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灿
- 作品数:17 被引量:55H指数:4
- 供职机构:石家庄市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石家庄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某医院624例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探讨某医院624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视网膜病变(DR)患病率及影响其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某院门诊及住院部就诊的624例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资料结果记录所有患者的一般情况、相关实验室检查、系统眼科检查结果以及DR发生情况,并比较不同DR患者间上述资料的差异性,研究影响T2DM患者发生DR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1)本组624例T2DM患者中,检出DR患者168例,占26.92%;(2)合并DR与未合并DR的T2DM患者在年龄、收缩压、舒张压、病程、LDL-C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上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经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得出,年龄过大、血压过高、病程较长、LDL-C和尿微量白蛋白水平过高是导致T2DM患者并发DR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T2DM患者DR发病率较高,且年龄过大、血压过高、病程较长、LDL-C和尿微量白蛋白水平过高是导致T2DM患者并发DR的独立危险因素。
- 郭伟宾杨江萍侯娇娇许灿史明军张素娥李印肖
- 关键词: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影响因素
- 16排螺旋CT颈部动脉成像对颈部动脉血管病变筛查的应用及探讨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颈部动脉血管成像(CTA)对颈部动脉血管狭窄和闭塞筛查的临床应用。方法 28例临床资料完整的疑有颈部血管病变患者,行颈部CTA检查,图像行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后处理,了解颈部动脉血管的正常形态走行、狭窄及闭塞情况,对颈部动脉病变进行初步筛查。结果 28例患者中2例颈部血管未见明显异常,13例单侧或双侧椎动脉狭窄畸形,10例颈部动脉硬化,2例动脉管腔软斑块形成,1例右侧颈内动脉闭塞。结论 16排螺旋CT颈部血管CTA可准确获得患者颈部血管的有效信息,对头颈部不适的患者进行初筛及病因诊断,指导临床医师选择治疗方案及评价疗效,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 许灿吕红涛崔凤珍李玉环宁英民
- 关键词:16排螺旋CTCTA颈部血管
- 颈动脉中重度狭窄内膜切除术前后CTA定量参数的变化分析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 观察并分析颈动脉中重度狭窄患者行内膜切除术(CEA)前后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定量参数的变化。方法 将128例行CEA患者纳为本次研究对象,分别以彩色多普勒超声(CDUS)和CTA检查患者术前颈动脉狭窄程度,并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检查结果相比较,分析两种检查方式诊断颈动脉狭窄程度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患者术后随访时分别行CDUS和CTA检查并分析患者颈动脉定量参数变化[CDUS定量参数:狭窄段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CTA定量参数:狭窄远端直径、最小残余直径]。结果 经一致性分析证实CTA与CDUS评估颈动脉狭窄程度的灵敏度分别为95.40%、94.25%,特异度分别为85.37%、73.17%,准确率分别为92.19%、87.5 0%,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 3.2 6%、88.17%,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9,74%、85.71%,Kappa分别为0.818、0.701。本研究手术成功104例,失败24例,手术成功率81.25%。术后CTA检查参数显示狭窄远端直径及最小残余直径均显著大于术前(P<0.05);术后CDUS检查参数显示PSV及EDV均显著小于术前(P<0.05)。结论 颈动脉CTA对诊断颈动脉狭窄程度及了解斑块的稳定性具备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CTA在CEA术前及术后检查出的定量参数变化,可精确反映CEA术后患者颈动脉管腔的改善水平,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许灿韩枫王翠张健霞
-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 一种胸部X线检查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胸部X线检查装置,包括移动座,移动座的表面设置有移动机构,移动机构用于移动检查装置,移动座的表面设置有检查机构,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该胸部X线检查装置,通过转动杆和限位柱的结构连接,在需要进行...
