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小玲

作品数:9 被引量:101H指数:6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土壤
  • 3篇有机碳
  • 2篇沙地
  • 2篇生物质炭
  • 2篇微生物
  • 2篇毛乌素沙地
  • 2篇毛乌素沙地南...
  • 2篇耕作
  • 2篇耕作措施
  • 2篇不同耕作
  • 2篇不同耕作措施
  • 1篇信息基因
  • 1篇易氧化有机碳
  • 1篇栅格
  • 1篇栅格数据
  • 1篇生物量碳
  • 1篇施肥
  • 1篇水溶性有机碳
  • 1篇土壤肥力
  • 1篇土壤肥力质量

机构

  • 8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宁夏农林科学...

作者

  • 8篇于小玲
  • 6篇吴发启
  • 3篇赵龙山
  • 2篇曹伟鹏
  • 2篇张阿凤
  • 2篇雷金银
  • 2篇王旭东
  • 2篇佟小刚
  • 2篇赵世翔
  • 2篇杨艳
  • 1篇杨学云
  • 1篇韩新辉
  • 1篇胡国杰
  • 1篇魏晓妹
  • 1篇云峰
  • 1篇吴光艳
  • 1篇祝振华
  • 1篇蒋碧
  • 1篇成婧
  • 1篇刘丹

