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佟小刚

作品数:39 被引量:346H指数:11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9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1篇土壤
  • 16篇有机碳
  • 12篇丘陵区
  • 12篇黄土丘陵
  • 12篇黄土丘陵区
  • 10篇施肥
  • 10篇土壤有机
  • 9篇土壤有机碳
  • 9篇退耕
  • 9篇长期施肥
  • 8篇退耕还林
  • 7篇土壤颗粒
  • 5篇沙地
  • 5篇碳库
  • 5篇退耕还林地
  • 5篇林地
  • 5篇毛乌素沙地
  • 4篇固沙
  • 4篇固沙林
  • 4篇固碳

机构

  • 31篇西北农林科技...
  • 7篇中国农业科学...
  • 5篇陕西省循环农...
  • 2篇新疆农业科学...
  • 2篇陕西省水利水...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38篇佟小刚
  • 9篇韩新辉
  • 9篇吴发启
  • 7篇徐明岗
  • 7篇张文菊
  • 4篇冯永忠
  • 4篇卢昌艾
  • 4篇杨改河
  • 3篇蒋碧
  • 3篇吴喜慧
  • 3篇康迪
  • 3篇赵发珠
  • 3篇李明
  • 3篇王健
  • 3篇李娇
  • 2篇许咏梅
  • 2篇刘骅
  • 2篇马兴旺
  • 2篇王西和
  • 2篇任广鑫

传媒

  • 4篇生态学报
  • 4篇植物营养与肥...
  • 3篇农业工程学报
  • 3篇应用生态学报
  • 3篇农业环境科学...
  • 2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林业科学
  • 1篇中国林业教育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农业机械学报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土壤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干旱区研究
  • 1篇教育进展