- 刘娜许灿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脑白质病变相关性分析
- 2018年
-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脑白质病变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就诊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150例,患者根据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期分为轻度非增生组62例,中度非增生组48例,重度非增生组40例,并行轴位T1WI/T2WI/FLAIR检查,将脑白质病变分为脑室旁高信号(PVH)和深部白质高信号(DWMH),进行半定量分析。空腹抽取静脉血测定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等指标。比较3组中脑白质病变程度分数以及生化指标相关性。结果重度非增生组患者年龄、高血压比例、高敏-CRP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高于中度非增生组和轻度非增生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低于中度非增生组和轻度非增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非增生组呈脑室旁高信号的比例分别为72.50%显著高于深部白质高信号的37.50%,中度非增生组脑室旁高信号的比例分别为41.67%显著高于深部白质高信号的10.42%和轻度非增生组脑室旁高信号的比例为22.58%显著高于深部白质高信号的6.45%(P<0.05)。轻度非增生期的患者,视脑室旁高信号的发生率是无轻度非增生期患者的4.01倍(OR=4.01,95%CI:1.59~9.48,P=0.03),存在中度非增生期的患者,视脑室旁高信号的发生率是无中度非增生期患者的2.54倍(OR=2.54,95%CI:0.97~6.26,P=0.02),存在重度非增生期的患者,视脑室旁高信号的发生率是无中度非增生期患者的2.02倍(OR=2.02,95%CI:0.93~7.36,P=0.04)。年龄、高血压、心脏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敏-CRP及同型半胱氨酸均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相关性,并且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则与之呈负相关。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轻度非增生、中度非增生及重度非增生均是脑室旁高信号的危险因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敏-CRP及同型半胱氨酸与糖尿病视网
- 郭伟宾杨江萍侯娇娇许灿史明军张素娥李印肖
-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脑白质病变眼底
- 磁共振T_2 mapping序列定量分析颈椎间盘退变的价值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探讨磁共振T2mapping成像定量评价颈椎间盘退变的价值。方法选择行颈椎间盘MRI常规扫描的患者100例,并在扫描过程中采用T2map脉冲序列进行扫描。通过后处理工作站,在T2mapping像上测量颈2~7椎间盘髓核的T2值,分析其与年龄的相关性。比较不同性别、不同分级颈椎间盘髓核的T2值。结果最终86例患者入选,共测量430个椎间盘。颈椎间盘髓核T2值与患者年龄呈负相关。男女颈椎间盘髓核的T2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firrmann分级Ⅱ、Ⅲ、Ⅳ、Ⅴ级椎间盘髓核T2值低于Ⅰ级,Ⅲ、Ⅳ、Ⅴ级椎间盘髓核T2值低于Ⅱ级,Ⅳ、Ⅴ级椎间盘髓核T2值低于Ⅲ级,Ⅴ级椎间盘髓核T2值低于Ⅳ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T2mapping定量方法可以更精确评价颈椎间盘退变的特点,颈椎间盘退变与年龄相关。
- 王世雷崔凤珍赵月芹张哲刘娜许灿
- 关键词:椎间盘退行性变颈椎磁共振成像
- 糖尿病性老年无症状脑梗死患者头颈部CTA结果临床分析
- 2020年
- 目的:观察老年糖尿病性无症状脑梗死(SBI)应用头颈部CT血管造影(CTA)检查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2019年2月我院70例老年SBI患者临床资料,依据疾病类型分为观察组(SBI合并糖尿病,n=35)与对照组(SBI未合并糖尿病,n=35)。所有患者均接受头颈部CTA检查,比较两组梗死类型、动脉或血管狭窄程度。结果:观察组多发性脑梗死多于对照组,观察组动脉阻塞程度评分、侧支循环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侧支循环速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性老年SBI较非糖尿病性老年SBI的多发性脑梗死发生风险更大,动脉或血管狭窄程度更高。
- 许灿韩枫郭伟宾
- 关键词:无症状脑梗死老年糖尿病CTA
- 糖尿病性脑梗塞CT与血糖水平相关性探讨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脑梗塞CT与血糖水平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19年3月接受糖尿病性脑梗塞CT检测的102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按照患者血糖水平分为糖尿病A组(患者空腹血糖<11.1mmol/L)、糖尿病B组(患者空腹血糖≥11.1mmol/L)和非糖尿病组,对三组患者的血糖水平与糖尿病性脑梗塞CT的相关性进行评估预测,比较患者血糖水平高低与病情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糖尿病组患者大灶梗塞以及多灶性脑梗塞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且患者血糖越高,大灶梗塞以及多发性脑梗塞率越高(P<0.05)。结论:探讨糖尿病性脑梗塞CT与血糖水平相关性有利于提高医疗人员对于糖尿病性脑梗塞的认识,值得推广应用。
- 许灿韩枫
- 关键词:血糖水平
- 糖尿病与非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CT血管造影特点比较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分析CT血管造影在糖尿病与非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中的特点。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石家庄市第二医院收治的双下肢管病变患者104例,根据临床诊断是否合并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n=49)和非糖尿病组(n=55),所有患者均行CT血管造影造影检查,对比2组下肢血管病变程度。结果糖尿病组患者股总动脉、股浅动脉、股深动脉及腘动脉狭窄程度较非糖尿病组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腹主动脉、髂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腓动脉狭窄程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血管造影可有效鉴别糖尿病与非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许灿韩枫郭伟宾
- 关键词:下肢血管病变糖尿病非糖尿病CT血管造影
- 分析糖尿病下肢动脉疾病采用CT血管造影评价益肾活血方的治疗效果
- 2021年
- 通过CT血管造影技术来评价益肾活血方在糖尿病下肢动脉疾病中的治疗效果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前来我院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疾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100例,将其随机等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患者,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差别在于在常规方法的基础上辅以益肾活血方干预来治疗患者,对两组患者的糖尿病改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均通过CT血管照影技术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表现出更优的治疗效果(P<0.05),CT血管造影技术能够用于评价糖尿病下肢动脉疾病的治疗效果。结论:益肾活血方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糖尿病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CT血管造影技术由于其高度准确性能够更好的对糖尿病下肢动脉疾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
- 仝光照王会许灿冯正陈勇
- 关键词:慢阻肺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