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纪璘

作品数:14 被引量:52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预防医学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内镜
  • 2篇咬合
  • 2篇指环
  • 2篇指套
  • 2篇排便
  • 2篇圈套
  • 2篇圈套器
  • 2篇腺瘤
  • 2篇结肠
  • 2篇结肠镜
  • 2篇镜检
  • 2篇可调节
  • 2篇肠道
  • 2篇肠镜
  • 2篇超声
  • 2篇超声内镜
  • 1篇带状疱疹
  • 1篇胆管
  • 1篇胆管结石
  • 1篇地奈德

机构

  • 8篇无锡市人民医...
  • 5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苏州大学

作者

  • 13篇纪璘
  • 5篇占强
  • 4篇杨成
  • 3篇周梁云
  • 2篇郭继中
  • 2篇夏敏
  • 2篇吴瑞
  • 2篇郭晓斌
  • 2篇张国强
  • 1篇魏建红
  • 1篇严苏
  • 1篇谢震雄
  • 1篇姚选军
  • 1篇张婷
  • 1篇范志宁
  • 1篇邹小兰
  • 1篇张国强
  • 1篇王磊
  • 1篇陈涛
  • 1篇王枫

传媒

  • 1篇胃肠病学
  • 1篇临床荟萃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消化内镜...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现代消化及介...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超声内镜引导下经肝穿刺顺行取石术治疗术后解剖学改变的胆管结石1例
2020年
ERCP是治疗胆胰管疾病的常用方法。在最近几十年间,其使用量增加了三十余倍[1]。随着ERCP手术操作的日益成熟,其手术适应症逐步扩大。而对于消化道解剖学改变患者首次行ERCP失败后的补救措施,目前尚无明确指南。本文在这一领域做出相应尝试,以期探索消化道解剖学改变患者ERCP失败后可行的补救措施。
吴瑞吴瑞范志宁杨成纪璘
关键词:超声内镜胆管结石
肠道准备末次排便时间对结肠镜检查质量的影响
2024年
背景:结肠镜检查是诊断结直肠癌的金标准,而高质量的肠道准备是结肠镜检查的关键。目的:探讨结肠镜检查患者服完泻药后末次排便至检查开始的时间间隔对肠道准备和结肠镜检查质量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横断面研究。连续纳入江苏省5个研究中心2023年6月—2023年12月在门诊接受无痛结肠镜检查且符合标准的患者,根据末次排便至结肠镜检查开始的时间间隔分为A、B、C三组,时间间隔分别为≤2 h、2~5 h和≥5 h。主要结局指标为波士顿肠道准备量表(BBPS)评分,次要结局指标包括进镜时间、退镜时间、进镜距离和腺瘤/息肉检出率。结果:共298例接受无痛结肠镜检查的患者纳入研究。3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指数、腹围、疾病史、手术史等基线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C组BBPS总分依次降低,分别为8.27±0.58、8.21±0.53和8.05±0.37,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肠段分析显示3组间仅右半结肠清洁度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8±0.50、2.40±0.49和2.18±0.39, P<0.05)。3组进镜、退镜时间和进镜距离无明显差异,腺瘤检出率分别为45.2%、57.5%和35.4%,息肉检出率分别为53.4%、63.8%和43.1%,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末次排便至检查开始的时间间隔控制在5 h以内可获得较好的肠道准备质量和更高的腺瘤/息肉检出率。
陈栩槿周梁云周梁云许冰心张小雪纪璘杨成纪璘
关键词: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
带状疱疹并发Ogilvie综合征1例报告被引量:5
2011年
患者女,57岁。因腹痛伴肛门停止排便1周于2010年5月23日入院。入院前1周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腰痛,逐渐转为腹痛,位于脐周及左下腹,呈持续刀割样,渐加重;并停止肛门排便,少有排气;伴腹胀、恶心,无呕吐;起病前发热1d,体温最高37.5℃,未予处理,体温自行下降至正常。
张婷夏敏纪璘陈涛
关键词:OGILVIE综合征带状疱疹并发肛门排便停止排便腹痛
一种配合钳道内附件进出长度的可调节设备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配合钳道内附件进出长度的可调节设备,包括拉环、连接轴、咬合部;所述拉环用于圈套人体的手指,所述连接轴端连接拉环一端,另一端与咬合部固定连接;所述咬合部活动可拆卸与钳道入口端附件的配送线咬合连接。该设备...