年份

  • 2篇2023
  • 4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3
  • 8篇2012
  • 3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5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长期不同施肥模式对潮土有机碳组分的影响被引量:37
2009年
采用物理分组方法分析了长期不同施肥模式条件下潮土有机碳组分变化及其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与不施肥(CK)比较,长期氮、磷、钾平衡施用(NPK)、秸秆还田(NPKS)和有机无机肥配施(NPKM和1.5NPKM)均显著提高了潮土粗自由颗粒有机碳(cfPOC)、微团聚体内物理保护颗粒有机碳(iPOC)及矿物结合有机碳(mSOC)的含量,其中以粗自由颗粒有机碳增幅最高,达114.5%~278.9%,对施肥最敏感,能较好地反映长期施肥下土壤有机碳库的变化。矿物结合有机碳是潮土固存有机碳的主要形式,它占总有机碳的67.0%~80.4%。除偏施化肥(N和NP)外,其他施肥模式增加的总有机碳的49.1%~58.1%进入矿物结合有机碳组分;26.2%~31.7%进入粗、细自由颗粒有机碳组分;15.7%~20.9%进入物理保护有机碳组分。偏施化肥(N和NP)有利于自由颗粒有机碳的增加。综上分析,长期有机无机肥配施或秸秆还田是提升潮土不同组分有机碳库较好的施肥模式。
佟小刚黄绍敏徐明岗卢昌艾张文菊
关键词:长期施肥潮土有机碳组分
碳库管理指数对退耕还林土壤有机碳库变化的指示作用被引量:22
2013年
探讨了黄土丘陵区退耕种植10~40a柠条、沙棘、刺槐林地土壤有机碳库和相关指标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随退耕期延长,100cm深土层总有机碳及活性有机碳均呈显著增加趋势,但退耕10a 0~40cm浅层土有机碳库既有显著增加,40~100cm深层有机碳库到退耕20~40a才显著提高.3种还林地碳库活度和活性有机碳占总有机碳比例并未随土壤有机碳库增加而持续增长,而是在各土层间分别维持在0.35~0.75和0.25~0.42;碳库管理指数不仅随退耕期延长与土壤有机碳库变化一致,即在浅层土呈直线快速增加,在深层土以指数函数相对缓慢增长,而且与有机碳库变化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此外,对比其他碳库指标,到退耕40a时仅碳库管理指数与土壤总有机碳及活性有机碳在不同林地差异变化一致,均为刺槐>沙棘>柠条,说明碳库管理指数能够良好的指示退耕还林土壤有机碳库的变化.
佟小刚韩新辉杨改河冯永忠任广鑫梁爱华康迪
关键词:退耕还林土壤有机碳碳库管理指数黄土丘陵区
近40年泥河沟流域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变异性被引量:2
2020年
利用方差和变异系数分析了近40 a黄土高原泥河沟流域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时间变异性,分离了相关因素对总变异的影响。结果表明,1980年以来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呈阶段性上升趋势,变异性先增高后降低;修筑梯田、沟边防护和增施化肥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变异起了很大的作用,增施化肥的影响效果略大于修筑梯田的效果;修筑梯田在初期因土壤扰动的影响,会造成土壤有机质含量的下降,而沟坡防护虽然只能在较小的面积上起到作用,但避免了土壤扰动,起到的效果更好;各类因素引起的变异是一种长期积累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土壤有机质含量并不会无限度地上升,含量越高上升越不明显。该区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从1980年的9.52 g/kg到2015年的14.58 g/kg,已由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含量分级中的第7级上升到第5级,体现了该区的治理效益,也为今后流域的治理和管理提供了依据。
吴驳吴发启佟小刚宋敏敏侯雷
关键词:耕地土壤有机质
毛乌素沙地沙漠化逆转过程土壤颗粒固碳效应被引量:7
2016年
