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恕环
- 作品数:31 被引量:139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南海北部东沙西南冷泉活动区的底栖有孔虫响应研究
- <正>底栖有孔虫是海洋中广泛分布的一种原生动物,研究发现底栖有孔虫组合及其壳体化学组成对冷泉活动有良好的指示意义。我们首次在东沙西南海区表层沉积物中发现有附生在蠕虫管壁上的活体底栖有孔虫Discanomalina sem...
- 向荣陈忠方力张兰兰杜恕环颜文陈木宏
- 关键词:底栖有孔虫氧碳同位素南海北部
- 文献传递
- 岭南粤东北地区晚第四纪红土与棕黄色沉积物的古气候转变记录被引量:18
- 2008年
- 通过对南岭以南的粤东北地区河流沿岸晚第四纪地质调查,并主要以对临江地层剖面为代表的红土与棕黄色粉砂的时代、主氧化物——SiO2,Al2O3,TOFE(Fe2O3+FeO)和CIA值反映的古环境的研究结果认为,该地主要分布于一级阶地的红土属末次间冰期(距今132~73ka)湿热的类似于现代热带北缘季风气候环境背景下形成的网纹红土;上覆棕黄色粉砂层主要是末次冰期(距今73~11ka)暖温带季风气候环境的堆积,其中的风成砂——LJ3层位代表了其时气候恶化的极端时期.这一看法与前人对岭南及其以东的大量的古生物指示的古生态的研究结果颇为吻合.由此表明,粤东北甚至整个岭南地区从末次间冰期到末次冰期、从红土为嗣后的棕黄色粉砂沉积替代(甚至从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演替为澎湖动物群),生物气候带确实经历了一场大规模的急剧的古地理环境变迁,这一研究可为全球变化影响下的中国低纬区域万年尺度的环境响应提供一个重要的地质学实证。
- 李保生温小浩David Dian Zhang邱世藩董玉祥李志文杜恕环欧先交李后信牛东风杨艺
- 关键词:晚第四纪网纹红土环境变迁
- 萨拉乌苏河流域MGS3地层段腹足类动物化石种类及气候环境被引量:13
- 2007年
- 毛乌素沙漠萨拉乌苏河流域米浪沟湾剖面与MIS3相当的MGS3地层段中33LS,35LS,37FL和39LS的腹足类—陆生蜗牛和淡水螺类化石,经鉴定为11种,隶属于8科10属.可以划分为:(1)旋螺属-土蜗螺属组合,主要成员是凸旋螺Gyraulus convexiusculus,西伯利亚旋螺Gyraulus sibiricus,小土蜗Galba pervia,奇异土蜗Galba superegra Gredler等;(2)瓦娄蜗牛属组合,主要成员有伸展瓦娄蜗牛Vallonia patens,白云石虹蛹螺Pupilla muscorum,浅圆盘螺Discus pauper等陆生螺类.依据年代测试结果和这些化石现生种的生活习性、栖息环境及地理分布,研究认为,33LS,35LS,37FL,39LS依次距今为26000,29000,33000和38000a,其在时间与气候特点上与格陵兰冰芯GRIP-4,5,6,10间冰段具有较好的对比关系,33LS,35LS,39LS代表了非常温暖湿润时期,37FL次之;MGS3记录的这4个时期的气候波动与MIS3间冰阶全球气候背景下东亚夏季风对毛乌素沙漠的强烈影响有关.
