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丽丽

作品数:73 被引量:368H指数:12
供职机构: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59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43篇农业科学
  • 14篇经济管理
  • 5篇文化科学
  • 2篇政治法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社会学

主题

  • 23篇大豆
  • 15篇复播
  • 15篇复播大豆
  • 14篇耕作
  • 13篇耕作方式
  • 11篇夏大豆
  • 10篇滴灌
  • 10篇干物质
  • 9篇棉花
  • 9篇光合特性
  • 8篇土壤
  • 7篇干物质积累
  • 6篇北疆
  • 5篇氮素
  • 5篇生长发育
  • 5篇生态
  • 5篇农业
  • 5篇不同耕作
  • 5篇不同耕作方式
  • 4篇氮肥

机构

  • 66篇新疆农业大学
  • 2篇新疆农业科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乌鲁木齐市气...
  • 1篇九圣禾种业股...

作者

  • 66篇苏丽丽
  • 37篇徐文修
  • 26篇唐江华
  • 24篇李亚杰
  • 12篇张永强
  • 12篇彭姜龙
  • 11篇张娜
  • 10篇蒲春玲
  • 9篇马文娟
  • 9篇蒋玲
  • 8篇郝维维
  • 5篇汤秋香
  • 5篇王楠
  • 5篇陈传信
  • 4篇胡春辉
  • 4篇李大平
  • 4篇徐海东
  • 3篇田彦君
  • 3篇张巨松
  • 3篇徐新霞

