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超监护下宫腔镜对子宫切口妊娠物的诊治价值被引量:8
- 2006年
- 【目的】探讨B超监护下宫腔镜对子宫切口妊娠物的诊治价值。【方法】对28例子宫切口妊娠物的患者在B超监护下经宫腔镜进行诊断、定位后吸取或镜下直接钳取残留胚物等治疗。【结果】28例中27例成功,其中1例胚胎吸出后出血较多,经纱条填塞等止血处理后成功。B超监护宫腔镜下清宫一次成功率96.4%。1例经宫腔镜定位吸出大块胚物后,B超提示子宫切口穿透,立即开腹手术,术中见病灶组织已侵蚀膀胱,行病灶清除并修补切口。【结论】B超监护下宫腔镜具有安全、直接、准确、微创的特点,对子宫切口妊娠物的诊治是极其有效的方法。
- 熊敏曹雪霏
- 关键词:子宫妊娠宫腔镜检查
- 宫腔镜检查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准确性评价
- 2005年
- 目的评价宫腔镜检查诊断子宫肉膜息肉的准确性。方法对252例宫腔镜检查诊断为子宫肉膜息肉的病人进行了息肉摘除并分段诊刮,将宫腔镜检查结果、术后病理结果及术前B超相比较。结果252例宫腔镜检查为子宫肉膜息肉中,术后病检有232例为息肉,诊断符合率为92.1%;术前B超检查宫肉膜异常者有379例,诊断符合率为61.2%。结论宫腔镜检查是诊断子宫肉膜息肉的可靠方法。
- 熊敏曹雪霏崔超美易德纯
- 关键词:子宫内膜息肉术前B超检查分段诊刮息肉摘除病理结果术后病检
- 宫腔镜在子宫异常出血中的应用
- 2003年
- 目的 评估宫腔镜检查在子宫异常出血中的作用及重要性。 方法 对 10 3例子宫异常出血的患者行宫腔镜检查诊断或 /和诊刮组织送病理组织学检查 ,最后将两诊断结果与临床结果比较分析。 结果 宫腔镜诊断与病理学诊断完全符合 98例 ,符合率 95 .15 % ,高于临床诊断的符合率 (70 .87% ) (P<0 .0 1)。
- 崔超美曹雪霏熊敏
- 关键词:子宫异常出血宫腔镜诊断病理学诊断
- 高危型HPV检测在宫颈上皮内瘤变LEEP治疗后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索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行宫颈环形电圈切除术(LEEP)治疗前后的高危型HPV(HR-HPV)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本院432例CIN患者进行LEEP术治疗,术前检测HR—HPV,术后6个月复查HR-HPV、TCT、阴道镜。结果432例CIN患者LEEP术前及术后HR—HPV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6.73,P=0.000);CIN患者LEEP术后6个月HPV转阴率为89.8%(361/402),CINIHR-HPV转阴率最高,其次分别为CIN1I和CINⅢ,CINIHR—HPV转阴率与CIN11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9,P〈0.05),但与CIN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IN患者术前HR-HPV负荷量1~〈10pg/ml者和10~〈500pg/ml者,术后6个月HR—HPV转阴率分别为100%,97.6%,两者HR-HPV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IN患者术前HR-HPV负荷量500—1000pg/ml者和〉1000pg/ml者,术后6个月HR—HPV转阴率分别为75.4%,61.82%,两者HR-HPV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IN患者术前HR—HPV负荷量1-〈10pg/ml者和10-〈500pg/ml者,术后HR-HPV清除率高于HR-HPV负荷量500—1000pg/ml者和〉100%#ml者,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40.57,64.89,23.99,42.67,P=0.000);CIN患者行LEEP术治愈率为88.7%;术后复查发现的42例CIN患者,40例HR-HPV阳性,2例阴性,HR.HPV预测病变残留率为95.2%。结论LEEP是治疗CIN、清除女性宫颈HR.HPV感染的一种有效方法;术前HR-HPV负荷量高低与术后病毒清除率有关,术前HR—HPV负荷量〉500pg/ml时清除率明显降低;术后检测HR-HPV对宫颈病变的残留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 卢艳崔超美曹雪霏熊敏易德纯李军蒋翠辉吴岭
- 关键词: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电外科手术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 434例不孕症宫腔镜检查结果分析
