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庆合
- 作品数:63 被引量:299H指数:10
- 供职机构:新乡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实验教学改革探索被引量:3
- 2011年
- 为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需要,培养高素质的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人才,根据检验专业的特点对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实验课教学进行初步改革,从加强对学生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改革教学方法、开设综合性实验、改进实验考核办法、重视生物安全教育、加强对任课教师培养等几方面着手,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临床操作技能进一步提高,为临床检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郭庆合王凡平杜继英王明永
- 关键词: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实验教学
- 前白蛋白和单胺氧化酶对肝硬化诊断的意义
- 2010年
- 目的:探讨血清前白蛋白(PA)、单胺氧化酶(MAO)在肝硬化患者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临床确诊的肝硬化患者80(男45例,女35例)例,平均年龄(45±7)岁,其中肝硬化代偿期患者49例(男31例,女18例),平均年龄(43±6)岁,失代偿期患者31例(男14例,女17例,平均年龄50±8岁)。用免疫比浊法测定PA含量,用酶动力学法测定、MAO活力,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肝硬化代偿期、失代偿期患者血清PA含量较正常对照明显下降(P〈0.01)。代偿期患者MAO活力升高无统计学意义(P〉0.05),失代偿期MAO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测定PA、、MAO二者水平可以作为肝硬化患者病情监测的有效指标。
- 张群妹郭庆合宋志善鲁广建
- 关键词:肝硬化单胺氧化酶前白蛋白腺苷脱氨酶
- 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意义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bindingprotein,RBP)在糖尿病肾病中的早期诊断意义。方法:采用生化比色和免疫法测定150例糖尿病患者血清RBP、β2微球蛋白(β2-MG)、尿素(Urea)、肌肝(Cr)含量。结果:85例糖尿病患者血清RBP含量为(86.52±36.50)mg/L,β2-MG为(2847.21±258.53)mg/L,Urea为(6.35±3.62)mg/L,Cr为(65.43±28.64)mg/L。对照组分别为(35.65±13.82)mg/L、(766.26±108.61)mg/L、(5.12±2.56)mmol/L和(68.11±23.60)umol/L。RBP与β2-MG它们两两间存在显著差别(P〈0.05)。结论:RBP可以作为反映糖尿病早期肾功能异常的较敏感指标,并且RBP和β2-MG间的相关性最好.
- 张群妹郭庆合宋志善鲁广建
-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Β2微球蛋白
- 前白蛋白和单胺氧化酶对肝硬化诊断的意义
- 2010年
- 目的:探讨血清前白蛋白(PA)、单胺氧化酶(MAO) 在肝硬化患者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临床确诊的肝硬化患者80(男45,女35)例,平均年龄(45±7)岁,其中肝硬化代偿期患者49例(男31例,女18例,平均年龄43±6岁),失代偿期患者31例(男14例,女17例,平均年龄50±8岁).用免疫比浊法测定PA含量,用酶动力学法测定、MAO活力,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肝硬化代偿期、失代偿期患者血清PA含量较正常对照明显下降(P〈0.01).代偿期患者MAO活力升高无统计学意义(P〉0.05),失代偿期MAO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测定PA、、MAO二者水平可以作为肝硬化患者病情监测的有效指标.
