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直肠
  • 5篇腺瘤
  • 5篇结肠
  • 4篇结直肠
  • 3篇上消化道
  • 3篇上消化道出血
  • 3篇息肉
  • 3篇细胞
  • 3篇消化道
  • 3篇消化道出血
  • 3篇内镜
  • 3篇结肠镜
  • 3篇化道
  • 3篇肠镜
  • 2篇性疾病
  • 2篇炎症
  • 2篇肿瘤
  • 2篇胃癌
  • 2篇腺瘤性
  • 2篇腺瘤性息肉

机构

  • 8篇上海交通大学...
  • 7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九江市第一人...

作者

  • 15篇谢玲
  • 14篇吴云林
  • 14篇陈平
  • 9篇忻笑容
  • 7篇周郁芬
  • 4篇袁晓琴
  • 4篇许兰涛
  • 3篇俞骁珺
  • 2篇谷雷雷
  • 2篇王唯一
  • 2篇王伟
  • 1篇张梦茵
  • 1篇罗方秀
  • 1篇孙顺昌
  • 1篇丁燕飞
  • 1篇章永平
  • 1篇杨晓金

传媒

  • 5篇诊断学理论与...
  • 3篇胃肠病学和肝...
  • 2篇胃肠病学
  • 2篇临床消化病杂...
  • 2篇中华消化病与...
  • 1篇肝脏

