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刚
- 作品数:4 被引量:31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STER术治疗食管固有肌层肿瘤23例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探讨经黏膜下隧道内镜切除术(submucosal tunneling endoscopic resection,STER)治疗来源于食管固有肌层肿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3例经超声内镜和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诊断为来源于食管固有肌层肿瘤患者全麻下行STER术切除肿瘤,观察并记录肿瘤大小、病理类型、是否穿孔、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情况.结果:23例食管固有肌层肿瘤中来源于固有肌层浅层者15例,深层者8例,STER术均完整切除肿瘤,术后瘤体直径范围在0.6-1.8 cm,平均为1.0 cm±0.4 cm.完整缝合创面所需钛夹4-8枚,平均为6.2枚±2.4枚,手术时间在32-115 min,平均为62.0 min±24.5 min.术后病理确诊为平滑肌瘤19例,间质瘤4例,切缘均阴性.术中穿孔2例,皮下气肿3例,无迟发性出血.术后住院日4-11 d,平均为5.8 d±3.4 d.结论:STER术治疗来源于固有肌层的食管黏膜下肿瘤是安全、有效的.
- 杨晓钟戴伟杰王宏刚王琼孙素华周静芳马刚张娟
- 关键词:食管黏膜下肿瘤安全性有效性
- 经内镜乳头气囊扩张时间长短对胆总管结石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研究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术中乳头气囊扩张时间长短对胆总管结石取石的成功率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在该院行ERCP治疗的胆总管结石患者45例,随机分为短时气囊扩张组和长时气囊扩张组,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天数和住院总花费等。结果有48例患者成功入组,3例插管失败未能纳入研究,短时气囊组22例,长时气囊组23例,两组患者在结石大小、结石数目、胆总管直径、术后住院天数和手术总费用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手术成功率、取石时间、术中并发症、术后胰腺炎发生率上长时气囊组明显优于短时气囊组(P<0.05)。结论在行ERCP进行胆总管取石过程中,长时气囊扩张更有利于取石的成功率同时能减少术后相关的并发症。
- 戴伟杰孙素华马刚王琼周静芳张娟杨晓钟
- 关键词: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胆总管结石气囊扩张有效性
- 凝结芽孢杆菌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腹泻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1
- 2019年
- 目的观察凝结芽孢杆菌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腹泻的疗效及对肠道菌群和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5月—2018年6月期间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鄞州医院收治的12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腹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凝结芽孢杆菌活菌片治疗,均治疗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主要临床症状积分、肠道菌群及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变化。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大便次数、大便性状以及腹部不适症状有不同程度的好转,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1.7%(55/60),对照组为71.7%(43/60),观察组疗效比对照组更显著(χ~2=9.186,P=0.010)。治疗后,观察组大肠埃希菌和肠球菌与治疗前相比显著下降(P<0.05),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数量显著升高(P<0.05),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D-乳酸指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观察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肠道sIgA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肠道sIg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凝结芽孢杆菌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可显著缓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腹泻患者临床症状,其机制可能与调节患者肠道微生态平衡以及促进肠道黏膜上皮细胞屏障功能的恢复有关。
- 卓奇峰陈明良忻畅严焕军马刚陶国全
- 关键词:蒙脱石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腹泻肠道菌群
-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胃容受性和自主神经的作用研究
- 【第一部分】呼吸同步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冷应激引起的胃容受性障碍的作用研究 目的:胃容受功能障碍被认为是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 ,FD)和胃轻瘫的主要病理生理机制。多个研究报道,不同应激因...
- 马刚
-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经皮穴位电刺激迷走神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