- 李保生陈德牛David D.Zhang温小浩邱世藩欧先交杜恕环牛东风杨艺叶建萍郭云海
- 关键词:萨拉乌苏河流域米浪沟湾剖面腹足类化石气候环境
- 萨拉乌苏河流域MGS2层段主要氧化物变化及其指示的气候波动被引量:5
- 2010年
- 萨拉乌苏河流域与MIS2相同时代的MGS2地层段记录了5.5个由风成砂与河流相或湖沼相构成的沉积旋回,通过对各沉积旋回的主要氧化物分析表明:河湖相中Al2O3、TOFE、K2O、MgO、CaO、Na2O、TiO含量通常明显高于风成砂,而SiO2含量则呈现相反的变化,构成了与沉积旋回相对应的5.5个主要氧化物变化旋回。结合各主要氧化物的化学迁移特性和剖面所在区域的地貌特征进行分析,认为该剖面的主要氧化物变化旋回是气候波动的反映,一个主要氧化物含量变动旋回指示了一个干冷暖湿旋回,也即一个冬夏季风先后演替的气候旋回。MGS2持续的时间仅为12ka,一个冬夏季风环境的变化大致平均仅需要2ka,一个冬季风或者夏季风环境的平均持续时间大约1ka。显然,这是一个千年尺度的环境变化。研究还表明,MGS2气候波动与晚冰期气候变化以及相关的Heinrich事件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可以推断,MGS2记录的千年尺度环境变化是全球环境变化在本区域的反映。
- 李后信李保生温小浩欧先交李志文牛东风杜恕环
- 关键词:萨拉乌苏河流域米浪沟湾剖面气候波动
- 岭南东江流域末次间冰期强网纹红土主元素特征被引量:9
- 2008年
- 岭南东江流域临江剖面下部含一套总厚约4.35m的弱网纹红土和强网纹红土,其顶部热释光(TL)年龄为(71.4±6.6)kaB.P.;与邻区地层对比推测,该强网纹红土形成时代为末次间冰期。该强网纹红土主元素分析结果显示,其以湿润型元素SiO2、Al2O3和TFe为主,分布范围依次60.32%~67.81%、17.52%~21.32%和4.17%~5.96%;干旱型元素Na2O、CaO和MgO含量均小于0.50%,表现为强烈淋溶。该强网纹红土主元素分布特征、风化特征值、CIA(化学蚀变指数)值都表明其属中等富铝化红土,其风化强度稍低于广西百色网纹红土而接近于江西修水网纹红土。
- 温小浩李保生郑琰明叶建萍李后信范小平吕映霞杜恕环牛东风
- 关键词:末次间冰期主元素东江流域
- 东沙西南海域表层底栖有孔虫碳同位素对冷泉活动的指示被引量:11
- 2012年
- 底栖有孔虫碳同位素负偏记录是冷泉活动的重要指标之一。对南海北部东沙西南海域4个含碳酸盐结核的表层沉积物样品中的6种底栖有孔虫进行了氧碳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表生属种Discanomalina semiungulata、Cibicides wullerstorfi、Cibicides pseudoungerianus、Cibicides lobatulus的碳同位素,相对同水深南海现代表生底栖有孔虫有明显的负偏记录,尤其是表生种D.semiungulata基本都偏负;内生种Lenticulina orbicularis也有部分负偏,而Uvigerina auberiana的碳同位素则明显偏正;几种底栖有孔虫的碳同位素波动幅度都明显较大,明显超出了南海最近两个冰期-间冰期旋回中碳同位素的变化幅度。其中生活在蠕虫管壁上的活体底栖有孔虫D.semi-ungulata和C.lobatulus的同位素都呈明显的负偏,认为该区底栖有孔虫碳同位素这种负偏和波动幅度大可能是由于冷泉活动造成的。活体底栖有孔虫碳同位素负偏表明该区可能存在有正在活动的冷泉,其中表生种D.semiungulata的大量出现可以作为南海冷泉活动的一个潜在指示标志。
- 向荣方力陈忠张兰兰杜恕环颜文陈木宏
- 关键词:冷泉底栖有孔虫碳同位素南海北部
- 夏季风爆发前后南沙海区上层水体中的现代放射虫被引量:4
- 2012年
- 利用在南沙群岛及其邻近海域获取的2002和2004年两个春季航次的28个浮游拖网站位,分析了南海夏季风爆发前后南沙海区上层水体中的现代放射虫分布特征及其年际变化。研究结果显示,南沙海区春季两个航次放射虫属种组成以热带亚热带暖水种为主要优势种,但在主要属种组成及其丰度分布上具有明显的年际差异。上层水体中放射虫丰度以及主要属种相对丰度在夏季风爆发前后的分布变化也非常明显,表明南海上层水体中放射虫对夏季风爆发有响应;在夏季风爆发后放射虫总丰度明显增高,推测夏季风爆发后的海洋环境变化可能更有利于放射虫群的发育繁盛。但对造成放射虫在夏季风爆发前后分布差异特征的直接环境因素或其形成机制还有待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还进一步证实了T.octacantha和S.glacialis可以作为热带上升流的指示种。
- 张兰兰陈木宏向荣杜恕环
- 关键词:南沙海区
- 萨拉乌苏河流域MGS5层段记录的末次间冰期东亚季风环境变化
- 本项研究选择了位于沙漠-黄土边界带的毛乌素沙漠东南缘萨拉乌苏河流域的米浪沟湾剖面(108°33'05.4"E,37°45'47.2"N)作为代表性剖面,而末次间冰期地层是指堆积深度为36.95~51.93m的MGS5层段...
