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亚杰

作品数:39 被引量:193H指数:10
供职机构:新疆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6篇农业科学
  • 5篇文化科学
  • 3篇政治法律
  • 2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社会学

主题

  • 26篇大豆
  • 16篇复播
  • 16篇复播大豆
  • 12篇耕作
  • 12篇耕作方式
  • 11篇夏大豆
  • 9篇光合特性
  • 9篇干物质
  • 7篇滴灌
  • 7篇高校
  • 6篇干物质积累
  • 5篇土壤
  • 5篇不同耕作
  • 5篇不同耕作方式
  • 4篇大学生
  • 4篇农田
  • 4篇北疆
  • 3篇性状
  • 2篇氮量
  • 2篇氮素

机构

  • 38篇新疆农业大学
  • 1篇新疆农业科学...

作者

  • 38篇李亚杰
  • 28篇徐文修
  • 24篇苏丽丽
  • 18篇唐江华
  • 14篇张永强
  • 12篇彭姜龙
  • 11篇张娜
  • 8篇郭忠军
  • 8篇郝维维
  • 4篇胡春辉
  • 4篇陈传信
  • 3篇阿肯努尔·达...
  • 2篇徐海东
  • 2篇符小文
  • 1篇赵晓昆
  • 1篇蒋宏毅
  • 1篇顾爱星
  • 1篇张海燕
  • 1篇李大平
  • 1篇张磊

