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傅体华

作品数:47 被引量:325H指数:10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2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2篇小麦
  • 10篇杂种
  • 8篇普通小麦
  • 7篇染色体
  • 6篇杂交
  • 6篇倍体
  • 5篇性状
  • 5篇易位
  • 5篇染色
  • 5篇偃麦草
  • 5篇基因
  • 4篇易位系
  • 4篇玉米
  • 4篇远缘
  • 4篇远缘杂交
  • 4篇双二倍体
  • 4篇减数
  • 4篇减数分裂
  • 4篇二倍体
  • 4篇SSR

机构

  • 45篇四川农业大学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河南工业大学
  • 2篇西南大学
  • 2篇宜宾职业技术...
  • 2篇宜宾学院
  • 1篇江苏省农业科...
  • 1篇山西省农业科...
  • 1篇中国科学院成...
  • 1篇国际玉米小麦...

作者

  • 45篇傅体华
  • 23篇任正隆
  • 5篇余学杰
  • 5篇石海春
  • 5篇柯永培
  • 5篇范巧佳
  • 5篇张怀渝
  • 3篇石丁溧
  • 3篇赵永亮
  • 3篇贾明娟
  • 2篇贾继增
  • 2篇乔晓
  • 2篇唐道彬
  • 2篇王丽
  • 2篇吕长文
  • 2篇周荣华
  • 2篇王季春
  • 2篇唐媛
  • 2篇姚琴
  • 2篇向刚

