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涛
- 作品数:34 被引量:252H指数:8
- 供职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副肿瘤性小脑变性案
- 2018年
- 本文作为个案报道了一例副肿瘤性小脑变性患者的针灸诊治过程。西医治疗本病尚无特殊方法,且治疗效果不佳。本案中患者经针灸治疗后,达到部分生活自理,疗效明显且未出现反复。
- 温小华王潇王潇王潇
- 关键词:副肿瘤性小脑变性颤证针灸个案报道
- 调益三焦针灸法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癌因性疲乏的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8
- 2020年
- 目的:观察调益三焦针灸法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癌因性疲乏的疗效及对淋巴细胞计数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癌因性疲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77例。对照组用常规中西药结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调益三焦针灸法(温和灸膻中、中脘、气海、足三里,针刺血海、外关、太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卡氏(KPS)评分、Piper量表评分、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及绝对计数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KPS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Piper量表行为维度评分、B细胞的百分比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Piper量表行为维度、情绪维度、感觉维度评分及总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CD3^+T细胞的百分比及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计数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Piper量表行为维度评分明显下降(P<0.05);B细胞、CD4^+T细胞的百分比和绝对计数上升(P<0.05),CD3^+T细胞计数明显升高(P<0.05)。结论:调益三焦针灸法可明显缓解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疲乏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淋巴细胞数量、改善免疫功能实现的。
- 李文涛刘云鹤潘攀叶松山夏颖刘阿庆于建春
- 关键词:癌因性疲乏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细胞亚群绝对计数
- 针刺治疗多发梗死性痴呆1例被引量:1
- 2012年
- 痴呆(dementia)是指在意识清醒状态下,出现的已获得的职业和社会活动技能减退和障碍,认知功能下降,记忆减退和丧失,视空间功能损害,定向力、计算力、判断力等丧失,并相继出现人格、情感和行为改变等障碍,且呈进行性加重过程。
- 李文涛远慧茹
- 关键词:针灸疗法痴呆
-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生物信息学模式预测白花蛇舌草抗非小细胞肺癌关键靶点和分子机制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应用网络药理学和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白花蛇舌草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关键靶点,并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检索白花蛇舌草活性成分和靶点,利用GeneCards、DigSee和DisGeNET数据库获取NSCLC靶点并与药物靶点映射,使用Cytoscape软件构建"白花蛇舌草-活性成分-靶点-非小细胞肺癌"网络;采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构建靶标蛋白互作(PPI)网络,筛选关键靶点,运用R软件对靶标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利用ClueGO+CluePedia插件分析关键靶点和信号通路的关联。结果获取到白花蛇舌草中槲皮素和β-谷甾醇等4个抗NSCLC活性成分、63个潜在靶标和5个关键靶点MYC、AKT1、EGFR、CASP3及CCND1;GO富集主要涉及细胞增殖与凋亡调节、抑制肿瘤转移和侵袭、物质代谢和基因表达等多个生物学过程与功能;KEGG通路富集主要涉及多种癌症通路、蛋白多糖、AGE-RAGE信号通路、microRNAs、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PI3K-AKT信号通路和MAPK信号通路等。关键靶点与APAF1、CDK4/6、AKT2和TRIB3等在相关信号通路存在关联。结论本研究初步预测和揭示了白花蛇舌草抗NSCLC的关键靶点和可能的作用机制,体现了中药多组分、多靶点、多途径交互协作的特点,为白花蛇舌草抗肿瘤研究及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 叶松山刘云鹤李文涛夏颖赵芷洁若于建春
- 关键词:白花蛇舌草非小细胞肺癌网络药理学靶点分子机制
- 天津市北辰区某社区医院服务老人痴呆患病率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14
- 2015年
- 目的了解天津市北辰区某社区医院服务范围内老年性痴呆患病率。方法对天津市北辰区某社区医院服务范围内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该社区≥60岁人群基本情况进行调查,用简易精神量表(MMSE)测试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进行初筛。初筛阳性者由神经内科医师进行诊断性检查,并根据美国神经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4版(DSM-IV),美国国立神经病学、语言交流障碍和卒中-老年性痴呆及相关疾病学会(NINDS-ADRDA)痴呆诊断和美国国立神经病与卒中研究所/瑞士神经科学研究国际会议标准(NINDS-AIREN)做出最后诊断。结果本次调查痴呆患病率为9%(228/2 532)。其中AD 144例(占5.69%),VD 59例(占2.33%),混合性痴呆22例(占0.87%),其他类型痴呆3例(占0.12%)。AD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加(P<0.01)。文盲痴呆患病率最高,其次为小学,初中及以上者最低(P<0.01)。结论天津市北辰区社区痴呆患病率较高,AD是老年期痴呆的主要亚型、VD次之。老年期痴呆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文盲老人痴呆患病率较高。
