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慧 作品数:49 被引量:149 H指数:9 供职机构: 江苏省中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 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理学 文化科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更多>>
基于数据挖掘及癌毒病机探讨多发性骨髓证治方药及临床策略 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及国医大师癌毒病机理论分析真实世界中西整合治疗模式下多发性骨髓瘤的症状、病机、治疗及中医治疗策略,完善癌毒病机指导下多发性骨髓瘤临床诊疗方案。方法:收录倪海雯主任2016年7月—2021年2月门诊或病房收治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病历资料及医案处方,运用Medcase Ver5.2数据挖掘系统对症状、舌脉、病机、药物进行频数、关联规则、及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该研究共纳入患者71例,382诊次,涉及症状101项,舌象16种,脉象9种,病机7种,中药317味。临床症状与病机集外关联规则31项;病机与中药集外关联33项;临床症状与中药集外关联31项。通过高频药物聚类分析得到5个聚类组。结论:倪海雯主任认为,多发性骨髓瘤病位在骨髓,病变脏腑主要涉及脾、肾。基于癌毒理论“虚、毒、痰、瘀、热”核心病机要素以及病机十三条理论,该病病机总属脾肾亏虚,癌毒内蕴,治疗上以健脾益肾,抗癌解毒为根本。癌毒多有夹杂,区分“痰、热、瘀、虚”之夹杂,分别投以化痰解毒、清热解毒、化瘀解毒、扶正解毒。新药时代该病的临床决策以中西整合,病证结合,分期分阶段,复法组方为原则。 冯小苏 孔祥图 于慧 陈晓丽 朱垚 陆明 倪海雯关键词:数据挖掘 癌毒 基于国医大师癌毒病机理论研究老年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干预范式 被引量:10 2022年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是一种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其中老年患者发病率高,组织器官严重退化、全身并发症多,临床特征多变,误诊率高,确诊时多处于分期较晚阶段,预后极差。目前一线化疗联合分子靶向治疗在老年患者中面临治疗不耐受、并发症多、易复发耐药等临床难点。针对老年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实践中的现状及难点,结合国医大师周仲瑛癌毒病机理论,系统阐释该病的病因病机、辨治要点、整合中西医治疗的优势及治疗策略,结合新药时代老年患者分层管理理念,以及本中心淋巴瘤真实世界临床干预实践,为广大中医临床工作者提供理法方药齐备的全程管理模式,以癌毒病机理论指导老年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整合治疗,建立更加系统的临床干预范式。从而改善患者脏器功能,控制并发症,减少复发,提高生命质量,发挥中医药减毒增效的独特优势、达到节约医疗成本的目的。 孔祥图 徐小梦 白洁 于慧 陈晓丽 倪海雯 朱垚关键词:国医大师 应用新型免疫缺陷型NCG小鼠建立患者来源的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模型的研究 田芳 姜鹏君 徐祖琼 于慧 孔祥图 张冰 代兴斌 庞洁 王丹 于菊华 朱学军非霍奇金淋巴瘤药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22年 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是一组高度异质性的淋巴系统过度增殖的血液肿瘤,随着对该病分子机制认识的深入,针对不同分子机制的新药及新疗法不断涌现,免疫治疗及小分子药物的出现改变了该病的治疗模式,给高危、复发难治患者带来了更多的治疗选择。近年来调动自身抗肿瘤免疫疗法越来越受到重视,包括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CAR-T)、抗体偶联药(ADC)、双特异性抗体(Bs Ab),尤其是靶向肿瘤细胞及效应T细胞的双特异T细胞衔接器(Bi TE)展示了令人瞩目的应用前景。针对肿瘤免疫微环境的新型免疫治疗及针对信号通路调控的小分子靶向药物成为NHL的治疗新选择。综述目前NHL领域的药物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陈晓丽 于慧 孔祥图 倪海雯关键词:非霍奇金淋巴瘤 双特异性抗体 信号通路 节拍式化疗加升麻鳖甲汤加减方治疗老年急性白血病的临床观察 孙雪梅 代兴斌 于慧 陈晓丽 庞洁 李峻 徐祖琼 孔祥图 倪海文 张文曦 陈健一泽泻醇类化合物调血脂作用及分子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6 2016年 目的研究泽泻调脂效应物质泽泻醇类化合物23-乙酰泽泻醇B、24-乙酰泽泻醇A对高脂小鼠调血脂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建立高脂小鼠模型,检测泽泻醇给药后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检测了脂代谢关键酶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的活性,通过同源建模得到LCAT分子结构,采用分子模拟进行了泽泻醇与LCAT相互作用的研究。