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社霞 作品数:12 被引量:107 H指数:6 供职机构: 新乡市中心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无痛分娩对产程及妊娠结局影响的临床观察及效果分析 被引量:22 2016年 目的分析无痛分娩对产程及妊娠结局影响的临床观察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260例产妇病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分析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30例,对照组主要采用常规分娩方式,观察组主要采用无痛分娩方式,观察两组患者的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等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的产后出血量(183±26)m L,观察组产后出血量(153±21)m L,两组患者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产程中,观察组的第一产程与第二产程要比对照组短,两组患者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分娩方式中,对照组顺产37例、产钳助产13例、剖宫产80例,观察组顺产32例、产钳助产10例、剖宫产88例,两组患者之间的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无痛分娩可以有效缓解产妇在分娩中的疼痛,降低患者的压力,提高生产安全性,还可以有效的减少产程时间以及顺产的风险,有利于产妇产后恢复,值得推广使用。 袁社霞 王保莲 殷燕 王艳红 杨健丽 赵小慧关键词:无痛分娩 产程 常压高浓度氧疗综合治疗胎儿生长受限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常压高浓度氧疗综合治疗胎儿生长受限(FGR)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单胎FGR孕妇随机分为A组(给予单纯药物治疗,30例)和B组(给予常压高浓度氧疗+药物治疗,30例),选择同期30例在本院产前检查并分娩的正常单胎孕妇作为C组(定期孕检,不予任何处理)。比较三组胎儿生长参数、脐血流波形、新生儿出生体重及5 min Apgar评分情况,产后1个月追踪A、B两组新生儿存活率。结果 1治疗2周后,B、C组的孕妇宫高、孕妇腹围、孕妇体重、胎儿双顶径(BPD)、胎儿股骨长增长值明显高于A组(P<0.05)。2治疗后A、B组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脐动脉收缩末期峰值(S)/舒张末期峰值(D)(S/D)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或0.01),B组降低程度优于A组(P<0.05)。3 B组新生儿出生体重高于A组(P<0.05),A、B组新生儿出生体重均低于C组(P<0.05)。B组新生儿5 min Apgar评分≥7分多于A组(P<0.01)。4 B组总有效率(96.67%)高于A组(63.33%)(P<0.01),B组新生儿存活率(96.67%)高于A组(73.33%)(P<0.05)。结论常压高浓度氧疗联合药物治疗FGR安全有效,能够促进胎儿生长,增加新生儿体重,改善新生儿预后及提高新生儿存活率。 任国平 王保莲 袁社霞 毕春燕 赵小慧 杨健丽关键词:胎儿生长受限 脐动脉 新生儿 宫外孕Ⅱ号方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宫外孕疗效及对患者血清激素、β-HCG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4 2019年 目的:研究宫外孕Ⅱ号方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宫外孕(EP)疗效及对血清激素、β-HCG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36例EP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宫外孕Ⅱ号方联合米非司酮)和对照组(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有效率分别为95.59%和83.82%(P<0.05);观察组血β-HCG、血清P、盆腔包块和月经复潮恢复时间,阴道出血时间以及出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LH、FSH、E_2、β-HCG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幅度更大(P<0.05);两组SF-36量表PF、RP、BP、SF、RE、MH评分及总分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PF、RP、BP评分及总分改善幅度更优(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9.12%和36.76%(P<0.05);两组输卵管通畅率分别为92.65%和76.47%(P<0.05),妊娠率分别为89.71%和73.53%(P<0.05),宫内妊娠率分别为83.82%和55.88%(P<0.05)。结论:宫外孕Ⅱ号方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EP,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和激素水平,缩短疗程,提高治疗效果,且能更好的保留患者生育功能,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袁社霞关键词:异位妊娠 米非司酮 保守治疗 血清激素 Β-HCG 不同抗菌药物对剖宫产围术期产妇预防术后感染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比较不同抗菌药物对剖宫产围术期产妇预防术后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施行剖宫产手术产妇176例,将其分为Ⅰ组、Ⅱ组、Ⅲ组和Ⅳ组(每组44例);断脐后Ⅰ组产妇给予青霉素钠治疗,Ⅱ组产妇给予头孢唑啉治疗,Ⅲ组产妇给予头孢替安与奥硝唑联用治疗,Ⅳ组产妇不给予任何抗菌药物治疗,比较4组产妇用药后术后感染的发生率、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结果:用药后4组产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Ⅱ组和Ⅲ组产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Ⅳ组(P<0.05);Ⅰ组、Ⅱ组和Ⅲ组产妇术后感染率明显低于Ⅳ组(P<0.05)。结论:剖宫产围手术期产妇抗菌药物的预防用药应遵循"有效、经济和安全"原则;首选药物为头孢唑啉,其初始剂量应偏大,以提高血药浓度和避免细菌的耐药;对剖宫产围术期产妇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熟练掌握剖宫产指征,这对提高术后抗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袁社霞关键词:剖宫产 围术期 术后感染 抗菌药物 疗效比较 子宫切除对远期卵巢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子宫切除术后保留卵巢功能的变化及手术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因子宫良性病变而行子宫切除的患者为观察组,未行子宫切除者为对照组。以问卷形式了解围绝经期症状,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患者术后2年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水平。结果围绝经期症状出现的频率,观察组37.14%,对照组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观察组血清FSH、LH水平升高,E2、P水平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子宫切除术影响保留卵巢的血供,使保留卵巢的功能衰退。 