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建伟
- 作品数:7 被引量:29H指数:2
- 供职机构:安庆市立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高龄老年胃癌患者行D2根治性切除术后疗效分析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分析高龄老年胃癌患者性D2根治性切除术后的近期并发症、死亡率和远期生存情况。方法选取2010年9月至2015年6月在安庆市立医院肿瘤外科行胃癌根治术(D2)的患者188例,其中高龄组(≥75岁)61例,对照组(60~65岁)12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前合并症、围手术期死亡率、术后并发症及其术后生存情况。结果高龄组术前合并症发生率(70.5%)高于对照组(4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高龄组最常见的术前合并症为贫血(29.5%)、高血压(23.0%)、肺疾病(23.0%)、心血管疾病(11.4%)、肝脏疾病(8.6%),其中包含2种合并症的占21.3%,3种及以上合并症的占16.4%。高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6.1%)与对照组(26.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2)。高龄组术后肺部感染(22.0%)和心衰(3.3%)的发生比例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3%、0%)。高龄组术后5年生存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9.9%vs.64.6%,P=0.390)。结论高龄组胃癌患者与对照组行D2根治术后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围手术期死亡率和总生存期无明显差异,手术安全可行。高龄早期胃癌患者应注意合并症和继发恶性肿瘤的发生。
- 袁建伟何小虎朱磊马军周潮平张亚铭
- 关键词:胃肿瘤胃切除术远期疗效术后治疗
- 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的技术难点被引量:15
- 2015年
- 1994年,日本学者Kitano等首次报道了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早期胃癌。随后,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以其微创优势受到世人广泛关注。经过20多年的研究,早期胃癌腹腔镜手术技术取得较大进展。通过大样本、多中心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表明,早期胃癌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的近、远期疗效相当,已被新版日本胃癌治疗规约确立为ⅠA 期胃癌的标准治疗方案之一。
- 汪大田张亚铭马军汤代彬袁建伟蒋鹏
- 关键词:胃肿瘤腹腔镜手术胃癌根治术
- 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安全性及近期疗效分析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与开腹右半结肠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的安全性及近期疗效的比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4年10月由安庆市立医院肿瘤外科同一手术组医师完成的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18例与同期进行的开腹右半结肠癌手术3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腹腔镜辅助组在手术时间(232.50±55.91) min明显长于开腹手术组(183.16 ±35.55) min,术后住院时间、术后通气时间上腹腔镜辅助组要短于开腹手术组,分别为(10.28±2.86)d vs(13.30±3.01)d,(2.39 ±0.98)d vs(3.95±1.25)d,P均<0.05,在术中出血上腹腔镜辅助组要明显少于开腹手术组(95.56±50.26) mL vs(140.41±98.10) mL,P<0.05,而两组间在手术质量评定、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肿瘤的分级分期上无明显差异.结论 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CME手术安全可行,可以作为右半结肠癌外科治疗的一种术式,在近期疗效上与开腹手术组无差异.
- 高斌张亚铭周潮平汪大田马军汤代彬蒋鹏袁建伟王宇翔杨飞
- 关键词:腹腔镜完整结肠系膜切除胚胎学近期疗效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输出袢梗阻并发Wernicke脑病1例报告被引量:1
- 2016年
- wemicke脑病(Wernicke’sencephalopathy,WE)X称出血性脑灰质炎综合征,1881年由德国医生Carl Wernicke首次报道,是一种由维生素B。缺乏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代谢性脑病。
- 汤代彬高斌周潮平汪大田袁建伟张亚铭
-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WERNICKE脑病
- MMR蛋白、HER2、Ki-67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讨错配修复(MMR)蛋白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Ki-67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22年5月于该院普外科行手术治疗的559例结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MMR蛋白(MLH1、MSH2、PMS2、MSH6)及HER2、Ki-67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559例结直肠癌患者中43例(7.7%)为错配修复功能缺陷(dMMR),8例(1.4%)为HER2+++,251例(44.9%)为Ki-67+++。不同年龄、肿瘤位置、肿瘤最大径、肿瘤大体类型、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的结直肠癌患者dMMR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肿瘤大体类型的结直肠癌患者HER2++/+++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组织学分型、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TNM分期的结直肠癌患者Ki-67+++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R蛋白与HER2、Ki-67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结直肠癌中MMR蛋白表达与其临床病理特征关系密切。
- 杨飞张亚铭周潮平汪大田高斌马军汤代彬袁建伟王宇翔
-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错配修复蛋白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KI-67
- 胃癌二次手术10例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 探讨胃癌行二次手术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徽省安庆市立医院肿瘤外科2010年1月-2015年2月单一手术组完成的667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有10例患者因术后严重并发症行二次手术,归纳总结这10例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经过.10例二次手术患者中,因术后腹腔内出血行止血术3例,因术后肠梗阻行单纯肠粘连松解术3例、行空肠侧侧吻合及空肠造瘘术1例,因术后黄疸再次手术2例,其中1例梗阻性黄疸,行粘连松解+穿孔修补+腹腔引流术;而另1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未见胆管及肠管扩张,考虑淤胆.因引流管与肠系膜粘连,行腹腔引流管拔出术1例.结果 1例淤胆病例因肝功能衰竭而死亡;1例胃十二指肠动脉出血病例,行二次手术止血,术后再次出血,经介入予以成功止血.其余8例患者全部治愈,无再次并发症发生.结论 胃癌术后二次手术的常见原因主要是肠梗阻和出血;由于腹腔引流技术的进步,绝大多数术后消化道瘘无需再次手术处理.
- 马军张亚铭周潮平汪大田高斌汤代彬袁建伟蒋鹏
- 关键词:胃肿瘤再手术术后并发症
- 胃癌根治术后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预测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通过分析根治性胃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 从而探讨可能影响胃癌术后生存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5年7月安庆市立医院肿瘤外科行胃癌根治术的5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男性387例, 女性138例;年龄范围16~89岁, 平均(62.5±10.7)岁。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资料中的33个变量与预后之间的关系, 并建立ROC曲线, 以探讨影响胃癌根治术后生存的危险因素。结果 1年生存率89.3%, 3年生存率68.4%, 5年生存率为59.6%;Ⅰ期患者5年生存率81.9%, Ⅱ期患者5年生存率71.4%, Ⅲ期患者5年生存率44.1%;多因素生存分析发现:术前合并症(HR=1.595、P=0.001)、血红蛋白(HR=1.377、P=0.017)、CA199(HR=1.618、P=0.004)、肿瘤范围(HR=1.943、P=0.032)、pT期(HR=1.731、P=0.012)、pN期(HR=2.118、P=0.000)、印戒细胞癌(HR=1.642、P=0.038)和脉管内癌栓(HR=1.391、P=0.039)是影响胃癌根治术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CA199(AUC=0.568)、血红蛋白(AUC=0.586)、术前合并症(AUC=0.554)、pT期(AUC=0.636)、pN期(AUC=0.670)和脉管内癌栓(AUC=0.626)预测术后生存具有一定的准确性(P<0.05)。结论根据ROC曲线分析, 术前合并症、贫血、CA199、pN分期、pT分期和脉管内癌栓具有预测胃癌根治术后远期生存的临床价值。
- 马军周潮平张亚铭汪大田高斌汤代彬袁建伟蒋鹏
- 关键词:胃肿瘤预后胃癌根治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