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960篇“ CIK“的相关文章
中医药协同CIK细胞治疗肾细胞癌研究进展
2024年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IK)细胞是一种新型的免疫活性细胞,目前,细胞免疫治疗已成为一种新型的肿瘤治疗方法。尤其对晚期癌症患者有一定优势。CIK细胞在肿瘤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具有增殖速度快、杀瘤活性强、杀瘤谱广、非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限制性杀瘤等特点。中医治疗是治疗肾癌的重要方法,可以改善晚期肾癌患者的肾功能,降低生物抑制剂和靶向治疗的毒副作用、延长生命周期。文章就中医药协同CIK免疫治疗用于晚期肾癌治疗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尹萍莫荣莲白媛媛侯恩存陈继冰
关键词:肾细胞癌细胞免疫治疗中医药治疗
DC-CIK免疫治疗联合化疗治疗血液恶性肿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
2024年
本研究旨在研究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dendritic cell and 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DC-CIK)免疫治疗联合化疗治疗血液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本研究从PubMed、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CNKI、WanFang Data、SinoMed和VIP等数据库中,收集2000年1月至2023年2月发表的符合要求的随机对照研究,应用RevMan 5.4.1软件进行Meta分析。共纳入15篇文献,894例患者,包括686例骨髓瘤患者和208例白血病患者,其中DC-CIK免疫治疗联合化疗治疗组共451例,设置为联合治疗组,而单纯化疗组共443例,设置为化疗(对照)组。分析结果显示,联合治疗组在临床疗效、预后情况、生活质量及各项免疫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和细胞因子分泌水平)等方面均优于化疗组,且不会给患者带来特异性的副作用。研究结果表明,DC-CIK免疫治疗联合化疗能够改善恶性血液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的抗肿瘤能力,从而显著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
熊华毅余鹏刘鲜梅宋咏刚胡祖权曾柱
关键词:血液恶性肿瘤META分析
DC联合CIK治疗156例局部晚期或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
2024年
目的:评价DC联合CIK治疗156例局部晚期或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至2023年12月在东部战区总医院肿瘤科进行自体DC联合CIK治疗的156例局部晚期或晚期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近期疗效、远期疗效。结果:156例胰腺癌患者中有92例治疗前后均进行了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CR 0例,PR 0例,SD 42例,PD 50例,ORR为0%,DCR为45.65%。外周血CA199水平在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但有19例患者治疗后下降超过20%。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CD3^(+)、CD4^(+)、CD8^(+)、CD56^(+)、CD25^(+)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和CD4+/CD8+T细胞比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患者外周血IL-2、IFN-γ的平均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TNF-α和IL-6无显著差异(P>0.05)。156例患者mOS为8.53个月,1年累积生存率为39%,2年累积生存率为15%,3年累积生存率为15%,没有随访到5年的生存数据。治疗过程中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DC-CIK能使局部晚期和晚期胰腺癌患者产生抗肿瘤免疫反应,取得一定的客观疗效并可能使患者生存期延长。
舒艳何园张燕史瑞芳王竞汪耔璇王仲达朱越王静姚露傅龚博雷增杰贾绍昌江龙委周晓娴
关键词:胰腺癌树突状细胞临床疗效
DC-CIK联合化疗加靶向治疗对晚期结肠癌效果探讨
2024年
探讨DC-CIK联合化疗加靶向治疗对晚期结肠癌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8月-2023年8月间收治患者100例,随机法分为对照组(50例,化疗加靶向治疗)和观察组(50例,DC-CIK联合化疗加靶向治疗)。对比血清指标、疗效、生活质量、不良反应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血清指标、生活质量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指标、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DC-CIK联合化疗加靶向治疗可强化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疗效、生活质量和免疫力,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推广。
邢亚峰
关键词:DC-CIK化疗靶向治疗晚期结直肠癌
肿瘤特异性个体化多靶点DC-CIK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2024年
目的:评价肿瘤特异性个体化多靶点自体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DC-CIK)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PLC)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1年9月东部战区总医院肿瘤科行DC-CIK治疗的119例中晚期PL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治疗时负载DC的抗原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使用患者自体特异性多肽负载为pDC-CIK组(n=21),另一组使用肿瘤细胞裂解物负载为DC-CIK组(n=98)。