杨成占强杨家悦朱先兰纪璘周梁云
奥曲肽治疗肠梗阻临床观察被引量:21
2010年
目的:探讨奥曲肽在肠梗阻治疗中的作用。方法:2007年2月~2009年1月本科93例肠梗阻患者分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8例),两组年龄、性别及肠梗阻病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禁饮食,胃肠减压,石蜡油胃管内注入,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胃肠外营养(TPN),抗生素。治疗组除上述常规治疗外,加用奥曲肽0.2mg+0.9%氯化钠液50ml,8h1次,持续缓慢静脉注射(25μg/h),至梗阻解除。观察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肛门排气时间、平均住院天数等。结果:奥曲肽组用药后临床症状在2d内消失占86.61%,肛门排气时间明显提前,平均住院天数缩短3.1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奥曲肽在治疗肠梗阻上是一种有效、安全的药物。
纪璘夏敏郭继中
关键词:奥曲肽肠梗阻疗效
各肠道节段退镜时间与结肠镜质量的关系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各个肠道节段合理的退镜时间。方法前瞻性观察研究自2019年11月—2020年11月于本消化内镜中心行结肠镜检查的465例患者,再回顾性分析自2017年7月—2017年9月本中心的结肠镜检查记录,以作验证集。结果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确定升结肠段、横结肠段、降结肠段以及乙状结肠直肠段的退镜时间阈值分别为77 s、61 s、56 s及109 s。升结肠段中,当退镜时间≥77 s时,升结肠段的腺瘤检出率(adenoma detection rate,ADR)显著增加(17.3%比2.8%,P<0.001)。同样,横结肠段退镜时间≥61 s时的ADR(6.9%比2.8%,P=0.036),降结肠段段退镜时间≥56 s的ADR(6.3%比1.7%,P=0.019),乙状结肠直肠段退镜时间≥109 s时的ADR(31.0%比7.9%,P<0.001),均显著增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升结肠段退镜时间≥77 s(OR=6.427,P<0.001),降结肠段退镜时间≥56 s(OR=3.564,P=0.045),乙状结肠直肠段退镜时间≥109 s(OR=5.073,P<0.001)是各肠段ADR增加的独立影响因素。验证集中,当升结肠段、横结肠段、降结肠段及乙状结肠直肠段退镜时间分别≥77 s、61 s、56 s、109 s时,全肠道的ADR(48.3%比17.6%,OR=2.952,P<0.001)及息肉检出率(polyp detection rate,PDR)(63.2%比23.0%,OR=4.191,P<0.001)均显著增加。与退镜时间>6 min的结肠镜检查相比,二者ADR(P=0.563)及PDR(P=0.77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当升结肠段、横结肠段、降结肠段及乙状结肠直肠段的退镜时间分别≥77 s、61 s、56 s、109 s时,各肠段及全肠道的ADR及PDR均显著升高。
吴瑞吴瑞纪璘纪璘占强
关键词:内窥镜检查腺瘤肠息肉
贲门癌合并非霍奇金淋巴瘤
2012年
患者男,64岁,因“腹胀、发热、消瘦1周”入院。体检:体温37.6℃,无贫血貌,左颈部扪及6枚肿大淋巴结,最大约1.2×1.0cm,质硬,活动度差,无触痛,两肺呼吸音粗,心率82次/rain,腹平坦,全腹软,左中下腹压痛,无肌卫及反跳痛,肠鸣音亢进,双下肢水肿。
张国强夏敏纪璘姚选军杨树东郭继中
关键词:非霍奇金淋巴瘤贲门癌肿大淋巴结肠鸣音亢进双下肢水肿左颈部
一种可升降内镜踏板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升降内镜踏板装置,包括转盘、固定杆、防滑纹、第一导电金属块、第二导电金属块、移动杆、弹簧、踏板、环形齿条、齿轮、电动机、蓄电池、连接杆、活塞、套筒、固定座、支撑板、导线夹壳、排气阀、排气管、气泵和气...
郭晓斌王磊王枫纪璘曹慧
文献传递
双镜操作套管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镜操作套管,其包括套管体;所述套管体内设置两个镜体放置操作管道,所述镜体放置操作管道沿套管体的长度分布,且镜体放置操作管道间相互隔离。本实用新型套管体内设置两个镜体放置操作管道,利用两个镜体放置操作管...
占强高宏陆国民张国强纪璘谢震雄
文献传递
一种配合钳道内附件进出长度的可调节设备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配合钳道内附件进出长度的可调节设备,包括拉环、连接轴、咬合部;所述拉环用于圈套人体的手指,所述连接轴端连接拉环一端,另一端与咬合部固定连接;所述咬合部活动可拆卸与钳道入口端附件的配送线咬合连接。该设备,是...
杨成占强杨家悦朱先兰纪璘周梁云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