- 2012年
- 目的对434例不孕症宫腔镜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1年3月在本院门诊或住院治疗的不孕患者434例,其中原发不孕178例,继发不孕256例,选择患者在月经干净之后的3~7d内到医院进行宫腔镜和腹腔镜检查。结果 178例原发不孕患者检查结果正常106例,子宫畸形6例,宫内膜息肉24例,宫腔粘连8例,宫内膜炎等其他病变34例。继发不孕256例,检查结果正常164例,畸形8例,息肉21例,粘连38例,内膜炎等异常25例。原发不孕患者中,68例行宫腹联合,输卵管插管通液检测发现双侧输卵管阻塞12例,单侧阻塞10例。继发不孕患者中,102例行宫腹联合检查,输卵管插管通液发现双侧阻塞41例,单侧阻塞11例。结论宫腔镜检查具有简便、创伤小、恢复快、不需住院等优点,可全面判断不孕症宫腔内病变,在不孕症的宫腔病因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曹雪霏熊敏
- 关键词:不孕症宫腔镜
- 宫腔镜诊治早期宫角妊娠5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探讨宫腔镜对早期(孕8周以内)宫角妊娠诊断与治疗的价值。【方法】对本院2004年1月至2006年10月采用宫腔镜联合B超和(或)腹腔镜诊治的56例宫角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54例手术1次成功,2例行2次刮宫,无术中、术后并发症。56例随访2-30个月,平均12个月,16例有生育要求者中8例已足月分娩。【结论】宫腔镜与B超和(或)腹腔镜联合应用为诊治宫角妊娠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尤其适用于要求保留生育能力的年轻患者。
- 曹雪霏
- 关键词:妊娠妊娠宫腔镜检查
- 高危型HPV负荷量、年龄与宫颈上皮内瘤变分级的相关性
- 2012年
-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负荷量、年龄与宫颈上皮内瘤变分级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圜液基薄层细胞检测(TCT)异常和第二代杂交捕获实验(HC-Ⅱ)阳性行阴道镜下活检患者1376例,按组织学诊断分为慢性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I、cINⅡ/Ⅲ三组,高危型HPV(HR—HPV)负荷量按大小分成5个等级,分析HR—HPV负荷量、年龄与宫颈上皮内瘤变分级的关系。【结果11376例患者中组织学诊断为慢性宫颈炎686例,CINI292例,CINⅡ/Ⅲ398例,HR~HPV负荷量分级与宫颈病变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0~40岁年龄组宫颈病变发病率最高,显著高于〈30年龄组及〉40岁年龄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R—HPV负荷量与宫颈病变分级无明显关系;30~40岁是宫颈病变发病的高发年龄。
- 崔超美卢艳曹雪霏熊敏易得纯李军蒋翠辉吴岭
- 关键词:乳头状瘤病毒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年龄因素
- 48例产后胎盘植入宫腔镜治疗的临床观察被引量:9
- 2012年
- 目的研究宫腔镜治疗产后胎盘植入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自2003年3月~2011年3月成功诊治的住院患者4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有98%的患者于术后2个月后恢复了月经,没有恢复月经的患者只有1例,属于2次清宫治疗,也于2次治疗后恢复了月经。结论宫腔镜下清宫术治疗产后胎盘植入没有产生严重的并发症,对保护子宫,恢复身体有重要的保护作用。
- 曹雪霏崔超美
- 关键词:胎盘植入宫腔镜
- 宫颈电环切除术诊断与治疗宫颈低度病变的临床观察
- 2004年
- 目的 总结宫颈电环切除术(LEEP)在诊断与治疗宫颈低度病变中的应用。方法 宫颈细胞学和阴道镜检查异常并中或重度宫颈糜烂,病理切片检查结果为慢性宫颈炎,鳞状上皮增生,底层细胞增生活跃患者441例,用LEEP刀环状锥形切除宫颈增生炎性组织,切除组织全部送病理切片检查,并定期随访平均8个月。结果 术后病理检查发现CINⅠ6例,CINⅡ3例.术后3月宫颈糜烂一次性治愈率达97.51%,有效率达100%,细胞学及阴道镜检查无异常发现。平均手术时间3min,术中出血1~10mL.无术后感染。5.9%的患者脱痂出血超过月经量,经压迫止血。结论 宫颈电环切除术(LEEP)诊断及治疗宫颈低度病变、严重慢性宫颈炎安全,简便,诊断及治愈率高。
- 曹雪霏熊敏崔超美易德纯
- 关键词:慢性宫颈炎切除术CIN病理切片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