- 张群妹郭庆合宋志善鲁广建
- 关键词:肝硬化单胺氧化酶前白蛋白腺苷脱氨酶
- 金银花叶总黄酮抑菌作用研究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 :探讨金银花叶总黄酮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采用管碟法及微量稀释法,测定不同浓度的总黄酮对不同病原微生物的抑菌效果及最小抑菌浓度。结果:金银花叶总黄酮提取物对6种菌株均有抑制作用,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对金银花叶总黄酮最敏感,抑菌圈直径>15mm,MIC≥1;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标准菌株和耐甲氧西林耐药菌株对金银花叶总黄酮的敏感度无明显差异。结论:金银花叶总黄酮有一定的抑菌作用。
- 原增艳宋小锋郭庆合许平辉
- 关键词:总黄酮抑菌作用最小抑菌浓度
- 微课在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25
- 2015年
-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是一门以实验操作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学时占整个课程学时的50%以上。微课作为一种以教学视频为载体的全新教学方法,在教育界得到广泛的应用。为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及创新意识,规范操作技术,笔者将微课教学方法应用于临床微生物实验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结合微课在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实践,探讨了微课在实验教学及学生自主学习中的作用。
- 原增艳宋小锋张俊丽杜纪英郭庆合
- 关键词:教学视频
- 重塑高校实验室安全:课程建设创新与管理体系改革探索
- 2024年
- 高等院校是孕育祖国未来人才的摇篮,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培养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之一。高校实验室作为开展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基地,其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尤为突出。针对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问题,通过实验室安全课程建设创新,研发构建了创新与风险防范并重、理论与实践相融合、实用性与实效性相结合的实验室安全教育课程。同时,在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改革中,融合精益管理与高效运作的理念,构建出一套精益、高效、实用且可持续优化的管理体系。研究结果显示,这一系列改革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安全、责任与法律意识,极大提升了学生的安全识别和应急处置能力,显著增强了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效能,全面升级优化了实验室安全环境,为高校实验室的持续稳定运行铸就了坚固屏障。
- 张婧婧臧涛张楠张赟朱琳琳郭庆合千智斌王辉
-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构建
- 一种梅毒螺旋体TPP17特异性抗体的检测方法
- 本发明属于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梅毒螺旋体TPP17特异性抗体的检测方法。该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浓度为0.9mg/mL~1.2mg/mL的蛋白A/G修饰磁珠、TPP17‑hGluc蛋白以及经稀释的待...
- 张赟张艺冰郭先娥王明永郭庆合余军平
- 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诱导DC成熟机制分析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探讨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annan-binding lectin,MBL)诱导人外周血单核细胞(Mo)来源树突状细胞(DC)成熟的机制。方法:从健康成人外周血分离Mo,常规方法体外诱导未成熟DC(imDC),FACS分析DC成熟过程中MBL对CD分子表达的影响,进一步分析MBL与imDC的结合情况;RT-PCR分析DC表面模式识别分子Toll样受体-2(TLR2)和Toll样受体-4(TLR4)的表达;凝胶电泳迁移率法(EMSA)和Western blot分析NF-κB的活性及细胞核移位。结果:FCM分析表明,MBL能够使DC表面CD83、CD86及MHC分子表达升高;MBL能够以Ca2+浓度依赖关系与imDC细胞结合;RT-PCR结果表明MBL能够减少DC表面TLR2和TLR4的表达。EMSA和Western blot分析结果显示,MBL能够增强NF-κB活性及细胞核移位。结论:MBL可通过直接结合imDC表面分子来影响DC模式识别分子的表达并调节信号分子NF-κB活性,提示MBL能够通过配体结合调控DC分化成熟,揭示了MBL调节DC分化成熟有关信号途径。
- 王凡平王明永杨建斌赵东方王红坡邵峰孙瑞利郭庆合凌明智赵永新宋士军郭继强
- 关键词: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树突状细胞TOLL样受体NF-ΚB免疫调节
- 豫北地区婴幼儿腹泻病毒病原学分析被引量:9
- 2010年
- 目的了解豫北地区婴幼儿腹泻标本中的轮状病毒、杯状病毒、腺病毒及诺如病毒4种病毒感染的情况。方法采集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新乡医学院一附院儿科收治的269例小儿腹泻患者粪便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检测轮状病毒、杯状病毒、腺病毒、诺如病毒的抗原,并与50例健康儿童的标本相对照。对轮状病毒进行病毒株血清学检测,并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进行基因分型。结果患儿病毒病原检出率分别为轮状病毒59.2%、杯状病毒7.8%、腺病毒1.1%,未检出诺如病毒;其中混合感染率为2.2%。同时用RT-PCR及ELISA2种方法检查56份粪便标本中轮状病毒,检查一致率达96.43%。56株轮状病毒G血清型分型:血清Ⅰ型3份,Ⅱ型3份,Ⅲ型43份,Ⅸ型4份,未能分型3份。对8株轮状病毒P分型,其中7株为G3P8,1株为G9P8。轮状病毒感染具有明显季节性,以秋、冬季多,杯状病毒以秋季多。结论豫北地区婴幼儿腹泻的病毒病原中以轮状病毒为主,杯状病毒次之,腺病毒检出率低。流行的轮状病毒以G3型为主,G3P8多见。
- 焦路阳郭庆合宋志善鲁广建
- 关键词:腹泻婴儿轮状病毒致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