传媒

  • 2篇环境科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中国细胞生物...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2
  • 4篇201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不同温度制备的生物质炭对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影响:对土壤腐殖物质组成及性质的影响被引量:19
2017年
添加生物质炭在增加土壤固碳的同时,对土壤腐殖物质组成及性质的影响是人们关注的问题.通过室内培养试验对土壤腐殖物质进行提取和分离,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了土壤胡敏酸(HA)及富里酸(FA)的光学性质,研究了不同热解温度及施用量下生物质炭对土壤腐殖物质组成及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质炭中的类腐殖酸(LHS)含量随热解温度升高逐渐降低,但其结构趋向复杂化.与对照相比,低温(≤400℃)制备的生物质炭在培养期间增加了土壤HA含量,并随着添加比例的增加而增加,培养360 d后,BC300和BC400处理平均分别增加了69.93%和48.75%,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FA含量在培养前期(240 d)也有所增加,但后期减少了土壤FA含量,培养360 d后,BC300和BC400处理平均分别减少了1.35%和5.19%,但差异并不显著(P<0.05);高温(>400℃)制备的生物质炭在培养过程中主要降低了土壤HA和FA含量(仅在培养初期阶段引起土壤HA、FA含量的短时间增加),至培养结束时,BC500处理平均分别减少了34.38%和44.48%,BC600处理平均分别减少了42.84%和49.27%,且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生物质炭输入显著增加了土壤胡敏素(Hu)的含量,其中以BC500处理的增加效应最大.生物质炭输入增加了土壤H/F比,提高了土壤Hu的相对含量,增加了土壤中相对稳定性碳的比例.高温制备(>400℃)的生物质炭培养结束时显著降低了土壤HA及FA的色调系数(Δlg K)和E4/E6值,使土壤腐殖物质的结构复杂化,而低温制备的则相反.从提升有机碳的稳定性考虑,在黄土高原塿土地区,在500℃条件下制备生物质炭,既能保证最大程度的增加土壤稳定性有机碳库,又提高了土壤腐殖化程度,从而提高土壤质量.
赵世翔于小玲李忠徽杨艳张霞王旭东张阿凤
关键词:生物质炭腐殖物质富里酸胡敏酸胡敏素
黄土高原南部人工林林冠对降雨特征的影响分析被引量:7
2011年
林冠降雨特征是森林水文作用的重要机制,同时也是植被在水土保持作用中的重要内容。以黄土高原南部常见乔木刺槐、元宝枫、桉树为研究对象,以滤纸色斑法为基本实验原理,观测了该地区天然降雨15场,分别取得3种乔木冠下雨滴谱200份。通过对比分析林冠内外降雨特征,得到以下结论:林冠降雨特征与林外降雨特征有显著区别;林下雨滴分布呈现近似的正态分布,大雨滴数量较林外明显增多;林冠下雨滴中数直径(D50)受降雨强度的影响很小,且在降雨强度小于0.1 mm/min时,林冠下D50大于林冠外,当雨强大于0.1 mm/min,林外D50有大于林内的趋势;降雨动能与雨滴中数直径有着相似的变化趋势。
吴光艳成婧祝振华吴发启于小玲
关键词:人工林降雨特征降雨动能
长期施肥对(土娄)土黑碳积累的影响被引量:9
2012年
通过长期定位试验,探讨了20年不施肥(CK)、单施化肥(NPK)、秸秆和化肥配施(SNPK)、常量有机肥和化肥配施(M1NPK)以及高量有机肥和化肥配施(M2NPK)5个施肥处理对(土娄)土中黑碳含量及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处理相比,NKP处理对黑碳含量和积累没有明显影响;有机肥和化肥配施(M1NPK、M2NPK)对耕层(0—20 cm)土壤黑碳含量的影响较大,与CK处理相比,在土壤表层(0—5 cm),M1NPK、M2NPK分别提高了黑碳含量的108%和134%,5—10 cm土层中黑碳含量增幅最高,分别提高164%和176%,在整个土层,M1NPK、M2NPK处理分别增加了1.51和1.55倍;秸秆和化肥配施(SNPK)下表层黑碳含量也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相对施用有机肥来说明明显较小。施肥对黑碳含量的影响主要发生在土壤表层,深层土壤黑碳受施肥影响较小。
于小玲佟小刚杨学云李明吴发启
关键词:长期施肥有机碳黑碳
基于因子分析的不同耕作措施土壤肥力质量评价——以毛乌素沙地南缘为例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对毛乌素沙地南缘不同机械耕作措施(免耕秸秆覆盖(SM)、免耕留茬(NT)、翻耕覆膜(FM)、传统翻耕(CT))的土壤肥力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方法】基于6年的试验基础,选取13项反映土壤肥力的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土壤肥力质量进行评价,将13项土壤肥力指标归纳为3个公因子,分别为潜在供肥因子F1、有机质因子F2、生物活性因子F3,计算各耕作措施的综合得分,并且用春玉米产量来验证评价结果。【结果】(1)不同耕作措施下土壤肥力质量得分大小变化趋势为翻耕覆膜>传统翻耕>免耕留茬直播>免耕秸秆覆盖,与春玉米产量变化趋势翻耕覆膜>免耕留茬直播≈传统翻耕>免耕秸秆覆盖基本吻合,评价结果可靠有效。2)免耕秸秆覆盖措施由于秸秆还田微生物消耗大量的养分,造成此措施下3个公因子得分较低,肥力质量综合得分最低;免耕留茬直播措施有机质因子得分最高,说明免耕留茬直播措施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积累;传统翻耕措施潜在供肥因子得分最高,有机质因子得分最低,说明传统翻耕措施不利于有机质积累,不能作为发展可持续农业的首选耕作措施;翻耕覆膜措施生物活性因子得分最高,潜在供肥因子得分最低,说明翻耕覆膜措施有利于潜在养分有效化。【结论】基于因子分析的评价方法,能客观准确地反映土壤肥力质量,可以用于土壤肥力质量评价。
曹伟鹏吴发启雷金银赵龙山于小玲
关键词:土壤肥力质量耕作措施
基于GIS的基因表达图谱模型的建立与应用被引量:1
2011年