王保莲 袁社霞 曹亚洁关键词:子宫切除 卵巢功能 补肾促排方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排卵障碍性不孕临床研究 被引量:19 2019年 目的:探讨采用补肾促排方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排卵障碍性不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多囊卵巢综合征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94例,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西医药物治疗)和观察组(补肾促排治疗),对两组患者排卵情况、妊娠和子宫功能进行评估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总治疗有效率并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患者治愈率(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其LH、T水平均显著下降,E_2水平均显著上升(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其E2、T、LH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其子宫内膜厚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补肾促排方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排卵障碍不孕者,可有效对患者性激素水平进行调节,有利于子宫内膜生长和卵泡发育情况的改善,对于增加患者排卵率和受孕率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建议在临床应用。 袁社霞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 排卵障碍性不孕症 排卵 32例妊高症孕妇的临床特点及护理措施分析 2016年 目的分析妊高症孕妇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措施。方法随机选取32例妊高症孕妇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回顾分析法,根据不同的分娩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6例,对照组主要采用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包括:健康宣教、围生期护理、心理护理和指导等全方位的护理),对2组产妇的基础疾病与胎儿健康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9.43%,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6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产妇有2例发生子痫,1例子痫前期;观察组产妇有0例发生子痫,1例子痫前期,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产妇有2例发生难产,14例顺产;观察组有0例发生难产,16例顺产,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高症孕妇早发现、早治疗、早护理干预等,可以有效的降低产妇子痫、难产等发生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袁社霞 王保莲 殷燕 王艳红 杨健丽 赵小慧关键词:诊治措施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改良式B-Lynch缝合术治疗剖宫产难治性子宫下段收缩不良性产后出血临床分析 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 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改良式B-L y nch缝合术治疗剖宫产难治性子宫下段收缩不良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2例行剖宫产手术发生难治性子宫下段收缩不良性产后出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1例.两组均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观察组给予改良式B-Lynch缝合术治疗,对照组给予一般子宫缝合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术中、术后各项指标,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 h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血红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改良式B-Lynch缝合术治疗剖宫产难治性子宫下段收缩不良性产后出血疗效显著,术中出血量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袁社霞关键词:改良式B-LYNCH缝合术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 胎盘早剥新生儿临床特征及凝血指标的变化 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新生儿临床特征及凝血指标。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6月入住该院的67例胎盘早剥新生儿作为观察组,67例非胎盘早剥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及入院后和出院前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TPP)、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BI)、D-二聚体(D-D)等凝血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患儿性别、胎龄、出生体质量、休克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贫血、酸中毒、电解质紊乱、缺氧性心肌损害,新生儿窒息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愈率、住院时间、出院体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死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好转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入院后ATPP、PT、D-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FBI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前观察组ATPP、PT、D-D水平较入院后显著降低(P<0.05),FBI水平则较入院后显著升高(P<0.05),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贫血、酸中毒、电解质紊乱、缺氧性心肌损害、新生儿窒息为胎盘早剥新生儿基本临床特征,患儿较易继发凝血功能紊乱,呈病理性高凝状态,预后较差。 袁社霞关键词:凝血指标 抗心磷脂抗体与自然流产、不孕的关系 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检测自然流产、不孕患者的抗心磷脂抗体(ACA)水平,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85例自然流产患者(流产组)、32例不孕患者(不孕组)与42例健康者(对照组)血清中ACA-IgG、ACA-IgM及ACA-IgA3种抗体,并进行比较。结果:不孕组ACA总阳性率为40.6%,流产组为38.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4.7%)(P<0.01)。其中,1次流产者ACA阳性率为20.0%;2次流产者ACA阳性率为45.6%;习惯性流产者ACA阳性率为68.2%,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晚期流产患者ACA阳性率为44.4%,早期流产患者ACA阳性率为17.3%,两者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ACA是导致自然流产与不孕的免疫学因素之一,与习惯性流产和晚期流产关系密切。 王保莲 袁社霞 曹亚洁关键词:抗心磷脂抗体 自然流产 不孕 酶联免疫吸附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