黏液腺癌)的肿瘤中数值更高(F=4.175, P=0.022; F=4.167,P=0.022; F=5.801, P=0.006).结论分化程度越差的胃癌其血清CEA、CA19-9及CA72-4表达越弱,但出现肿瘤标志物阳性时的检验数值较高,此三种肿瘤标志物对于差分化胃癌患者的辅助诊断和评估肿瘤复发较中分化腺癌临床价值低.
郜永顺王依明黄晶晶张云飞陈鹏闫西忠孙建刚樊晓金韩记陈锃烺
关键词:血清肿瘤标志物分化程度
品管圈在提高耳科住院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置管率中的应用
目的:改进护理工作方法,提高耳科住院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置管率,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护士工作效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立"提高耳科住院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置管率"为活动主题,对目前科室患者使用外周留...
张国英黄晶晶
关键词:品管圈
小肠非胃肠间质瘤性梭形细胞肉瘤一例
2018年
患者,女性,30岁,因"黑粪1年余,上腹部痛5个月"于2016年8月18日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入院体格检查:贫血貌,口唇及末端指甲苍白,余未见明显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红蛋白(Hb)69 g/L,平均红细胞体积(MCV)76.6 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22.1 pg,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289 g/L,粪便潜血试验OB(+),肝功、肾功及凝血功能正常。
郜永顺黄晶晶陈鹏
关键词:梭形细胞肉瘤胃肠间质瘤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小肠粪便潜血试验凝血功能正常
肿瘤相关因素与胃癌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关系研究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探讨肿瘤相关因素与胃癌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之间的关系,为肿瘤患者术后血栓防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6年10月—2018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手术的258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手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人数,分析肿瘤相关因素对下肢DVT的影响。结果 135例患者中,术后发生下肢DVT 60例(44.4%),其中左下肢19例(14.1%),右下肢11例(8.1%),双侧下肢30例(22.2%)。根据术后下肢DVT情况分为血栓组和非血栓组。两组术前是否行新辅助化疗和手术后CA125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手术后CA125水平升高超过5 u/ml[OR=3.227(95%CI:1.181,8.812)]是术后下肢DVT发生的危险因素。新辅助化疗后两组缓解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非血栓组缓解率更高。结论术后CA125水平较术前升高超过5 u/ml的患者术后发生下肢DVT的人数明显增加;新辅助化疗后病情缓解的患者术后发生血栓的风险降低。
郜永顺韩记张云飞陈鹏黄晶晶闫西忠孙建刚
关键词:胃肿瘤静脉血栓形成围手术期
腹腔镜辅助改良反穿刺长段食管切除治疗食管胃结合部癌63例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改良反穿刺器长段食管切除治疗食管胃结合部癌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接受腹腔镜辅助改良反穿刺长段食管切除术治疗的63例食管胃结合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3例食管胃结合部癌患者中SiewertⅡ型47例,SiewertⅢ型16例。全胃切除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14例,近端胃切除食管-残胃吻合49例。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以及D2+下纵隔食管旁淋巴结清扫。手术时间(209.7 ± 48.3)min,食管-空肠(残胃)吻合时间(10.5 ± 3.2)min,抵钉座放置时间(4.4 ± 2.3)min,食管切缘距肿瘤近端距离(5.1±1.4)cm。清扫淋巴结数目(49 ± 15)枚/例;术后排气时间(2.0 ± 0.4)d;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未发生术后出血、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胸腔感染、腹腔感染等并发症;术后随访6个月,其中食管-残胃吻合中9例出现轻、中度胃食管反流,7例口服药物控制良好,2例效果不佳。结论 腹腔镜辅助改良反穿刺技术长段食管切除治疗食管胃结合部癌不仅操作快捷、方便,而且整体安全性好。
陈鹏闫西忠黄晶晶张云飞郜永顺
关键词:腹腔镜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