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见多

作品数:78 被引量:293H指数:9
供职机构:安徽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世界银行贷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1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7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8篇虫病
  • 32篇吸虫
  • 25篇血吸虫
  • 23篇吸虫病
  • 21篇血吸虫病
  • 18篇寄生虫
  • 13篇源性
  • 12篇土源性
  • 12篇土源性线虫
  • 11篇寄生
  • 10篇感染率
  • 9篇钩虫
  • 7篇钉螺
  • 7篇土源性线虫病
  • 6篇贷款
  • 6篇人体寄生虫
  • 6篇流行病
  • 6篇流行病学
  • 6篇蛔虫
  • 6篇寄生虫病

机构

  • 77篇安徽省血吸虫...
  • 4篇湖北省疾病预...
  • 4篇湖南省血吸虫...
  • 4篇江苏省血吸虫...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皖南医学院
  • 3篇四川省疾病预...
  • 3篇四川省化学工...
  • 3篇云南省地方病...
  • 2篇安徽省疾病预...
  • 2篇山东大学
  • 2篇安徽省无为县...
  • 2篇巢湖市居巢区...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浙江省医学科...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阜阳市疾病预...
  • 1篇黄山市疾病预...
  • 1篇安徽省宿松县...

作者

  • 78篇郭见多
  • 25篇朱磊
  • 24篇吴维铎
  • 21篇汪天平
  • 19篇李启扬
  • 18篇金伟
  • 18篇张世清
  • 16篇杨卫平
  • 14篇沈光金
  • 12篇周利
  • 11篇尹晓梅
  • 11篇季虹
  • 11篇操治国
  • 10篇刘道华
  • 10篇罗俊平
  • 9篇徐伏牛
  • 8篇王之怀
  • 8篇周莉
  • 8篇张诚
  • 8篇方国仁

传媒

  • 39篇热带病与寄生...
  • 9篇中国血吸虫病...
  • 5篇中国寄生虫病...
  • 3篇中国寄生虫学...
  • 2篇寄生虫与医学...
  • 2篇寄生虫病与感...
  • 2篇国际医学寄生...
  • 1篇中国行为医学...
  • 1篇动物学杂志
  • 1篇安徽医学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预防医学情报...
  • 1篇安徽预防医学...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中国病原生物...
  • 1篇中华疾病控制...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年份