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资料,包括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甲胎蛋白、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因子(IL-2、IFN-γ、TNF-α和IL-6)水平的变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119例PLC患者治疗后,pDC-CIK和DC-CIK组两组客观缓解率均为0%,疾病控制率分别为76.1%和72.4%(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3^(+)、CD4^(+)、CD8^(+)、CD56^(+)、CD25^(+)和CD4^(+)/CD8^(+)T淋巴细胞水平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外周血IL-2、IFN-γ、TNF-α和IL-6的平均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均P<0.001),两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IL-2、TNF-α和IL-6的平均水平无显著差异(均P>0.05),而pDC-CIK组IFN-γ水平显著高于DC-CIK组(P<0.05)。pDC-CIK组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为59.84个月,高于DC-CIK组的46.54个月,但无统计学差异(P=0.16)。治疗过程中无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PLC患者行肿瘤特异性个体化多靶点DC-CIK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并能改善免疫功能,相较肿瘤细胞裂解物负载DC-CIK有进一步获益趋势。
吴文清谢聪颖江龙委贾绍昌胡建华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树突状细胞多靶点
DC+CIK细胞免疫治疗对原发性肝癌术后患者效果的影响
2024年
分析DC+CIK细胞免疫治疗对原发性肝癌术后患者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03月~2024年03月本院收治的90例原发性肝癌术后患者,按照不同的诊断方式对全部患者诊断,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效果高(P<0.05);治疗后,研究组细胞免疫功能优(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治疗后,研究组生活质量水平显著高(P<0.05)。结论 DC+CIK细胞免疫治疗对原发性肝癌术后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提升治疗效果与生存质量,且安全性较高,建议运用。
屈艳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术后术后并发症
DC-CIK细胞过继免疫治疗联合XELOX方案化疗对进展期结直肠癌患者的疗效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对进展期结直肠癌患者采用树突状细胞诱导的杀伤细胞(Dendritic Cell-cytokine-induced Killer,DC-CIK)过继免疫治疗+XELOX方案化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苏州明基医院于2019年2月—2022年3月收治的98例进展期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投掷硬币法分为两组,各49例。参照组采取单纯化疗方法,研究组采取DC-CIK细胞过继免疫治疗+XELOX方案化疗,对比两组的治疗结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疾病缓解率(63.27%)、疾病控制率(75.51%)优于参照组的40.82%、55.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47、4.503,P均<0.05);治疗后,研究组自然杀伤细胞、CD3^(+)、CD4^(+)水平高于参照组,CD8^(+)水平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研究组白细胞介素-2、肿瘤坏死因子-α以及干扰素-γ水平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对进展期结直肠癌患者采用DC-CIK细胞过继免疫治疗+XELOX方案化疗可获得明显的综合效果。
张静杨光
一种促进CIK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体外培养方法及其培育的CIK细胞
本发明涉及细胞培养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促进CIK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体外培养方法及其培育的CIK细胞,所述体外培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单个核细胞用第一培养液重悬,培养后得到细胞悬液;(2)将细胞悬液中的培养基更...
杨业国苏晓萍刘维康叶茂郑荣杰王仕米邓佐成
一种七肽及用于DC-CIK细胞培养制备DC-CIK细胞培养基的用途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七肽及用于DC‑CIK细胞培养制备DC‑CIK细胞培养基的用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七肽YGEAWGS,活性测试表明,该七肽YGEAWGS用于DC‑CIK细胞培养可以提高其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力,可以用于制备DC...
郭超张森卢美玲
CIK细胞杀伤肿瘤细胞的检测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CIK细胞杀伤肿瘤细胞的检测方法,涉及CIK细胞杀伤肿瘤细胞的检测方法技术领域。复苏后用完全培养基重悬细胞,以1:5入T‑25培养瓶,混匀后转入培养箱中,再转移至离心管,离心处理,离心完成后弃去上清,重悬调整...
刘元王淑玲

相关作者

于津浦
作品数:156被引量:565H指数:11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CIK 乳腺癌 髓系来源抑制细胞 CIK细胞 调节性T细胞
曹水
作品数:99被引量:298H指数:9
供职机构:天津市肿瘤防治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CIK 髓系来源抑制细胞 乳腺癌 预后 调节性T细胞
陈宝安
作品数:749被引量:1,789H指数:17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研究主题: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白血病 汉防己甲素 多药耐药 K562/A02
宋永平
作品数:491被引量:1,095H指数:13
供职机构:河南省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白血病 造血干细胞移植 文献复习 多发性骨髓瘤 急性髓系白血病
邓琦
作品数:124被引量:388H指数:9
供职机构: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研究主题:急性白血病 周围神经毒性 血液病 白血病 CD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