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勇
- 作品数:8 被引量:17H指数:3
- 供职机构: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HCV感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及其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被引量:2
- 2000年
- 目的 :研究丙型肝炎病毒 (HCV)感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的情况及其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运用非同位素原位杂交 (NISH)法和链酶亲和素 生物素 (SABC)法分别检测 2 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PBMC中的HCV RNA和非结构 (Nonstructural,NS)蛋白NS5抗原 ,同时用SABC法检测其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 :8例 (4 0 0 % )患者的PBMC中HCV RNA呈阳性 ,其中 6例 (30 0 % )患者的PBMC中NS5抗原同时呈阳性。HCV RNA和NS5抗原均呈散在颗粒状或弥漫分布 ,主要位于胞浆中 ,NS5抗原还出现于胞膜上。HCV RNA和NS5阳性细胞的比例均很低 ,分别为 0 1%~ 2 0 %和 0 1%~ 3 0 %。HCV RNA阳性组和阴性组的CD4+T细胞的比例均低于正常对照组 ,CD8+T细胞比例高于正常组 ,CD4+/CD8+比值下降 ;而HCV RNA阳性组的CD4+T细胞比例则又低于阴性组 ,CD8+T细胞比例高于阴性组 ,CD4+/CD8+比值出现倒置 (P值均小于 0 0 1)。结论 :HCV可以感染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PBMC并在其中复制 ;HCV感染PBMC后引起CD4+T细胞比例减少 ,CD8+T细胞比例增加 ,导致CD4+/CD8+比值下降甚至倒置 。
- 高勇贺永文曾令兰刘薇杨小铭罗端德
- 关键词:丙型肝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CVT细胞亚群
- HCV感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丙型肝炎的关系研究被引量:2
- 1997年
- 丙型肝炎慢性化的机制至今尚不清楚。近几年来,人们发现丙型肝炎病毒(HCV)可以感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并证实和HCV的致病机理及慢性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本文综合有关文献,就HCV感染PBMC的机制及其对人体免疫功能、丙型肝炎的病变过程及治疗方面所产生的影响作一概述。
- 高勇
-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 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TNFα水平与HBV前C区基因变异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
- 2001年
- 朱传武罗端德曾令兰李淑莉郭劲松李伟高勇
- 关键词:慢性重型乙型肝炎血清诊断TNFΑHBV前C区基因变异
-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HCV RNA和NS_5抗原的检测
- 1999年
- 目的 研究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情况及其意义。方法 运用非核素原位杂交法(NISH)和抗生蛋白链菌素-生物素法(SABC)分别检测2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PBMC中的HCV RNA和NS_5抗原。结果 20例患者中有8例(40%)PBMC中HCV RNA呈阳性,其中6例(30%) PBMC中NS_5抗原同时呈阳性。HCV RNA主要分布于胞浆中,而NS_5抗原还可以出现在胞膜上。 HCV RNA和NS_5抗原的阳性细胞比例均很低(分别为≤2%和3%。结论 HCV可以感染PBMC,感染的主要部位为胞浆。 NISH法和PCR法检测PBMC中HCV RNA的结果无显著性差异。
- 高勇贺永文曾令兰刘薇李璐
- 关键词:丙型肝炎HCVRNA
- TNF-α及其拮抗剂对血吸虫病小鼠的TGF-β1和型胶原的影响被引量:3
- 2000年
