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武
- 作品数:7 被引量:74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地震科技创新是提升国家防震减灾事业综合实力的根本2012中国地震局科技创新暨成果交流推广会议展览会参观纪实被引量:1
- 2013年
- 2012年12月下旬,中国地震局举办了一次科技创新暨成果交流推广会议展览会,展示了"十一五"以来地震系统取得的具有突出应用实效的科技成果,这些成果覆盖了地震监测预报、震害防御和应急救援等体系,并大都应用到了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与国防建设领域,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 龙海云张爱武黄宝忠赵萍姚奕婷孟令媛
- 关键词:防震减灾
- 地震科学数据共享工程被引量:28
- 2007年
- 地震科学数据共享工程是在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统一规划和管理下,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离散的地震科学数据资源,构建面向全社会的网络化、智能化的管理与共享服务体系,实现数据采集、加工、保存的标准化、规范化。文中分析地震科学数据资源的现状,介绍了地震科学数据共享工程的概况、技术思路、建设目标和实施步骤。
- 刘瑞丰蔡晋安彭克银单新建代光辉田力庞丽娜张爱武
- 关键词:数据库数据集
- 2010年玉树地震的构造环境、历史地震活动及其复发周期估计被引量:17
- 2010年
- 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发生了7.1级地震,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重大的经济损失。发生该地震的甘孜-玉树断裂是川滇菱形块体的边界断裂,晚第四纪左旋走滑运动强烈。震中所处的甘孜-玉树断裂中段,震前历史地震活动与东南段相比较弱。本文利用玉树地震的基本参数资料和地震破裂反演结果,综合历史地震法和地震矩率法估算出了玉树地震的复发周期约为200年。
- 任俊杰谢富仁刘冬英张爱武
- 关键词:玉树地震构造环境复发周期
- 一种用于机载LiDAR波形数据高斯分解的高斯拐点匹配法
- 代全波形机载LiDAR获取的全波形/波形数据,反映了地物的垂直分布,揭示了地物的几何和物理属性,是地物分类的重要判据.与多回波机载LiDAR获取的离散点云数据相比,全波形机载LiDAR获取的波形数据能提供更多的目标信息(...
- 段乙好张爱武刘诏王书民王京萌叶秋虹
- 关键词:激光雷达
- 近震震源深度测定精度的理论误差分析被引量:20
- 2010年
- 震源深度是地震学中最难准确测定的参数之一,各种方法对于震源深度的估计都具相当程度的不确定性,影响着人们对震源过程的认识。各种因素对震源深度的影响是非线性的,本文从近震走时公式入手,分析了震中距、到时残差和速度模型(地壳模型)对震源深度的影响。当地震波传播速度一定时,震源深度的误差随着震中距或台站距离的增大和走时残差的增大而增大。走时残差一定时,震源深度误差随着震中距的增大和地震波速度的增大而增大。研究也表明,当速度已知,走时残差一定时,越浅的地震,定位误差可能越大。定位精度产生的水平误差随着震中距、走时误差和地震波速度的增大而增大,震源深度误差也将增大。另外,震源深度的误差会导致发震时刻的变化,随之而来的结果都会因此而改变。
- 张晁军张晓东苗春兰丁秋琴张爱武
- 重大建设工程项目档案的建立与管理初探——以中国地震背景场探测项目为例被引量:3
- 2016年
- 档案建立与管理是国家重大建设工程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项目顺利实施和运维的重要保障。由于重大工程项目往往系统复杂,建设单位多,实施周期长,档案材料类型多,因而对如何有效开展档案建立与管理,值得认真研究。探讨了重大建设工程项目科技档案归档要求与档案整理规范、整理归档的内容与方法,叙述了"十二五"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中国地震背景场探测项目"及其科技档案的建立与管理,重点描述了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建设项目材料归档情况。最后依据该项目档案实际完成情况对重大建设项目档案建立与管理的经验与不足进行了讨论。
- 吕金霞牛爱军马小玲张爱武王超
- 关键词:档案管理地震
- 由同震形变理论计算地震烈度分布的讨论被引量:5
- 2011年
- 本文以海地7.3级地震和汶川8.0级地震为例,介绍了同震位移烈度方法,即在已知地震三要素、断层走向、倾向和滑动方向的情况下,可通过计算绝对同震位移来确定地震烈度分布。研究表明,由绝对同震位移计算的地震烈度分布与实际地震烈度有很好的一致性,特别是在极震区其对应效果更好。尽管这种计算结果有时与实际情况有一定出入,但这对震后快速做出灾害评估和制定救灾策略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强地震发生的地区由于台站稀疏和大地震短时间资料数据不能及时获取的情况下,本方法更具有一定的优势。
- 张晁军李卫东李大辉林捷侯燕燕张爱武陈会忠
- 关键词:地震三要素断层参数同震形变地震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