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明

作品数:21 被引量:69H指数:4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计划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7篇动脉
  • 9篇主动脉
  • 9篇冠状
  • 9篇冠状动脉
  • 9篇非体外
  • 8篇动脉旁路
  • 8篇动脉旁路移植
  • 8篇移植术
  • 8篇体外循环
  • 8篇旁路移植
  • 8篇外循环
  • 8篇冠状动脉旁路
  • 8篇冠状动脉旁路...
  • 8篇非体外循环
  • 7篇动脉旁路移植...
  • 7篇旁路移植术
  • 7篇冠状动脉旁路...
  • 6篇术后
  • 4篇主动脉夹层
  • 4篇急性A型主动...

机构

  • 2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市心肺血...
  • 1篇北京市第一社...

作者

  • 21篇张明
  • 9篇王盛宇
  • 9篇赵铁夫
  • 9篇张春晓
  • 8篇孙立忠
  • 7篇陈宏
  • 7篇郑军
  • 7篇朱俊明
  • 5篇邢晓燕
  • 5篇刘楠
  • 4篇潘旭东
  • 3篇程力剑
  • 3篇郑帅
  • 3篇王坚刚
  • 3篇白涛
  • 3篇曾文
  • 3篇乔志钰
  • 3篇刘永民
  • 2篇马涵英
  • 2篇乔岩

传媒

  • 4篇心肺血管病杂...
  • 4篇中国胸心血管...
  • 3篇中华胸心血管...
  • 2篇中国心血管病...
  • 2篇中国医师协会...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中国实用护理...
  • 1篇中国急救复苏...

