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谦

作品数:12 被引量:46H指数:5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卫生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9篇耐药
  • 7篇埃希菌
  • 7篇大肠埃希菌
  • 6篇耐药性
  • 5篇内酰胺酶
  • 4篇质粒介导
  • 4篇质粒介导AM...
  • 4篇基因
  • 4篇AMPC酶
  • 3篇克雷伯菌
  • 3篇肺炎克雷伯
  • 3篇肺炎克雷伯菌
  • 3篇杆菌
  • 3篇超广谱
  • 2篇内酰胺
  • 2篇基因型研究
  • 2篇肺炎克雷伯菌...
  • 2篇产超广谱Β-...
  • 1篇等电聚焦电泳
  • 1篇药物

机构

  • 1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省细菌耐...

作者

  • 12篇王谦
  • 11篇李家斌
  • 9篇叶英
  • 8篇程君
  • 7篇陈燕
  • 5篇王迎迎
  • 2篇殷俊
  • 2篇孙震
  • 1篇陈燕
  • 1篇高伟

传媒

  • 2篇中国抗生素杂...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微生态学...
  • 1篇安徽医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安徽省第十二...

年份

  • 3篇2009
  • 6篇2008
  • 3篇2007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SHV-89编码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功能研究
随着第3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他啶等和单环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革兰阴性菌耐药性不断增加,已逐渐成为困扰人类健康的一个重要医学问题,其主要机制之一是由于细菌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
程君王迎迎王谦陈燕李家斌
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耐药细菌基因克隆原核表达
文献传递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及携带Ⅰ类整合子的大肠埃希菌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分析第50号大肠埃希菌临床分离菌(E50)携带的β-内酰胺酶基因(AmpC、ESBLs)及Ⅰ类整合子基因存在情况。方法对E50应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其耐药表型,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序列分析法分析其AmpC、ESBLs和整合子基因类型,并进行质粒接合转移试验。结果E50仅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敏感,同时携带CTX-M-15、SHV-1、TEM-1和DHA-1型β-内酰胺酶基因,Ⅰ类整合子基因阳性。结论大肠埃希菌耐药机制复杂,它可同时携带多种β-内酰胺酶,并已成功地将AmpC和ESBLs接合在一起,对此类产酶菌首选碳青酶烯类药物进行治疗,并应高度重视整合子对多药耐药形成的作用。
叶英王谦李家斌
关键词:大肠埃希菌Β-内酰胺酶基因整合子耐药性
大肠埃希菌中检出多种质粒介导的AmpC酶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了解安徽省产质粒介导的 AmpC β内酰胺酶细菌的基因型特征及耐药性。方法收集临床分离无重复大肠埃希菌共407株,采用头孢西丁三维试验检测 AmpC 酶,琼脂稀释法检测耐药性,PCR 扩增各组基因及测序以确定 AmpC 酶基因型。结果头孢西丁三维试验阳性率为8.1%(33/407),其中质粒介导的 AmpC β内酰胺酶的检出率为3.0%(12/407)。PCR 扩增和测序结果证实为5株 bla_(CMY-2)、4株 bla_(DHA-1)和2株 bla_(ACT-2)基因,并发现1株新的 CMY 型基因,DNA 测序表明该基因和 CMY-2有97%的同源性,并在国内首次发现 bla_(ACT-2)基因。药敏试验显示对头霉素和哌拉西林耐药,对亚胺培南100%敏感,2株产 DHA-1型酶的菌株对头孢吡肟耐药。结论安徽省各地区已有质粒介导 AmpC 酶的出现,基因型有 CMY-2、DHA-1和 ACT-2。碳青霉烯类药物可作为治疗产质粒介导的 AmpC 酶细菌感染的首选药物。
叶英王谦陈燕李家斌
关键词:Β内酰胺酶类基因质粒大肠杆菌
产质粒介导AmpC酶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及相关耐药机制
目的: 了解安徽省产质粒介导AmpC酶大肠埃希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揭示其相关耐药机制,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研究新型质粒介导AmpC酶的分子生物学特性。 材料与方法: 安徽省...
王谦
关键词:AMPC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耐药性等电聚焦电泳酶动力学
文献传递
安徽省产CTX-M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和基因型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了解安徽地区产CTX-M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Is)的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确定其基因型,并对其流行病学特征进行研究。方法纸片法进行表型鉴定;PCR检测产CTX-M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分析基因型;琼脂稀释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52株肺炎克雷伯菌经通用引物PCR检测证实产CTX-M酶,占所有分离菌株的23.4%(52/222),占产ESBLs菌株的49.5%(52/105);经序列分析显示:15株CTX-M-1组阳性结果有12株表达CTX-M-22,2株表达CTX-M-15,1株表达CTX-M-3;37株CTX-M-9组阳性结果有35株表达CTX-M-14,2株表达CTX-M-24;CTX-M-2组和CTX-M-8组未检测出;其中有2株新基因被检出(序列号分别为EU136031和EU202673);药敏结果显示临床野生菌株对多种β-内酰胺类耐药,对哌拉西林/三唑巴坦、阿米卡星、头孢他啶相对较敏感。结论安徽地区CTX-M酶以CTX-M-14型和CTX-M-22型为主,同时存在变异型;药敏结果显示产酶菌株对头孢噻肟和头孢曲松、氨苄西林高度耐药。
