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俊丽
- 作品数:7 被引量:55H指数:3
- 供职机构: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检验与影像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医学检验专业授课教师对后进生转化的有效方法探讨被引量:3
- 2014年
- 怎样促进后进生转化是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医学院校,负责检验专业学生工作的主要是辅导员,但笔者认为授课教师可通过适当改变教学方法、以身示范、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信、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等来有效促进后进生的转化。本文对以上内容进行了简要的探讨和阐述。
- 张俊丽段巨洪王凡平原增艳丁肖华李向平郭庆合赵晓会王明永
- 关键词:授课教师后进生转化
- 改革实验教学方式——提高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的教学质量被引量:12
- 2014年
- 医学检验在临床上可以帮助医生对疾病做出准确的诊断,为快速制定准确的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因此医学检验已经成为现代医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作为医学检验的一个专业学科,更是由于这几年与微生物相关的一些疾病的流行变得更加重要。作为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课程,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的临床工作,所以应该受到足够的重视。结合参加工作两年来的实验室工作体验及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的实验课代课经历,感觉实验教学还有提高的空间。传统的教学内容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传统考核方式很难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养。为提高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的教学质量,改革实验教学方式已迫在眉睫。
- 张俊丽段巨洪杜纪英王凡平郭庆合丁肖华张晓琴赵晓会王明永
- 关键词:教学质量实验教学方式示教无菌操作实验考试
- 医学检验专业学生考研与实习矛盾解决方法的探讨
- 2014年
- 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医学检验专业本科学生选择考研,而考研和实习是同一个学期进行的,认真实习就没有时间复习考研,出现了考研与实习两难全的矛盾。本文就矛盾出现的原因、目前的现状、解决的方法等方面进行进行了探讨。
- 段巨洪张俊丽原增艳
- 微课在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25
- 2015年
-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是一门以实验操作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学时占整个课程学时的50%以上。微课作为一种以教学视频为载体的全新教学方法,在教育界得到广泛的应用。为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及创新意识,规范操作技术,笔者将微课教学方法应用于临床微生物实验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结合微课在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实践,探讨了微课在实验教学及学生自主学习中的作用。
- 原增艳宋小锋张俊丽杜纪英郭庆合
- 关键词:教学视频
- 循证医学在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3年
- 国际著名临床流行病学专家David Sackett教授及其同事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循证医学的理念。临床微生物学及检验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并且与临床治疗密切相关,主要研究人体病原微生物学性状、致病性、检验方法,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在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教学中引入循证医学的理念、原则和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 杜纪英王凡平张俊丽张晓琴郭庆合王明永
- 关键词:临床微生物学循证医学SACKETT流行病学专家医学检验专业
- AFP联合GGT、AFU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
- 2014年
-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γ-谷氨酰转肽酶(GGT)、α-L-岩藻糖苷酶(AFU)单独及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PHC)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4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和45例健康人群分别检测AFP、GGT和AFU,分析采用联合检测与单项检测的阳性率、特异性和敏感性有无明显差异。结果:与健康人群组比较,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AFP、GGT、AFU的水平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独使用AFP、GGT和AFU比较,联合检测AFP、GGT、AFU其检测结果的阳性率和敏感性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AFP、GGT、AFU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联合检测三种标志物的方法,能提高其检测的阳性率和敏感性。
- 胡淼张俊丽陈建于海川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甲胎蛋白Γ-谷氨酰转肽酶血清Α-L-岩藻糖苷酶
- 胃癌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4
- 2014年
- 目的观察胃癌患者血清炎性因子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免疫比浊法检测108例胃癌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并与85例胃良性病变患者和120例健康体检者对应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胃癌组患者HMGB1、CRP、IL-6、IL-8和TNF-α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胃良性病变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P<0.01)。胃癌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与肿瘤淋巴结转移分期密切相关,随着胃癌病情加重,HMGB1、CRP、IL-6、IL-8和TNF-α水平逐渐升高,Ⅲ、Ⅳ期胃癌患者各炎性因子水平明显高于Ⅰ、Ⅱ期(P<0.05,P<0.01)。结论血清炎性因子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作为反映胃癌进展的标志物。
- 冯焕然段巨洪武文杰靳玫鲁广建宋志善张俊丽张晨光
- 关键词:胃癌炎性因子高迁移率族蛋白B1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