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7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8
- 2009年
- [目的]分析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1996年1月至2005年12月省立医院收治的小儿病毒性心肌炎70例资料做回顾性分析。[结果]好发以学龄期为主,临床表现以心悸、胸闷、发热和心律失常最常见。检测血肌钙蛋白阳性率83.3%(50/60);血柯萨奇病毒抗体Ig M阳性率41.5%(22/53)。经治疗,痊愈68例(97.1%),死亡2例。[结论]小儿病毒性心肌炎重症可致死亡,轻症者以感染后出现心律失常和心电图改变为主而就诊。根据临床表现,结合血肌钙蛋检测可做出诊断。重症心肌炎合并恶性心律失常者预后不佳,应及时治疗。
- 刘俊林瑜陈宝容
- 关键词:病毒性心肌炎儿童
- 小儿尿崩症10例报告
- 1991年
- 尿崩症是下丘脑-神经垂体系统分泌释放抗利尿激素(ADH)不足,引起临床以多饮、多尿为特征的内分泌疾病。我院自1974年3月至1990年3月共收治10例,现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 10例中,男8例,女2例,男女比为4:1;年龄最小14个月,最大13岁;学龄前期7例,占70%。病程最长3年,最短1个月,其中<6个月2例,6个月~1年4例,>1年4例。
- 陈赛金刘俊
- 关键词:抗利尿激素学龄前期头部外伤脑部症状高血钠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血小板抗体及淋巴细胞亚群的研究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探讨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G)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30例ITP患者及20例正常对照组的PAIgG,20例ITP患儿治疗后复查PAIgG。同时采用流式细胞仪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外周T血淋巴细胞亚群。结果ITP组PAIgG阳性率为80%,正常对照组为20%(P<0.001),ITP组PAIgG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20例ITP患儿治疗后复查PAIgG,其数值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01)。T淋巴细胞亚群中,ITP组CD3、CD4、CD4/CD8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CD8则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抗血小板相关抗体对提高ITP的诊断、疗效及预后的判断有一定的实用价值,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能较好的反映ITP的病理机制。
- 陈斯一林瑜郑鑫刘俊
- 关键词:血小板抗体T淋巴细胞亚群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以消化道症状起病的儿童过敏性紫癜35例临床分析
- 2011年
- 过敏性紫癜是儿科常见病,以腹痛等消化道症状起病的患儿当紫癜未出现时早期容易误诊,我们对35例因消化道症状起病的儿童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 刘俊林瑜
- 关键词:紫癜过敏性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参数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08年
- 陈斯一王滔林瑜刘俊
- 关键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参数变化抗血小板自身抗体血小板参数测定出血性疾病自发性出血
- 30例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EB病毒抗体的检测及临床分析被引量:8
- 2003年
- [目的 ]探讨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抗 EBV检出情况及临床分析。[方法 ]采用酶标法检测血清抗 EBVIgM和IgG ;血凝试验法检测嗜异性抗体。 [结果 ] 3 0例患儿血清抗 EBVIgM阳性率 86 7% ;嗜异性抗体阳性率 73 3 %。[结论 ]EBV特异性抗体阳性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重要诊断标准之一。
- 陈斯一陈骏扬刘俊
- 关键词: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EB病毒
- 小儿蚕豆病2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分析小儿蚕豆病的临床特点,为其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对我科收治的22例蚕豆病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2例均有蚕豆或蚕豆制品进食史,男性为主,年龄1~6岁为主,2~5月发病多见。均在入院2~4d溶血控制,未发生肾功能衰竭,平均住院6.4d。结论蚕豆病是儿科常见的遗传性疾病,以进食蚕豆为诱因,临床上黄疸、贫血、血红蛋白尿为重要表现,早期输血、激素应用、碱化尿液治疗是蚕豆病患儿的关键,经及时治疗大多预后良好。
- 刘俊林瑜
- 关键词:蚕豆病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溶血性贫血
- 小儿急性胰腺炎28例临床分析
- 1991年
- 急性胰腺炎在儿科属少见病,我院于1981~1990年共收治28例,现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本组28例,均根据国内成人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标准而确诊为急性水肿型胰腺炎,其中男8例,女20例,年龄最小3岁,最大14岁,以5岁以上为多见,占85.71%。
- 刘俊杨珍春
- 关键词:小儿急性胰腺炎水肿型出血坏死型清胰汤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血小板抗体及淋巴细胞亚群的研究
- 目的:探讨血小反相关抗体(PAIgG)和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 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观察组共30例均为我科近4年住院与门诊患儿,全部病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血液学组1998年...
- 陈斯一林瑜郑鑫刘俊
- 文献传递
- 川崎病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1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川崎病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点,提高对川崎病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川崎病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心脏彩超检查等资料。结果 16例患儿均有发热,其中出现皮疹14例,结膜充血(非化脓性)14例,有颈部淋巴结肿大12例。入院后11例C反应蛋白增高,做心脏彩超检查有2例有冠状动脉起始部增宽表现。经过丙种球蛋白、阿司匹林和甲强龙治疗均痊愈。结论川崎病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多见,可合并冠状动脉改变,及时诊治,合理运用丙种球蛋白至关重要。
- 刘俊王海燕林瑜
- 关键词:川崎病肺炎支原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