为揭示毛乌素沙地沙漠化逆转过程中土壤颗粒的固碳效应,选择陕北榆林治沙区从流沙地、半固定沙地到林龄为20~55年生的灌木和20~50年生的乔木固沙林地,采用物理分组法分析了土壤砂粒、粉粒、黏粒结合碳的演变特征和累积速率.结果表明:对比流沙地,土壤总有机碳及各颗粒碳含量在两种固沙林地均呈显著增加趋势,并以表层0~5 cm土壤碳含量增幅最高.从流沙地到55年生灌木和50年生乔木固沙林地,0~5 cm土层砂粒碳密度增速均为0.05 Mg·hm^(-2)·a^(-1),粉粒碳密度增速分别为0.05和0.08 Mg·hm^(-2)·a^(-1),而黏粒碳密度增速分别为0.02和0.03 Mg·hm^(-2)·a^(-1).0~20 cm土层,两种林地各颗粒碳密度增速平均为0~5cm土层的2.1倍.按此增速到50~55年生的固沙林地时,两种林地0~20 cm土层的砂粒碳、粉粒碳和黏粒碳密度分别比流沙地平均提高6.7、18.1、4.4倍,并且颗粒碳对总有机碳的累积贡献率平均为粉粒碳(39.7%)≈砂粒碳(34.6%)>黏粒碳(25.6%).综上,毛乌素沙地沙漠化逆转过程土壤颗粒均表现出显著的固碳效应,且以砂粒和粉粒为主要固碳组分.
马建业佟小刚李占斌付广军李娇哈斯尔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土壤颗粒固碳
黄土丘陵区退耕地土壤可溶性氮组分季节变化与水热关系被引量:15
2018年
为探究黄土丘陵区退耕地植被恢复土壤有效氮素养分累积的季节动态变化特征及水热驱动效应,以邻近坡耕地为对照,分析了植被恢复15 a的刺槐、柠条、荒草地土壤可溶性氮组分密度、分布比例在4—10月份内的动态变化状况及其与土壤温度和含水量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整个采样期间,0—30 cm土层土壤硝态氮、可溶性有机氮和可溶性全氮动态变化显著,且各可溶性氮组分中仅硝态氮随土层变化差异显著。其中土壤硝态氮变化幅度整体为0.13—1.71 g/m^2,占可溶性全氮的5.1%—52.1%,其最大值出现在4月份,最小值出现在10月份;可溶性有机氮整体变化幅度为0.29—2.92 g/m^2,占可溶性全氮的30.9%—85.3%,在4月份和8月份分别达最小值和最大值;铵态氮动态变化不显著,4—10月份整体变化幅度为0.17—0.74 g/m^2,占6.4%—21.4%,其最小值出现在10月份,最大值出现在4月份;可溶性全氮整体变化幅度为1.25—3.52 g/m^2。可溶性氮组分中,各组分所占比例为可溶性有机氮>硝态氮>铵态氮,并且可溶性有机氮与硝态氮所占比例动态变化趋势相反。刺槐、柠条林和荒草地0—30 cm土壤硝态氮平均约为耕地的3.42倍、2.54倍和1.26倍,铵态氮平均为耕地的1.71倍、1.37倍和1.30倍,可溶性有机氮约为1.64倍、1.31倍和1.23倍。可溶性氮组分受土壤含水量的影响大于土壤温度,硝态氮对土壤含水量的变化最为敏感,而可溶性全氮则对土壤温度变化最为敏感。综上所述,人工林植被恢复有利于提高土壤可溶性氮组分,增加氮的有效性,同时除铵态氮外,土壤可溶性氮组分随季节变化显著。
赵路红李昌珍康迪任成杰韩新辉佟小刚冯永忠
关键词:退耕地可溶性有机氮
一种利用微藻治理黑臭水体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微藻生物技术的治理黑臭水体的方法,属于水污染治理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向黑臭水体中添加漂白粉对黑臭水体进行消毒;2)向所述消毒后的水体中曝气,接种微藻藻种,2~4d后添加含磷营养盐和含...
李明叶思思吴海明佟小刚
文献传递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土力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被引量:1
2012年
"土力学"是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的基础课,直接服务于"水土保持工程学"。从"土力学"课程的培养目标、要求及专业特色入手,针对此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着课时数不足、课堂教学呆板、实践与实验教学乏力、理论与实践教学结合不紧密等问题,提出了整合和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革新教学手段、加强实验与实践教学等教学改革的思路与途径,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佟小刚吴发启
关键词:土力学教学改革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黄土丘陵区不同退耕还林地土壤颗粒结合态碳库分异特征被引量:10
2016年
