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利彬 作品数:14 被引量:64 H指数:5 供职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 “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环境科学与工程 更多>>
将抽吸导管用于左主干闭塞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分析抽吸导管在左主干闭塞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因左主干闭塞引起的AMI患者68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研究组(38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先常规置入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后再置入支架,研究组先进行血栓抽吸治疗,再根据造影结果选择置入支架或球囊预扩张后再置入支架。观察两组患者造影资料以及临床结果等。结果研究组患者发病距血管再通时间[(4.8±2.1)h比(6.3±3.2)h,P=0.039]、无复流发生率(2.6%比20.0%,P=0.033)、平均肌钙蛋白T(Tn T)峰值[(5.2±2.1)μg/L比(8.6±2.7)μg/L,P=0.000]、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143.8±65.2)μg/L比(180.6±68.3)μg/L,P=0.047]显著低于对照组;而置入支架数量[(3.3±1.8)枚比(1.8±0.5)枚,P=0.013]、TIMI血流分级Ⅲ级发生率[92.1%比63.3%,P=0.026]、ST段回落率(65.8%比36.7%,P=0.035)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患者再次AMI发生率[0比13.3%,P=0.038]以及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平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8.6±11.3)%比(43.2±10.8)%,P=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将抽吸导管用于左主干闭塞AMI患者的治疗操作方便且不良反应少、疗效好,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张利彬 甘舜进 郭金成 张海滨 张学坤 张立新 高国旺关键词:抽吸导管 急性心肌梗死 左主干闭塞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首次和重复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桡动脉无鞘区急慢性损伤的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比较 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对经皮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transradial intervention,TRI)术后桡动脉无鞘区(non-sheathed radial artery,NSRA)急慢性损伤进行评估。方法 2016年2月至2017年9月有162例患者在OCT指导下完成TRI后对NSRA进行OCT检查,根据患者有无TRI史分为重复TRI组(n=31)和首次TRI组(n=131),对比两组急性损伤(内膜撕裂、夹层、穿孔、血栓和痉挛)发生率和慢性损伤指标差异,包括内膜面积、管腔狭窄率(percentage of lumen narrowing,%LN)、血管内膜与中膜厚度比值(intima-media ratio,IMR)和内膜厚度指数(intimal thickness index,ITI)。结果 NSRA急性损伤发生率为31.5%,重复TRI组患者NSRA总体急性损伤发生率明显高于首次TRI组(48.4%vs 27.5%,P=0.032),内膜撕裂(6.5%vs 5.3%,P=1.000)、夹层(9.7%vs 1.5%,P=0.075)、穿孔(3.2%vs 1.5%,P=1.000)、血栓(12.9%vs 6.9%,P=0.457)及痉挛(29.0%vs 16.0%,P=0.094)的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重复TRI组患者内膜面积(0.59 mm^2vs 0.46 mm^2,P=0.011)、IMR(0.40 vs 0.28,P=0.001)和ITI(0.27 vs 0.22,P=0.012)明显大于首次TRI组,而%L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1.70%vs 30.81%,P=0.24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重复TRI是NSRA急性损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2.772,95%CI:1.053~7.301,P=0.039)。结论 TRI术后NSRA急性损伤发生率为31.5%,与首次TRI组相比,重复TRI组NSRA急性损伤发生率更高且慢性内膜增生显著,重复TRI是NSRA急性损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牛丹 华琦 柳子静 李紫旋 宋佳慧 闫蕊 王国忠 张利彬 郭金成关键词:桡动脉 冠状动脉介入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非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合并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对急诊介入门囊时间的影响 2020年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COVID-19)疫情对我中心非COVID-19感染合并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急诊介入门囊(door to balloon,D2B)时间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2019年11月21日至2020年3月20日期间就诊于我中心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的STEMI患者118例,分为两组:2019年11月21日至2020年1月20日行急诊PCI的64例STEMI患者为疫情前组(BC组),2020年1月21日至2020年3月20日行急诊PCI的54例STEMI患者为疫情后组(AC组),比较两组患者的D2B时间.结果疫情期间STEMI患者急诊胸部CT筛查平均耗时(20±9)min.