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0日
星期三
|
欢迎来到营口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黎明
作品数:
7
被引量:47
H指数:2
供职机构: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环境科学与工程
交通运输工程
更多>>
合作作者
乔然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
张滨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
黄自强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张远辉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王彰贵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6篇
期刊文章
1篇
会议论文
领域
5篇
天文地球
2篇
环境科学与工...
1篇
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5篇
氧化碳
5篇
二氧化碳
3篇
CO
2篇
色谱
2篇
气相
2篇
气相色谱
2篇
西太平洋
2篇
相色谱
1篇
深水
1篇
通量
1篇
气体
1篇
气体分析
1篇
热带
1篇
热带西太平洋
1篇
海气
1篇
海气通量
1篇
航线
1篇
红外线分析仪
1篇
CO2
1篇
COARE
机构
7篇
国家海洋环境...
1篇
北京气象学院
1篇
国家海洋局第...
作者
7篇
马黎明
6篇
乔然
3篇
张滨
1篇
邢如楠
1篇
张远辉
1篇
王彰贵
1篇
黄自强
传媒
4篇
海洋预报
1篇
现代科学仪器
1篇
台湾海峡
年份
1篇
2005
3篇
2000
1篇
1997
1篇
1996
1篇
1995
共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海洋中的CO_2观测与研究
被引量:11
2005年
在1985年~1997年之间'陆架边沿海海洋通量研究'和'中美海气联合调查'(TOGA)海洋观测调查项目中,利用库仑仪系统和高精度测量海水二氧化碳分压气相色谱系统测量了表层和深层海水总溶解二氧化碳(TCO2)、海水和大气CO2分压(PCO2)样品,测量精度为±1umol/kg和±1utam.根据表层和深层CO2数据,讨论了影响CO2变化的主要因素,通过研究计算获得了CO2和温度(T)、盐度(S)、总碱度(ALK)相关回归方程.CO2分布变化与流、水团、黑潮变化密切相关.本文根据在中国东海四个航次测量的海水和大气的PCO2,描述了调查海域CO2的源与汇以及通量的分布.
乔然
王彰贵
张滨
于艳红
马黎明
关键词:
气相色谱
通量
海水中总溶解CO_2的测试方法和计算
被引量:2
1996年
本文介绍的是海水中总溶解CO2(Tco2)的测试方法──库仑分析法和计算。这种方法的精密度较高,并可为深入研究、掌握CO2的含量及分布、了解CO2与海气相互作用、碳循环的关系提供重要的依据。
张滨
马黎明
乔然
关键词:
二氧化碳
测试法
西太平洋副热带区海水中CO2对El Nio事件的响应
为深入了解El Nino期间在西太平洋副热带海域海表TCO2和△PCO2的变化与海表温度、洋流、上升流及生物活动等变化之间的关系,用一个带生物泵的三维全球海洋碳循环模式,模拟了在El Nino暴发期、强盛期和La Nin...
邢如楠
马黎明
乔然
关键词:
CO2
文献传递
东海表层水二氧化碳及其海气通量
被引量:35
1997年
1994年春、秋季在东海进行了两个航次的调查,采用气相色谱法和CO2采样系统测定了表层水和大气CO2分压。结呆表明,东海大部分海区CO2处于不饱和状态,可视为大气CO2的汇点。东海陆采区表层水CO2分压呈明显的季节变化趋势,即春季近岸低,大洋高;秋季西北部高,大洋低。黑潮区表层水CO2分压较低,无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利用通量模式,估算了大气输入东海海域的CO2通量为45.1g/(m2·a)。
张远辉
黄自强
马黎明
乔然
张滨
关键词:
二氧化碳
海气通量
表层水
改进后红外线分析仪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实验结果分析
被引量:1
1995年
本文主要论述了如何设计、制做QGS-08型红外线气体分析仪的前处理系统(即脱水系统)和标气流,然后实地到西太平洋考察使用,取得精度较高的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数据。并且论述了测试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目的和重要意义.
乔然
张滨
马黎明
关键词:
气体分析
二氧化碳
TOGA COARE试验期间的深水CO_2观测
2000年
本文重点介绍 1992年 10月至 1993年 3月在“TOGACOARE”(热带西太平洋海气耦合试验 )中在船上使用的带双平衡器的LDGO气相色谱系统 ,并给出了次表水和深水中总溶解浓度 (TCO2 )和分压 (PCO2 )的观测结果。
马黎明
乔然
关键词:
气相色谱
二氧化碳
COARE
沿22°~18°N航线上CO_2对ENSO和La Nina的响应的季节变化
2000年
根据1986年11月~1997年间月期间在114°~130°E,沿22°~18°N航线各航次所测量的大气和表层汽水中的CO2分压和总CO2浓度的变化,分析海气分压差(△PCO2)和溶解的总CO2浓度(TCO2)在不同季节对海气异常事件的响应。结果表明,无论春、夏、秋、冬,在ENSO暴发期和成熟期TCO2为高值,△PCO2为正值;在LaNina时TCO2为低值,△PCO2为负值;在ENSO暴发前、后,海-气C02分压呈近平衡状态;PCO2(air)和PCO2(sw)在各季节对ENSO的响应一致。在ENSO成熟期为高值,在ENSO暴发前和暴发期为低值;海气分压差与PCO2(SW)一致变化,在ENSO期间达最大值。海气CO2输送通量(Flux)以秋季ENSO期间达最大,而在LaNina时减小,在ENSO暴发前和结束后成为相反向,即从大气到海洋的CO2弱输送。本文根据1986年~93年七个航次的平均值讨论了各季节TCO2的距平对ENSO和LaNina的响应特征及最显著变化区段,并依此推断出:1995年10月,显示1991~95年ENSO结束,1996年5月出现ENSO暴发前的信号,在1997年7月是夏季ENSO暴发期特征,在1997年12月呈现强烈的ENSO特征。
马黎明
乔然
关键词:
热带西太平洋
ENSO
二氧化碳
航线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