- 李翀慧杨立顺赵岚苏志超潘攀王艳苓韩瑞贤李文涛刘云鹤李娜李付英于建春于涛
- 关键词:老年性痴呆患病率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
- CIK结合消岩汤治疗放弃放化疗肺癌60例近期疗效观察
- 目的:研究CIK结合消岩汤治疗放弃放化疗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放弃放化疗治疗的肺癌患者,采用CIK结合消岩汤进行治疗,并对治疗前后疗效、生活质量、相关实验室检查进行比较。
- 李文涛贾英杰李小江刘云鹤孔凡铭张晶
- 关键词:CIK消岩汤
- 三焦针灸法对中晚期胃腺癌癌因性疲乏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 2023年
- 目的观察三焦针灸法治疗中晚期胃腺癌癌因性疲乏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中晚期胃腺癌癌因性疲乏患者20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00例;剔除脱落患者后,对照组85例,治疗组7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中西医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三焦针灸法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卡氏功能状态(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评分、Piper量表评分、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以及淋巴细胞亚群(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NK细胞和B细胞)百分比和绝对计数的变化。结果对照组治疗后KPS评分升高且Piper量表中行为维度评分、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和淋巴细胞亚群CD4^(+)T细胞绝对计数均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Piper量表中情绪维度、感觉维度、认知维度和总分评分以及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CD3^(+)T细胞绝对计数、CD8^(+)T细胞绝对计数、NK细胞绝对计数和B细胞绝对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治疗后KPS评分升高,Piper量表中行为维度、情绪维度、感觉维度和总分评分均降低,CD3^(+)和CD4^(+)T细胞绝对计数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Piper量表中认知维度评分、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及CD8^(+)T、NK和B细胞绝对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三焦针灸法后可缓解中晚期胃腺癌患者的疲乏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和降低贫血的发生,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提高淋巴细胞数量、改善免疫功能和改善贫血状态来实现的,是临床上治疗胃腺癌癌因性疲乏的一种简便易行且确实有效的方法。
- 李文涛刘阿庆张冠刘云鹤刘云鹤杨艳杰王栋于建春
- 关键词:胃腺癌癌因性疲乏淋巴细胞亚群
- 艾灸足三里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被引量:30
- 2019年
- 目的:探寻改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生存质量的艾灸疗法。方法:将60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艾灸双侧足三里,每日1次。观察周期12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中+3CD、+4CD、+8CD百分含量及+4CD/+8CD比值、血红蛋白数值、Karnofsky(KPS)评分、中医主要症状评分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及组间+3CD、+4CD、+8CD细胞含量、血红蛋白含量及+4CD/+8CD比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KPS评分较治疗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主要症状量表中乏力、失眠、纳呆食少、自汗、头晕目眩症状评分及总分较治疗前降低(均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在乏力、气短、纳呆食少、头晕目眩、面色、心悸、腰膝酸软方面及总分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艾灸足三里能有效调节恶性肿瘤晚期患者免疫平衡,改善临床症状。
- 周婷李文涛于建春贾英杰
- 关键词:恶性肿瘤艾灸免疫平衡
- 蒿芩清胆汤治疗癌性发热验案1则被引量:2
- 2021年
- 1病案举例李某,女,57岁,2019年8月7日初诊。间歇发热伴四肢皮肤黯红色结节1月余。1999年行鼻部肿物切除术,术后未明确病理。2017年9月因“胃脘部胀满疼痛”查腹部CT示:胃窦幽门区胃壁增厚伴周围增大、肿大淋巴结,考虑恶性病变可能,后行病理检测(病理号:HZ59194)示:(胃角胃窦)NK/T细胞淋巴瘤,鼻型[NK/T-NL]。PET-CT检查示:胃窦及邻近胃体胃壁、鼻咽顶后壁、口咽双侧壁、舌根部、第6颈椎水平气管右旁软组织结节、左侧肾上腺结节、双肺呈放射性浓聚,提示恶性淋巴瘤广泛侵犯。
- 王熙李文涛方文岩
- 关键词:癌性发热蒿芩清胆汤验案
- 膀胱原发性腺癌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 2018年
- 膀胱腺癌是罕见的膀胱恶性肿瘤,发生率仅占膀胱癌的0.5%~2%,其恶性程度高,临床症状出现较晚,早期诊断困难,预后较差,临床治疗状况不容乐观。通过分析1例膀胱腺癌伴腹腔转移病例,复习膀胱腺癌的相关诊疗知识。
- 郭晓雪刘云鹤李文涛于建春
- 关键词:膀胱恶性肿瘤腺癌腹腔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