传媒

  • 5篇干旱地区农业...
  • 3篇农村经济与科...
  • 2篇土壤通报
  • 2篇新疆农业科学
  • 2篇核农学报
  • 2篇新疆农业大学...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大豆科学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大众标准化
  • 1篇中国油料作物...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中国农业气象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文体用品与科...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7
  • 14篇2016
  • 11篇2015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耕作方式对北疆夏大豆荚粒空间分布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6
2015年
采用大区试验设计,研究滴灌条件下翻耕覆膜(TP)、翻耕(T)、旋耕(RT)、免耕(NT)四种耕作方式对北疆复播大豆的农艺性状、单株荚数、粒数的空间垂直分布、每荚粒数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夏大豆的主要农艺性状基本表现为土壤实施耕作处理均优于免耕,其中以翻耕覆膜的效果最好,翻耕次之;单株荚数和粒数的空间垂直分布因耕作方式而异,翻耕覆膜、翻耕、旋耕的主要分布于主茎的中层和上层,免耕的主要分布于主茎中层和下层;不同荚粒的数量均与单株产量呈正相关,其中2粒荚和3粒荚的数量是构成不同耕作方式单株产量的主体,相关系数分别为r=0.99**和r=0.98**;各类荚的数量均以翻耕覆膜的最多,使得其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的数量均最多,与其它各处理均达极显著差异水平(P<0.01),其产量分别比翻耕、旋耕、免耕的增产7.43%、10.85%和16.05%。
唐江华苏丽丽张永强李亚杰徐文修赵有来胡春辉
关键词:夏大豆耕作方式农艺性状
不同水氮管理措施下复播大豆农田碳平衡被引量:7
2019年
为探究北疆伊犁河谷地区不同水氮管理措施对复播大豆农田生态系统碳平衡的影响,提出有利于北疆复播大豆高产固碳减排的水氮措施,于2013年在伊宁县进行复播大豆水、氮二因素裂区试验,设置3000(W1)、3600(W2)、4200(W3)、4800(W4)m^3·hm^-24个灌水水平,0(N0)、150(N1)、300(N2)kg·hm-23个施氮水平,研究了不同水氮组合对大豆固碳量及产量、农田生产资料碳排放量、土壤呼吸碳排放量和农田生态系统净碳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W2、W3、W4灌水水平下,大豆总固碳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大豆总固碳量以W3N1处理最高,为13902.53 kg CO2·hm^-2,分别比低水低肥(W1N0)、高水高肥(W4N2)处理高出16.4%和6.5%;灌溉用电的碳排放量是农业投入碳排放量的主要来源,占生产资料总排碳量的58.0%~77.1%,其次为化肥,占生产资料总排碳量的6.0%~21.6%,且农田生产资料投入越多,生产资料总排碳量也越高;各处理复播大豆农田生态系统净碳吸收量均为正值,表现为固碳,且以W3灌水量下的平均净碳吸收值最高。综合考虑认为,灌水量为4200 m^3·hm^-2、施氮量为150 kg·hm^-2的水氮管理组合有利于大豆获得高产和高固碳量,提高农田净碳吸收量。
李玲李亚杰张永杰符小文杜孝敬徐文修
关键词:水氮管理复播大豆农田生态系统碳平衡
水氮耦合对滴灌复播大豆干物质积累氮素吸收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3
2016年
为探明不同水氮组合对复播大豆干物质积累、氮素吸收及产量的影响,于2013年7—10月在新疆伊宁县进行了不同滴灌量与施氮量的裂区田间试验。滴灌量为主因子,分设3 000 m3·hm-2(W1)、3 600 m3·hm-2(W2)、4 200 m3·hm-2(W3)、4 800 m3·hm-2(W4)四个灌水梯度;施氮量为副因子,设0 kg·hm-2(N0)、150 kg·hm-2(N1)、300 kg·hm-2(N2)三个水平。结果表明:同一施氮量条件下,随着滴灌量的增加各施氮处理干物质积累平均速率、干物质积累持续时间及氮素吸收量基本表现为"先增后降"的趋势,且均在W3处理(4 200 m3·hm-2)达到最大;在低水量(W1)条件下增加氮肥的投入,有利于增加复播大豆干物质积累,提高复播大豆氮素吸收量,进而提高复播大豆产量,但降低了氮素籽粒生产效率;水分充足时适量增施氮肥能促进大豆干物质的积累,增加植株氮素的吸收量,增加氮素籽粒生产效率,而过量追施氮肥,阻碍根系吸收氮素进入植株体内,降低氮素的利用效率,且W3N1组合条件下,干物质积累量、植株氮素吸收量、产量均达到最大,产量达到3 741.23 kg·hm-2,分别比低水低肥处理(W1N0)、高水高肥处理(W4N2)增加了54.30%、17.02%。
李亚杰徐文修张娜苏丽丽张永强唐江华郝维维
关键词:水氮耦合滴灌复播大豆干物质氮素利用效率
新疆麦后复播大豆适宜滴灌量研究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随着北疆地区麦-豆两熟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麦后复播大豆加剧了与春播作物的用水矛盾,因此,为缓解农业用水压力,本研究通过设定不同滴灌量,从中筛选出适宜复播大豆种植的灌水量,为复播大豆节水、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大田滴灌条件下,以‘黑河43'为试验材料,采取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通过设置3000、3600、4200、4800 m^3/hm^2四个灌溉量处理,研究滴灌量对复播大豆干物质积累、分配及植株中养分吸收特征的影响。【结果】复播大豆干物质、植株中N、P_2O_5及K_2O的积累均符合Logictic生长函数模型。复播大豆单株干物质重随着滴灌量的增加呈"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以灌水量4200 m^3/hm^2处理最高;各处理干物质最大积累速率均在出苗后49.5 53.0 d,快速积累期为30.3 31.9 d,最大积累速率平均为0.48 g/(plant·d)。不同滴灌量处理大豆植株中N、P_2O_5和K_2O含量随着滴灌量的增加亦呈"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最大吸收速率分别出现在苗后47.1 49.9 d、44.8 45.1 d和44.6 46.1 d,快速积累期分别为31.7 36.4 d、22.2 22.4 d和28.7 31.46 d,最大积累速率平均分别为26.35、8.15和9.30 mg/(plant·d)。滴灌量和产量之间的关系呈开口向下的抛物线,以4200 m^3/hm^2(W3处理)最高,为3741.23 kg/hm2,分别较3000、3600和4800 m^3/hm^2三个处理增产30.42%、13.98%和8.44%。子粒中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呈负相关关系,蛋白质和脂肪总量以4200 m^3/hm^2处理最高,为53.03%。【结论】适当增加灌水量,不仅能够促进复播大豆植株养分的吸收、积累,增加干物质积累量,同时还提高了子粒中蛋白质和脂肪的总含量。但灌水量过多或过少,均不利于复播大豆干物质积累及养分的吸收利用,导致产量降低。因此,推荐灌水量为4200 m^3/hm^2作为北疆复播大豆高产、节水的合理灌溉定额。
张永强徐文修李亚杰张娜彭姜龙苏丽丽胡春辉
关键词:复播大豆干物质
辅导员与专业教师协同育人体系研究——以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教育部“三全育人”改革试点单位为例
2023年
“三全育人”工作国外未有研究,国内研究颇多。面对新时代“三全育人”工作的新要求,立足新疆实际,科学分析“三全育人”视域下新疆高校教育工作现状,深入剖析问题成因,阐释“三全育人”视域下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的理论内涵和内在逻辑,以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教育部“三全育人”改革试点单位为例,对“三全育人”视域下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举措进行研究,分析实施路径,从而探索出一条适合新疆高校思政队伍建设的新模式、新机制和新体系。