年份

  • 2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4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IAS1调控炎症微环境诱导的胃癌上皮-间质转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背景:作为炎症网络调控的重要介质,STAT活化抑制蛋白1(PIAS1)在胃癌组织中低表达,并与疾病进展相关,但具体机制还有待研究。目的:探讨PIAS1对炎症微环境下胃癌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构建重组腺病毒Ad5/F35-PIAS1和Ad5/F35-null并转染胃癌细胞株SGC-7901,以RT-PCR法和蛋白质印迹法分别验证PIAS1 mRNA和蛋白表达。随后将SGC-7901细胞分为IL-6治疗组、Ad5/F35-PIAS1+IL-6治疗组、Ad5/F35-null+IL-6治疗组,以MTT法测定细胞增殖率,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测定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蛋白质印迹法测定E-cadherin、Snail、Twist、Vimentin、P-p38MAPK蛋白表达。结果:转染Ad5/F35-PIAS1可明显上调SGC-7901细胞中PIAS1 mRNA和蛋白表达。与IL-6治疗组和Ad5/F35-null+IL-6治疗组相比,Ad5/F35-PIAS1+IL-6治疗组细胞增殖率、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均显著下降(P<0.01),Snail、Twist、Vimentin、P-p38MAPK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E-cadherin蛋白表达显著增高(P<0.01)。而IL-6治疗组和Ad5/F35-null+IL-6治疗组上述指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AS1可抑制胃癌细胞在炎症微环境下发生的EMT,进而可能在抑制肿瘤侵袭与转移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陈平王唯一周郁芬谢玲章永平吴云林
关键词:胃肿瘤上皮-间质转化白细胞介素6
门静脉高压性胃病急性出血的临床诊断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门静脉高压性胃病(portal hypertensive gastropathy,PHG)急性出血的临床诊断,分析PHG的病因、内镜下特点和治疗后转归。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间上海交通大学瑞金医院北院消化内科196例门静脉高压症(门脉高压症)出血的患者,分析其临床资料、内镜检查结果及治疗后转归情况。结果:196例门脉高压出血患者中,内镜诊断为PHG 67例(34.2%),其中轻度PHG 49例(25.0%),重度PHG 18例(9.2%)。经内镜检查证实,5例重度PHG(2.6%)为本次出血的直接原因,13例重度PHG(6.6%)为本次出血的原因之一。所有重度PHG出血患者经血管活性药物及内镜治疗后,急性出血均得到控制。结论:PHG在门脉高压症患者中并不少见,轻度PHG一般不会出血,但应注意其临床演进;重度PHG在内镜下主要表现为广泛樱桃红样出血红斑及弥漫性出血性胃炎,可引起上消化道大量出血,各种降低门静脉压力的治疗方法能有效控制其出血。
谷雷雷朱时燕忻笑容谢玲周郁芬俞骁君吴云林
关键词:门静脉高压性胃病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
自身免疫性胃炎关联疾病3例报道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分析自身免疫性胃炎关联性疾病病例的临床特点,结合文献进行分析总结,以期指导临床实践。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内镜检查及血清学检测确诊的3例分别因胃肠道症状伴贫血、胃神经内分泌肿瘤、肝功能异常就诊的合并自身免疫性胃炎患者,总结自身免疫性胃炎与所伴随疾病间的相关性。结果:病例1以"恶心伴间歇性呕吐伴贫血1个月",入院后血清学检查提示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胃镜检查提示胃体增生,并在胃镜下对其病灶进行切除治疗,术后病理提示为局部高级别瘤变管状腺瘤;病例2以"反复中上腹部不适数月"就诊,入院后行胃镜检查提示胃体增生,在胃镜下对其病灶进行切除,术后病理提示为神经内分泌肿瘤(G1期);病例3以"肝功能异常"就诊,肝穿刺活检明确诊断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3例患者均行胃镜检查后见胃底胃体黏膜层菲薄,黏膜下血管透见,在胃镜下对胃体增生病灶进行活检,病理提示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且其血清检测内因子抗体和壁细胞抗体均显示阳性,故诊断为自身免疫性胃炎。综合分析相关文献显示,自身免疫性胃炎与巨幼细胞性贫血、神经内分泌肿瘤、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等疾病的发生、发展相关。结论:本文报道3例分别以巨幼细胞性贫血、胃神经内分泌肿瘤、肝功能异常就诊的病例,就诊中结合其内镜下(表现胃体黏膜萎缩)和血清学标志物检测结果(内因子抗体和壁细胞抗体阳性),诊断为自身免疫性胃炎,从而为疾病的后续诊治提供依据,故临床医师需注重慢性胃炎与之相关联性疾病的筛查,反之亦然,从而避免疾病的漏诊。
谭英斌谢玲吴云林陈平
关键词:自身免疫性胃炎
上海市嘉定区2652枚结直肠息肉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背景:结直肠息肉特别是腺瘤性息肉为结直肠癌前病变,结肠镜检查检出并切除息肉对结直肠癌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目的:对上海市嘉定区1 613例结直肠息肉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为结直肠息肉的内镜监测管理提供依据。方法:2013年1月—2014年8月上海瑞金医院北院内镜中心检出的2 652枚结直肠息肉纳入研究,对息肉临床病理特征、活检与内镜切除标本病理诊断符合率以及随访期间息肉再次检出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 652枚结直肠息肉中75.3%(1 996枚)为远端结肠息肉,腺瘤性息肉占77.5%(2 056枚),其中39.1%(804枚)发生上皮内瘤变。447枚息肉同时取活检并在切除后送病理检查,两次病理诊断总体符合率为60.4%,其中腺瘤性息肉符合率为68.1%。术后1.5年复查结肠镜再次检出息肉并送病理检查共218枚,腺瘤性息肉占74.3%,近端结肠和直径≤1.0 cm的息肉再次检出率分别显著高于远端结肠和直径>1.0 cm者(12.3%对6.9%,9.0%对4.5%,P均<0.01)。结论:腺瘤性息肉在结肠镜检查检出的息肉中占比较高;应重视息肉切除后标本的病理检查和定期随访。
