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志明
- 作品数:5 被引量:127H指数:5
- 供职机构: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 流动的三种文化逻辑:解读高校毕业生大城市聚集被引量:9
- 2015年
- 年轻高校大学毕业生群体作为流动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往大城市集聚是当代中国社会的普遍现象。经济发展常常伴随着社会文化价值观的变革。工作或是单纯的经济元素并不是年轻人流动的唯一,甚至不是主要的原因。青年大学毕业生赋予流动更多的社会文化意义,在城市流动选择中明显地表现出三种社会文化逻辑:流动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参与作为一种价值实现以及熟悉作为一种社会资本。本文结论对于城市在吸引年轻高学历人才,提高人力资本水平,从而推动城市增长发展方面有指导性意义。
- 吴志明马秀莲
- 关键词:后物质主义高校毕业生城市
- 文化增长机器:后工业城市与社区发展路径探索被引量:6
- 2017年
- 文化在城市与社区发展中的角色在理论和实践上已得到广泛的认可。前沿的城市研究文献探索文化如何与人、与地互动构成一个场景(scene)从而定义一个城市社区,并且这样的一个城市社区场景如何进一步影响居民的态度和行为。当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任何一个场景,它的构成不是自动的。需要参与者主动积极地用文化策略连接融合各种独立的元素,场景才成为可能。在城市或社区场景制造中有政府、市场与社会等三个主要参与主体,不同主体使用不同的文化策略来表达和倾诉自己利益。按照这样的逻辑,城市与社区已经变成一个增长机器和娱乐机器的结合体:文化增长机器。一般说来,政府管理者把文化当作一种市场和社会回应策略,市场视文化为新的经济利益点,社会群体或组织把文化当作自我表达的一种手段。因此,城市或社区文化场景制造具有政治性、经济性和社会性等三重特性。只有这三种特性达到平衡时,一个成功的城市社区文化场景才能形成,才能对本地区增长与发展产生影响。本文通过分析北京798艺术社区、温哥华的格兰维尔岛(Granville Island)社区、赫尔辛基的电缆厂(the Cable Factory)艺术社区等三个案例来解释文化增长机器对于后工业城市与社区发展的重要意义。
- 吴志明马秀莲吴军
- 关键词:文化动力文化消费
- 挣扎的底特律:后工业城市复兴的理论、实践与评述被引量:10
- 2015年
- 在世界众多经历结构性衰落的工业城市中.美国底特律是其中最具历史性的典型。在探索后工业城市复兴的道路上,文化产业经济成为了过去几十年来城市增长理论中的核心。底特律从上世纪末期开始一直尝试通过发展文化经济试图重整衰败的城市。2013年底,底特律的破产宣告了这些努力的失败。首先,追溯了底特律在后工业时代与其他多数工业城市一样经历的历史衰落轨迹;其次.回顾了后工业城市通过文化推动城市发展的主要理论;再次,分析和讨论了底特律采取的一系列文化发展政策及其失败的潜在因素,以此来反思和评述主流城市文化经济增长的理论局限;最后,论述了城市增长理论的最新发展方向。
- 马秀莲吴志明
- 关键词:底特律文化经济城市复兴
- 早年不幸对健康不平等的长远影响:生命历程与双重累积劣势被引量:100
- 2018年
- 本研究在生命历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用双重累积劣势理论来解释早年不幸经历对健康不平等的影响机制,并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2011-2014年)对该理论进行实证阐释。多种回归模型的分析结果显示,早年不幸经历使得人们成年后的健康状况明显差于没有不幸经历的群体。即使经历向上的社会流动,也难以抵消早年不幸经历给健康带来的不利影响。双重劣势累积过程具体表现为:早年不幸经历种类数越多或者持续时间越长,对健康的负向影响力也就越大;早年不幸经历在生命历程中带来的教育、就业机会和经济地位的下降,以及健康风险和消极情绪的上升,间接给成年后的健康状况带来不利影响。
- 石智雷吴志明
- 关键词:生命历程健康不平等
- 文化转向:大学毕业生城市流动的新逻辑被引量:5
- 2015年
- 西方城市人口增长的文献在过去几十年间经历了"文化转向":工作就业等经济因素让位于文化休闲等消费因素成为人口流动的主要吸引力。城市人口流动的"文化转向"在中国同样明显,尤其表现在大学毕业生群体当中。城市在大学毕业生眼中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工作地点。城市是学习机器,是娱乐机器,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在城市流动选择中追求价值实现,表达自我,体验生活和分享梦想。青年大学毕业生是城市人口流动最活跃的群体。他们的城市流动目的地选择直接影响到城市社会、文化经济的发展。
- 吴志明马秀莲
-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文化转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