传媒

  • 16篇四川农业大学...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麦类作物学报
  • 3篇核农学报
  • 2篇玉米科学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作物学报
  • 2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植物学通报
  • 1篇农村经济与科...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遗传
  • 1篇Journa...
  • 1篇植物病理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药学教育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8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2
  • 9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1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刍草(Zea mexicana schard)×自交系K169选系的核型和SSR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本研究以玉米自交系K169及其与大刍草(Zea mexicana schard)远缘杂交而成的5个选系为研究材料,对它们进行核型和SSR分析,以期从细胞学和分子水平的角度为玉米远缘杂交育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5个远缘选系和轮回亲本K169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均为2n=20,但在核型结构上却存在较大差异,其中自交系K169和远缘选系1191在第6染色体的短臂上有随体,1183和1189在第8染色体的短臂上有随体,1193和1195未发现带随体的染色体;选系1183、1193和1195的染色体长度比(最长/最短)与K169之间存在较大差异;选系1183和1195的核型类型与K169不一致。96对SSR引物在5个选系和轮回亲本K169中共检测出27个多态性位点,位点多态信息量(PIC)的平均值为0.724;基因型多样性(H′)的平均值为1.400,它们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平均值为0.5791。综合分析表明,这些选系与其轮回亲本K169之间存在真实的遗传差异,是一批新的玉米种质资源。
石海春乔晓柯永培傅体华余学杰秦家友
关键词:大刍草远缘杂交核型SSR标记
硬粒小麦-簇毛麦双二倍体与普通小麦杂种F_1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行为的研究被引量:4
2000年
用普通小麦与硬粒小麦 -簇毛麦双二倍体杂交 ,对其杂种F1的花粉母细胞中期Ⅰ的染色体配对进行了洋红染色和Giemsa -C带染色观察。结果表明虽然簇毛麦染色体在中期Ⅰ主要以单价体存在 ,但也有少量的小麦 -簇毛染色体配对 (平均每细胞为 1 1%左右 ) ,可以通过遗传重组转移簇毛麦的有利基因。这些小麦 -簇毛麦染色体配对 ,既分布在超过理论配对数的细胞中 ,也存在于少于理论配对数的细胞中 ;相反 ,超过理论配对数的染色体对不一定就是小麦 -簇毛麦染色体之间的配对 ,在少于理论配对数的细胞中 ,也不一定仅是小麦同源染色体的配对 ,同样包含有少量的小麦 -簇毛麦染色体配对。因而 ,用传统的染色法对外源物种与小麦染色体之间的配对数的估计 ,既有夸大一部分信息 ,又有掩盖一些有益信息的弊端。说明我们在用传统方法来推测远缘杂种后代中部分同源染色体配对时要持审慎的态度 。
傅体华任正隆
关键词:普通小麦杂种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
远缘背景下玉米主要性状的QTLs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通过远缘杂交导入大刍草基因,创造玉米新种质,并对相关重要性状进行QTL定位,明确其QTL数目、位置和基因效应。以玉米自交系K169×1147构建的202个F2:3家系为作图群体,构建具有132对SSR标记的玉米遗传图谱,覆盖整个基因组1 979.6 cM,平均图距15.0 cM。利用完美区间作图法进行QTL定位分析,共检测到14个主要农艺和经济性状中的68个QTLs。其中,控制株高、穗位高和叶面积的有14个QTLs,单个性状的QTL为1~7个,每个QTL的作用可解释表型变异的1.71%~12.98%;影响雄穗性状的有11个QTLs,单个性状的QTL为3~8个,每个QTL的作用可解释表型变异的3.61%~14.87%;影响穗长等经济性状的有43个QTLs,单个性状的QTL为1~7个,每个QTL可解释的表型变异为3.87%~20.09%。
石海春乔晓柯永培傅体华袁继超余学杰
关键词:玉米大刍草远缘杂交主要性状
脉孢霉两对基因顺序四分子分析被引量:3
2008年
真菌和单细胞藻类四分子分析能够利用单次减数分裂的4个产物进行独特的遗传分析,是帮助人们直观地理解遗传机制的重要手段,已被用于高等生物遗传作图。文章运用孟德尔遗传规律、遗传重组机理与遗传作图原理,分析了两对基因杂交的子囊、子囊孢子类型间关系;推导出了两对基因顺序四分子分析的完整步骤。
杨先泉赵勤傅体华
关键词:重组率
中国和CIMMYT小麦品种Bx7亚基超量表达基因(Bx7^OE)的分子检测被引量:16
2009年
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Bx7的超量表达对提高小麦面筋强度有重要作用。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和STS标记检测了163份中国和CIMMYT小麦品种(系)的高分子谷蛋白亚基Bx7超量表达基因(Bx7OE)。结果表明,TaBAC1215C06-F517/R964标记和TaBAC1215C06-F24671/R25515标记可分别在含有Bx7OE基因的材料中扩增出447bp和844bp的特异带,在不含Bx7OE基因的材料中无相应目标带,两个STS标记的检测结果完全一致。在163份小麦品种(系)中,11份品种(系)含有Bx7OE基因,占总数的6.7%。RP-HPLC与STS标记检测结果一致。利用这两个STS标记可以方便、快速、准确地检测Bx7OE基因。
任妍梁丹张平平何中虎陈静傅体华夏先春
关键词:AESTIVUMRP-HPLCSTS标记
中药农业高素质人才的知识结构
2013年
中药现代化是中药事业发展的需要,中药农业现代化是其基础与前提,中药农业现代化以高素质人才为支撑。对中药农业高素质人才在中药农业现代化中的作用,中药农业高素质人才应具备的人文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及管理知识等进行探讨。
陈兴福傅体华罗慎吴卫汪晓辉高峰刘千
关键词:中药农业知识结构
SSR标记定位一个新的小麦白粉病抗性基因被引量:11
2008年
来源于簇毛麦与普通小麦杂交后代的稳定小麦品系101-3含有1个新的抗白粉病显性基因,暂命名为PmX,用单体分析的方法已定位于染色体6B上。以感白粉病小麦品种中国春与101-3杂交后代F2为材料,用65对6B染色体上和9对6A染色体上小麦微卫星引物,进行连锁分析,发现小麦微卫星标记Xgwm570与基因的遗传距离为(9.72±2.40)cM,该结果表明,该基因位于小麦染色体6BL上,同时也为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上利用该基因提供了初步的选择标记。
唐媛傅体华贾明娟
关键词:小麦白粉病抗性基因SSR
两个小麦-黑麦远缘杂交高代抗病株系的贮藏蛋白分析被引量:7
2001年
通过SDS PAGE、A PAGE方法对两个小麦 -黑麦远缘杂交高代抗病株系 98- 110 4、98- 917共 2 6个材料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的组成、醇溶蛋白Gli B1l特异位点的有无分别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在这 2 6个材料的Glu A1、Glu B1、Glu D1位点上分别检测到了 2、3、2个等位基因 ,在每个位点上 ,出现频率最高的等位基因分别为Glu A1a(96 15 % )、Glu B1b(92 30 % )、Glu D1d(84 6 2 % )。Nei’s遗传变异系数H分析表明 :供试材料在Glu D1位点上变异最大 ,其次是Glu B1、Glu A1;其中株系 98- 110 4在Glu A1、Glu B1、Glu D1位点上的遗传变异系数H分别为 0、0 180、0 180 ,株系 98- 917在这 3个位点上的遗传变异系数H相应为 0 117、0 117、0 30 5。从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可知 ,此高代抗病株系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合方式共有 5种 :(1、7+8、5 +10 )、(1、7+9、2 +12 )、(1、7+8、2 +12 )、(N、7+8、5 +10 )、(1、14 +15、5 +10 ) ;其中亲本A4 2 912类型 (1、7+8、5 +10 )所占比例最多 ,为80 77%。另外通过A PAGE方法检测出 4个具有亚基组成变异的材料 98- 110 4 - 9(1、7+9、2 +12 )、98- 917- 15(1、7+8、2 +12 )、98- 917- 2 7(N、7+8、5 +10 )、98- 917- 2 9(1、14 +15、5 +10 )均为 1RS/
肖本泽张怀渝任正隆傅体华
关键词:小麦黑麦蛋白
小麦新品种R_(59)成熟胚的组织培养初报被引量:16
2001年
选配 3种培养基 ,以小麦新品种R59的成熟胚作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结果显示 :不同培养基中的成愈情况差异较大 ,其中培养基Ms +2 ,4 -D2 0mg/l+KT0 5mg/L的效果较好 ,成愈率高达 92 %~ 93 3%。结果同时表明
唐宗祥任正隆张怀琼张怀渝傅体华
关键词:小麦成熟胚
1RS/1BL易位对蓝粒小麦异代换染色体传递的影响被引量:8
2002年
利用一个普通小麦与中间偃麦草形成的 4 E/ 4 D蓝粒二体代换系 ,同时也是一个 1RS/ 1BL 纯合易位系 ,与不同的普通小麦品种 (系 )杂交 ,以籽粒颜色作为标记性状 ,研究了 1RS/ 1BL 易位染色体对 4 E染色体在杂种中的传递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 ,在杂种 F1 中 ,1RS/ 1BL易位极显著地降低了 4 E染色体通过雌雄配子传递的频率。但当1RS/ 1BL 易位染色体在杂种 F1 中以二体存在时 ,其对 4 E染色体传递的影响在雌雄配子中有所不同 ,可能会进一步降低 4 E染色体通过雌配子传递的频率 ,而在雄配子中 4 E染色体的传递频率则有所提高 ,导致 F2 籽粒颜色分离出现极显著变化。这一结果表明 ,4 E染色体在杂种中的传递强烈地受 1RS/ 1BL 易位染色体及其存在状态影响 。
傅体华任正隆畅志坚
关键词:蓝粒小麦易位系杂种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