结果泽泻醇降低TG、TC水平,升高HDL-C水平,起到调血脂作用。泽泻醇降低LCAT活性,与LCAT的结合区域在Leu201~Phe305范围内。结论泽泻醇升高HDL-C的机制可能非通过提高LCAT活性实现,Leu201~Phe305区域可能为其抑活位置。Ile227、Arg217、Gly229 3个氨基酸可能是2者与该蛋白相互作用的关键氨基酸残基。 徐飞 于慧 陆彩 吴启南 谷巍 陈军关键词:LCAT 同源建模 3486例血液病住院患者并发血栓栓塞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观察血液病患者并发血栓情况,分析高危因素,为今后临床预防、治疗血栓栓塞提供依据和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血液科住院患者3 486例,记录其中发生血栓的患者情况,并加以统计。结果:总体血栓发生率为1.49%,恶性血液病发生率2.07%,占全部血栓的86.54%;非恶性血液病发生率0.53%,占全部血栓的13.46%,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高龄、深静脉置管、输血、糖皮质激素、化疗、血小板计数减少为血栓栓塞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恶性血液病并发血栓栓塞的风险明显高于非恶性血液病,血液病患者血小板计数减少血栓风险更高。 张文曦 孔祥图 代兴斌 于慧 张冰关键词:血栓 恶性血液病 血小板计数 宣痹消瘤方联合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观察 2025年 目的观察宣痹消瘤方联合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肾虚血瘀型MM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接受硼替佐米治疗的基础方案,观察组加用宣痹消瘤方,21 d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活质量核心量表(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 core 30,EORTC QLQ-C30)评分、生活质量问卷多发性骨髓瘤模块(Quality of life multiple myeloma questionnaire,QLQ-MY20)评分以及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中的瘀、痰、虚、睡眠、饮食维度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5),观察组热维度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中瘀、虚、睡眠、饮食维度评分及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EORTC QLQ-C30量表中疲乏、疼痛、呼吸困难、睡眠障碍、经济压力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整体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躯体功能、整体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疲乏、食欲减退、便秘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QLQ-MY20量表中疾病症状、治疗不良反应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身体意象、未来期望评分均显著增加(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治疗不良反应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肺部感染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宣痹消瘤方联合硼替佐米治疗MM,可显著改善患者中医证候,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冯小苏 杨雯豪 王启慧 于慧 孔祥图 杨烨 倪海雯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 肾虚血瘀证 硼替佐米 消癌平片辅助治疗难治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消癌平片辅助治疗难治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收集40例难治复发AML患者(实际可纳入分析为25例),分别根据患者治疗情况,纳入化疗... 孙雪梅 于慧 童小露 陈健一 张文曦 朱学军 倪海雯关键词:消癌平片 文献传递 一种人体血液肿瘤PDX模型的建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体血液肿瘤PDX模型的建立方法,提取患者血液肿瘤细胞,加入兔抗人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ATG和患者自体血清,混合后孵育,孵育完成后,所得细胞经重悬,接种于小鼠体内;接种的小鼠喂服环孢素CsA,从血液肿瘤细胞... 朱学军 田芳 姜鹏君 吴坚 孔祥图 于慧 于菊华 徐祖琼 代兴斌 陈晓丽 庞洁 李峻 张文曦 倪海雯 陈健一 陈玉根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