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奇

作品数:50 被引量:267H指数:10
供职机构: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中国全球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5篇学位论文
  • 3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9篇医药卫生
  • 2篇化学工程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政治法律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31篇艾滋病
  • 11篇母婴传播
  • 11篇病毒
  • 10篇母婴
  • 9篇影响因素
  • 9篇HIV
  • 6篇婴幼
  • 6篇婴幼儿
  • 6篇产妇
  • 5篇免疫缺陷
  • 5篇艾滋病病毒
  • 4篇艾滋病母婴传...
  • 3篇营养
  • 3篇孕产
  • 3篇孕产妇
  • 3篇缺陷综合征
  • 3篇综合征
  • 3篇流行病
  • 3篇流行病学
  • 3篇免疫缺陷综合...

机构

  • 36篇河南省疾病预...
  • 14篇郑州大学
  • 3篇河南省全球基...
  • 2篇尉氏县疾病预...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河南省肿瘤医...
  • 1篇河南省人民医...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云南省疾病预...
  • 1篇新疆维吾尔自...
  • 1篇郑州市第六人...

作者

  • 46篇王奇
  • 26篇孙定勇
  • 19篇王哲
  • 17篇李宁
  • 13篇朱谦
  • 11篇马彦民
  • 9篇樊盼英
  • 8篇杨文杰
  • 8篇聂玉刚
  • 7篇司珩
  • 3篇梁妍
  • 3篇郭万申
  • 3篇彭元娥
  • 2篇王景涛
  • 2篇朱新朋
  • 2篇王万民
  • 2篇刘佳
  • 2篇张婕
  • 2篇李文鹏
  • 2篇赵东阳

传媒

  • 6篇中国艾滋病性...
  • 5篇中华流行病学...
  • 4篇现代疾病预防...
  • 3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中国健康教育
  • 2篇中国妇幼保健
  • 2篇河南医学研究
  • 2篇河南预防医学...
  • 2篇郑州大学学报...
  • 2篇医药论坛杂志
  • 1篇疾病监测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国际病毒学杂...
  • 1篇中国妇幼健康...
  • 1篇中华疾病控制...
  • 1篇中国妇幼卫生...

