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彰贵

作品数:60 被引量:339H指数:11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十一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理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0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4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0篇热带
  • 10篇厄尔尼诺
  • 5篇数值模拟
  • 5篇环流
  • 5篇海温
  • 5篇值模拟
  • 4篇同化
  • 4篇外海
  • 4篇近海
  • 4篇降水
  • 4篇海流
  • 4篇厄尔尼诺现象
  • 4篇赤道
  • 4篇赤道太平洋
  • 4篇大风
  • 3篇中尺度
  • 3篇中尺度涡
  • 3篇台风
  • 3篇气候
  • 3篇全球变暖

机构

  • 59篇国家海洋环境...
  • 7篇中国科学院大...
  • 5篇北京大学
  • 4篇国家海洋局第...
  • 3篇南京信息工程...
  • 3篇中国交通建设...
  • 2篇黄河水利科学...
  • 2篇浙江大学
  • 2篇中国气象局培...
  • 2篇中国地震局兰...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气象科学...
  • 2篇北京市地质研...
  • 2篇中国地震局
  • 2篇国家海洋局
  • 2篇国家卫星气象...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邢台市气象局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60篇王彰贵
  • 12篇蔡怡
  • 11篇陈幸荣
  • 7篇巢纪平
  • 5篇凌铁军
  • 5篇宋晓姜
  • 4篇袁耀初
  • 4篇谭晶
  • 3篇冯立成
  • 3篇邢建勇
  • 3篇刘式适
  • 3篇林鸣
  • 2篇刘桂梅
  • 2篇潘丰
  • 2篇乔然
  • 2篇杨清华
  • 2篇王盘兴
  • 2篇余宙文
  • 2篇翟国庆
  • 2篇邢如楠

传媒

  • 16篇海洋预报
  • 15篇海洋学报
  • 4篇气象学报
  • 2篇地球物理学报
  • 2篇大气科学
  • 1篇科学通报
  • 1篇物理学报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海洋环境科学
  • 1篇南京气象学院...
  • 1篇热带海洋学报
  • 1篇中国港湾建设
  • 1篇Marine...
  • 1篇气象与减灾研...
  • 1篇科技成果管理...
  • 1篇中国科协20...
  • 1篇中国气象学会...
  • 1篇中国首届灾害...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年份

