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中伟
- 作品数:23 被引量:80H指数:5
- 供职机构: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HBsAg阴转的慢性乙型肝炎并发肝癌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讨HBsAg阴转的慢性乙型肝炎(乙肝)并发肝癌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HBsAg阴转的慢性乙肝并发肝癌40例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的33例HBsAg阴转的非肝癌患者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HBsAg阴转的慢性乙肝并发肝癌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表明,男性、HBsAg阴转年龄>50岁、肝硬化、肝癌家族史、HBV DNA(+)是HBsAg阴转的慢性乙肝并发肝癌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BsAg阴转年龄>50岁、肝硬化、肝癌家族史是HBsAg阴转的慢性乙肝并发肝癌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HBsAg阴转的慢性乙肝患者仍有可能进展为肝癌,HBsAg阴转年龄>50岁、存在肝硬化基础、肝癌家族史是并发肝癌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此类患者,应定期检测AFP、腹部彩超等检查,以排除肝癌可能性。
- 陈定贵郑中伟龙春梅钱贤峰陈晓奇
- 关键词:肝细胞肝炎病毒乙型肝炎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转阴
- MELD评分联合血浆内毒素、D-Dimer浓度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预后的判断
- 2010年
- 目的:探讨MELD评分联合血浆内毒素、D-Dimer浓度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失代偿期肝硬化住院患者139例,分别根据随访6mo、12mo及18mo的生存、死亡情况分组,通过测定相关指标计算存活组与死亡组患者MELD分值,测定血浆内毒素、D-Dimer浓度,探求MELD分值联合血浆内毒素、D-Dimer浓度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预后相关性.结果:随访6mo,患者19例死亡;随访12mo患者42例死亡;随访18mo,患者78例死亡,存活组与死亡组患者MELD分值、内毒素、血浆D-Dimer浓度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OC判定MELD评分、血浆内毒素、血浆D-Dimer浓度对预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死亡有很大应用价值.MELD分值预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死亡的最佳临界值为28,MELD分值增高可增加患者死亡风险;血浆D-Dimer预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死亡的最佳临界值为1.2mg/L,血浆内毒素预测患者死亡的最佳临界值为11ng/L,血浆D-Dimer和内毒素浓度增高可增加患者死亡风险.结论:MELD分值联合血浆内毒素、D-Dime浓度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预后有较高的判断价值.
- 郑中伟童学成
- 关键词:肝硬化内毒素终末期肝病模型
- 自拟降酶方配合甘利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ALT异常90例
- 2002年
- 郑中伟宋为民
- 关键词:甘利欣慢性乙型肝炎谷丙转氨酶异常
- MELD评分联合血清胆固醇检测对评估重型肝炎患者预后的价值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研究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联合血清胆固醇(CHOL)检测对重型肝炎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入选105例重型肝炎患者,根据随访3个月的存活情况分组。观察死亡组与存活组血清总胆红素(TBil)、肌酐(Cr)、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率(INR)、CHOL,并计算MELD评分。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MELD评分及CHOL对重型肝炎死亡的预测能力及最佳临界值。结果 MELD分值越高,重型肝炎病死率越高。死亡组血清TBil、INR及MELD评分值明显高于存活组,CHOL低于存活组(P<0.05);MELD评分和CHOL对重型肝炎患者3个月预后评估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5和0.785;MELD评分预测重型肝炎患者死亡的最佳临界值为25分,CHOL预测重型肝炎患者死亡的最佳临界值为1.65μmol/L;当MELD评分≥25分,同时CHOL≤1.65μmol/L,判断重型肝炎患者预后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2.52%和90.23%。结论 MELD评分和CHOL是预测重型肝炎患者短期生存率的较好指标。
- 郑中伟童学成
- 关键词:胆固醇重型肝炎预后
- 血清CA125浓度与肝硬化患者腹水量关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09年
- 癌抗原125(CA125)是一种大分子聚合糖蛋白,主要存在于卵巢肿瘤的上皮细胞内,用于卵巢癌的诊断和疗效观察,但近年来一些研究表明,
- 童学成郑中伟
- 关键词:血清CA125肝硬化患者腹水量卵巢肿瘤疗效观察糖蛋白
- 肝小静脉闭塞病20例临床分析
- 2017年
- 目的探讨肝小静脉闭塞病(HVOD)的临床特点与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6年1月—2016年12月间收治的20例HVOD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临床检查、病理特征及治疗与转归情况。结果 15例(75%)HVOD由服用"土三七"引起。临床表现以腹水、肝大、肝区疼痛、黄疸及体质量增加为其主要特征。实验室检查显示,肝功能损害、血清CA125升高。超声示肝肿大,肝静脉变细,血流速度减慢或无血流信号。CT示肝外形饱满,平扫密度欠均匀,肝实质密度降低;增强扫描示肝实质不均匀强化,呈"地图样"改变。病理提示中央静脉周围肝窦高度扩张、淤血,汇管区肝小静脉内皮肿胀、管壁增厚。经治疗后8例(40%)好转,其余均因病情加重自动出院或死亡。结论土三七是导致HVOD的一个重要原因,可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和特征性影像学表现来确诊,但不典型病例仍需行肝组织穿刺检查。HVOD病死率较高,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尤为重要,采用抗凝和活血化瘀对改善预后有一定作用。
