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治国

作品数:23 被引量:172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委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华医学会临床医学慢性呼吸道疾病科研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急诊
  • 3篇动脉
  • 3篇血液
  • 3篇预后
  • 3篇中毒
  • 2篇心房
  • 2篇心房纤颤
  • 2篇血液净化
  • 2篇脓毒
  • 2篇脓毒症
  • 2篇脓毒症患者
  • 2篇主动脉
  • 2篇主动脉夹层
  • 2篇纤颤
  • 2篇相关性肺炎
  • 2篇连续性
  • 2篇慢性
  • 2篇呼吸机
  • 2篇呼吸机相关
  • 2篇呼吸机相关性

机构

  • 23篇北京大学第三...

作者

  • 23篇郭治国
  • 13篇郑亚安
  • 11篇马青变
  • 7篇王斌
  • 6篇张玉梅
  • 6篇葛洪霞
  • 2篇常春
  • 2篇赵静静
  • 2篇李硕
  • 2篇李辉
  • 1篇张祺
  • 1篇刘桂花
  • 1篇苏春燕
  • 1篇葛庆岗
  • 1篇韩江莉
  • 1篇王贵松
  • 1篇田兆兴
  • 1篇陈亚红
  • 1篇马莉
  • 1篇高炜

传媒

  • 5篇中国全科医学
  • 4篇中华急诊医学...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中华医学教育...
  • 2篇中华危重病急...
  • 1篇中国介入心脏...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医院管理论坛
  • 1篇中华脑血管病...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6篇2014
  • 4篇2013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空腹血糖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SYNTAX积分的关系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分析存在冠状动脉病变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复杂程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疑诊为冠心病并行冠状动脉造影(CAG)证实存在冠状动脉病变的929例患者的临床和CAG资料。根据SYNTAX积分对患者进行分组,应用双变量相关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空腹血糖水平与冠状动脉SYNTAX积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①929例患者中,以SYNTAX积分分为:低危组(积分<22分)47例,中危组(22分≤积分<33分)189例,高危组(积分≥33分)693例。组间比较显示,患者年龄、空腹血糖水平、空腹血糖异常和既往糖尿病患者比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②相关分析提示, SYNTAX积分与空腹血糖呈相关性(r=0.167,P=0.000)。亚组分析则显示,仅在无糖尿病史患者中,SYNTAX积分与空腹血糖之间存在相关性(r=0.149,P=0.000);而在既往糖尿病史患者中,两者不具有相关性。③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空腹血糖水平与SYNTAX积分独立相关(β=0.452, P=0.002)。亚组分析显示,仅在既往无糖尿病史亚组中,空腹血糖水平与SYNTAX积分独立相关(β=1.039,P=0.000)。④将SYNTAX中危组和高危组合并为中高危组,以SYNTAX积分作为因变量,以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空腹血糖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在整组和无糖尿病史亚组中均筛选出两个变量即:年龄(整组OR 1.033,95%CI 1.017~1.049, P=0.000;无糖尿病史组OR 1.039,95%CI 1.020~1.059,P=0.000)和空腹血糖水平(整组OR 1.114,95%CI 1.038~1.195,P=0.003;无糖尿病史组OR 1.299,95%CI 1.088~1.387,P=0.001)。结论存在冠状动脉病变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可能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的复杂程度,具有预测中高SYNTAX积分的作用,尤其适用于无糖尿病史患者。
郭治国何立芸郭丽君张永珍张福春牛杰王贵松韩江莉崔鸣高炜
关键词:空腹血糖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病变SYNTAX积分
非第一诊断的急诊房颤患者临床特征和预后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急诊就诊房颤患者中,房颤是否做为第一诊断对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对一大型综合性教学医院2011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连续5年的急诊抢救室的房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诊断中房颤所处的位置分为房颤为第一诊断组和房颤为非第一诊断组。用SPSS10.0及Excel 2007软件做成组t检验、X2检验、圆形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929例房颤患者,年龄(70.3±12.7)岁,女性占54%。807例患者房颤为第一诊断,122例患者房颤非第一诊断。与第一诊断房颤组比较,非第一诊断房颤组年龄大、合并疾病多、APACHEU评分高,其临床结局中抢救室使用时间长(P〈0.01)、病死率高(11.5% vs.0.2%,OR=52.176,95%CI:11.698—232.710,X2=78.928,P〈0.01)及转监护室进一步治疗率高(14.8% vs.5.1%,OR=3.234,95%CI:1.791—5.838,X2=16.674,P〈0.01)。但两组的再次急诊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做为第一诊断的急诊房颤患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其年龄大,合并疾病多,病情重,急诊住院时间长,病死率高,须与第一诊断的房颤患者区别对待。对具体的某特定第一诊断的急诊房颤患者需进一步研究。
