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清
- 作品数:43 被引量:155H指数:6
- 供职机构:徐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徐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游离DNA中EGFR突变与靶向药物一线治疗疗效的相关性被引量:12
- 2015年
-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游离DNA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与口服靶向药物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应用RT-PCR技术检测31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EGFR基因突变情况,根据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EGFR基因突变型组和野生型组,同时口服吉非替尼进行一线治疗,分析外周血EGFR基因突变状态与吉非替尼疗效之间的关系。结果 31例患者的外周血游离DNA中检测出EGFR基因的突变率为41.9%(13/31),13例EGFR突变型患者和10例EGFR野生型患者接受了吉非替尼一线治疗,EGFR突变型和EGFR野生型有效率(RR)分别为61.5%(8/13)和10.0%(1/10);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69.2%(9/13)和10.0%(1/10);中位PFS则分别为14和7.5个月,2年生存率分别为30.7%(4/13)和0。统计学分析显示,外周血游离DNA中EGFR突变型的NSCLC患者应用靶向药物一线治疗能获得更好疗效。结论外周血游离DNA中的EGFR基因突变的NSCLC患者应用靶向药物治疗效果好,因此,检测外周血DNA中的EGFR基因突变状态可以作为肺癌患者选择靶向药物治疗的主要依据。
- 张世强张旭东王保庆王海清
- 关键词:外周血吉非替尼
-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游离DNA定量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定量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血清游离DNA,评估其在肺癌治疗前后变化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60例健康志愿者和65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前后血浆,所有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均经细胞病理学证实,其中32例早期肺癌患者接受肺癌根治术,33例晚期肺癌患者接受化疗治疗,采用磁珠法提取血清游离DNA,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DNA含量。结果 60例健康人血清游离DNA水平为(13.8±6.3)ng/ml,65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游离DNA水平为(165.2±41.6)ng/ml,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一步分析表明,在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游离DNA水平明显低于Ⅲ-Ⅳ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手术的肺癌患者或化疗有效的肺癌患者其DNA含量在治疗后均有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游离DNA作为一类特异性的生物学标志物,在肺癌诊断及临床疗效的评价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 张世强王保庆王海清张旭东
- 关键词:肺肿瘤生物学标记游离DNA
-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游离DNA中检测EGFR基因突变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游离DNA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19和21外显子的突变情况,并与相应的肿瘤组织检测结果进行比较,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外周血游离DNA检测EGFR突变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3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肿瘤组织和术前外周血游离DNA中EGFR基因19和21外显子的突变,所有扩增标本均经基因测序法验证。结果 32份外周血标本中,共检测到13份EGFR基因突变,突变率达40.6%,肿瘤组织中有16份EGFR基因突变,突变率达50.0%,外周血和肿瘤组织EGFR基因同时突变的有13份,两者突变一致性达到81.2%,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游离DNA代替肿瘤组织进行EGFR基因突变检测具有可行性,为无法取得肿瘤组织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提供一种更快捷、简便的EGFR基因突变检测方法,其检测结果可为临床选择靶向药物治疗提供依据。
- 张世强王保庆王海清张旭东
- 关键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肿瘤组织
- RNA干扰沉默IGFIR表达对A549细胞放射增敏作用的研究
- 2015年
- 目的构建靶向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IR)-siRNA重组慢病毒表达载体,观察其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放疗增敏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构建IGF1R—siRNA重组慢病毒,感染A549细胞,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IGFIR沉默效率;荧光实时定量PCR法及ELISA法分别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Bad基因及蛋白表达情况。克隆形成实验检测放射增敏作用。结果IGFIR—siRNA重组慢病毒使A549细胞IGF1R蛋白沉默效率达70.53%;HIF-1α、VEGF和Bad基因及蛋白表达量均显著降低;A549细胞对放射治疗的敏感性增加,平均致死剂量由1.20Gy下降至0.94Gy,放射增敏比达1.28。结论沉默IGF1R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具有放疗增敏效应,其机制可能与HIF-1α、VEGF和Bad表达下调相关。
- 王海清贾晓民杜永亮赵杰徐永红施萍
- 关键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慢病毒载体放疗增敏RNA干扰A549细胞
- 多准则决策分析在重症肺炎集束化治疗中的意义被引量:30
- 2015年