为揭示黄土丘陵区不同退耕还林土壤有机碳库差异及变化机制,比较分析了15 a生刺槐、山杏、杨树、沙棘、柠条5种退耕还林地土壤砂粒(≥53-2000μm)、粉粒(≥2-53μm)、黏粒(〈2μm)结合碳的质量分数与分布变化状况。结果表明,与坡耕地比较,不同退耕林地从表层0-10cm到〉40-60 cm土层土壤总有机碳质量分数增加了1.0-1.9 g/kg,砂粒碳、粉粒碳、黏粒碳质量分数分别增加了0.5-0.1、1.0-0.6、0.4-0.3 g/kg。同时,各林地0-20 cm土层土壤总有机碳和粉粒碳密度差异为杨树=柠条〈沙棘〈山杏〈刺槐,两种碳库增幅分别为2.4-5.8和1.2-3.5 Mg/hm2;但不同林地该土层黏粒碳和砂粒碳基本无显著差异,平均增幅分别为0.7和0.9 Mg/hm2。土层深度为0-60 cm时,土壤总有机碳、粉粒碳、黏粒碳密度均表现为沙棘=杨树=柠条〈山杏=刺槐,3种碳库增幅分别7.1-12.1、3.8-6.8、1.8-3.2 Mg/hm2;该土层砂粒碳密度在不同林地间仍无显著差异,平均提高了1.5 Mg/hm2。不同林地土壤颗粒碳组分占全有机碳比例均以粉粒碳最高(56.8%)、黏粒碳次之(29.3%),砂粒碳最低(13.8%)。综上,不同退耕林地均以粉粒碳为土壤碳库变化和累积的主要形式,但以刺槐和山杏林提升退耕土壤总有机碳及颗粒碳组分库效应最明显,可作为该区域优选的退耕还林生态固碳技术。
佟小刚韩新辉李娇杨云芬王健
关键词:土壤黄土丘陵区退耕还林黄绵土
黄土丘陵区不同退耕林地表土水溶性有机质含量及光谱特征差异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研究黄土丘陵区不同退耕还林植被恢复对表层土壤碳氮、水溶性有机质含量及其有机组成和荧光特性的影响,以期揭示退耕林地土壤累积水溶性有机碳氮的效应和机理,为退耕还林类型选择及生态功能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人工退耕还林19年的山杏、沙棘、油松、杨树、刺槐纯林和刺槐×山桃混交林及对照撂荒地,对比分析表层土壤(0~20 cm)的有机碳(SOC)、全氮(TN)、水溶性有机碳(WDOC)和水溶性有机氮(WDON)含量差异;基于三维荧光光谱技术和平行因子法探究不同退耕林地土壤水溶性有机质(WDOM)的有机组分及其荧光指数(API)、自身生产力指数(BIX)、新鲜度指数(β∶α)和腐殖化指数(HI)的异同。【结果】除山杏林地外,其他林地土壤的SOC和TN含量相比撂荒地平均增加131.1%和106.0%;仅山杏林地未能提高WDOC含量,刺槐×山桃混交林地WDOC含量增幅最大,达108.9%;刺槐纯林和刺槐×山桃混交林地的WDON分别比撂荒地增加173.5%和105.8%(P<0.05)。各林地土壤的WDOC/SOC百分比为0.30%~0.37%,WDON/TN百分比为0.29%~0.64%,2种比例均比撂荒地小。所有林地土壤的SOC∶TN为14.1~20.2,均显著高于WDOC∶WDON的9.0~16.5(P<0.05),油松林地土壤的SOC∶TN和WDOC∶WDON最高,分别比撂荒地高44.1%和98.9%。三维荧光分析显示,退耕林地WDOM主要由稳定性强的大分子芳香性腐殖质(C1)、低分子量富里酸和腐殖酸(C2)、类色氨酸(C3)组成;所有样地均以C1组分占比最大,且除沙棘林地外,其他林地CI组分占比相比撂荒地平均增加45.1%(P<0.05),C3组分占比最低,且各林地均比撂荒地低。不同退耕林地土壤水溶性有机质的荧光指数(FI)、新鲜度指数(β∶α)和自身生产力指数(API)无显著差异(P<0.05),分别为1.60~1.69、0.57~0.62和0.56~0.61,腐殖化指数(HI)表现为杨树、山杏林地显著高于其他林地。进一步相关分析表明,WDOC和WDON分别与SOC、TN�
芦琛蒋小董吴冠宇郝爽敬丁宏博佟小刚
关键词:退耕还林植被恢复黄土丘陵区
长期施肥对(土娄)土黑碳积累的影响被引量:9
2012年
通过长期定位试验,探讨了20年不施肥(CK)、单施化肥(NPK)、秸秆和化肥配施(SNPK)、常量有机肥和化肥配施(M1NPK)以及高量有机肥和化肥配施(M2NPK)5个施肥处理对(土娄)土中黑碳含量及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处理相比,NKP处理对黑碳含量和积累没有明显影响;有机肥和化肥配施(M1NPK、M2NPK)对耕层(0—20 cm)土壤黑碳含量的影响较大,与CK处理相比,在土壤表层(0—5 cm),M1NPK、M2NPK分别提高了黑碳含量的108%和134%,5—10 cm土层中黑碳含量增幅最高,分别提高164%和176%,在整个土层,M1NPK、M2NPK处理分别增加了1.51和1.55倍;秸秆和化肥配施(SNPK)下表层黑碳含量也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相对施用有机肥来说明明显较小。施肥对黑碳含量的影响主要发生在土壤表层,深层土壤黑碳受施肥影响较小。
于小玲佟小刚杨学云李明吴发启
关键词:长期施肥有机碳黑碳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