- 杜恕环
- 关键词:萨拉乌苏河流域末次间冰期米浪沟湾剖面东亚季风
- 萨拉乌苏河流域MGS1层段微量元素记录的全新世千年尺度的气候变化被引量:15
- 2011年
- 本文以毛乌素沙漠东南缘萨拉乌苏河流域米浪沟湾剖面MGS1层段为代表,试图通过对其的微量元素分析结果探讨该地全新世千年尺度的气候变化。在分析的14种微量元素中,除Cr和Zn以外的12种元素P、Pb、Rb、Nb、Zr、V、Sr、Cu、Ni、As、Ba、Co含量在MGS1剖面的垂直方向上具有这样的分布规律:元素含量值在沙丘砂中差不多都表现为谷,而在不同层位沙丘砂上覆的河湖相或古土壤中则相对为峰,构成11个谷峰交替变化的元素旋回。研究结果表明,MGS1的古流动沙丘砂与萨拉乌苏河流域现代流动沙丘砂在大多数微量元素含量上具有较高程度的一致,可以据此将其确定为东亚冬季风作用的主要时期,而上覆河湖相或古土壤元素含量增高则主要是为盛行的夏季风所致,11个元素旋回代表了全新世东亚冬夏季风千年尺度交替变化的气候旋回;这些旋回中的冬季风主导时期在时间和气候性质上可与北大西洋和我国若干地点寒冷事件进行对比,可能表明这是全新世期间北半球冰量增加引起的我国沙漠区域千年尺度的环境变化。
- 牛东风李保生温小浩杜恕环李志文王丰年司月君欧先交
- 关键词:萨拉乌苏河流域全新世微量元素
- 岭南东江流域一级阶地网纹红土的时代及其粒度特征被引量:13
- 2009年
- 岭南东江流域临江剖面含一套总厚约4.35 m的弱网纹红土和强网纹红土,其顶部年龄为71.40±6.60 TLkaB.P.,近底部50 cm年龄为99.10±5.90 OSL kaB.P.。粒度结果显示,弱网纹红土和强网纹红土都为粉砂质粘土,但前者颗粒比后者要粗,前者含较多的砂(>50μm),在粒度频率分布上呈显著双峰态;后者含较多粉砂和粘土,呈近似单峰态。以粘土或胶体粘土含量反映的强、弱网纹红土的风化程度与深海Specmap和Sulu sea氧同位素曲线指示的末次间冰期-末次冰期早期的全球冰量和西太平洋海面温度变化的趋势均颇为相似。这些证据表明,临江剖面网纹红土的形成时代应属晚更新世,即末次间冰期至末次冰期早期。
- 温小浩李保生郑琰明杜恕环牛东风李后信叶建萍
- 关键词:东江流域网纹红土粒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