与BC组相比,AC组患者首次医疗接触至首次器械应用(first medial contact to balloon time,FMC2B)中位时间[121(95-153)min比84(59-130)min,P<0.001]及D2B中位时间[94(77-108)min比59(41-73)min,P<0.001]均延长,两组患者的发病至首次医疗接触(FMC)时间、手术操作时间、住院天数以及院内病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OVID-19疫情导致STEMI患者救治流程发生改变,疫情期间FMC2B及D2B延长,但院内病死率未增加. 齐淑媛 闫蕊 柳子静 朱芙丽 吴晴晴 陈文明 张利彬 高国旺 郭金成关键词: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经桡动脉应用MAC指引导管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的可行性 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应用MAC3.5指引导管行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ed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前瞻性单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自2011年8月至2012年4月,150例发病12 h内,拟行经皮桡动脉急诊介入治疗的STEMI患者按1∶1比例随机分成MAC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MAC组直接应用MAC3.5指引导管行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对照组用多功能造影导管完成冠状动脉造影后选择指引导管行介入治疗。主要终点是操作时间和透视时间,次要终点是穿刺部位合并症和30 d复合事件(包括所有原因的死亡、心肌梗死或非冠状动脉搭桥相关的出血)。采用意向性治疗分析。结果两组基线资料相似。MAC组和对照组桡动脉交换到股动脉的比例(4.0%vs 3.5%),首选指引导管更换比例(10.7%vs 9.3%),局部麻醉至冠状动脉造影完成时间[(7.2±2.6)min vs(7.1±2.3)min]和门囊时间[(86.1±39.4)min vs(88.8±36.3)min],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MAC组的急诊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操作时间、总操作时间和透视时间均明显缩短[(23.7±9.6)min vs(29.0±12.0)min,P=0.003;(30.9±10.4)min vs(36.4±12.3)min,P=0.004;(8.4±2.1)min vs(10.2±4.9)min,P=0.007]。穿刺部位血肿两组各3例,保守治疗后好转。30 d复合事件发生率,MAC组和对照组分别为6.6%(5/75)和5.3%(4/75)(χ2=0.118,P=0.731)。结论经桡动脉应用MAC3.5指引导管行STEMI患者造影和介入治疗能缩短操作时间和透视时间,该方法能否对临床事件产生有益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证实。 郭金成 王国忠 朱芙丽 陈文明 柳子静 徐荣 张利彬关键词:血管成形术 桡动脉 经桡动脉应用单根JL3.5指引导管完成心电图指导下罪犯血管急诊介入治疗对心肌梗死门囊时间的影响 2021年 目的探讨心电图指导下经桡动脉采用单根JL3.5指引导管对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梗死相关动脉(IRA)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门囊(D2B)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5月我中心连续收治拟行急诊PCI的252例STEM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单导管组(n=126)应用JL3.5指引导管首先完成心电图识别的IRA造影和介入治疗,然后完成对侧冠状动脉造影。对照组(n=126)采用多功能造影导管完成双侧冠状动脉造影,然后行IRA介入治疗。研究主要终点是D2B时间,次要终点包括导管室门囊(C2B)时间和30天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包括死亡、再发心肌梗死、靶血管重建、卒中,30天出血学术研究联合会(BARC)出血分级≥3级出血事件,采用意向性分析两组结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单导管组D2B中位数时间[52.83(41.18~67.20)min比58.16(47.30~81.07)min,P=0.013]、C2B中位数时间[17.00(14.53~21.85)min比25.68(21.10~32.00)min,P<0.001]和透视时间[8.56(6.03~12.20)min比10.16(7.36~13.50)min,P=0.007]均显著减少。单导管组D2B≤90 min和≤60 min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0.48%比80.95%,P=0.031;61.11%比45.24%,P=0.012)。两组更换至股动脉比例(3.17%比3.97%,P=1.000)、造影成功率(96.03%比94.44%,P=0.554)、导管更换率(6.35%比11.11%,P=0.181)和操作成功率(91.27%比85.71%,P=0.167)相似,两组均无导管操作相关并发症发生。30天MACCE(3.97%比6.35%,P=0.393)和BARC≥3级出血事件(0.79%比1.59%,P>0.05)两组无差异。结论心电图指导下经桡动脉应用单根JL3.5指引导管直接行STEMI患者IRA急诊PCI治疗可以明显缩短D2B时间、C2B时间和透视时间,提高D2B时间达标率。 王国忠 华琦 柳子静 李紫旋 吴永霞 李怀东 张利彬 徐荣 郭金成关键词:经桡动脉介入 罪犯血管 基于微信平台区域协同救治对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再灌注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利用微信平台区域协同救治对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再灌注时间的影响。方法以有24小时急诊介入条件的本院为中心,联合120急救系统、通州区所有基层医院和非急诊PCI医院,利用智能手机建立基于微信平台的STEMI急诊介入治疗救治网络,将微信平台运行前2个月(2015年5~6月)的患者设为对照组(n=60例),运行后3个月(2015年7~9月)的患者设为微信组(n=60例),观察发病至首次医疗接触(onset to first medical contact,O-to-FMC)时间、首次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first medical contact to balloon,FMC-to-B)时间、首次FMC-to-B时间的达标率、导管室至球囊扩张(cathlab door to balloon,C-to-B)时间、住院天数及住院期间的病死率。