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蔡晋安

作品数:44 被引量:222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19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标准

领域

  • 43篇天文地球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8篇地震
  • 7篇地球物理
  • 7篇地震前
  • 7篇震前
  • 6篇电离层
  • 4篇地壳
  • 4篇减灾
  • 3篇地震活动
  • 3篇地震活动图像
  • 3篇地震预测
  • 3篇电磁扰动
  • 3篇震害
  • 3篇震害预测
  • 3篇震灾
  • 3篇三峡水库
  • 3篇神经网
  • 3篇神经网络
  • 3篇示范区
  • 3篇水库
  • 3篇汶川8级地震

机构

  • 38篇中国地震局地...
  • 12篇中国地震局地...
  • 10篇中国地震台网...
  • 9篇北京大学
  • 9篇中国科学院
  • 8篇福建省地震局
  • 6篇中国地震局
  • 1篇中国地震局地...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中国气象科学...
  • 1篇中国水利水电...
  • 1篇宁夏回族自治...

作者

  • 44篇蔡晋安
  • 15篇陈会忠
  • 7篇欧阳新艳
  • 7篇申旭辉
  • 7篇张学民
  • 7篇赵庶凡
  • 6篇刘瑞丰
  • 6篇刘静
  • 5篇赵旭
  • 4篇钱家栋
  • 4篇黄建平
  • 3篇林思诚
  • 3篇林树
  • 2篇周克昌
  • 2篇郑师春
  • 2篇张崇立
  • 2篇李志强
  • 2篇赵振东
  • 2篇陈建英
  • 2篇袁一凡

传媒

  • 5篇国际地震动态
  • 3篇地震学报
  • 2篇地震
  • 2篇大地测量与地...
  • 1篇地震地质
  • 1篇空间科学学报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地球物理学进...
  • 1篇电波科学学报
  • 1篇地震地磁观测...
  • 1篇地震科技情报
  • 1篇福建地震
  • 1篇工程研究——...
  • 1篇中国地球物理...
  • 1篇2014年中...
  • 1篇中国地球物理...
  • 1篇中国地震学会...
  • 1篇1990年中...
  • 1篇“地球物理信...

