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杰
- 作品数:27 被引量:103H指数:7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CBCT影像学评估颞下颌关节重度骨关节病的稳定性研究
- 雷杰秦思思傅开元
- CBCT评估颞下颌关节重度骨关节病正颌术后髁突再吸收
- <正>目的:采用口腔颌面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评价颞下颌关节重度骨关节病患者正颌术后髁突骨质的影像学变化,探讨该类患者正颌术后髁突骨质的再吸收。方法:选取201...
- 雷杰秦思思傅开元
- 文献传递
- 髁突形态过小与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被引量:9
- 2018年
- 目的:回顾无明确已知病因的单侧髁突发育不良样改变病例,探讨髁突形态过小与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5年3月~2016年3月来我科就诊的无明确已知病因的单侧髁突形态过小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对其临床特点、CBCT及MRI影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共纳入42名患者(男9例,女33例)。平均年龄22.98岁。39名患者(92.86%)曾有TMD症状,34名患者(80.95%)存在TMD体征。CBCT显示形态过小侧与对侧髁突在前后径、髁头高度及髁突高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MRI检查显示形态过小侧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的比率明显高于对侧(P<0.001),并且变形及移位更严重。结论:不可复性盘前移位可能是获得性髁突发育不良的风险因素之一。
- 刘乙澍刘木清雷杰傅开元
- 关键词: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骨关节病
- 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保守治疗对早期骨关节病影响的CBCT研究
- <正>目的探讨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经保守治疗后髁突骨关节病的进展情况,以及骨关节病进展与临床效果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30岁及以下临床诊断为单侧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且时间在1年以内,经各种保守治疗6个月后有...
- 韩建辉雷杰刘木清傅开元
- 文献传递
- 颞下颌关节早期骨关节病的CBCT影像特点
- 韩建辉雷杰刘木清傅开元
- 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保守治疗对早期骨关节病影响的CBCT研究
- 韩建辉雷杰刘木清傅开元
- 髁突形态过小与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
- 目的:髁突发育不良(condylar hypoplasia)指髁突的发育不全或发育不足,表现为髁突的形态、结构正常,但体积减小,可导致咬合及面型的异常。回顾无明确已知病因的单侧髁突形态过小病例,分析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
- 刘乙澍刘木清雷杰傅开元
- 文献传递
- 颞下颌关节髁突囊样变MRI影像特点及内容物性质初探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分析颞下颌关节髁突囊样变的MRI影像特点,并结合手术病理结果分析囊样变内容物性质。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颞下颌关节病口颌面疼痛诊治中心就诊、经锥形束CT影像检查发现髁突囊样变并进行MRI检查的患者14例(男性2例,女性12例,10~71岁),分析囊样变的MRI信号特点、髁突骨质信号改变及囊样变与关节盘移位的关系。结果共纳入14例患者28侧关节影像,其中15侧有髁突囊样变。有完整T1WI图像11侧,其中高信号8侧;有完整T2WI图像12侧,均为高信号表现;有完整PDWI图像12侧,其中高信号11侧。髁突整体骨质大多为T1、T2WI高信号的正常表现(13/15);仅个别为低信号(2/15)。大多数髁突囊样变边界有线状低信号影包绕(12/15)。囊样变侧关节盘无移位4侧(4/15),可复性前移位3侧(3/15),不可复性前移位8侧(8/15);无囊样变侧关节盘大多无明显移位(9/15)。手术病理结果显示囊样变内容物主要为肉芽样组织,其中包括软骨样成分、疏松结缔组织伴出血、反应性成骨及正常骨组织等成分。结论颞下颌关节髁突囊样变MRI影像特点与大关节囊样变有所不同:T2WI均为高信号表现,但T1WI也大多为高信号表现,其内容物并不是液体,多为肉芽样组织。
- 李澍雷杰傅开元
- 关键词:下颌骨髁状突颞下颌关节盘
- 垫治疗颞下颌关节可复性盘前移位的机制及对临床治疗的启示被引量:24
- 2017年
- 前伸再定位垫(anterior repositioning splint,ARS)是目前治疗颞下颌关节可复性盘前移位(anterior disc displacement with reduction,ADDwR)最有效的、且可以复位前移位关节盘的非手术方法。文章详细介绍了ARS治疗ADDwR的相关内容,包括:复位关节盘的作用机制;复位关节盘同时可促进髁突良好的骨改建;治疗关节盘移位中存在的问题;与稳定型垫(stabilization splint,SS)的比较。
- 雷杰傅开元
- 关键词: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关节盘前移位(牙合)垫
- 基于锥形束CT影像的颞下颌关节髁突骨改建三维定量评价研究被引量:7
- 2020年
- 目的建立一种三维定量测量方法用于评估颞下颌关节髁突骨改建。方法将2014年11月至2019年8月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颞下颌关节病及口颌面疼痛诊治中心且诊断为颞下颌关节急性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或关节盘绞锁、采用手法复位关节盘结合前伸再定位[牙合]垫治疗的41例患者(共82侧髁突)资料纳入研究,其中男性10例,女性31例,年龄为12~30(19.7±4.4)岁。获取治疗前后6~12个月的锥形束CT图像。根据髁突轴位、矢状位及冠状位影像中“双线征”数目定性评价髁突骨改建,将82侧髁突分为无改建组(0个“双线征”)、部分改建组(1~4个“双线征”)和显著改建组(5~6个“双线征”)3组。应用锥形束CT数据进行髁突骨改建的三维定量测量。采用基于人工预标注结合分水岭算法的半自动分割方法分别对治疗前后的锥形束CT影像进行分割,重建颞下颌关节髁突的表面模型,应用基于距离图的初始配准和基于灰度信息的二次配准,将治疗前后的髁突图像配准重叠后髁突和髁头的体积差定量反映髁突骨改建程度。结果二维定性评价的Kappa值为0.66~0.87。三维定量测量髁突及髁头体积的同一研究者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值分别为0.998和0.941,不同研究者组间ICC值分别为0.999和0.942。治疗后髁突和髁头的体积较治疗前增加量分别为(41.7±90.2)mm^3和(62.8±70.9)mm^3。82侧髁突中无改建组21侧、部分改建组20侧,显著改建组41侧。显著改建组治疗后较治疗前髁突和髁头体积增加量均为最大,部分改建组次之,无改建组最小(P<0.05)。结论三维定量测量评价髁突骨改建程度的方法一致性和可靠性良好,定量变化值可以反映不同程度的髁突骨改建,其中将髁头作为感兴趣区计算的体积变化量更敏感。
- 李源刘木清刘博雷杰傅开元
- 关键词:颞下颌关节髁突骨改建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