- 为探索 TNF-α及其拮抗剂对血吸虫病小鼠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 型胶原的影响 ,用免疫组化计算机分析、EIA和 EL ISA检测血清和肝内 TGF-β1、 型前胶原肽 (PC )和 型胶原。结果显示 ,感染鼠肝内 TGF-β1和 型胶原主要分布在汇管区、肉芽肿内及其周围。感染后第 10 wk,未用药感染鼠血清和肝内 TGF-β1高于健康鼠 (血清 P>0 .0 5 ,肝内 P<0 .0 0 1)和注射 TNF-α感染鼠的血清和肝内 TGF-β1水平低于未用药感染鼠 (血清 P<0 .0 0 2 ,肝内 P>0 .0 5 ) ;注射抗 TNF-α感染鼠血清和肝内 TGF-β1水平则高于未用药感染鼠 (P<0 .0 5 )和注射TNF-α感染鼠 (P<0 .0 1)。同期未用药感染鼠肝内 型胶原高于健康鼠 (P<0 .0 0 1)和注射 TNF-α感染鼠 (P<0 .0 5 ) ,血清 PC 则高于健康鼠 (P<0 .0 0 1)而与后者差异不大 (P>0 .0 5 )。注射抗 TNF-α感染鼠血清 PC 和肝内 型胶原则高于未用药感染鼠 (P<0 .0 2 )和注射 TNF-α感染鼠 (P<0 .0 5~ P<0 .0 0 1)。表明 TGF-β1与胶原的增加密切相关 ,TNF-α在感染的急性期对 TGF-β1有抑制效应。
- 贺永文朱传武曾令兰高勇罗端德
- 关键词:血吸虫病肝硬变转化生长因子
-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对丙型肝炎的影响被引量:4
- 2000年
- 为了研究丙型肝炎病毒 (HCV)感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对丙型肝炎的影响 ,运用非同位素原位杂交法 (NISH)和链酶亲和素 -生物素 (SABC)法分别检测 2 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 PBMC中的 HCV- RNA及其 T淋巴细胞亚群 ,同时检测这些患者的肝功能指标。结果显示 8例 (4 0 .0 % ) HCV患者的 PBMC中的 HCV- RNA呈阳性结果。HCV- RNA呈散在颗粒状或弥漫分布 ,主要位于胞浆中。 HCV- RNA阳性组和阴性组的 CD+4 T细胞比例低于正常对照组 ,CD+8T细胞比例高于正常对照组 ,CD+4 / CD+8比值下降 ;而 HCV- RNA阳性组的 CD+4 T细胞比例则又低于阴性组 ,CD+8T细胞比例高于阴性组 ,CD+4 / CD+8比值出现倒置 (P<0 .0 1)。两组的肝功能检查结果之间无显著差异 (P>0 .0 5 )。提示 HCV感染 PBMC后引起 T淋巴细胞亚群发生变化 ,使 CD+4 和 CD+8T细胞功能下降或不能很好地协调作用 ,从而成为 HCV持续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 HCV感染
- 高勇贺永文曾令兰刘薇易建华
-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肝功能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 肝癌细胞系(HepG2)感染HCV RNA的研究
- 2000年
- 为建立丙型肝炎病毒 (HCV )体外感染和细胞培养系统 ,用定量的 HCV RNA阳性血清感染人肝癌细胞系 (Hep G2细胞系 ) ,应用地高辛标记 HCV RNA探针原位杂交技术和 RT- PCR方法对感染后的细胞和上清液中的 HCV RNA进行了检测。在感染后的第一代至第七代的细胞中出现特异性杂交阳性信号 ,第一代、第二代和第六代检测出 HCV RNA正链 ,并在感染后第一、二代检测出 HCV RNA负链。显示 HCV不仅能在体外感染 Hep G2细胞系 ,而且有基因的复制 ,证明 Hep G2细胞能作为 HCV的体外细胞培养系。
- 叶进杨木兰曾令兰刘微高勇罗端德
- 关键词:肝癌细胞系HEPG2HCVRNA原位杂交丙型肝炎病毒感染
-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进一步研究被引量:5
- 2000年
- 为进一步研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感染丙型肝炎病毒 (HCV)的状况。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PCR)、地高辛标记 HCV探针作原位杂交和链酶亲和素 -生物素 (SABC)作免疫组化三项技术 ,检测血清和 PBMC中的 HCV RNA和 HCV NS5 抗原。结果显示 RT- PCR检测的 2 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 ,除去 4例接受干扰素治疗者 ,余16例中有 14例 (87.5 % )血清 HCV RNA阳性 ,2例血清 HCV RNA阴性者的 PBMC- HCV RNA阳性。对 RT- PCR检测的 9例 PBMC- HCV RNA阳性患者 ,进一步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技术 ,分别检测 PBMC中的 HCV RNA和HCV NS5 抗原。显示这几种方法的检测结果是基本一致的 ,呈正相关关系。患者的 PBMC中的 HCV RNA和 HCV NS5抗原呈散在颗粒状或弥漫分布 ,主要位于胞浆中 ,HCV NS5 抗原还分布于胞膜上。证实 HCV可以感染 PBMC,并在其中复制 ,复制部位在胞浆。
- 贺永文高勇曾令兰
-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RNA外周血单个核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