  • 3篇2023
  • 4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6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 4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 4篇2002
  • 2篇2001
7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氯代水杨胺在血吸虫病疫区8省现场灭螺效果评价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评价10%氯代水杨胺可湿性粉剂(LDS)在我国主要血吸虫病疫区现场杀灭湖北钉螺效果。方法在云南、四川、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等8省选择有螺环境,开展LDS现场浸杀、喷洒和喷粉灭螺试验。现场浸杀法:将LDS配成有效含量分别为0.1、0.2、0.4、0.6、0.8、1.0 g/m^36个浓度组,同时设50%氯硝柳胺乙醇胺盐(WPN)有效含量为1.0 g/m^3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清水),分别观察LDS现场浸杀湖北钉螺24、48、72 h灭螺效果;现场喷洒法和喷粉法:将LDS配成有效剂量分别为0.2、0.4、0.6、0.8、1.0 g/m^25个浓度组,同时设1.0 g/m^2WPN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清水),分别观察LDS现场喷洒及喷粉后1、3、7 d的灭螺效果。结果 0.1 g/m^3LDS在四川、江西、江苏、浙江,0.2 g/m3LDS在云南、湖南、湖北,0.4 g/m^3LDS在安徽现场浸杀钉螺72 h,钉螺死亡率均〉95%;0.2 g/m^2LDS在湖南、湖北、江西、浙江,0.4 g/m^2LDS在四川、安徽,0.6 g/m^2LDS在云南、江苏现场喷洒后7 d,钉螺死亡率均〉85%;0.6 g/m^2LDS在云南、四川、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7省现场喷粉后7 d,钉螺死亡率均〉85%。按照《农药登记用杀钉螺剂药效试验方法和评价》(NY/T 1617-2008)中的标准,LDS为合格灭螺药。结论 LDS现场浸杀、喷洒或喷粉均有较好的杀螺效果,适用于我国血吸虫病流行区各种有螺环境灭螺。现场使用推荐剂量:浸杀法为0.1~0.2 g/m^3,喷洒法为0.2~0.4 g/m^2,喷粉法为0.4~0.6 g/m^2。
魏凤华徐兴建元艺夏菁李桂玲刘敏陈茹娟周正平董兴齐冯锡光邱东川陈琳易平魏望远陈红根刘红云汪天平郭见多梁幼生戴建荣闻礼永严晓岚
关键词:氯代水杨胺灭螺效果钉螺血吸虫病
安徽省外科救治晚期血吸虫病270例调查分析与随访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了解分析全省二年来外科救治晚期血吸虫病人的临床特征、手术方式及其转归,为晚期血吸虫病的救治提供依据和经验。方法按照国家外科救治晚期血吸虫病统一要求,查阅、收集全省13个定点医院2005~2006年晚期血吸虫病外科住院病案,对外科手术住院病例收集相关信息、填写统一的个案调查表,进行分析。结果13个定点医院共调查270例晚期血吸虫病外科手术治疗住院病例,其中东至、宣州二县(区)有164例,占60.74%。晚血病例中,女性多于男性,男女之比为1∶1.23;晚血病人患病的平均年龄为47.07岁,50岁以上老年患者所占的比例达31.28%,15岁以下儿童1例,占0.37%;农民是职业分布中最主要的人群,占98.15%。对手术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平均晚血发生时间和平均晚血持续未治时间分别为13.80年和4.92年;晚血患者的临床分型以单纯巨脾型为多,占82.59%,巨脾、腹水混合型病例次之,占17.41%;施行的外科手术方式以单纯脾切除术最多,占手术总病例数的87.78%;晚血患者合并有乙肝感染者占12.59%;手术治疗期间可出现严重并发症,如大出血、膈下积液等,甚至导致死亡,其手术病死率为0.74%;有139例晚血患者的医疗费全部由国家晚血专项救助经费报销,占全部手术病例的51.48%;术后随访,晚血病人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的达98.88%,劳动能力恢复者达50.75%。结论通过调查,对我省不同疫区、不同人群的晚期血吸虫病分布情况及其危害有了更深的了解,从而为进一步指导全省有效救治晚期血吸虫病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吴维铎汪天平张世清沈光金郭见多肖祥罗俊平
关键词:晚期血吸虫病外科救治住院病例手术方式
安徽省世行贷款血防项目1992~1996年防治效果评估被引量:1
1999年
张诚杨卫平高风华宋谬郭见多谢静芬
关键词:血吸虫病血防项目世行贷款疫情管理
公共卫生标准追踪评价项目《钩虫病的诊断》(WS 439-2013)实施效果评价被引量:6
2018年
评价市县疾控系统、基础卫生医疗机构了解、掌控及使用《钩虫病的诊断》(WS439-2013),以及流行区居民掌握钩虫病相关知识的情况。选择安徽省市、县疾控系统人员80人,乡村医生70人,流行区居民100人作为评价对象。使用统一问卷进行评价,采用卡方分析和t检验比较培训前后,以及不同调查对象钩虫病诊断知识得分和钩虫病的诊断标准使用情况的差异。27.8%的疾控系统人员和7.4%的乡村医生在开展工作中使用过标准,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21,P=0.004)。疾控系统人员培训前钩虫病知识平均得分为7.04±1.71分,培训后为10.20±1.4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2.296,P<0.001)。乡村医生培训前钩虫病知识平均得分为4.07±2.00分,培训后为7.78±2.0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736,P<0.001)。关于"钩虫病确诊病例的条件"的知识点,疾控系统人员和乡村医生经过培训后均无显著提升(P>0.05)。72.37%的疾控系统人员和46.88%的乡村医生未接受过宣贯,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60,P=0.002)。参与调查的流行区居民中,仅2%的正确回答钩虫感染的主要危害,且无人正确回答构成的感染途径和预防知识。未来出现钩虫病的相关临床症状后,仅有10.10%的居民选择去县医院接受正规治疗,并且有6.06%的居民选择不治疗。疾控和医疗系统对钩虫病诊断标准的了解不清楚,通过宣教大幅度提升了他们对钩虫感染的诊断知识。
汪敏张世清郭见多刘道华金伟朱磊马晓荷汪天平
关键词:公共卫生健康教育
安徽省吡喹酮化疗控制人群血吸虫病的效果分析被引量:2
1999年
郭见多谢静芬宋缪杨卫平
关键词:血吸虫病吡喹酮
安徽省人体寄生虫分布的调查研究
徐伏牛吴维泽郭见多胡万富王之怀梅继德王恩木王勇苗一龙窦德新罗俊平张耀壁周利陶承国许强陈庆伟张立友路华民李杰等
