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万祥
- 作品数:35 被引量:137H指数:7
- 供职机构: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教育厅高等学校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椎间孔镜技术摘除重度脱出髓核10例报告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椎间孔镜技术治疗重度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难点及处理方法。方法 10例重度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非常规T氏靶向技术摘除脱出游离髓核,根据改良Mac Nab疗效评定标准评定疗效。结果手术时间2~3 h,疗效优6例,良2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80%。疗效为良的2例中,有1例术后腰椎MRI提示未摘除完全。1例疗效差,复查的腰椎CT提示未完全摘除,后行显微内窥镜腰椎间盘切除治疗。结论重度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椎间孔镜手术治疗仍是挑战,在熟练掌握基本穿刺技术的前提下,可根据患者的情况采用"私人定制"式的靶点技术。
- 刘万祥陈远明黄民锋周先明陈锋黄保华温永福陈科
- 关键词:椎间盘脱出腰椎
- 名中医陈锋从“肝主筋、为罢极之本”论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经验被引量:2
- 2024年
- 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由椎间盘各部分(包括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出现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受外力作用的因素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刺激或压迫相邻脊神经根,产生腰部疼痛,一侧或双侧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中医学通常把本病归纳在“腰痛”范畴,病因病机以肾虚为本,兼有外感风寒湿热或瘀血邪阻。陈锋教授认为肝脏亦为本病的核心病机之一,提出从“肝主筋,为罢极之本”溯发病之源,以肝不束筋骨致椎间盘退变为始、肝疏泄失司经不络属致腰背筋脉失常为标、肝筋劳损过度罢极不复致腰部筋力涣散为变的核心病机,日久腰背部气血失调、筋骨失衡发为本病。临证善于抓主症、辨主因、守病机,专病专药随症加减化裁,采用补肝养血、行气祛瘀为遣方思路,同时中药内服与外敷结合,注重手法推拿、腰背肌功能锻炼,发挥中医中药的临床价值。
- 李治覃杰陈锋闫乾刘万祥刘涛杨元确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肝主筋罢极之本
-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证候学的文献计量学分析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基于文献计量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证候学的研究现状与趋势进行分析,以期对中医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有所指导和参考。方法通过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四大数据库以“腰椎间盘突出症”+“证候”为关键词进行检索,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检索得到的文献进行分类研究。结果检索获得文献1386篇,有效文献为1208篇,主要包括期刊论文724篇,学位论文438篇,会议论文39篇,报纸类文献6篇,专利1篇。不同类型的期刊、学术团队或单位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证候学研究领域内的规模和影响力有明显差异,部分学者通过总结该地区骨伤名医、专家经验更有利于学术交流及发展。结论中医药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上有独特优势,中医研究者应加大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证候学的研究力度,通过更多途径深入挖掘中医药在疾病治疗上的优势,扩大中医药的影响力。
- 吴晓飞陈锋闫乾李枝发黄知见潘汉升周先明刘万祥黄民锋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证候学数据挖掘
- 中医药以瘦素、脂联素等指标为靶点防治腰椎退行性变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18年
- 综述腰椎退行性变的相关指标及中医药防治腰椎退行性变作用机制,发现中医药以"肝主筋、肾主骨、脾主肌肉"为基本理论,可以通过健脾益气养血,疏肝理气活血,健肾强壮筋骨来下调MMP-13、MMP-3、MMP-1、IL-1、IL-6、TNF-α、瘦素及脂联素等的表达量,增加血清雌二醇、睾丸酮等含量作为治疗靶点,防治腰椎间盘纤维环的退变、椎间盘髓核的退变、腰椎椎体的退行性变、黄韧带的退行性变、腰椎小关节的退行性变有相应的科学依据。但在椎体前后纵韧带的退变、软骨终板的退变、骨质增生、退行性椎管狭窄方面其相关机制未完全明确,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 李枝发陈锋闫乾吕和周先明潘汉升刘万祥龙超廖星栋
- 关键词:中医药瘦素脂联素腰椎退行性变
- 经皮脊柱内镜腰椎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 2023年
- 主要研究经皮脊柱内镜下腰椎髓核摘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 PELD)对防治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 LDH)的作用效果。方法 选自广西中医药大学瑞康治疗临床医学院,于二零一八年一月至二零二一年七月,对近九十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例的患者糖尿病情况及临床疗效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统计分析,并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四十五例与对照组四十五例,观察组采用经皮脊柱内镜腰椎髓核摘除术疗法,而对照组则以传统的开放式手术疗法。并记载和对比了每位患者的手术时长、术后住院费用、术中出血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以及在术后6、12个月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手术时长比较差异没有统计意义(P>0.05),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症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术后六个月、十二个月内的随访效果评估,两组均无椎间盘突出复发和腰椎手术后综合症出现,且创口均为一期愈合,临床效果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PELD治疗LDH患者具有住院时间短、手术出血量少且降低了不良症状的发生,相较于传统开放式手术更具有优势,值得进一步推广。 。