- 龙春梅郑中伟陈定贵
- 关键词:肝小静脉闭塞病土三七中草药
- 52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医院感染的分析
- 2018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性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52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分析。结果发生医院感染101例,105例次,医院感染率为19.4%,例次感染率为20.2%。医院感染部位主要是腹腔和呼吸道,病原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住院天数、临床分期、出现并发症及侵入性操作等与医院感染的发生具有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住院天数、临床分期、出现并发症及侵入性操作是肝癌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高,应重视与医院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
- 陈定贵龙春梅郑中伟
- 关键词:肝肿瘤肝硬化医院感染
- 乙型肝炎病毒基本核心启动子区1762/1764双突变与基因型和HBeAg血清学转换的关系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自然史中不同基因型乙型肝炎病毒(HBV)基本核心启动子(basic core promoter,BCP)区1762(A-T)/1764(G-A)双突变的分布,以及与中国常见HBV基因型的关系和对HBeAg血清学转换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168例未进行过抗病毒治疗的CHB患者,利用制备的特异性TaqMan MGB探针,采用特异性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PSRT-PCR)方法对其血清行B、C基因型分型和双突变定量检测,比较双突变在B、C基因型的分布情况;同时采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法(CMIA)检测血清HBeAg和抗HBe,比较B、C基因型各组双突变株和野生株病毒的HBeAg血清学转换。结果:C基因型CHB患者BCP区1762/1764双突变率(70.65%)明显高于B基因型(29.17%,P=0.000)。观察HBeAg阴性CHB患者比例,B基因野生组明显高于其双突变组(28.57%,P=0.004)和C基因野生组(22.22%,P=0.000);C基因双突变组(63.08%)明显高于其野生组(22.22%,P=0.000)和B基因双突变组(28.57%,P=0.018)。在所有HBeAg阴性患者中,B基因野生组抗HBe阳性率(84.00%)高于其双突变组(0.00%,P=0.003)和C基因野生组(16.67%,P=0.004);C基因双突变组抗HBe阳性率(19.51%)与其野生组(16.67%)和B基因双突变组(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1.000)。结论:在我国慢性HBV感染人群中,C基因型患者更易发生BCP区1762/1764双突变;B基因野生型患者易产生HBeAg阴性并伴有抗HBe阳性,HBeAg血清学转换较彻底;而C基因双突变患者易产生HBeAg阴性但不伴有抗HBe阳性,HBeAg血清学转换不彻底。
- 徐君张园海郑中伟伍建业葛国洪邵江波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基本核心启动子突变基因型
- 自身免疫性抗体对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诊断价值
- 2016年
-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抗体(autoimmune antibody,AA)对诊断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的临床意义,分析不同DILI患者的AA阳性检出率的差异性。方法收集诊断为DILI患者的年龄、性别、发病时间、AA、肝功能指标及肝损药物种类等临床资料,评价DILI患者的这些临床资料与AA阳性检出率的关系。结果 DILI患者AA阳性检出率在性别、年龄分布、Child分级、临床分型以及肝损药物种类等方面与阴性检出率对比,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随着Child评分的提高,DILI AA阳性检出率有逐步递增趋势。用药时间≥30 d的患者AA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用药时间<30 d。结论 DILI患者AA阳性检出率与用药时间相关,对于判断是中药还是西药引起的DILI可能无明显参考价值。对于用药时间较长而出现肝功能异常的患者检测AA有一定参考意义。
- 陆人杰唐风雷郑中伟朱珊梅
- 关键词:药物性肝炎自身免疫性抗体阳性检出率
- 内镜下硬化剂注射联合普萘洛尔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观察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内镜下硬化剂注射联合口服普萘洛尔与单纯内镜下硬化剂注射,治疗止血成功率及再出血发生率。方法:入选有效随访患者115例,其中59例采用硬化剂注射治疗,56例采用硬化剂注射联合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全部患者观察12个月,比较两组间的止血成功率及再出血发生率。结果:硬化剂治疗组及联合治疗组治疗前各级别构成及Child-Pugh评分值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硬化剂治疗组及联合治疗组的止血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再出血发生率,联合治疗组较硬化剂治疗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硬化剂治疗组及联合治疗组均有较高止血成功率,联合治疗组可显著降低再出血发生率。
- 郑中伟童学成郑剑陈定贵
- 关键词: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普萘洛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