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敏
- 作品数:5 被引量:17H指数:2
- 供职机构:天津科技大学食品工程与生物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基于分子印迹技术的电化学发光分析被引量:7
- 2016年
- 基于分子印迹技术的电化学发光分析是近几年刚刚发展起来的新型分析方法,兼具分子印迹技术与电化学发光方法两者的优点,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可控性好、易于微型化和操作简单等特点,在生命科学、食品安全及环境监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本综述简要介绍了常用的电化学发光体系和基本原理,综述了近年来分子印迹电化学发光分析的主要研究进展,对不同类型分子印迹电化学分析的构建方法、原理及所构建方法的性能(包括灵敏度、选择性、检测范围和稳定性等)进行了评述。基于分子印迹技术的电化学发光分析主要可以分为三类:制备固态发光电极、非固态发光电极构建分子印迹电化学发光传感器和分子印迹固相萃取与电化学发光分析联用,其中制备固态发光电极用于构建分子印迹电化学发光传感器最有发展前景。最后,本综述也对分子印迹电化学发光分析今后的发展趋势和方向进行了展望。
- 杨钰昆王小敏方国臻云雅光郭婷王硕
- 关键词:分子印迹电化学发光固相萃取
- 溶胶-凝胶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与研究
- 杨钰昆方国臻王小敏钱海龙毛文俊王硕
- 老蒜提取物石油醚部位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研究被引量:1
- 2018年
- 本文自制了两种老蒜提取物(aged garlic extract,AGE)AGE-1和AGE-2,用石油醚进行萃取后挥干溶剂得到AGE-1和AGE-2的石油醚部位。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了AGE-1和AGE-2的石油醚部位对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发现AGE-1和AGE-2的石油醚部位对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31μg/m L和62μg/m L。通过大肠杆菌生长曲线、细胞内容物泄漏、培养液电导率的测定以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等方法研究了AGE-1和AGE-2石油醚部位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机理,发现AGE-1和AGE-2的石油醚部位在其最低抑菌浓度下能够抑制大肠杆菌的生长发育,导致细胞内电解质和大分子物质的泄漏,并能对大肠杆菌细胞壁和细胞膜造成损伤,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促使细胞凋亡或坏死,从而使大肠杆菌细胞表面粗糙,菌体之间互相黏连,细胞形态发生变形和凹陷。
- 王小敏王小敏张民
- 关键词:大肠杆菌抑菌机理凋亡
- 老蒜提取物制作工艺及其功能成分变化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建立具有高抗氧化活性的老蒜提取物的制作方法,并研究其主要功能成分的含量变化。方法将新鲜大蒜切片后浸泡于一定浓度乙醇水溶液中,考虑温度、时间、料/液比和乙醇浓度四个因素,以浸提液的DPPH·、OH·的清除率以及FRAP法总抗氧化能力为指标确定老蒜提取物的制作工艺。分析了老蒜样品中糖类物质的分子量分布,并检测老蒜制作过程中总糖、蒜氨酸和脱氧蒜氨酸的含量。结果得到两种老蒜提取物的制作方法:1.以1:6的料/液比浸泡于10%乙醇水溶液中,室温下避光保存90 d;2.以1:6的料/液比浸泡于蒸馏水中,室温下避光保存20 d。另外,老蒜提取物在老化过程中,多糖、低聚糖逐渐分解消耗,单糖含量增加,且老蒜提取物一中多糖低聚糖的分解消耗比老蒜提取物二明显。研究发现在本实验所确定的两种制作工艺下,其总糖含量和脱氧蒜氨酸的含量都达到了较大值,而这两种条件都不利于蒜氨酸的积累。结论两种方法制作的老蒜提取物都具有高抗氧化活性,其总糖含量都达到较高水平,且在这两种条件下有利于脱氧蒜氨酸的积累而不利于蒜氨酸的积累。
- 王小敏杨钰昆张民
- 老蒜提取物萃取部位的抑菌活性及成分分析被引量:8
- 2015年
- 本实验将大蒜切片后于室温下浸泡于10%乙醇水溶液或者蒸馏水一段时间,得到老蒜提取物样品一和样品二;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对样品一和样品二进行萃取,得到不同极性的萃取部位,以多种细菌、霉菌、放线菌为供试菌进行抑菌圈实验,研究各个萃取部位的抑菌活性。实验结果表明石油醚层和乙酸乙酯层表现出了较强的抑菌活性,正丁醇层抑菌活性较弱,水层没有抑菌活性。选取抑菌活性较强的石油醚层和乙酸乙酯层进行了气质联用分析,样品一石油醚层中含有的多种具有二硫键的化合物可能使其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而且样品一和样品二的石油醚层和乙酸乙酯层均鉴定出多种酚类物质和有机酸,对其抑菌活性可能有一定的贡献。老蒜提取物样品一、样品二的功能成分存在的差异导致了其抑菌活性的不同。
- 王小敏张民杨钰昆
- 关键词:抑菌活性气质联用化学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