- 黄立李枝发梁朝鑫刘万祥陈锋
- 关键词:微创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脊柱
- 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治疗15例颈椎骨折脱位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的优越性、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8年6月~2009年12月,笔者对15例颈椎骨折脱位的患者进行了后路颈椎椎弓根内固定手术治疗。其中C1~2骨折3例、C3~4骨折4例、C4~6骨折3例、C6~7骨折1例、多节段骨折4例。结果:经颈椎弓根共植入螺钉76枚,有65枚完全位于椎弓根内,11枚螺钉穿破椎弓根,其中4枚穿破上侧壁,3枚穿破外侧壁,准确率为85.1%。均无硬膜撕裂、椎动脉损伤与脊髓损伤等并发症。平均随访12个月,所有患者内固定满意,均获得骨性融合。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根据颈椎椎弓根影像学解剖结构和个性化制定置钉角度,术中仔细操作,可提高置钉准确性和安全性。
- 袁振超陈远明陈锋周先明黄民锋刘万祥
- 关键词:颈椎骨折脱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运用于微创外科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8年
- 随着手术器械在安全性和术式的改进和升级,椎间孔镜技术日趋成熟,经皮椎间孔镜微创手术在微创外科领域取得了迅猛发展,其疗效确切,适应症也越来越大,得到了广大医疗工作者和患者的推崇。
- 刘万祥李枝发潘汉升陈锋周先明黄民锋温永福陈科闫乾黄中飞
- 关键词:微创外科学术性
- 经皮椎间孔镜与开放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Meta分析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对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TED)与开放手术(OS)治疗腰椎管狭窄症(LSS)的临床效果作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建库至2017年7月Cochrane Library、Pub Med、Medline、中国知网、维普和万方等数据库文献,同时辅以手工检索,收集关于PTED和OS治疗LSS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后,应用Revman 5.3软件对各项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8篇文献共770例观察对象被纳入,其中PTED组389例,开放手术组381例。结果分析显示,PTED组与OS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VAS评分和术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等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的开放手术相比,PTED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具有出血量少、创伤小、术后康复快、疗效好等优点。
- 陈科潘汉升周先明刘万祥温永福
- 关键词:腰椎管狭窄症开放手术META分析
- 腰痛病领域Meta分析的文献计量学研究
- 2021年
- 目的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腰痛病领域Meta分析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方法通过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四大数据库以“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腰椎滑脱”“腰椎退行性变”“脊柱骨折”“Meta分析”“荟萃分析”“系统评价”为关键词进行检索,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检索得到的文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检索获得文献2001篇,经过排除后最终纳入113篇Meta进行分析。近5年腰痛病领域Meta分析研究发展较快,内容包括该领域的大部分病种的诊断、治疗、护理等方面,最多产的省份是广西,较有影响力的单位是广西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骨伤科学》收录的文献最多。结论目前腰痛病领域Meta产量较多,国内各地区发展不平衡,已出现一部分较有影响力的作者、单位及期刊,但仍需严格按照规范创新方法继续挖掘,鼓励广大科研工作者在进行Meta分析的同时进行注册。
- 陈锋吴晓飞高森闫乾鲍杰刘万祥黄民锋李枝发黄知见
- 关键词:下腰痛META分析文献计量学
- 选择性椎板关节突截骨联合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 2012年
- 目的:探讨探讨特发性脊柱侧凸畸形矫形术早期疗效及手术体会。方法:对18例特发性脊柱侧凸畸形矫形术的患者采用后路选择性椎板关节突截骨联合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随访测量各种影像学指标。结果:术后随访18个月,术后1例出现神经牵拉损伤,和术前冠状面Cobb角平均21°,矫正率为59%,终末丢失率为11%;顶椎偏距平均2.4cm,矫正率为50%,均丢失0.4cm,丢失率为8.3%;躯干偏移距离平均1.5cm。终末随访时躯干偏移距离平均0.2cm。丢失率为7.4%。结论:采用选择性椎板关节突截骨联合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效果理想,固定牢靠,术后并发症少。
- 袁振超陈远明陈锋周先明黄民锋刘万祥
- 关键词: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椎弓根螺钉椎板关节突截骨术后随访COBB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