年份

  • 3篇2024
  • 4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6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1
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河南省接受预防措施的HIV感染产妇现况调查分析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了解部分接受干预措施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产妇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及可能影响艾滋病母婴传播率的因素。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对该类人群和其配偶、婴儿采用统一问卷进行现况调查,并对调查的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109名HIV感染产妇中年龄在25—40岁之间者占95.4%,96.3%为农民,65.1%分布在河南省上蔡县,通过血液途径传播占87.3%。109名HIV感染产妇CD4计数在200个/μl以上占71.5%,70.7%的人未接受与艾滋病有关的治疗,生产次数在2次以上的产妇占79.8%,生产方式为阴道自然产者占69.7%,接受干预措施后24.8%的产妇仍有不安全性行为。结论:集中发生在河南省部分县(区)的既往有偿供血的农村育龄妇女(25—40岁)是HIV感染产妇出现的主要人群;这些HIV感染产妇目前多数身体状况良好,且以经产妇、阴道自然产者居多;但对该部分对象的有关艾滋病通过性传播的咨询服务还有待加强。
孙定勇王奇郭万申王哲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产妇预防措施
河南省HIV感染母亲所生婴幼儿的死亡状况分析
2017年
目的了解河南省HIV感染母亲所生婴幼儿的死亡状况,分析影响婴幼儿死亡的有关因素。方法利用国家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信息系统收集2002—2014年HIV感染母亲分娩婴幼儿的有关干预信息,包括产妇及婴幼儿的药物阻断、婴幼儿的死亡状况及原因等,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HIV感染母亲所生婴幼儿死亡的有关因素。结果截止2014年12月31日共报告1 705例HIV感染孕产妇分娩的婴幼儿,其中随访至18个月龄存活婴幼儿1 536例,随访过程中失访58例,死亡111例,HIV感染孕产妇分娩婴幼儿累计死亡率为67.51‰,1岁以下婴儿死亡率为57.01‰,新生儿死亡率为23.07‰。不同年度分娩的HIV感染孕产妇分娩婴幼儿死亡率无下降趋势(χ~2=1.57,P=0.201)。多因素分析显示低出生体质量(OR=4.97,95%CI:3.12~7.92)是HIV感染孕产妇分娩婴幼儿死亡的危险因素,孕12周前初检(OR=0.46,95%CI:0.26~0.80),婴幼儿服用联合抗病毒药物(OR=0.25,95%CI:0.15~0.42)是其保护因素。结论河南省HIV感染母亲分娩婴幼儿的死亡水平较高,应针对影响死亡的主要因素采取有效干预措施。
王奇司珩聂玉刚马彦民李宁孙定勇王哲
关键词:艾滋病婴幼儿死亡率影响因素
河南省81例HCV/HIV共感染者接受艾滋病二线抗病毒治疗效果及HIV耐药性分析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 了解HCV/HIV共感染者在艾滋病一线抗病毒治疗病毒学失败后更换二线治疗方案一年内的效果和耐药情况.方法 招募2012年5-10月间河南省新蔡、确山和尉氏3县中HIV/HCV抗体阳性且使用一线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方案一年后病毒载量未得到抑制的患者.患者更换艾滋病二线治疗方案后6个月和12个月时进行随访和CD4+T淋巴细胞计数、HIV病毒载量和HIV耐药性检测.结果 符合条件的81例HIV/HCV共感染者的CD4+T淋巴细胞中位数在更换二线药物6个月、12个月后出现回升;基线、6个月和12个月的CD4+T淋巴细胞中位数分别为266cells/μl、275 cells/μl和299 cells/μl(x2=8.214,P=0.009);HIV病毒载量得到抑制的患者比例分别上升到6个月、12个月的46.84%、50.00%.HIV耐药发生率显著下降,基线、6个月和12个月的耐药发生率分别为66.67%、26.58%和27.63%(x2=29.362,P=0.000);同时NRTI和NNRTI耐药的发生率均下降,基线、6个月和12个月的发生率分别为51.85%、18.99%和17.11%(x2=14.230,P=0.005).81例患者在基线时对NRTI中3TC、ABC和FTC的耐药发生率都在50%以上,对AZT、D4T和DDI的耐药发生率在41%-44%之间,对TDF的耐药发生率为33.33%,6个月和12个月后下降到12%- 18%.患者基线时对NNRTI中NVP和EFV的耐药率都达到65.43%,而在更换二线药物6个月和12个月后都下降到24% - 27%.结论 发生一线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病毒学失败的HIV/HCV共感染者在更换二线治疗方案6个月后状况得到了改善,但是在12个月后治疗效果改善有限。
孙定勇刘佳王奇杨文杰岳彦超过智勇杨世梅朱谦王哲
河南省2010-2012年艾滋病暴露婴幼儿营养不良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 了解河南省农村地区艾滋病暴露婴幼儿18月龄前营养不良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河南省农村地区2010-2012年艾滋病产妇分娩的婴幼儿分别在1、3、6、9、12、18月龄时,记录身高、体重,计算年龄别体重、年龄别身高、身高别体重Z值评分并进行营养评估,收集孕产妇免疫指标、婴幼儿HIV检测结果,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随访至18月龄婴幼儿157名,其中HIV阳性32名、阴性125名,不同月龄HIV阴性婴幼儿消瘦、低体重、生长发育迟缓发生率最高分别为8.8%、16.8%、30.4%;不同月龄HIV阳性婴幼儿消瘦、低体重、生长发育迟缓发生率最高分别为15.0%、30.0%、41.7%.孕妇孕期贫血(RR-2.05,95%CI:1.15~ 3.66)、孕期CD4+T淋巴细胞计数低(RR=1.43,95%CI:1.18~1.74)、婴幼儿添加辅食早于4月龄(RR=1.96,95%CI:1.40~2.74)是婴幼儿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婴幼儿服用抗病毒药物(RR=0.14,95%CI:0.02~1.04)、婴幼儿出生体重正常(RR=0.08,95%CI:0.04 ~ 0.15)是婴幼儿营养不良的保护因素.结论 艾滋病暴露婴幼儿18月龄前营养不良发生率处于较高水平,应加强孕期保健和人工喂养指导及婴幼儿生长发育监测工作,预防婴幼儿营养不良发生.
王奇王哲孙定勇马楠李宁马彦民
关键词:艾滋病毒营养不良婴幼儿