谢玲陈平袁晓琴吴云林许兰涛王伟朱时燕忻笑容周郁芬俞骁珺
关键词:结直肠息肉腺瘤性息肉结肠镜检查
上海市嘉定地区3509例结肠镜筛查中无症状肿瘤性疾病比对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症状性及无症状人群中结肠直肠肿瘤性疾病的分布规律,以期更好地指导今后的临床及科研工作。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北院就诊的3 509例结肠镜检查人群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发病时的症状、结肠镜检查结果及相关病理检查结果。将受检者分为症状筛查组(如腹痛、腹泻、黏液便、腹胀等)和无症状筛查组(粪便隐血试验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以期找出其中的相同及差异。结果:3 509例结肠镜受检者的平均年龄为(55±13)岁,按症状分为症状筛查组和无症状筛查组(639例)。3 509例受检者的结肠直肠息肉检出率为34.4%,结肠直肠癌检出率为2.6%。男女性别间的病灶检出率无差异,而60~69岁受检者的恶性肿瘤占所有检出肿瘤构成比为44.0%。所有结肠直肠癌以远端结肠(直肠、乙状结肠)为主(66.7%);结肠直肠息肉与结肠直肠癌并存患者数占结肠直肠癌总数的36.6%。症状筛查组的结肠直肠息肉检出率为33.0%,结肠直肠癌检出率为2.5%;无症状筛查组的结肠直肠息肉检出率为41.2%,结肠直肠癌检出率为3.2%。2组间的结肠直肠息肉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结肠直肠癌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上海市嘉定地区接受结肠镜检查人群的结肠直肠息肉检出率较高,针对粪便隐血筛查阳性的无症状人群进行结肠镜检查,对于早期发现结肠直肠肿瘤有重要意义。
陈平袁晓琴罗方秀忻笑容许兰涛王伟谢玲吴云林
关键词:结肠直肠癌
抵抗素样分子α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形成相关性的研究
2014年
目的:检测抵抗素样分子α(resistin-like moleculeα,RELM-α)在胃癌中的表达情况,研究其在胃癌预后判断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相关机制,为疾病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92例胃癌组织及相应的癌旁组织标本,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定量检测其中RELM-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的分期、肿瘤直径、组织分化、大体分型间的关系。同时,测定2种标本中的CD34表达情况,分析肿瘤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探讨RELM-α水平与肿瘤微血管生成间的关系。结果:RELM-α及VEGF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4.1%和83.6%,而在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6.3%和27.1%,MVD在胃癌组织中的测定值(17.23±8.94)高于癌旁组织(6.58±2.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年龄、组织分化、大体分型的胃癌患者间的RELM-α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不同肿瘤的直径及分期的患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统计学分析显示RELM-α的表达与MVD、VEGF的表达密切相关。结论:RELM-α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可能成为评估疾病预后的客观指标之一,且其在疾病进展中参与了微血管的形成。
陈平王唯一忻笑容谢玲吴云林
关键词:胃癌血管形成预后
上消化道溃疡伴出血患者溃疡愈合延迟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分析上消化道出血(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UGIB)患者上消化道溃疡愈合延迟的危险因素,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21年12月因上消化道溃疡致UGIB的住院患者138例,根据治疗1周后胃镜复查显示的溃疡愈合率,对其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糖尿病、非甾体类消炎药服用史、吸烟、饮酒、幽门螺杆菌、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溃疡部位、Forrest分级、溃疡大小等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再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研究中上消化道溃疡愈合延迟率为39.86%。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血清白蛋白、溃疡部位、Forrest分级、溃疡大小与UGIB患者溃疡愈合延迟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溃疡位于胃部、Forrest分级(Ⅰa~Ⅱc)、溃疡面积≥2 cm~2是UGIB患者溃疡愈合延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UGIB患者的消化性溃疡位于胃部、Forrest分级Ⅰa~Ⅱc、溃疡面积≥2 cm2会增加其消化性溃疡愈合延迟的风险,针对该类高危人群应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