该专题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对安徽省24县102点54367名居民进行了人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共发现30个虫种,有7种为该省首次报道。通过研究阐明了全省人体寄生虫病的分布特征和流行规律、指出了寄生虫病仍是重要的公共卫...
关键词:
关键词:人体寄生虫病公共卫生
血吸虫病控制中“成本-效果分析”的几点思考
1999年
成本-效果分析法是卫生经济学中一种效率评价方法。随着世界银行贷款血吸虫病控制项目在我国血吸虫病流行区的全面实施,血吸虫病防治的经济效益评价越来越受到重视。文献中出现了很多不同防治措施或策略的“成本-效果分析”的研究报告。JRMC也批准资助了一些血吸虫病化疗措施经济学评价的研究课题,这无疑对我国血吸虫病防治事业是一个大的推动。但是,目前所见血吸虫病防治的成本-效果分析的研究报告多以措施的投入和人群感染程度下降的比值作为评价指标。本文就目前血吸虫病防治中运用卫生经济学评价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理论上的思考。与大家共同探讨。
郭见多刘兴柱
关键词:血吸虫病防治卫生经济学群体化疗经济学评价世界银行贷款
2018—2019年安徽省蔬菜种植人员钩虫感染及危险因素分析
2023年
目的了解安徽省蔬菜种植人员钩虫感染状况及危险因素,为制定人体钩虫感染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按照自然生态功能区划分,2018—2019年随机选择安徽省7个县(市)共计1179例蔬菜种植人员进行调查。采用自制问卷收集调查对象社会人口学特征、蔬菜种植方式及施肥情况、家庭种植农作物类型、动物饲养、卫生及劳动习惯等信息;同时采集调查对象粪便标本,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1粪2检)检查钩虫感染。采用Bayesian log-binomial回归模型分析蔬菜种植人员钩虫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1179例研究对象中,共检出钩虫感染者46例,钩虫总体感染率为3.90%。无业/待业者、务农者、专职菜农和其他职业者钩虫感染率分别为10.07%(15/149)、5.32%(31/583)、0(0/377)和0(0/70),不同职业研究对象钩虫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37,P<0.01)。Bayesian log-binomial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采用人粪施肥[相对危险度(RR)=18.25,95%可信区间(CI):(4.31,77.17)]、赤脚下地劳动[RR=2.86,95%CI:(1.43,5.70)]、居住在长江中下游平原生态区[RR=4.19,95%CI:(1.19,14.81)]是蔬菜种植人员钩虫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在务农者中,采用人粪施肥、赤脚下地劳动、饮用井水/山泉水、居住在长江中下游平原生态区是钩虫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在无业/待业者中,居住在长江中下游平原生态区、种植水稻是钩虫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安徽省蔬菜种植人员钩虫感染率较高,采用人粪施肥、赤脚下地劳动、居住在长江中下游平原生态区是蔬菜种植人员钩虫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汪敏马晓荷张世清郭见多金伟汪天平
关键词:钩虫
2016-2020年安徽省人群华支睾吸虫感染情况调查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了解安徽省人群华支睾吸虫感染情况,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16—2020年在全省56个县(市、区)设立华支睾吸虫病监测点,各监测点按地理方位划分为东、西、南、北、中5个片区,每片区抽取1个乡镇的1个行政村开展调查。在每个行政村整群抽取3周岁以上常住居民作为调查对象,调查人数不少于200人。收集调查对象的粪便标本,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一粪两检)检测华支睾吸虫感染情况。结果2016—2020年共调查73702人,其中华支睾吸虫感染27人,华支睾吸虫总感染率为0.04%。从监测点来看,有13个县(市、区)发现华支睾吸虫感染者,其中宣城市的宣州区和泾县感染率最高,均为0.30%;其余43个县(市、区)均未发现华支睾吸虫感染者。从生态区来看,华北平原生态区感染率最高,为0.06%;长江中下游平原生态区感染率最低,为0.02%。从年份来看,2016—2020年华支睾吸虫的感染率分别为0.02%、0.04%、0.04%、0.06%和0.02%,总体呈上升趋势,但2020年有波动。从性别来看,男性和女性的感染率分别为0.03%和0.04%。从年龄来看,10~19岁年龄组感染率最高,为0.06%;3~9岁、20~29岁、60~69岁三个年龄组感染率最低,均为0.02%。从文化程度来看,初中组感染率最高,为0.05%;学龄前儿童感染率最低,为0。但感染率在不同监测点、不同生态区、不同年份、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和不同文化程度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2016—2020年安徽省人群华支睾吸虫总体感染率较低,但与2015年第三次全国人体重点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时全省的感染率(0.01%)相比有显著提高,提示今后应加强监测和防治。
操治国刘道华金伟郭见多张世清李启扬呼明闯汪敏朱磊汪天平
关键词:华支睾吸虫
安徽省世界银行贷款血吸虫病控制项目三年防治效果观察被引量:1
1997年
在执行世界银行贷款血吸虫病控制项目的第3年,对安徽省项目覆盖的32个流行县(市、区),3181个流行村的防治效果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1994年高、中、低度流行区的人群感染率分别比项目实施前的1991年下降28.18%、44.79%和44.99%。因对耕牛的同步查治较差,耕牛感染率呈上升趋势。项目规划对钉螺的控制局限于重度易感地带的药物灭螺,故全省螺情明显回升。可见,项目的实施对疾病控制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必须保持人、畜同步防治和足够的化疗覆盖面以及加强对钉螺的控制,才能实现项目规划目标。
杨卫平宋璆张诚郭见多谢静芬
关键词:血吸虫病感染率钉螺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