年份

  • 4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3
  • 5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7
  • 1篇2006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常温非体外循环下全胸腹主动脉替换术被引量:17
2011年
目的总结常温非体外循环下全胸腹主动脉替换术(total thoraco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repair,ffAAAR)的手术方式和早期治疗效果。方法2009年2月至2010年12月,共完成4l例全胸腹主动脉替换术,其中27例CrawfordⅡ型胸腹主动脉瘤(thoraco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TAAA)患者接受常温非体外循环tTAAAR治疗。男18例,女9例;平均年龄(41.85±10.11)岁。手术经左侧胸腹联合切口、腹膜外人路,常温非体外循环下建立降主动脉一双侧髂动脉旁路循环,然后采用分段阻断法,重建T6~T12肋间动脉及内脏血管。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手术,降主动脉阻断(13.78±3.77)min。脊髓缺血(19.19±3.93)min,内脏缺血(25.19±5.88)min。1例患者术中死亡,其余患者均生存。术后永久性脊髓损伤2例,呼吸系统并发症3例。结论中国全胸腹主动脉瘤患者应早期积极治疗,常温非体外循环下的全胸腹主动脉替换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策略。
孙立忠程力剑朱俊明刘永民张宏家郑斯宏郑军白涛张明
关键词:主动脉瘤脊髓缺血常温非体外循环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转体外循环停跳方式的选择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在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中转为体外循环辅助时是否停跳与手术效果的关系。方法 2016~2018年北京安贞医院行非体外循环CABG术中转行体外循环辅助的手术患者177例。根据术中心脏是否停跳,将患者分为两组:不停跳组:76例,男45例、女31例,年龄(63.53±6.98)岁,应用体外循环下不停跳CABG;停跳组:101例,男66例、女35例,年龄(63.98±8.37)岁,应用体外循环下改良灌注CABG。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全部患者围术期死亡14例。停跳组桥血管平均流量高于不停跳组(P=0.033),桥血管搏动指数低于不停跳组(P=0.001),两组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P=0.036)、体外膜肺氧合(P=0.038)、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P=0.014)、呼吸机辅助时间(P=0.021)、ICU监测时间(P=0.012)、围术期死亡率(P=0.025)和术后6 d射血分数(P=0.023)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非体外循环CABG中转体外循环辅助下改良灌注的停跳CABG较不停跳CABG能够得到更好的围术期临床效果,是值得推荐的手术方式。
赵铁夫王盛宇张春晓张明曾文王坚刚郑帅陈宏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体外循环不停跳
运动干预对非体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中年患者健康相关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0
2021年
背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已经成为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方法,随着手术技术和器械的改进,国内每年接受该手术的患者逾30000例,且数量持续增加。既往医生对术后患者更多的关注其生理指标的康复效果,而忽视了患者心理康复的相关问题。目的探讨运动干预对非体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后中年患者健康相关生存质量(HRQOL)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单一手术组行OPCAB的中年患者348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术后6~18个月是否能够达到运动标准分为运动组(144例)和对照组(204例)。于术后6个月和18个月分别测定患者的射血分数(EF)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并应用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进行测评,记录生理机能(PF)、生理角色限制(RP)、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活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角色限制(RE)、心理健康(MH)、生理健康内容(PHC)、心理健康内容(MHC)评分及SF-36总分,比较两组间术后6个月及术后18个月各指标间有无差异。结果术后6个月,两组间EF、LVEDD、PF评分、RP评分、BP评分、GH评分、VT评分、SF评分、RE评分、MH评分、PHC评分、MHC评分、SF-36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8个月,运动组EF、PF评分、RP评分、BP评分、GH评分、VT评分、SF评分、RE评分、MH评分、PHC评分、MHC评分、SF-36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8个月,两组间LVED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及运动组术后18个月的EF、PF评分、RP评分、BP评分、GH评分、VT评分、SF评分、RE评分、MH评分、PHC评分、MHC评分、SF-36总分均高于术后6个月,LVEDD低于术后6个月(P<0.05)。结论达标的运动干预可以明显提升OPCAB后中年患者的HRQOL。
赵铁夫王盛宇张春晓张明陈宏马涵英
关键词:健康相关生存质量运动疗法
老年冠心病患者术后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辅助治疗的医院感染分析及护理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 总结冠状动脉移植术后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辅助的老年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和护理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4月至2009年2月冠状动脉移植术后IABP辅助治疗的111例老年患者的医院感染资料,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11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29例,其中死亡19例,非医院感染的患者死亡11例,两类患者病死率比较有显著差异.29例院内感染患者中,共分离出阳性菌87株,其中革兰阴性菌47株,革兰阳性菌23株,真菌17株.结论 医院感染是老年冠状动脉移植术后IABP辅助患者的死亡危险因素之一,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加强护理和监测,控制/减少医院感染的机会,以降低病死率.
王艳蓉黄文华张明
关键词:医院感染冠状动脉移植术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老年
乙胺碘呋酮在瓣膜置换升主动脉开放后顽固性心室颤动中应用的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在瓣膜置换手术中升主动脉开放后出现顽固性心室颤动(室颤)时经主动脉根部灌注乙胺碘呋酮对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06年10月至2016年10月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单一手术组行瓣膜置换术中主动脉开放后顽固性室颤患者42例作为药物组,其中男26例、女16例,年龄(56.31±12.56)岁,顽固性室颤时再次阻断升主动脉,应用乙胺碘呋酮(150 mg稀释至20 ml)经主动脉根部灌注管注入,并反复抽吸8~10次,累计总量约150~200 ml,然后开放升主动脉阻断钳,快速挤压升主动脉,频率约200次/min。选择同期其他手术组术中表现相同患者53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35例、女18例,年龄(58.79±19.81)岁,顽固室颤时采取临床常用处理方法,如继续给予1 mg/kg利多卡因静脉推注,同时再次阻断升主动脉,给予温血灌注等方法,直至心脏复跳。比较两组临床结果。结果药物组围术期死亡1例,对照组围术期死亡2例。药物组除颤次数[(3.11±0.59)次vs.(4.91±1.34)次,t=–2.917,P=0.000]、复跳后室颤发生(2例vs.6例,χ2=5.213,P=0.000)、复跳5min后心率[(91.65±9.81)次/min vs.(98.32±10.21)次/min,t=–2.019,P=0.032]、体外循环辅助时间[(71.68±10.21)min vs.(81.59±12.93)min,t=–2.512,P=0.032]、多巴胺用量[(4.32±1.28)μg/(kg·min)vs.(5.79±1.98)μg/(kg·min),t=–2.781,P=0.015]、肾上腺素用量[(0.03±0.01)μg/(kg·min)vs.(0.06±0.02)μg/(kg·min),t=–3.996,P=0.000]和去甲肾上腺素用量[(0.01±0.01)μg/(kg·min)vs.(0.03±0.01)μg/(kg·min),t=–4.163,P=0.000]均短于或少于对照组,复跳5 min后窦性心律发生率高于对照组(42.8%vs.9.4%,χ~2=11.211,P=0.000)。结论在瓣膜置换术中主动脉开放后出现顽固性室颤的患者,通过再次阻断升主动脉,经停跳灌注管向主动脉根部再次灌注乙胺碘呋酮,可明显提高心脏复跳率和避免再次室颤的出现,缩短体外循环辅助时间,减少正性肌力药物的使用剂量,取得良好效果。