张玉梅郑亚安赵静静葛洪霞郭治国
关键词:心房纤颤急诊病死率
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频繁住院患者的病原学特征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分析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而频繁住院患者的病原学特征。方法自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住院的AECOPD患者,病历明确记载AECOPD住院次数者入选。记录患者急性加重时的病原学分布、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根据过去一年中因AECOPD而住院的次数把患者分为频繁住院组(住院次数≥2次)和非频繁住院组(住院次数〈2次);比较2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结果共172例患者获得完整资料,其中男134例;女48例。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为35%(28%~45%)。住院前1年因AECOPD住院情况:76例(44.2%)未因AECOPD住院;48例(27.9%)有1次因AECOPD住院;48例(27.9%)有2次因AECOPD住院。与非频繁住院组相比,频繁住院组患者更多地分离到非发酵革兰阴性菌[18.8%(9/48)比4.8%(6/124),X2=6.756,P=0.009]、肠杆菌科细菌[18.8%(9/48)比7.3%(9/124),x2=4.877,P=0.027]。频繁住院组多重耐药菌检出率显著高于非频繁住院组[25.O%(12/48)比8.1%(10/124),x2=8.898,P=0.003]。结论AECOPD患者感染细菌种类与AECOPD住院次数相关。
郭治国常春陈亚红郑亚安姚婉贞
关键词:疾病恶化住院病人病原
红细胞分布宽度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院内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被引量:15
2016年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住院期间发生恶性心律失常事件的关系及其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2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急诊科和心血管内科收治的CHF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选标准为人院时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为Ⅱ级或Ⅱ级以上、且病程≥6个月者。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发生恶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心室纤颤)将患者分为两组。比较两组间RDW、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差异;用Spearman秩相关法分析RDW、LVEF与恶性心律失常事件的相关性;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RDW、LVEF对CHF患者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结果入选226例CHF患者,男性148例,女性78例;年龄26-91岁,平均(61.52±13.27)岁;住院时间14-21d,平均(17.5±3.5)d;102例患者(45.13%)住院期间发生了恶性心律失常。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既往史、心脏病病因、血管紧张素受体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抑制剂(ACEI/ARB)和β受体阻滞剂使用率、血钾水平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非恶性心律失常组比较,恶性心律失常组RDW明显增大[(13.28±1.07)%比(12.87±1.32)%,t=2.531,P=0.012],LVEF明显降低(0.425±0.116比0.458±0.104,t=2.249,P=0.026),心功能Ⅱ级患者比例显著降低(4.90%比19.35%,X^2=10.451,P=0.000)、Ⅳ级患者比例显著升高(57.84%比41.13%,X^2=6.264,P=0.011)。恶性心律失常事件与RDW呈显著正相关(r=0.758,P=0.023),与LVEF呈显著负相关(r=-0.719,P=0.019)。RDW、LVEF评估CHF患者院内发生恶性心律失常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82[95%可信区间(95%CI)=0.839-0.925]、0.903(95%CI=0.866.0.941)。RDW最佳截断值为14.20%时,�
王斌田兆兴郑亚安郭治国
关键词:红细胞分布宽度心力衰竭慢性恶性心律失常
盐酸地芬尼多急性中毒的临床特征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背景盐酸地芬尼多是用于治疗各种原因所致眩晕的非处方药物。近年来因过量服用盐酸地芬尼多急性中毒的个案时有报道,但至今尚无基于急性中毒患者血药浓度的临床特征报道。目的通过总结9例因过量服用盐酸地芬尼多中毒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疗结果,分析血药浓度检测在因过量服用盐酸地芬尼多急性中毒患者诊治过程中的价值。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了2019年6月—2020年5月因过量服用盐酸地芬尼多急性中毒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急诊科的9例患者的临床表现、血药浓度、治疗经过及预后。结果 9例盐酸地芬尼多急性中毒患者中女7例,男2例;平均年龄(20.7±1.9)岁;平均服药剂量(2 700±1 478)mg;中位服药至就诊间隔时间为3.5(6.5)h;血药浓度为3.15(26.27)mg/L。2例盐酸地芬尼多最高血药浓度≥35 mg/L的患者出现昏迷[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为3分]、抽搐、呼吸衰竭、持续性低血压及心脏骤停的严重中毒表现,其中1例死亡。4例最高血药浓度≤2.5mg/L的患者中毒表现相对较轻,主要为头晕、恶心呕吐、肢体乏力、肢体震颤等症状。首次血液灌流治疗前后动态监测盐酸地芬尼多血药浓度下降(47.51±22.16)%。出院时8例存活,存活率为88.9%,平均住院天数为(4.7±3.3)d。结论在盐酸地芬尼多中毒患者的诊治中,服药剂量与最高血药浓度的关系不明确,监测血药浓度可能有利于对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评估。当患者出现昏迷、持续性低血压和呼吸衰竭时要警惕心脏骤停的风险,血液灌流可有效降低盐酸地芬尼多血药浓度。