高伟孙震殷俊王谦程君叶英李家斌
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
多重耐药阴沟肠杆菌质粒型AmpC酶DHA-1基因的检出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测定56株同时耐头孢噻肟、庆大霉素和环丙沙星的阴沟肠杆菌质粒型AmpC酶基因型。方法先后用头孢西丁纸片法、三维试验、等电聚焦及酶抑制试验和微量稀释法进行表型检测。接合试验证实酶基因的转移性。多重聚合酶链反应以及基因测序等方法鉴定质粒型AmpC酶基因型。结果受试的56株细菌中有5株三维试验阳性,其中1株能转移接合,接合子多重聚合酶链反应扩增结果呈阳性,等电点为7.8,基因测序表明和DHA-1型AmpC酶一致。结论我国的多重耐药阴沟肠杆菌已获得质粒型DHA基因,DHA基因可通过转化、接合等方式转移给其他细菌且易于传播,因此应加强监控以防DHA基因在革兰阴性菌中流行。
叶英王谦陈燕李家斌
关键词:阴沟肠杆菌AMPC酶
安徽省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分析
2009年
大肠埃希菌是导致医院感染最常见和最重要的病原菌之一,其高耐药水平及逐年增多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 β-lactamases,ESBLs)和产头孢菌素酶(AmpCβ-laetamase,AmpC酶)菌株给临床治疗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本研究对2005年安徽省各级医院分离的大肠埃希菌株耐药性进行分析,以阐明不同级别医院分离菌株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现状,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叶英王谦程君李家斌
关键词: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分析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耐药性医院感染抗菌药物
产质粒介导AmpC酶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及相关耐药机制被引量:14
2008年
目的了解安徽省35所医院2005年随机月份临床分离402株大肠埃希菌产质粒介导AmpC酶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揭示其相关耐药机制,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三维试验筛选产AmpC酶株;多重PCR检测产质粒介导AmpC酶菌株,对产质粒介导AmpC酶菌株用PCR方法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基因、Ⅰ类整合子基因盒插入序列和主动外排系统acrAB-tolC基因结果检出产质粒介导AmpC酶菌株28株(7.0%),其中2株经测序证实为新的质粒ampC基因型(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EF054895,EF417572)产酶菌株对12种常用抗菌药物,除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全部敏感外.对其他大多数抗菌药物耐药率均高于非产酶株28株产酶菌株中有23株表现为多重耐药,20株检测出各型ESBLs基因,21株扩增出Ⅰ类整合子基因盒插入序列,20株主动外排系统acrAB-tolC基因阳性结论产质粒介导AmpC酶大肠埃希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较高,多重耐药现象普遍,同时存在多种耐药机制,其中以产生灭活酶和Ⅰ类整合子介导的耐药机制为主对产酶株临床经验用药可选用碳青霉烯类、阿米卡星及第四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
王谦陈燕程君王迎迎叶英李家斌
关键词:质粒介导AMPC酶大肠埃希菌耐药性耐药机制
产质粒介导AmpC酶大肠埃希菌耐药分析及相关机制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了解安徽省35所医院自临床分离的402株大肠埃希菌产质粒介导AmpC酶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揭示其相关耐药机制,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以三维试验筛选产AmpC酶株;多重PCR检测产质粒介导AmpC酶菌株,对产质粒介导AmpC酶菌株用PCR方法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基因、Ⅰ类整合子基因盒插入序列和主动外排系统acrAB-tolC基因。结果检出产质粒介导AmpC酶菌株28株(7.0%),其中两株经测序比对证实为新的质粒ampC基因型。产酶菌株对常用抗菌药物,除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都敏感外,对其他大多数抗菌药物耐药率均高于非产酶株。28株产酶菌株中有23株表现为多重耐药,20株检测出各型ESBLs基因,21株扩增出Ⅰ类整合子基因盒插入序列,20株主动外排系统acrAB-tolC基因阳性。结论产质粒介导AmpC酶大肠埃希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较高,多重耐药现象普遍,同时存在多种耐药机制,其中以产生灭活酶和Ⅰ类整合子介导的耐药机制为主。对产酶菌株临床经验用药可选用碳青霉烯类、阿米卡星、四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
王谦陈燕程君王迎迎叶英李家斌
关键词:AMPC酶大肠埃希菌耐药
一株携带新的突变ampC酶基因的弗劳地枸橼酸杆菌的研究
2009年
目的探讨1株携带新的突变ampC基因的弗劳地枸橼酸杆菌分子生物学特征的改变及其与该突变位点的关系。方法对该株携带突变ampC基因的细菌克隆其编码基因后进行序列分析,并使用Southern杂交的方法定位该基因。测定其野生株、接合子与重组菌对12种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s),并对其编码蛋白进行等电聚焦电泳和酶动力学的检测。结果该细菌所产AmpC酶第147位氨基酸发生改变,由赖氨酸变为苏氨酸。Southern杂交结果表明,其编码基因位于质粒上。接合子、重组菌及野生株都对头孢西丁的MICs值均较高(>128mg/L)。等电聚焦电泳检测该AmpC酶的等电点为8.4。结论发现一株携带新的质粒介导ACT型ampC突变基因的弗劳地枸橼酸杆菌,其分子生物学特性与以往报道有一定区别。
殷俊王迎迎李家斌王谦陈燕程君孙震叶英
关键词:突变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