- 目的:探讨多准则决策分析(MCDA)在重症肺炎集束化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采用与历史对照的前瞻性观察性研究方法,以2013年1月至2014年8月徐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75例重症肺炎患者作为前瞻性干预组,由医护人员组成MCDA小组,根据MCDA评估结果选取集束化治疗措施与抗感染、化痰等常规治疗措施组成捆绑式治疗方案,并随时进行调整,直至患者转出呼吸重症加强治疗病房(RICU)或死亡。以2010年8月至2012年12月呼吸内科收治的70例重症肺炎患者作为历史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基线资料及治疗期间院内感染(院感)发生率、人均住院费用、RICU住院时间及病死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性别、年龄、基础疾病、入院时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治疗期间院感发生率明显下降〔1.33%(1/75)比11.43%(8/70),χ2=4.723,P=0.030〕,RICU住院期间人均住院费用明显下降(万元:3.44±0.79比3.76±0.91,t=2.265,P=0.025),RICU住院时间明显缩短(d:15.01±4.22比16.92±4.79,t=2.552,P=0.012)、RICU病死率明显下降〔8.0%(6/75)比21.4%(15/70),χ2=5.272,P=0.032)。结论 MCDA应用于构建重症肺炎的集束化管理,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降低了个体医疗费用,达到了落实指南、改善患者临床结局和预后的目的。
- 徐俊马赵杰贾晓民王海清王刚李海泉
- 关键词:重症肺炎
- 氨溴索对吸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PBEF表达的影响及其抗炎作用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讨氨溴索对胃内容物吸人性肺损伤大鼠动物模型的抗炎保护作用。方法54只健康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损伤组、氨溴索组。观察各组大鼠动脉血氧分压(Pa02)、肺组织湿重/干重比(W/D)、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活性变化;ELISA法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n(TNF-a)含量;Westernblot方法检测肺组织前B细胞克隆增强因子(pre-B-cellcolony-enhancing factor,PBEF)蛋白表达;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结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损伤组各时相点Pa0。降低(P〈0.05),肺组织W/D以及MPO活性增加(P〈O.05),血浆中TNF-a含量增高(P〈i0.05);PBEF蛋白表达均增高(P〈O.05);肺组织出现明显病理组织学损伤。与损伤组比较,氨溴索组各时相点Pa02升高(Pd0.05),肺组织W/O以及MPO活性降低(P〈0.05),TNF-a含量降低(Pd0.05);PBEF蛋白表达均下降(尸d0.05);肺组织病理学损伤减轻。结论在大鼠胃内容物吸人性肺损伤模型中,氨溴索可通过抑制肺组织PBEF表达、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发挥抗炎保护作用。
- 张衍民贾晓民赵杰王海清李海泉陈丽杜永亮
- 关键词:氨溴索前B细胞克隆增强因子肺损伤抗炎作用
- 人外周血γδT细胞对裸鼠人肺癌移植瘤治疗作用的研究
- 2009年
- 目的:探讨人外周血γδT细胞对已建立肺癌裸鼠的免疫治疗作用。方法:用人肺癌细胞株A549接种BALB/c裸鼠皮下,建立肺癌裸鼠模型。从健康人外周血中提取γδT淋巴细胞,体外特异性扩增γδT细胞。将已建立肺癌的裸鼠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用RPMI1640培养液,治疗组用γδT细胞分别注入裸鼠腹腔内,观察种植瘤裸鼠生存时间及肿瘤体积,并同时检测肿瘤细胞c-jun的表达。结果:裸鼠接种5×106肺癌细胞后第14天,在接种部位均有肿瘤形成,直径平均为2 mm。在首次治疗后49 d时,对照组、治疗组平均肿瘤体积分别为(0.97±0.32)和(0.46±0.25)c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75 d时,对照组种植瘤裸鼠全部死亡,治疗组生存天数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外周血γδT细胞对肺癌裸鼠种植瘤具有显著的抑瘤作用,为肺癌免疫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 赵杰李海泉贾晓民王海清陈复兴刘军权黄建安
- 关键词:疾病模型ΓΔT细胞肿瘤移植
- 病案式联合PBL教学法在呼吸内科教学查房中的应用被引量:18
- 2013年
- 探讨病案式教学联合PBL教学法在呼吸内科教学查房中的教学效果。选取2007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48人,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4人)采用病案式联合PBL教学法,对照组(24人)采用传统教师带教的教学法。实习结束后对两组学生基本理论知识、病例处置能力、基本操作技能、课堂效果及课程满意度进行考核比较,并对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实验组学生考核成绩及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病案式联合PBL教学法优于传统的带教法,值得在呼吸内科教学查房推广应用。
- 杜永亮赵杰李海泉王海清徐俊马徐永红
- 关键词:呼吸内科教学方法教学查房
- 肺癌中瘦素受体的表达及其在血管生成中的作用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研究瘦素受体(OB-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微血管密度(MVD)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瘦素受体在肺癌血管生成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40例肺癌组织和正常对照组织中OB-R、MVD、VEGF的表达。结果肺癌及正常肺组织瘦素受体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50%、3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瘦素受体的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物大小,病理类型无关(P>0.05),而与MVD,淋巴转移有关(P<0.05),肺癌组织中OB-R阳性组的MVD较阴性组高。VEGF阳性组的MVD明显高于阴性组。OB-R与VEGF表达部位一致,呈正相关(P<0.05)。结论肺癌组织中OB-R表达增多对肺癌血管成生成促进作用,并且该作用可能与VEGF的上调有关。
- 李海泉朱述阳贾晓民赵杰王海清
- 关键词:肺癌瘦素受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生成
- 临床路径在自发性气胸患者中的应用及临床评价被引量:9
- 2010年
- 目的通过对自发性气胸患者临床路径实施情况的分析,评价临床路径应用于临床的实际效果。方法随机选择30例自发性气胸患者,为临床路径管理组,实施临床路径,选择30例自发性气胸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满意度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临床路径为患者提供了优质服务,可以明显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李海泉赵杰贾晓民王海清张娟梁振陈璇
- 关键词:气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