赵鸿葛洪霞马青变安玉平郭治国
关键词:盐酸地芬尼多中毒血药浓度肾透析血液灌流
以下肢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性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探讨以下肢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性主动脉夹层(AAD)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02年1月—2013年1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连续收治的明确诊断为AAD的患者147例,其中以下肢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AAD患者共19例作为下肢缺血组,从同期收治的非下肢缺血ADD患者中通过随机数字生成器方式随机抽取64例作为非下肢缺血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以下肢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AAD患者的影响因素。结果以下肢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AAD患者占全部AAD患者的12.9%(19/147),其中52.6%(10例)被误诊。与非下肢缺血组比较,下肢缺血组背痛发生率降低(26.3%和60.9%,P<0.05),腹痛发生率升高(57.9%和26.6%,P<0.05),肠系膜缺血发生率升高(15.8%和1.6%,P<0.05),血D-二聚体水平升高〔3.76(10.39)mg/L和1.04(2.17)mg/L,P<0.05〕,Standford A型发生率升高(57.9%和29.7%,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背痛〔OR=0.110,95%CI(0.016,0.741)〕、血D-二聚体水平〔OR=1.111.95%CI(1.018,1.214)〕、Standford A型〔OR=5.686,95%CI(1.051,30.754)〕是以下肢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AAD患者的影响因素。结论以下肢缺血为主要表现的AAD并不少见,易误诊。与非下肢缺血AAD比较,下肢缺血AAD的背痛较少见,血D-二聚体水平更高,较易出现Standford A型。
郭治国张玉梅郑亚安马青变
关键词:下肢背痛
一种气胸处理教具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教具,提供一种气胸处理教具,包括主体部分和配件,主体部分包括透明模拟胸壁、模拟气管、模拟支气管、模拟肺组织、模拟脏层胸膜、模拟壁层胸膜、模拟胸膜腔、模拟横膈和模拟纵膈,所述配件包括连接管和作动装置,...
盖晓燕常春郭治国
文献传递
心搏骤停后急性肾损伤的研究进展
2015年
心搏骤停后急性肾损伤(AKI)是心搏骤停患者经有效生命支持获得自主循环恢复后常面临的重要并发症。由于其高发病率、病死率,日益受到临床医师的关注。目前,心搏骤停后肾保护措施仍然有限,复苏后休克状态可能成为临床重要的干预靶点,给予精确的液体管理有望明显减少AKI的发生或进一步恶化。新型肾损伤标志物有助于更早发现心搏骤停后AKI患者,为尽早识别和实施干预提供线索,从而改善预后。本文重点就心搏骤停后发生AKI的病理生理机制、危险因素、干预措施及新型肾损伤标志物进行综述。
郭治国马青变
关键词:心脏停搏急性肾损伤
利奈唑胺与万古霉素治疗老年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比较利奈唑胺与万古霉素在治疗老年患者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所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疗效差异,评价利奈唑胺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对23例接受利奈唑胺治疗(利奈唑胺组)和28例接受万古霉素治疗(万古霉素组)的老年MRSA感染致VAP患者的临床有效率、细菌学清除率、疗程及治疗后发生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肾功能损伤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从51例患者的痰标本中分离到89株病原菌,其中51株为MRSA,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对51株MRSA均有极强的抗菌活性,敏感性达100.0%;利奈唑胺治疗组痊愈17例、显效3例、总有效率为86.96%,万古霉素治疗组痊愈14例、显效3例、总有效率为60.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利奈唑胺治疗组MRSA清除率为82.61%,万古霉素治疗组MRSA清除率为57.14%,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治疗疗程分别为(13.57±3.12)d和(16.92±5.47)d,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减少>25%者在利奈唑胺组有3例占13.04%、万古霉素组1例占3.57%,两组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万古霉素组有2例发生急性肾功能受损,利奈唑胺组未见肾功能受损。结论利奈唑胺治疗老年患者MRSA所致VAP疗效优于万古霉素,但应警惕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的风险。
王斌郭治国刘桂花郑亚安
关键词: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老年患者
有机磷中毒的案例教学课程设计被引量:5
2014年
有机磷农药中毒是急诊常见疾病,相对于其他临床疾病的课程教学而言,本单元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相对较少且较为固定,适宜开展案例教学(ease—based learning,CBL)。有机磷农药中毒的CBL教学课程设计包括课前教学设计、课堂引导教学、课后教学评价和反馈三方面内容。课前教学设计要求教师认真研读教学大纲,选择教学内容,设计典型案例和问题;课堂教学强调气氛轻松活跃,教师引导学生讨论问题,让其自己寻找答案,通过理论和临床实践紧密结合培养学生正确的临床思维:课后教学评价及反馈利于教师总结,促进教学相长。
王斌马青变郭治国郑亚安
关键词:有机磷中毒案例教学课程设计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