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宝容
- 作品数:6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福建省立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全内脏转位伴风湿性心脏病1例
- 1991年
- 全内脏转位伴风湿性心脏病,临床罕见,我院于1990年11月诊治1例,现报告如下。
- 叶建华陈宝容
- 关键词:内脏转位风湿性心脏病心尖搏动左室高电压游走性
-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7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8
- 2009年
- [目的]分析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1996年1月至2005年12月省立医院收治的小儿病毒性心肌炎70例资料做回顾性分析。[结果]好发以学龄期为主,临床表现以心悸、胸闷、发热和心律失常最常见。检测血肌钙蛋白阳性率83.3%(50/60);血柯萨奇病毒抗体Ig M阳性率41.5%(22/53)。经治疗,痊愈68例(97.1%),死亡2例。[结论]小儿病毒性心肌炎重症可致死亡,轻症者以感染后出现心律失常和心电图改变为主而就诊。根据临床表现,结合血肌钙蛋检测可做出诊断。重症心肌炎合并恶性心律失常者预后不佳,应及时治疗。
- 刘俊林瑜陈宝容
- 关键词:病毒性心肌炎儿童
- 不同月龄患儿热性惊厥的临床特征
- 2000年
- 目的 了解热性惊厥的初发月龄和病因、临床表现、预后等多因素的关系。 方法 对因热性惊厥(FC)住院的 15 6例患儿进行随访 ,采用问卷调查表调查 ,并统计住院病历相关资料。 结果 完成随访 92例 ,早期发作组 (初发月龄 <18月 )有以下特征 :(1)初发时体温较低 ,39℃以下诱发 FC发生率高 ;(2 )出生时异常 ,如产伤、窒息、颅内出血、早产、低出生体重等对本组发病影响较大 ;(3)家族遗传因素影响大 ;(4)复发率高 ;(5 )发作持续时间长 ;(6 )转变为无热惊厥率高 ;(7)脑电图 (EEG)异常率低。晚期发作组 (初发月龄 >31月 )有以下特征 :(1)初发时体温高 ;(2 )出生异常史较少 ;(3)具有家族史者少 ;(4)大多数仅发作一次 ;(5 )发作持续时间长 ;(6 )转变为无热惊厥者少 ;(7) EEG异常率高。 结论 初发月龄与 FC的临床表现、复发以及转变为无热惊厥等不良预后密切相关。预防 FC复发 ,减少不良后遗症 ,改善预后 ,关键在于积极防治早期发作的 FC。
- 陈琅黄敏霞陈宝容戴珍珍林英哺
- 关键词:惊厥发热性儿童
-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心脏肌钙蛋白Ⅰ测定的评估被引量:5
- 2000年
- 目的 通过对柯萨奇B组病毒性心肌炎(COXBVM)病人血清心脏肌钙蛋白Ⅰ(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抗COXB病毒抗体(CBVIg)检测,对cTnⅠ在诊断病毒性心肌炎(VM)作出评估。方法 分别以固相免疫层析法、ELISA法及免疫抑制法来作cTnI、CBVIg、CKMB测定。结果 cTnI阳性率6324%(43/68例),显著高于正常人(P<001),较CKMB阳性率3529%(24/68例)明显升高(P<005),急性期cTnI阳性者于3个月内转阴8095%,在CBVIgM阳性组中cTnI阳性率7551%明显高于CBVIgG组的4375%(P<001),cTnI持续不退者CBVIgM均阳性。结论 在诊断心肌损伤时,测定cTnI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 陈宝容钟日荣王海燕
- 关键词:病毒性心肌炎儿童血清诊断
- 211例小儿心律失常动态心电图表现被引量:1
- 2000年
- 陈宝容
- 关键词:心律失常动态心电图ECG声像图分析
- 105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表现与实验室诊断被引量:1
- 2001年
- [目的 ]掌握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特征与实验室所见。 [方法 ]对病例的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所见进行分析。[结果 ]部分先有病毒性疾病 ,多数先有上感症状。心电图以早搏为多见 ,还有房室传导阻滞等 ;X线胸片、心动图显示部分病例有心脏增大 ;血清心脏肌钙蛋白 多数阳性。 [结论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以心脏受累为主要表现 ,临床变化多端 ,必须注意发现 ,及时诊治。
- 陈宝容林英哺
- 关键词:病毒性心肌炎早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