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敏 作品数:22 被引量:123 H指数:6 供职机构: 南京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更多>>
血清促炎细胞因子水平与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3 2011年 目的探究血清促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高迁移率族蛋白13-1(HMGB1)水平在早期评估急性胰腺炎(AP)患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价值。方法以33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和38例轻症急性胰腺炎(MAP)患者为研究对象,另以51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IL-6、TNF-α及HMGBl水平,分析三者与患者Ranson评分、APACHEII评分、Bahhazar CT评分、血清生化指标及预后的关系。结果SAP组、MAP组、健康对照组血清IL-6水平分别为(553.72±175.76)pg/ml、(265.73土179.95)pg/ml和(16.43±3.32)pg/ml,三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SAP组、MAP组、健康对照组血清TNF-α水平三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SAP组、MAP组、健康对照组血清HMGBl水平分别为(11.48±6.94)μg/L、(6.13±5.80)/μg/L和(1I82±0.64)μg/L,三组间HMGBl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患者血清HMGBl水平与IL-6,TNF-α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96和0.724(P〈0.01)。血清IL-6水平与Ranson评分、APACHEⅡ评分、Balthazar CT评分均呈正相关;血清TNF-α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血清HMGBl水平与Ranson评分、Balthazar CT评分呈正相关。三者血清水平均与肌酐值呈正相关。病程中出现局部和(或)全身并发症者血清IL-6水平显著高于无并发症者。结论血清IL-6、TNF-α、HMGBl水平与胰腺炎病情的严重程度显著相关,三者参与AP时急性肾功能不全的发生,血清IL-6水平升高与并发症发生显著相关。 夏敏 沈美琴 陈卫昌关键词: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A 参附注射液在晚期消化道肿瘤化疗中的应用——附40例临床资料分析 被引量:9 2009年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减轻消化道肿瘤患者化疗后毒副作用的疗效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参附注射液联合化疗,对照组予单纯化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毒副作用、外周血中白细胞数、淋巴细胞总数及T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效果相近,治疗组在减轻化疗毒副作用,改善KPS评分,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参附注射液能减轻化疗药物对机体的毒副作用,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司淑平 郭继中 占强 夏敏 王磊 谢震雄关键词:消化道肿瘤 化疗 免疫功能 参附注射液 脂肪酸结合蛋白及与肿瘤的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17年 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s)是一组多源性低分子量的胞内蛋白,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的心肌、小肠、肝脏、脂肪组织、脑、表皮等组织细胞中。它在长链脂肪酸的摄取、转运、代谢调节以及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作为肿瘤治疗的新药物靶点。FABPs在肿瘤细胞增殖、侵袭、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通过改变相关信号通路的蛋白表达及活化状态影响肿瘤能量代谢,目前其在信号通路中的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明确,通路内信号分子的变化有待进一步研究发现。 田雯英 夏敏关键词:脂肪酸结合蛋白 肿瘤 信号通路 内镜下钛夹封闭治疗医源性十二指肠穿孔二例 被引量:6 2013年 上消化道内镜检查治疗导致十二指肠穿孔的发生率极低,然而一旦发生则死亡率高,需紧急处理。消化道穿孔传统的治疗原则是急诊外科手术修补,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内镜下治疗消化道穿孔有时可获得与外科手术类似的疗效,而且创伤小、恢复快、成功率高。2012年2月至5月,我院采用经内镜钛夹封闭治疗医源性十二指肠穿孔2例,均取得较好效果。 蒋莉莎 占强 夏敏 周群燕关键词:十二指肠穿孔 内镜检查治疗 内镜钛夹 医源性 消化道穿孔 S1P信号通路在眼部疾病的研究进展 2023年 鞘脂代谢广泛参与不同细胞的功能调控,其在眼组织中也起重要作用。1-磷酸鞘氨醇(S1P)是鞘脂代谢的终末产物,并已经证实在眼科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S1P信号通路广泛存在于眼部各类细胞中,参与调控细胞增生、分化、迁移和凋亡等过程。