年份

  • 1篇2024
  • 5篇2021
  • 2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4
  • 4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5篇2009
  • 5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7
  • 1篇1991
  • 1篇1990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华夏地块东南部地壳地震各向异性特征初步研究被引量:30
2007年
本研究采用SAM剪切波分裂分析方法,使用福建区域数字地震台网记录到的(1999年01月~2003年12月)的波形资料,挑选符合剪切波窗口条件的记录,得到华夏地块东南部地区(23°N^29°N,116°E^120°E)10个台站的剪切波分裂参数.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域快剪切波平均偏振方向为NW109.4°±42.6°,慢剪切波平均时间延迟为2.5±1.5(ms/km),快剪切波平均偏振方向对应该区的水平主压应力方向.闽东台站NW方向的快剪切波偏振优势方向揭示了NW向的水平主压应力和NW走向断裂的构造意义.两个闽西台站NE方向的快剪切波偏振优势方向与区域水平主压应力方向不一致,与NE走向的断裂一致,体现了局部构造和局部应力场的复杂性.本研究证实,位于活动断裂上的台站的快剪切波偏振方向的优势方向与断裂走向一致,位于海边或岛上的台站的快剪切波偏振方向较为离散,主要是受到不规则表面地形和断裂交汇的影响.慢剪切波延迟时间的空间分布特征,显示沿海地区慢剪切波延迟时间变化较大,而内陆地区则较为平缓.
吴晶高原蔡晋安石玉涛林树鲍挺李祖宁
关键词:地震各向异性剪切波分裂地壳应力
基于地震活动图像预测地震的机器学习试验
地震活动图像是地震科学研究的基础图件之一,它反映了地震活动位置、地表破裂信息、深部构造信息以及区域构造应力场信息。以往的研究认为大震孕育过程具有一定普遍意义的长期、中期、短期地震活动图像的演变形式,即地震背景空区-增强活...
蔡晋安尹晓菲
关键词:地震活动图像
基于LSTM方法的新疆地震时间预测试验
深度学习中的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神经网络作为一种特殊的循环神经网络模型,能够充分考虑时间序列的相关性,有效避免梯度消失和爆炸,在当前时间序列数据预测中得到广泛应用。我们将其...
陈翰林蔡晋安黄伟
关键词:神经网络模型机器学习算法
DEMETER卫星观测到的智利7.9级地震前的电离层电磁扰动被引量:14
2009年
利用法国DEMETER卫星观测的电离层电磁数据,分析了2007年11月14日智利7.9级地震前10天内的电磁信号记录,结果发现在震前1周内,低频电磁扰动开始在比较宽的纬度范围内增强,震前3天异常信号幅度达到最大,并在低纬度地区尤其突出.以5天为间隔,比较分析了多参量的空间图像,发现在震前5天异常幅度和范围扩大,震中位于异常区域的边缘地带.分析认为,这次地震前的异常信号与孕震区电磁辐射信号增多及空间加热扰动有关.
张学民钱家栋欧阳新艳申旭辉蔡晋安赵庶凡
关键词:DEMETER卫星电离层电磁扰动
地球物理智能物联网技术架构探讨
蔡晋安陈会忠沈萍胡天跃彭丰林
城市防震减灾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设计探讨被引量:1
1999年
本文研究了基于GIS的城市防震减灾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阐明了系统总体设计思想,分析了系统结构设计和主要层面设计以及运行环境,该系统既可为开展城市防震减灾研究工作的工具,又可作为城市防震减灾日常管理工作的工具,及面向各级领导和社会公众宣传防震减灾知识的演播系统。
蔡晋安程承旗林思诚赖志斌张锦福郑师春赵志伟
关键词:地震信息系统防震减灾城市
机器学习与地震科学研究
美国地质调查局地球物理学家David Lockner说,"机器学习的能力,就是你把一切都扔在锅里,有用的参数就自然地掉出来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具有广阔前景和无限潜力,正对地震科学领域产生着战略性和全局性的影响,将全面推动...
蔡晋安陈会忠沈萍胡天跃彭丰林
关键词:卷积神经网络
人工智能与地球物理
<正>前言不知哪位前辈具有先知先觉功能,将计算机也称作'电脑',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计算机正名副其实地变成真正的电脑,逐步代替人的脑力劳动。据百度给出的人工智能内涵,人工智能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
蔡晋安陈会忠沈萍胡天跃彭丰林
关键词:地球物理人工智能
三峡库区地震精定位中确定速度模型的方法被引量:9
2009年
研究三峡库区地震精定位中确定速度模型的方法,分析不同速度模型对地震定位精度的影响,并选取多种方法来定量评价不同速度模型的地震定位精度。当地震分布或台站能够较好的覆盖研究区域,采用Kissling方法拟合观测数据得到的速度模型地震定位精度最高。当地震分布不能较好的覆盖研究区域,由人工地震测深结果得到的速度模型地震定位精度次之。当没有足够的观测数据,也没有人工地震测深结果,综合研究区域内的相关研究成果确定的速度模型也是可用的,但是地震定位的精度不高,特别是震源深度的精度很差。
赵旭李强刘瑞丰蔡晋安
关键词:地震定位数据拟合
福建及台湾地区三维P波地壳速度结构
福建及其台湾海峡地区位于太平洋板块、菲律宾板块和欧亚板块的交会部位,它是欧亚板块东南边缘大陆向海洋过渡的地带。该地区西面受到欧亚板块的挤压,东部有菲律宾板块的俯冲,地质构造极其复杂。台湾是我国境内地震活动最强烈的地区,而...
黄金莉李祖宁林树蔡晋安陈祥熊鲍挺
关键词:地壳速度结构漳州盆地地热异常区欧亚板块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