丁燕飞忻笑容周郁芬谢玲谷雷雷吴云林陈平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消化性溃疡
生长抑素对猕猴肠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时体内中性粒细胞(PMN)凋亡延迟的潜在原因,以增加对全身炎症反应内源性保护机制的认识。[方法]将15只猕猴分为正常对照组、肠缺血再灌注(IIR)组、IIR+生长抑素(SST)组,每组5只。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各组外周血、肠黏膜SST浓度,SST与猕猴外周血PMN共同孵育后,观察猕猴外周血PMN的形态变化,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率,电泳分析PMN细胞DNA断裂片段,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系统检测PMN上SST受体(SSTR-1,SSTR-2)。[结果]IIR后,猕猴外周血及小肠黏膜中SST含量均明显下降;IIR组IIR 24h后PMN凋亡率降至(3.5±0.5)%,与IIR+SST组[(7.5±1.4)%]、正常对照组[(15.4±1.4)%]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巨噬细胞凋亡率则明显增加,与IIR+SST组、正常对照组比较[(20.2±1.8)%∶(17.5±1.2)%、(14.1±1.6)%]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STR在IR时表达下降,静脉滴注SST后随着全身状况的好转,SSTR表达增加。[结论]生理状态下,SST通过猕猴外周血PMN上SSTR介导,诱导其凋亡;IIR后猕猴外周血及小肠黏膜中SST含量明显下降,这使得PMN寿命延长,从而推动了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和MODS的发生。
许兰涛忻笑容朱时燕谢玲陈平吴云林
关键词:生长抑素猕猴生长抑素受体中性粒细胞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835枚结直肠进展期腺瘤的病例资料特点及漏诊原因分析
2022年
目的分析结直肠进展期腺瘤(advanced colorectal adenoma,ACA)在不同年龄患者中的特点,探讨影响其漏诊及再发的因素。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北部院区接受肠镜检查的患者,共纳入符合条件的ACA 835枚,分析这些患者的年龄、性别、检出ACA基数、大小、形态、位置、肠道准备情况,初步了解中青年(≤60岁)及老年(>60岁)患者的ACA特点,探讨其漏诊及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在漏诊的中青年ACA中,性别、肠道准备情况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及肠道准备欠佳者易出现漏诊情况(P=0.001、P=0.000),而肠镜ACA基数、大小、位置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再发的中青年ACA中,性别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在漏诊的老年ACA中,男性、多发ACA、扁平或宽蒂的结直肠ACA、肠道准备欠佳者易出现漏诊情况(P=0.002、P=0.023、P=0.001、P=0.000),而ACA大小、位置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再发的老年ACA中,同中青年ACA,性别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0),而肠镜ACA基数、大小、形态、位置、肠道准备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ACA的漏诊及再发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患者的年龄(OR=0.608,P=0.007)、性别(OR=2.553,P=0.000)、Boston评分(OR=0.464,P=0.000)是影响ACA漏诊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患者的性别(OR=1.589,P=0.018)是影响ACA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越大、男性、肠道准备差会导致ACA的漏诊,而男性ACA的再发风险更高。
谢玲吴云林陈平袁晓琴朱时燕忻笑容周郁芬蔡波尔贺贇
关键词:漏诊
进展期结直肠腺瘤患者危险因素及内镜治疗后随访情况回顾性研究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讨内镜下治疗后进展期结直肠腺瘤一般情况和高危因素。[方法]收集100例进展期腺瘤(进展期腺瘤组)患者及200例非进展腺瘤(非进展期腺瘤组)患者基本信息,分析患者血糖、胆固醇、三酰甘油、尿酸和癌胚抗原(CEA)水平,以及高危因素如伴发慢性阑尾炎、胆囊炎/胆囊结石、炎症性肠病、糖尿病、有其他肿瘤病史或有一级亲属结直肠癌病史等,其后记录进展期腺瘤患者初次内镜下复查结果及高危因素,解析与疾病相关的因素。[结果]进展期腺瘤组与非进展期腺瘤患者组间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年龄、血糖、三酰甘油、尿酸和CE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炎症性肠病,糖尿病和一级亲属有结直肠肿瘤史高危因素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次随访内镜显示:进展期腺瘤组中绒毛状腺瘤患者复查结直肠息肉阳性率较高,与其他进展期腺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息肉的部位和病理性质间无显著差异(P>0.05),另发现有吸烟史、饮酒史与糖尿病史患者复查结直肠息肉阳性率更高(P<0.05)。[结论]对于进展期腺瘤患者伴高危因素的人群应及时行内镜复查,进而有效的预防和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
谭英斌周郁芬谢玲吴云林陈平
关键词:结直肠腺瘤息肉结肠镜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