传媒

  • 7篇干旱地区农业...
  • 6篇中国农学通报
  • 5篇新疆农业科学
  • 5篇天津农业科学
  • 3篇新疆农业大学...
  • 2篇植物营养与肥...
  • 2篇土壤通报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环境与可持续...
  • 2篇农业科技与装...
  • 2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农村经济与科...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大豆科学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农业科技通讯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中国棉花
  • 1篇中国油料作物...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3篇2022
  • 5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23篇2016
  • 18篇2015
  • 3篇2013
  • 1篇2012
7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耕作方式对北疆夏大豆荚粒空间分布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6
2015年
采用大区试验设计,研究滴灌条件下翻耕覆膜(TP)、翻耕(T)、旋耕(RT)、免耕(NT)四种耕作方式对北疆复播大豆的农艺性状、单株荚数、粒数的空间垂直分布、每荚粒数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夏大豆的主要农艺性状基本表现为土壤实施耕作处理均优于免耕,其中以翻耕覆膜的效果最好,翻耕次之;单株荚数和粒数的空间垂直分布因耕作方式而异,翻耕覆膜、翻耕、旋耕的主要分布于主茎的中层和上层,免耕的主要分布于主茎中层和下层;不同荚粒的数量均与单株产量呈正相关,其中2粒荚和3粒荚的数量是构成不同耕作方式单株产量的主体,相关系数分别为r=0.99**和r=0.98**;各类荚的数量均以翻耕覆膜的最多,使得其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的数量均最多,与其它各处理均达极显著差异水平(P<0.01),其产量分别比翻耕、旋耕、免耕的增产7.43%、10.85%和16.05%。
唐江华苏丽丽张永强李亚杰徐文修赵有来胡春辉
关键词:夏大豆耕作方式农艺性状
基于生态服务价值的土地整理生态效益评价--以庆阳市西峰区董志镇土地整理项目为例被引量:9
2016年
土地整理项目实施后的生态效益关系到经济、社会、人文等多个方面,且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而生态效益的评价也是一项综合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不仅会打破土地资源原有的状态还会产生或利或害的影响。本文以庆阳市西峰区董志镇土地整理项目为例,运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货币化的方法,对比分析土地整理项目实施前后研究区生态效益的变化情况,得出实施前生态效益货币化价值为800 018.8元,实施后生态效益货币化价值为923 159.1元,实施后其价值增加了123 140.31元(增加率15.39%)。说明土地整理项目实施生态效益显著。
蒋玲蒲春玲刘彦晶苏丽丽马文娟梁文靖
关键词:土地整理生态效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DPC对杂交棉生长发育调控效应研究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研究缩节胺喷施次数对杂交棉生长发育的影响,筛选适宜的缩节胺喷施次数,为其在杂交棉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杂交棉品种鲁棉研30号为材料,在田间设置缩节胺(DPC)6种不同喷施次数处理,研究DPC化学调控对杂交棉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棉铃时空分布及产量的影响。【结果】DPC喷施三次的处理效果最佳,棉花全生育期叶面积指数呈单峰曲线,峰值均在盛铃期,最高值为4.8;棉株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得到了有效合理的协调,并促进了生殖器官干物质的累积。改善棉花成铃结构,使棉铃空间分布均匀,并具有提高单株成铃数的效果,较对照增加0.41~1.74个成铃数;棉株单株铃数和单铃重显著增加,皮棉产量达到3 583.3 kg/hm2。【结论】在肥水适量的基础上,适期运用DPC对棉花进行系统的化学调控,其中化控三次最为理想。
徐新霞苏丽丽魏鑫刘翠张巨松
关键词:杂交棉DPC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
低碳视角下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评价——以新疆乌鲁木齐市为例被引量:3
2018年
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评价是优化土地利用系统结构,促进城市土地利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以新疆乌鲁木齐市为例,基于低碳视角构建城市土地利用系统健康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变异系数法确定指标权重,通过综合指数模型对2005—2014年新疆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系统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2005—2014年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系统健康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经历了"不健康→临界状态→亚健康"的发展历程。(2)从准则层来看,系统结构经历了"病态"到"临界状态"过程;系统功能经历了"不健康"到"亚健康"过程;系统效益呈稳步上升趋势,经历了"病态"到初步"健康"的过程。(3)影响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系统健康的主要因素有土地多样性指数、建设用地比重、农业产值占GDP比重、土地利用率、人均耕地面积、地均碳排放量、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以及人均绿地面积。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建议,以促进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系统健康发展。
马文娟蒲春玲陈前利刘志有蒋玲苏丽丽
关键词:低碳经济变异系数法可持续发展
遮光条件下施氮量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研究遮光条件下施氮量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为果棉间作棉花合理施氮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模拟果棉间作条件,通过人工遮光田间试验并设置不同的氮素水平,记载棉花生育进程,调查测定农艺性状、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及产量,比较不同处理间的差异并对测定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遮光延长了棉花的花铃期,且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影响程度加重;遮光对株高、株宽、倒四叶宽影响较大,施氮量320 kg/hm^2(N_1)株型理想;遮光使叶绿素含量升高,并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升高,施氮量320 kg/hm^2(N_1)能保持较高的净光合速率和叶面积指数,冠层结构合理,干物质积累较多,最终皮棉产量最高,较不施氮(N_0)及施氮量480 kg/hm^2(N_2)处理提高约64.0%和17.9%。【结论】遮光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影响较大,施氮量为320 kg/hm^2时,有利于产量的提高。
石俊毅张巨松王聪宋雪芳苏丽丽朱浩才魏鑫徐新霞
关键词:棉花遮光氮素生长发育皮棉产量
新疆尼勒克县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评价被引量:1
2016年
研究新疆尼勒克县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水平,以期为促进尼勒克县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从土地利用系统、生态环境系统构建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采用主成分法确定权重,并通过协调发展评价模型对2009—2014年尼勒克县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水平作出评价。结果表明:12009—2011年尼勒克县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处于勉强协调,2012—2014年处于初级协调;22011—2014年间尼勒克县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状况逐渐向好的方向发展,各个子系统相互间的协调发展水平逐步提升,土地利用的综合效益不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较好,经济发展水平逐步增长,表明尼勒克县土地利用、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之间开始进入良性有序的发展阶段。在今后的发展中,尼勒克县一方面要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效合理的集约节约利用土地,另一方面还要注重区域内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马文娟蒲春玲蒋玲苏丽丽王艺洁
关键词:生态环境土地利用
《农业生态学》教学形式的改革与创新被引量:4
2017年
本文通过对相关高校相同课程教学的调研和分析,归纳总结了《农业生态学》课程教学中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标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教学改革和考核制度改革两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改进措施,为今后学生在此课程理论知识拓宽和实践能力的增强奠定基础。
汤秋香苏丽丽唐江华苏秀娟李大平徐文修
关键词:农业生态学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不同种植密度对新疆棉花产量及纤维品质的影响被引量:28
2019年
本研究旨在为新疆地区进一步探索提高棉花产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棉花机械化生产水平,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以新陆中76号为供试棉花品种,研究不同种植密度(7.5万、10.5万、15.0万、18.0万、22.5万、25.5万株·hm^-2)对其农艺性状、产量及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棉花生育期延长,株高与始果枝节位高度越高,单株主茎叶片数、果枝、蕾、花、铃越少,铃重越轻;棉花种植密度以15.0万株·hm^-2,棉花的铃重、衣分、籽棉和皮棉产量最高,其次是18.0万株·hm^-2;密度对纤维长度影响较小,高密度栽培时断裂比强度下降,马克隆值变小。早中熟棉花品种的种植密度在15.0万~18.0万株·hm^-2之间为宜。
赖奕英郭承君占东霞苏丽丽武晓刚
关键词:棉花种植密度衣分籽棉产量纤维品质
重庆市耕地撂荒问题与对策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耕地撂荒问题关系到亿万农民的切身利益,会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本研究结合运用现有的数据和研究成果,讨论研究重庆市农村撂荒的土地,同时基于以上的情况,针对重庆市的农村撂荒土地进行讨论研究,找出土地撂荒的原因,同时针对其提出解决土地撂荒的方法,从而达到合理地去利用保护重庆市耕地的目的。
王楠刘向晖苏丽丽
关键词:耕地撂荒
县域农地流转现状分析与探索——重庆市江津区为例被引量:3
2015年
在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条件背景下,农用地流转问题已经成为当今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建设和完善土地市场面临的主要问题。探索农用地流转问题,不仅能够防止土地的抛荒、闲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更能推动农业结构性调整,增加农民的收入,对促进重庆农村土地流转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笔者以重庆市江津区为例,在深入调查和搜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重庆市江津区农地流转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阐述、分析、研究,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建议,使江津区农用地流转问题得到更好的解决,更趋于规范、合理和高效。
苏丽丽蒲春玲王楠蒋玲马文娟
关键词:农地流转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