赵铁夫王盛宇陈宏张春晓张明
关键词:乙胺碘呋酮心室颤动瓣膜置换术
运动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干预效果的研究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运动对非体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在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单一手术组行非体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258例,按照其术后6~12个月是否运动达标分为运动组和对照组,于术后6个月和12个月分别应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进行测评。结果:运动组患者术后12个月焦虑[(6.63±1.27)vs.(6.20±1.18),t=2.462,P=0.015]和抑郁[(6.05±0.93)vs.(5.67±1.05),t=2.683,P=0.008]得分低于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两组比较,运动组焦虑得分[(6.20±1.18)vs.(6.66±1.06),t=-3.262,P=0.001]低于对照组。结论:对于行非体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患者,达标的运动干预可以明显缓解患者的焦虑状态。
赵铁夫王盛宇张春晓张明陈宏马涵英
关键词:焦虑抑郁
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病人6min步行试验距离的影响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观察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对于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病人6 min步行试验距离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随机、空白对照临床试验。连续纳入2018年8月—2018年10月接收的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病人40例,随机均分为益气复脉组和对照组,各20例。益气复脉组从术后即刻至出院给予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5.2 g/d)结合心脏康复,对照组仅给予心脏康复治疗。主要终点事件为出院时6 min步行试验距离。结果整组研究队列以男性为主(83%),两组术前术中资料基本均衡。益气复脉组给予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干预(9.05±2.74)d。益气复脉组和对照组均无围术期死亡,对照组有1例脑梗死发生。所有受试者均完成术前术后6 min步行试验,术前两组6 min步行试验距离,对照组为(379.3±93.1)m,益气复脉组为(401.6±79.6)m,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20),术后出院时益气复脉组为(327.3±51.5)m,对照组为(236.6±95.0)m,益气复脉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能有效增加心脏瓣膜置换术病人术后早期6 min步行试验距离,增加病人活动耐量。
张春晓王盛宇赵铁夫张明
关键词:心脏康复心脏瓣膜置换术MIN步行试验
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术前低氧血症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分析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术前低氧血症的临床相关因素。方法2011年1月至6月,随机采集54例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临床资料。男42例,女12例;年龄28—73岁;发病到就诊时间0.4~14.0天。收集患者年龄、性别、发病时间、体重指数、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吸烟史、饮酒史、心脏射血分数、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定量、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D-二聚体定量、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测定结果、ICU时间和住院时间。低氧血症定义为静态未吸氧情况下,氧分压(PaO:)〈(100-年龄×0.33±5)mmHg(1mmHg=0.133kPa)。结果患者中无低氧血症组14例,其中2例未手术者死亡,手术12例无死亡;低氧血症组40例,其中7例未手术者均死亡,手术33例,死亡2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发病时间、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吸烟史、饮酒史、心脏射血分数、凝血酶原时间和纤维蛋白原定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重指数、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D-二聚体定量、C-反应蛋白、钙素原测定、ICU停留时间和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前伴有低氧血症与肥胖、凝血纤维溶解系统被激活和炎症反应过度有关。
邢晓燕孙立忠朱俊明郑军潘旭东张明万浩刘楠
关键词:主动脉低氧血症预后
GW-ICC2006:第十七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亮点(二)
2007年
聂绍平龙德勇贺立群汤日波张明乔岩张强
关键词:心脏病学ICC利尿剂抵抗透析治疗
非体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患者术后血浆B型脑钠肽变化与术后早期心功能不全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血浆BNP术后早期变化对冠心病患者行非体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后早期心功能不全发生率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安贞医院2019年1月至2019年8月,行OPCABG后ICU内监护的患者288例,分别测量患者术后即刻、术后24 h、术后48 h血浆BNP水平,计算术后第一天(△24 h)及第二天(△48 h)的血浆BNP动态变化率,分析BNP动态变化率与术后早期心功能不全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其对于OPCABG患者发生术后早期心功能不全的预测价值。结果:共入选288例患者,其中术后早期心功能不全组(心功能不全组)27例,未发生早期心功能不全组(对照组)261例。对照组△24 h BNP[5.61(-87.50,141.40)ng/L]低于心功能不全组[180.56(67.00,389.00)ng/L](P<0.05)。△48 h BNP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24 h BNP%及△48 h BNP%[8.48(5.74,9.95)%、10.64(5.23,10.17)%]均低于心功能不全组[50.63(24.50,81.26)%、28.73(11.98,40.18)%](P均<0.05)。△24 h BNP%预测术后早期心功能不全成功AUCROC为0.812(95%CI:0.716~0.908)(P<0.001),最佳诊断值为18.05%,敏感性为76.6%,特异性为80.0%。结论:术后早期△24 h BNP%与OPCABG患者术后早期发生心功能不全密切相关,△24 h BNP%越低,术后早期发生心功能不全的可能性越小,对评估和预测OPCABG术后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张明刘楠李菁崔颖
关键词:B型脑钠肽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心功能不全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