河南省某地区配偶间HIV性传播状况调查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了解河南省某地区配偶间HIV性传播状况,为预防控制艾滋病配偶间性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6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对河南省某地区2651个HIV单阳家庭进行随访检测,分别在每年度的6月底和12月底对感染者配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免疫印迹试验进行一次HIV抗体检测。结果:共对2445个家庭完成随访调查,随访率为92.2%,配偶间HIV传播73对,累计性传播率2.98%。由丈夫传染给妻子44对(传播率4.33%),由妻子传染给丈夫29对(传播率2.03%)。丈夫年龄在30~39岁的家庭性传播率为55.8%(23/348)高于40岁以上年龄组(0.6%,1/1053)。结论:河南某地区建立随访关系的配偶间HIV性传播率较先前明显降低,但需要进一步加大预防配偶间HIV性传播工作的力度,最大限度避免HIV配偶间传播。
马楠段广才王奇杨海燕
关键词:艾滋病
河南省HIV配偶间性传播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了解河南省报告的艾滋病配偶间性传播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更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河南省189个县区通过国家艾滋病网络直报系统报告的感染途径是“异性传播”且接触史是“配偶HIV阳性”的配偶间性传播者进行面对面调查。结果共调查557例HIV配偶间性传播感染者,其中男性占37.7%,女性占62.3%,70.7%的HIV感染者是40岁以上;49.7%的感染者感染前配偶间性生活频次在2~3次/月,得知配偶感染后73.4%的感染者性行为次数减少;46.9%的感染者从未使用过安全套;58.3%的感染者不习惯使用安全套,13.3%的感染者由于不知道配偶感染而没有使用安全套;38.4%的配偶间性传播者其配偶属于异性传播,59.3%的配偶间性传播者的配偶因既往采供血或输血感染HIV;50.3%的感染者是由医务人员告知其配偶感染HIV,73.6%的配偶双方HIV检测确认时间差值在3个月内。结论报告的HIV配偶间性传播者中属于配偶双方同时检测确认的比例较高,应采取定期随访检测、早期抗病毒治疗等综合干预措施预防HIV配偶间性传播。
王奇孙定勇王哲马楠李宁马彦民
关键词:艾滋病
碳点的制备及复合g-C3N4光催化产氢性能研究
在能源与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发展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并且可以治理环境污染问题的光催化技术是解决此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g-C3N4作为一种新型可见光半导体材料,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碳点作为一类新型的碳纳米材料,以独特的...
王奇
关键词:复合材料
河南省MSM中HIV暴露后预防及时情况及相关因素
2023年
目的 了解河南省采取HIV的nPEP的MSM行为特征及预防及时性,分析预防及时性的有关影响因素。方法 对河南省HIV暴露前后预防试点门诊接诊的MSM进行咨询及适用性评估,收集人群的一般人口学特征、性行为特征、药物预防服务、实验室检测、知识知晓及阻断等情况,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对影响及时预防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试点门诊自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共对229名MSM开展了nPEP服务,其中未婚153人(66.8%)、30岁以下136人(59.4%)、大学以上154人(67.2%),94.3%高危行为发生地为本地,81.7%通过互联网交友,34.5%性伴HIV阳性,8.7%全程规范使用安全套,暴露者在24 h内及时获取到药物预防服务比例为65.5%,暴露者4周及12周HIV检测均阴性,多因素分析显示高危行为发生在外地(0R=10.731,95%CI:2.259~20.935)是及时接受nPEP的危险因素,通过医生面对面获取nPEP知识(0R=0.468,95%CI:0.219~0.902)是其保护因素。结论 河南省接受nPEP服务的MSM,其无保护性行为比例及性伴感染比例均较高;面对面咨询干预对提高暴露后预防及时性至关重要。
王奇施建春徐亚珂崔艳李超峰朱新朋张国龙赵东阳
关键词:艾滋病男男性行为者暴露后预防及时性
河南省农村HIV阳性产妇分娩婴儿营养状况评价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了解河南省农村地区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母亲分娩婴幼儿的营养状况。方法使用WHO的Anthro 2010软件,分别计算160名婴幼儿在满1、3、6、9、12、18月龄的年龄别体重、年龄别身高、身高别体重Z值评分,以WHO参考人群为标准评估婴幼儿的营养状况。结果共调查满18月龄存活婴幼儿160人,其中HIV阳性婴幼儿32例,HIV阴性婴幼儿128人;除3月龄以外,HIV阳性婴幼儿低体重发病率均高于HIV阴性婴幼儿(P<0.05);6、12、18月龄HIV阳性婴幼儿的生长发育迟缓率均高于HIV阴性婴幼儿(P<0.05);3月龄以后HIV阴性婴幼儿年龄别体重Z值(WAZ)增长趋势优于HIV阴性婴幼儿(P<0.05),随访期间阴性婴儿WAZ值为-0.59~0.79,阳性婴儿的WAZ值为-1.41~-0.04;年龄别身长Z值(HAZ)2组婴幼儿在9、18月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阴性婴儿HAZ值为-1.22~-0.17,阳性婴儿HAZ值为-1.89~-0.90;HIV阳性产妇分娩的婴幼儿在多个月龄的体重、身高值与正常婴幼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河南省农村地区HIV阳性产妇分娩婴幼儿的营养不良发病率较高,HIV阳性婴幼儿更为严重。
王奇韩萍孙定勇王玲王旗
关键词:艾滋病儿童营养不良
河南省医务人员HIV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和行为准则知晓情况调查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了解河南省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HIV)职业防护知识和工作行为准则知晓情况,为有效开展HIV职业暴露防护能力建设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河南省6家医院,基于网络平台采用自愿抽样的方法对医务人员进行HIV职业防护知识和工作行为准则问卷调查,分析医务人员对艾滋病基本知识、职业暴露知识和职业暴露工作行为准则的知晓情况。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275份,结果显示5.45%(15名)的医务人员发生过HIV职业暴露;高级职称(正高级和副高级)暴露率为12.50%(8/64),高于中级及以下和职称不详者的3.32%(7/211)(χ^(2)=8.029,P<0.05)。78.91%的医务人员接受过HIV职业暴露防护的培训,对艾滋病基本知识及职业暴露知识总体知晓率为83.14%,对职业暴露工作行为准则总体知晓率为62.25%,不同岗位医务人员对艾滋病基本知识及职业暴露知识总体知晓率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河南省医疗机构医务人员HIV职业防护知识知晓率较高,工作行为准则知晓率较低,提示仍需持续构建和加强集中培训、管理和考核等多维一体的高效培训体系建设,确保全省医务人员HIV职业暴露知识和应对能力的综合提升。
韩志伟王奇邢天放杨文杰朱晓燕徐晓霞
关键词:艾滋病HIV职业暴露医务人员防护知识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