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恒
- 作品数:36 被引量:291H指数:7
- 供职机构:湖南文理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语言文字天文地球更多>>
- 教师教育在教育自觉中的超越被引量:4
- 2008年
- 教育自觉是活动主体积极主动地排除种种干扰,克服重重困难,朝着教育终极目标不断努力奋斗的一种教育品质。教育自觉品质对教师教育有重大意义。教育自觉品质的培养主要从四个方面入手:严格入职标准,精选可造之才;排除后顾之忧,成就自觉品质;明确培养目标,指明自觉方向;注重实践环节,健全自觉体制。
- 齐恒李宝斌
- 关键词:教师教育教育自觉
- 洞庭湖湿地野生牧草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
- 陈建中彭友林刘珍夏维福王云韩庆齐恒罗玉双刘光明
- 该项目对洞庭湖湿地野生牧草资源的种类、分布及蕴藏量进行了研究,编写了洞庭湖湿地野生牧草资源名录,并对该地具有开发价值的野生牧草虉草进行了品质分析和鲜草饲喂试验,初春季节,黄牛、水牛、羊均喜食幼嫩的茎叶,同时进行了虉草和野...
- 关键词:
- 关键词:洞庭湖湿地野生牧草资源
- 构建科学的植物学实践教学体系 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被引量:3
- 2008年
- 本文从实验教学体系、实训教学体系和创新教学体系三个方面构建了植物学实践教学体系,并通过三大体系的构建,探索了在植物学实践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途径。
- 王云齐恒罗梅兰李丽肖辉海万海清彭友林
- 关键词:植物学实践教学实训教学体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
- 基于国家级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的地方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讨被引量:8
- 2015年
- 为适应教育部对地方高校以培养高层次技术人才为目标,以校企合作为主要途径向应用技术类高校转型发展的要求,文章对地方高校基于国家级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进行了探讨,分析当前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教师队伍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性途径和对策。
- 韩庆杨品红张奋李峰齐恒罗玉双
- 关键词:双师型教师队伍地方高校
- 高校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误区和走出途径
- 2012年
-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技术已成为高校重要的教学手段。但目前高校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质量并不令人满意。其主要原因是:广大教师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认识上存在不少误区,多媒体辅助教学实施中的多种矛盾没有得到化解。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并加以解决,高校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质量会上一个新台阶。
- 齐恒杨建华
- 关键词:高校多媒体辅助教学化解矛盾
- 湘西北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被引量:2
- 2005年
- 湘西北区域经济发展有许多优越条件,发展潜力较大,但也存在诸多限制性因素。要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做大做强旅游业,深度综合开发大农业,提高资源附加值,并搞好生态环境建设和防洪设施建设,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 齐恒
- 关键词: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大农业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潜力
- 环洞庭湖区农业结构调整与经营模式转换研究被引量:2
- 2005年
- 环洞庭湖区自然条件和交通区位优越,社会经济基础较好,并有着良好的宏观政策背景,适宜农业生产全面发展。但区内农业生产结构不够合理,经营较为分散,农业生物资源破坏严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严重阻碍农业生产发展和农业结构调整。必须转换经营机制,打破单一农业生产结构,大力发展畜牧业、水产养殖业、水生作物种植业、林纸生产加工业,积极发展绿色农业,营造良好的农业生产环境,建立现代经营模式,走产业化发展道路。
- 齐恒
- 关键词:农业生产结构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生产环境农业生物洞庭湖区
- 洞庭湖湿地生物利用与农业开发模式研究被引量:3
- 2005年
- 简述了洞庭湖湿地生物资源多样性特征及其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应加强法制建设与湿地科学研究,综合整治,建立生物利用的生态补偿机制,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构建科学合理的生物利用模式和具有湿地特色的产业结构策略。
- 齐恒
- 关键词:洞庭湖湿地生物多样性法制建设生态补偿机制
- 地方本科院校实施教育教学培养方案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3
- 2004年
- 地方高校应当面向地方经济主战场,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突出地方特色和学校专业优势,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就业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构建科学合理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 姚春梅蔡明山齐恒廖德刚
-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
- 洞庭湖区湿地恢复的生态补偿效应评估被引量:177
- 2004年
- 洞庭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湿地景观生态系统之一,湿地资源丰富。但由于人类不同历史时期的围垦和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导致湖泊湿地生态系统严重退化,湿地面积大为减少。随着洞庭湖区按照国家“退田还湖,移民建镇”的整体战略部署,以及“4350”工程的实施,湖泊面积、湿地资源将会得以恢复。然而,退田还湖中移民农户为保护与恢复湿地,牺牲了部分利益,成为受损方。洞庭湖区湖泊湿地的退田还湖工程是恢复长江生态功能系统工程中一个很重要的子系统,工程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在于退田还湖农民在其中损失的利益能否得到补偿,及其为生态恢复所作的贡献能否得到承认。作者在实地调查和试验的基础上,依据环境经济学原理和方法,对洞庭湖湿地恢复引起的湖区农户收益减少和一系列的湿地生态服务功能的恢复表现,进行了价值评估,由此得出湿地恢复应对湖区移民农户的生态补偿值。以湿地恢复的生态补偿评估为基础,探讨了评估方法与建立补偿机制重要性,以期实现“以人为本”的战略目标,也为顺利进行退田还湖的后期工作,广泛调动广大群众生态建设的积极性,为合理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提供参考。
- 熊鹰王克林蓝万炼齐恒
- 关键词:湿地洞庭湖淡水湖泊景观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