S1P通过与相应受体结合激活多种信号通路,进而在眼部发挥广泛的生理及病理性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S1P信号通路既可以介导眼内血管和神经的正常发育、维持眼部组织正常结构和参与眼内脂质代谢,也与免疫相关炎症反应、病理性纤维化和细胞功能屏障破坏等相关病理改变有密切关系。本文主要对S1P信号通路的基本概况、眼部生理性作用以及在眼前节和眼后节疾病病理改变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为眼科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和作用靶点。 夏敏 薛劲松 蒋沁关键词:1-磷酸鞘氨醇 眼科疾病 高迁移率族蛋白B1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09年 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作为重要的晚期炎性介质,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时表达增加,通过自身毒性作用、与其他细胞因子的相互影响、对炎性细胞活性的改变、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促炎活性作用以及对肠道屏障的损伤等机制参与SAP的发生、发展。HMGB1可成为治疗SAP的研究靶点之一。 沈美琴 夏敏关键词:高迁移率族蛋白B1 重症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 检测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box.1protein,HMGB1)的水平变化,探讨HMGB1在AP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以33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38例轻症急性胰腺炎(MAP)以及28例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在发病72h内收集血标本,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HMGB1水平,分析其与患者性别,年龄,病因,发病时间,Ranson评分,BahhazarCT评分,血清c-反应蛋白(CRP)、乳酸脱氢酶(LDH)、肌酐、总胆红素等指标,局部和(或)全身并发症的关系。结果健康对照组、MAP组、SAP组血清HMGB1水平分别为(1.82±0.64)μg/L、(6.13±5.80)μg/L、(11.48±6.94)μg/L,SAP组显著高于MAP组,MAP组又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值均〈0.05)。在发病24h内患者血清HMGBI水平开始增高,48h内达峰值,后开始下降,至72h仍维持在高于正常值水平。血清HMGBI水平与患者性别、年龄、病因无关;与Ranson评分、BalthazarCT评分、CRP、LDH、血肌酐值呈正相关关系。有局部和(或)全身并发症患者血清HMGB1水平高于无并发症者,但差异不显著。结论HMGB1是一种晚期炎症介质,与AP病情的严重程度相关,并可能参与了SAP时肾功能不全的发生。 沈美琴 夏敏关键词: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 高迁移率族蛋白质类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炎症介质 高迁移率族蛋白B1信号转导通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2011年 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是一种DNA结合蛋白,在细胞外具有细胞因子功能,可以启动免疫反应,引起细胞炎性效应。HMGB1的识别及跨膜信号转导需要一系列分子的参与,其受体主要是晚期糖基化终产物、Toll样受体等,这一转导过程也是导致脓毒血症等急慢性炎性反应的重要机制。研究HMGB1信号转导通路中的信号传递分子和信号转导调控机制可以为临床治疗寻找"新靶点"。 张婷 夏敏关键词:高迁移率族蛋白B1 信号通路 炎症 贲门癌合并非霍奇金淋巴瘤 2012年 患者男,64岁,因“腹胀、发热、消瘦1周”入院。体检:体温37.6℃,无贫血貌,左颈部扪及6枚肿大淋巴结,最大约1.2×1.0cm,质硬,活动度差,无触痛,两肺呼吸音粗,心率82次/rain,腹平坦,全腹软,左中下腹压痛,无肌卫及反跳痛,肠鸣音亢进,双下肢水肿。 张国强 夏敏 纪璘 姚选军 杨树东 郭继中关键词:非霍奇金淋巴瘤 贲门癌 肿大淋巴结 肠鸣音亢进 双下肢水肿 左颈部 高迁移率族蛋白B1单抗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小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1 2013年 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chromosomal protein1,HMGBl)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内的非组核蛋白,它通过结合晚期糖基化终端产物受体(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edend.products,RAGE)及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TLR)家族成员TLR2和TLR4进行信号转导, 夏敏 张婷 郭继中 陈卫昌关键词:高迁移率族蛋白B1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TOLL样受体 小鼠 单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