  • 2篇2020
  • 4篇2019
  • 4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8篇2006
  • 5篇2005
  • 1篇2004
  • 3篇2003
  • 3篇2002
  • 2篇2001
  • 1篇1998
6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海洋环境预测中的关键科学问题被引量:16
2005年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经过40年的发展,海洋环境预报事业初具规模。本文主要分别从海洋环境预报多个预报要素出发,结合当前的国内外发展趋势,介绍各种海洋环境预报所面临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和挑战。
宋学家刘钦政王彰贵于福江陈陟白珊王毅凌铁军杨学联
关键词:环境预测
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大地震和珠江大洪水的关系研究
1991年,郭增建等发现1912—1914年缅甸、云南峨山和安达曼群岛3次7级以上地震发生后产生大量水汽,导致1915年珠江特大洪水。2005年3月26日王涌泉向中央反映苏门答腊巨震后,珠江可能发生大洪水,6月珠江果然出...
高建国黄定华王彰贵贾燕姚清林强祖基黄树桃杜乐天赵永安王涌泉刘京晶郭增建
关键词:水汽卫星遥感潜热通量
文献传递
厄尔尼诺现象及预测现状被引量:5
2005年
厄尔尼诺现象是目前发现的最明显气候异常信号。本文简短地介绍了厄尔尼诺的研究和预测现状,指出厄尔尼诺的预测水平还很低,其主要因素是:一、没有建立起全球立体的厄尔尼诺监测网;二、研究局限于热带太平洋或热带印度洋-太平洋;三、缺乏多尺度相互作用的深入研究。另外,本文描述了厄尔尼诺发生前热带太平洋大气-海洋环流异常的几个特征。
王彰贵刘克威陈幸荣谭晶文岩
关键词:厄尔尼诺
赤道太平洋对大气热力和风应力强迫响应的比较研究
利用一个高分辨率的全球海洋环流模式MOM4,分别进行了赤道太平洋对大气热力强迫和风应力强迫的响应的数值试验,研究了赤道太平洋上层海温的年际变化特征及其和ENSO冷暖事件演变的关系.海洋表层的热力和风应力强迫场由取自NCE...
闫巨盛王彰贵王盘兴李智峰
关键词:海洋环流模式热力强迫赤道太平洋数值模拟
文献传递
2012—2017年珠江口海区短时强对流天气灾害的统计分析被引量:3
2019年
利用2012-2017年珠江口海区一个自动气象站的分钟级观测数据,从年变化、季节分布、日变化、强度和维持时间等方面对对流阵性大风和阵性强降水两种短时强对流天气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对阵性强降水过程中雨强和能见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珠江口海区每年阵性强降水发生次数约为对流阵性大风的两倍,二者均主要发生在春夏季且均呈现为“双峰”结构,二者发生的日变化规律明显不同;对流阵性大风过程中最大风力平均为7级,最大可达10级,阵性强降水过程中最大雨强平均为1.4 mm/min,最大可达3.5 mm/min;二者维持时间均很短,平均为5 min左右,对流阵性大风持续时间相对更长且强度与维持时间不是线性关系分布;阵性强降水过程对能见度有强烈的影响,能见度和雨强呈幂函数关系分布,能见度随着雨强的增大先是迅速降低而后缓慢降低。
孙虎林黄焕卿于庆龙王先桥王彰贵
关键词:珠江口能见度
渤海海洋生态对全球变暖响应的数值模拟被引量:1
2011年
用COHERENS模式和数值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当渤海气温平均上升1℃和2℃时,渤海海洋微型浮游植物数量和NO3-N浓度的变化,结果发现当气温增加时,渤海微型浮游植物的最大增加和NO3-N浓度的最大减少在3月份,而在6-9月份的夏季,则变化不明显。气温增加1℃时,微型浮游植物有机碳在1-2月份增加了30%,而在6-9月增加不到2%。全年增加11%;当气温增加2℃时,微型浮游植物有机碳在1-2月份增加了50%-60%,而在6-9月仍然只增加不到2%,全年增加17%。当气温增加1℃时,NO3-N在春季减少了10%,而在夏季只减少3%;而当气温增加2℃时,NO3-N在春季减少了19%,而在夏季仍然只减少3%左右。对于气温的增加,微型浮游植物有机碳浓度和NO3-N浓度变化的水平分布基本上不变,内海的变化大于沿岸。
蔡怡王彰贵冯立成陈幸荣
关键词:全球变暖硝酸盐
2002年厄尔尼诺预测
根据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再分析资料及每月发布的图文资料,分析了1999年以来热带太平洋海洋和大气环流的变异特征.结果表明,2001年3月开始,赤道太平洋从海洋表层到次表层都出现暖位相的前兆,但热带大气环流仍维持正常年状态...
王彰贵宋家喜蔡怡陈幸荣
云南雨季降水异常的热带海温和大气环流异常分析被引量:7
2015年
利用云南地区32个站日降水量资料、NCEP/NCAR月平均大气环流资料和ERSST V3b的海表温度资料,利用合成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影响云南雨季降水的太平洋-印度洋海温分布模态,并讨论了ENSO和热带印度洋偶极子(IOD)对云南雨季降水多寡影响的相对重要性,最后讨论了太平洋-印度洋海温分布型对云南雨季降水影响的物理机制。结果表明,热带太平洋ENSO和热带印度洋IOD对云南雨季降水多寡均有影响,但是热带印度洋IOD的影响更为重要。当热带西印度洋海温偏高明显(IOD正位相)时,在热带印度洋上有一偏东风,热带西印度洋上为一气旋性距平环流,其上的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向北进入大陆,然后经由高原南侧并由北向南进入孟加拉湾,从而抑制了孟加拉湾南支槽的发展和孟加拉湾暖湿空气向我国云南地区的输送,使得云南上空为水汽通量辐散区,降水偏少;当热带印度洋海温偏低且热带印度洋东西海温梯度表现为IOD负位相时,热带印度洋上没有偏东风,孟加拉湾槽偏强,向我国云南地区的水汽输送也偏强,云南上空为水汽通量辐合区,降水偏多。
谭晶王彰贵黄荣辉陈幸荣蔡怡黄勇勇
关键词:雨季降水ENSO印度洋偶极子
赤道太平洋温度、流场距平EOF分析及与厄尔尼诺的关系被引量:20
2003年
利用EOF分析方法,讨论了最近20a赤道太平洋次表层温度、纬向流距平与厄尔尼诺的关系.结果表明:赤道太平洋海温距平EOF分析第一、二主分量占总量的近80%,其中第一主分量类似于厄尔尼诺模态,第二主分量类似于暖池模态;后一模态存在着突变和渐变两种过程,其中由冷位相变暖位相过程为渐变过程,而暖位相变冷位相过程为突变过程.厄尔尼诺事件是赤道西太平洋暖池突变过程的结果.赤道太平洋纬向流距平EOF的第二主分量代表赤道西太平洋潜流和东太平洋南赤道流的变化,这个模态存在着半年左右的振荡和与厄尔尼诺同位相的年际振荡两种频率.另外,它还存在明显的年代际变化.赤道西太平洋潜流和东太平洋南赤道流减弱是产生厄尔尼诺的必要条件.统计回归分析表明,赤道太平洋海温距平和纬向流距平EOF的第二特征向量的时间系数对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均有一定的预报意义.
蔡怡王彰贵余宙文陈幸荣
关键词:赤道EOF分析厄尔尼诺拉尼娜海温距平
西风爆发、次表层暖水东移与厄尔尼诺现象被引量:15
2003年
利用最近20 a的大气海洋资料,分析了厄尔尼诺事件与赤道太平洋西风异常以及赤道太平洋次表层海温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赤道西太平洋(5°S~5°N,120°~160°E)和赤道中东太平洋(5°S~5°N,160°E~160°W)西风异常都存在着与厄尔尼诺周期一致的年际变化,但前者还包含有显著的2~3个月季节内振荡.赤道西太平洋次表层冷暖水东移也呈现年和年际时间尺度的振荡周期.在厄尔尼诺发生前,赤道西太平洋次表层海水出现持续性增暖,赤道西太平洋西风异常频率加快,强度增强.随后赤道中太平洋(160°E~160°W)出现持续性(3个月以上)强西风异常(即西风爆发),并进一步向东扩展,同时次表层暖水沿着赤道波导东移到赤道东太平洋混合层,导致赤道东太平洋海表大面积异常增暖,形成一次厄尔尼诺现象.最后,模式模拟了1980~1984年赤道太平洋海温的变化,进一步证实了赤道纬向西风异常对暖水东移起着重要的作用.
陈幸荣王彰贵
关键词:厄尔尼诺海温西风爆发年际变化西风爆发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