李亚杰王铜郭忠军
关键词:辅导员专业教师课程改革
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农学概论课程教学反思及建议被引量:3
2022年
农学概论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教学内容广,课程内容涉及范围较多,如作物的生产规律、栽培理念及保护技术等,可有效提升学生的农业理论认知与规律、技术了解。但随着教育改革及农业发展需求,对农学概论课程体系建设的要求也逐渐增高,同时也给课程教学带来更多挑战。在新农科建设的背景下,该文针对农学概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农业生产视频、图库;增加作物关键栽培过程虚拟仿真体验试验课;针对授课专业优化侧重授课内容及加强思政爱农教育的建议,以提高非农专业学生学习农学知识的兴趣和提高农学概论课程的教学质量。
唐江华苏丽丽李亚杰徐文修张海燕
关键词:农学概论教学反思教学建议课程建设
耕作方式对干旱绿洲滴灌复播大豆农田土壤有机碳的影响被引量:17
2016年
为探讨不同耕作措施对不同层次土壤碳的影响,从而评价出滴灌条件下最有利于复播大豆农田固碳的耕作方式,于2012-2014年开展了冬小麦收获后土壤采取翻耕覆膜(tillage plough,TP)、翻耕(tillage,T)、旋耕(rotary tillage,RT)和免耕(no-till,NT)4种不同耕作方式的复播大豆田间试验,研究麦后不同土壤耕作方式对复播大豆农田0~100 cm土层土壤容重、总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及碳库管理指数(carbon pool management index,CPMI)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土壤SOC和易氧化有机碳(easily oxidized organic carbon,EOC)含量随着土层的加深基本呈不断下降趋势。免耕、旋耕处理显著增加了表层0~10 cm土壤的SOC和EOC含量,而TP处理显著增加了耕层〉20~30 cm的SOC和EOC含量,〉60~100 cm土层TP处理的SOC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但各处理间EOC含量差异不显著;土壤容重与总有机碳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0~60 cm土层不同耕作方式CPMI平均值以免耕处理最高,分别比旋耕、翻耕覆膜、翻耕处理的增加了4.41%、9.90%、22.06%,表明免耕、旋耕能够提高0~60 cm土壤的总体CPMI,而耕翻覆膜显著提高20~30 cm耕层土壤CPMI值。该研究为干旱绿洲滴灌条件下选择最有利于复播大豆农田固碳的耕作方式提供了理论依据。
苏丽丽徐文修李亚杰唐江华王娜罗家祥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耕作方式易氧化有机碳容重碳库管理指数
耕作方式对夏大豆产量形成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2016年
为探讨不同耕作方式对夏大豆产量形成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于2013年、2014年连续两年进行了复播大豆翻耕覆膜(TP)、翻耕(T)、旋耕(RT)和免耕(NT)_4种不同耕作方式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耕作方式对复播大豆测定期间的植株性状、单株绿叶面积、净光合势(LAD)、光合特性、产量和经济效益均有显著影响,且两年各处理的各项指标基本表现为TP>T>RT>NT。其中,TP处理的株高、茎粗、最大单株绿叶面积两年平均值均显著高于NT处理的平均值,分别高出19.87%、36.36%和34.83%;开花期-鼓粒期的光合特性表现为:TP使大豆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增加,而胞间CO_2浓度降低;各处理两年的LAD均表现为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呈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并于结荚期-鼓粒期内达到最大值。产量也以TP处理的最高,两年平均达到2082.69 kg hm^(-2),分别比T、RT、NT处理高出11.32%、24.84%、23.99%,并均达显著差异水平。两年平均经济效益以TP处理的纯收益最高,达1448.74元hm^(-2),较最低的免耕处理高出164.10%。
苏丽丽唐江华徐文修郝维维张娜李亚杰王娜
关键词:耕作方式夏大豆光合特性
耕作方式对麦后复播大豆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4
2015年
为探究适合北疆滴灌条件下麦后复播大豆的高产耕作方式,分别于2012年、2013年进行了滴灌条件下不同耕作方式对复播大豆生长发育及产量影响的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大豆各生育时期的群体叶面积指数(LAI)均表现为:翻耕(T)>旋耕(RT)>免耕(NT)。其中,T处理两年LAI均值高出NT处理的27.25%,2013年增加翻耕覆膜处理(TP)后,全生育时期LAI的平均值显著高于同年RT处理和NT处理的,比同年T处理也高出11.81%,达极显著差异水平(p≤0.01),增大了叶片对光能的截获面积,增强光合作用,促进植株干物质的积累,利于生殖器官的发育。由产量构成因素可知,T处理的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百粒重两年的均值分别较NT处理的高出23.18%、19.69%、8.89%,增产达13.35%,增收32.11%。尤其是2013年翻耕覆膜处理,大豆的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百粒重较同年T处理高出28.00%、27.46%、2.72%,增产达7.43%,差异极显著(p≤0.01),增收12.15%,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因此认为,北疆麦后复播大豆宜实施翻耕的耕作措施并以地膜覆盖采用膜下滴灌为宜。
唐江华苏丽丽李亚杰徐文修彭姜龙张永强郝维维
关键词:翻耕免耕复播大豆生长发育
地奥司明片联合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Ⅲ_B型前列腺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观察并评估地奥司明片联合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Ⅲ_B型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方法:将162例Ⅲ_B型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患者予以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观察组予以地奥司明片联合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2个月分别对所有患者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评分(NIH-CPSI),包括疼痛不适评分、排尿症状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及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以后NIH-CPSI评分结果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的总体显效率及总体有效率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而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奥司明片联合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Ⅲ_B型前列腺炎较坦索罗辛单药治疗效果更为显著,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而不显著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具有很大的临床推广及应用价值。
张永强张娜李亚杰彭姜龙苏丽丽徐文修黄智超赵晓昆王荫槐易路钟朝晖张磊蒋宏毅徐冉朱梁朱斌
关键词:地奥司明片临床疗效安全性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