本文在合理假设的基础上,根据2010年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A题提供的数据及相关信息,在GIS的支持下构建了基因表达图谱模型(简称GEPM),并对其进行空间分析,从而达到对肿瘤识别信息基因提取的目的。结果表明,在参与分析的1 991个基因中,有7个基因可以作为肿瘤识别的信息基因;通过GIS技术构建GEPM对于肿瘤的识别与诊断是可行的。因此,通过本文的研究为基因的识别和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
赵龙山于小玲胡国杰吴发启魏晓妹
关键词:栅格数据GIS肿瘤信息基因
不同温度制备的生物质炭对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影响:对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被引量:40
2017年
土壤活性有机碳作为土壤有机碳中活跃的化学组分,在全球碳循环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探究生物质炭输入对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以苹果枝条为原料,在300~600℃条件下制备生物质炭,在研究生物质炭基本理化性质的基础上,通过室内培养试验研究生物质炭输入对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制备的生物质炭碳(C)的质量分数增加,而氢(H)和氧(O)质量分数下降,H/C及O/C比下降;生物质炭的脂肪族结构减弱,芳香性增强,稳定性升高;生物质炭输入可以显著增加土壤有机碳(SOC)含量(P<0.05),且随着添加比例的增加而增加,其中以500℃制备的生物质炭对土壤有机碳库的提升效果最为明显;与对照相比,低温(≤400℃)制备的生物质炭在培养期间增加了土壤微生物量碳(MBC)、水溶性有机碳(WSOC)以及易氧化有机碳(ROC)的含量,且随着添加比例的增加而增加,培养360 d后,BC300处理平均分别增加了38.25%、82.09%和63.53%;BC400处理平均分别增加了26.07%、65.61%和48.09%,且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高温(>400℃)制备的生物质炭在培养初期(<40~60 d)增加了土壤MBC、WSOC及ROC含量,且随着添加比例的增加而增加,而在培养后期则减少了土壤MBC、WSOC、ROC含量,且随着添加比例的增加而减少,培养360 d后,BC500处理平均分别减少了0.27%、13.48%和14.67%,BC600处理平均减少7.80%、14.66%和15.79%,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BC500处理MBC含量除外)(P<0.05);生物质炭输入降低了土壤有机碳中ROC的比例,并且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以及添加比例的增加而降低.从提升土壤有机碳库及生物活性等方面考虑,在黄土高原土地区,500℃条件下制备生物质炭,既能保证有机碳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又不至于引起土壤活性碳库的过度降低,是生物质炭在农田土壤利用的最佳制备温度.
赵世翔于小玲李忠徽杨艳刘丹王旭东张阿凤
关键词:生物质炭有机碳活性有机碳水溶性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微生物量碳
毛乌素沙地南缘不同耕作措施土壤酶和微生物区系的特征被引量:8
2011年
选取了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农牧交错带农田作为研究对象,在连续6年的长期定位试验基础上探究了不同耕作措施下土壤酶和土壤微生物区系的特征,用逐步回归法建立了土壤养分与土壤酶和土壤微生物的最优回归模型。结果表明:(1)0~20 cm土层中,过氧化氢酶在免耕措施下活性最高;磷酸酶活性秸秆覆盖和免耕措施显著高于翻耕和覆膜措施;脲酶活性秸秆覆盖措施最低;蔗糖酶活性秸秆覆盖措施显著高于其它措施。在20~40 cm土层中,免耕措施下磷酸酶、脲酶和蔗糖酶的活性较高。(2)剖面上过氧化氢酶活性随土层深度增加在秸秆覆盖措施下呈现逐渐递减,在免耕措施下呈现先增大后减弱的趋势,40 cm以下土层翻耕措施过氧化氢酶活性较0~40 cm有所增大;磷酸酶、脲酶、蔗糖酶活性随土层深度增加减弱,免耕和秸秆覆盖措施下酶活性分层明显。(3)0~20 cm土层微生物数量变化最大,20~40 cm土层变化较小。在微生物数量差异大的0~20 cm土层,秸秆覆盖和免耕措施下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显著高于翻耕和覆膜措施下的菌数。(4)剖面上微生物数量总体上随着土层加深数量减少,其中秸秆覆盖和免耕措施下层次间微生物的数量差异明显。
曹伟鹏吴发启雷金银赵龙山云峰于小玲
关键词:耕作措施土壤微生物土壤酶
黄土丘陵区三种典型退耕还林地土壤固碳效应差异被引量:11
2012年
探讨了黄土丘陵区退耕种植10—40a的柠条、沙棘及刺槐林地土壤总有机碳库及其活性组分密度随退耕时间、土层分布及相对比例的变化差异。结果表明:100 cm深土壤碳库在退耕10a时仅柠条林地碳库未比坡耕地显著增加,但退耕20—40a3种林地比退耕10a时都已有显著增加,且增幅均为刺槐>沙棘>柠条,其中总有机碳的最大增幅分别达到90.92、27.87、14.89Mg/hm2,活性有机碳的分别达到30.28、10.51、9.67 Mg/hm2。各还林地碳库增加在退耕10a时主要来自0—40 cm浅层土,而40—100 cm深层土碳库到退耕20a起才开始显著增加。对比退耕10a时,到退耕40a时柠条、沙棘及刺槐林地0—20 cm表层土分别平均累积了35.4%、27.9%、27.1%的总有机碳,20.2%、45.1%、23.1%的活性有机碳,而20—100 cm各土层间对碳库累积比例大小变化无一致规律,平均每20 cm厚土层累积了17.4%的总有机碳和17.6%活性有机碳。并且相比坡耕地,各林地均使100 cm深土壤活性有机碳占总有机碳的比例提高,改良了碳库质量。综上分析,长期退耕下3种林地固碳效应有明显差异,以刺槐林地碳累积效应较强。
佟小刚韩新辉吴发启张艳云于小玲蒋碧
关键词:黄土丘陵区退耕还林土壤有机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