结果微信组FMC-to-B的中位数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101.50分钟vs 70.00分钟,P〈0.01);FMC-to-B时间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1.67%(49/60)vs 41.67%(25/60),P〈0.01];住院天数[(5.67±3.43)天vs(5.20±1.49)天,P〉0.05]和住院期间死亡率[3.33%(2/60)vs 3.33%(2/60),P〉0.05]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利用微信平台建立区域协调救治网络具有简单、经济、高效的特点,能明显缩短STEMI患者的FMC-to-B时间,提高FMC-to-B时间的达标率。 徐荣 郭金成 陈文明 柳子静 郝明辉 张利彬 高国旺关键词: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肌再灌注 经远端桡动脉入路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学习曲线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经远端桡动脉(DRA)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中操作数量与穿刺置管成功率的关系,并分析穿刺置管失败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12月北京潞河医院心内科单一术者经DRA入路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的患者1000例,根据操作时间和先后顺序分为10组,每100例为一个阶段,主要研究终点为每100例患者的穿刺置管成功率,次要研究终点为每100例患者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和穿刺置管时间。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DRA穿刺置管失败的相关因素。结果1000例患者中,DRA穿刺置管成功率为92.3%。200例操作后,DRA的穿刺置管成功率可达93.0%以上(P=0.075),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从最初的74.0%增加至96.0%(P<0.001),穿刺置管中位时间从3.00 min减少到2.00 min(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RA直径(P=0.020)与左侧入路(P=0.046)均为DRA穿刺置管失败的影响因素。结论DRA路径需200例操作经验后穿刺置管成功率可达93.0%以上并维持稳定状态,小DRA直径和左侧入路是DRA穿刺置管失败的主要因素。 王运涛 王森虎 王雨杰 李紫旋 齐淑媛 王国忠 王宇平 张利彬 王浩天 郭金成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经桡动脉直接应用MAC 3.5指引导管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造影和介入治疗的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应用MAC 3.5指引导管行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前瞻性单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自2011-08至2012-04,150例发病12 h内,... 郭金成 朱芙丽 王宇平 王国忠 张利彬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桡动脉急慢性损伤的评估 被引量:14 2019年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评价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transradial intervention,TRI)后桡动脉急慢性损伤。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行TRI及桡动脉OCT检查的患者114例。根据患者既往是否经同侧桡动脉行介入治疗分为首次TRI组(n=87)和重复TRI组(n=27)。TRI结束后将鞘管回撤至距穿刺点2 cm处并对桡动脉近段、中段和远段行OCT检查,比较两组患者桡动脉急性损伤(内膜撕裂、夹层、穿孔、血栓和痉挛)发生率及慢性损伤(内膜增生)。结果114例患者桡动脉内膜撕裂、夹层、穿孔、血栓及痉挛的发生率分别为31.6%、14.0%、1.8%、26.3%和50.0%。首次TRI组与重复TRI组患者急性损伤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撕裂:28.7%vs 40.7%,P=0.680;夹层:13.8%vs 14.8%,P=0.782;穿孔:2.8%vs 0.0%,P=0.965;血栓:26.4%vs 25.9%,P=0.958;痉挛:51.7%vs 44.4%,P=0.509)。两组患者桡动脉各段急性损伤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重复TRI组管腔狭窄率、内膜与中膜厚度比值和内膜厚度指数均明显高于首次TRI组(P值均<0.05)。结论重复TRI组与首次TRI组桡动脉急性损伤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重复TRI组患者桡动脉内膜增生明显。 牛丹 华琦 柳子静 闫蕊 张利彬 孙雨华 王国忠 张海滨 郭金成关键词:桡动脉 冠状动脉介入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诊疗23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冠脉介入诊疗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符合冠脉造影指征且Allen's试验阳性患者232例,首选以右桡动脉途径行冠脉造影,对符合介入指征者158例行介入治疗.结果 造影成功221例,成功率95.3%,失败11例,其中7例为穿刺不成功(桡动脉痉挛),另外4例因动脉狭窄或迂曲(桡动脉迂曲1例、肱动脉狭窄1例、锁骨下动脉及头臂干迂曲2例)导致导管无法通过.对造影成功者中适合行介入的患者158例进行PTCA支架术,154例经桡动脉途径成功置入支架235枚,成功率97.5%,失败的4例均因痉挛指引导管无法到位.造影及介入治疗不成功者改股动脉途径均获成功.术后8例发生手臂肿胀,2例出现手腕部局部水泡,无桡动脉闭塞发生.结论 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诊疗安全可行,创伤小,并发症少,患者容易接受,值得推广. 张正海 张学坤 李怀东 孙雨华 张利彬关键词:桡动脉 冠状动脉 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