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建华
- 作品数:54 被引量:76H指数:4
- 供职机构: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建设专项资金系建设专项资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 野菜F1代猪肉品品质研究
- 以长白山野猪与山东省优良地方品种莱芜猪的杂交L代猪(简称野莱F1代猪)和长×大白猪(各18头,公母各半)为研究对象,采用舍饲+放牧的方式,利用不含任何添加剂的绿色玉米、豆粕、麦麸组成的日粮,在同样条件下饲养至90 KG左...
- 王宪龙尹逊河邱建华蔡玉梅武道留王元虎李少青
- 关键词:SARCOMERE
-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 一氧化氮及其合成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04年
- 一氧化氮是由一氧化氮合成酶催化精氨酸生成的 ,它是一种新型的细胞信使或神经递质。研究发现一氧化氮在神经、心血管、呼吸、免疫等系统中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尤其与脑血栓、中风、亨廷顿舞蹈病等许多疾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所以成为目前神经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热点。
- 邱建华尹逊河
- 关键词:一氧化氮合成酶精氨酸神经递质神经解剖学生物学作用
- 银霜狐和乌苏里貉皮下脂肪、肌肉组成成分与特性分析被引量:4
- 2018年
- 银霜狐、乌苏里貉是珍贵的毛皮动物,由于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而被广泛的人工饲养。为了解人工饲养条件下两种动物脂肪、肌肉组成成分和特性,利用气相色谱检测了两种体成熟动物皮下脂肪中各种脂肪酸成分含量,利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检测了肌肉(股四头肌)中各种氨基酸成分含量,利用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法检测了肌肉中挥发性风味物质成分及其含量。结果表明:银霜狐、乌苏里貉皮下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占65%以上,必需脂肪酸亚油酸、亚麻酸可分别达到18.99%和22.61%。肌肉中16种氨基酸含量分别占20.46%和20.61%,其中必需氨基酸分别占8.74%和8.61%。除甲硫氨酸外其他必需氨基酸的评分均大于理想模式相应必需氨基酸的分值;银霜狐肌肉中检测到以醛类为主的24种挥发性风味成分,乌苏里貉肌肉中检测到以醛类为主的16种挥发性风味成分,分析表明,这些挥发性风味物质可能来自两种动物肌肉脂肪中特定的氨基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的加热分解。
- 马文杰逄锦颖王康石有斐唐德宏郭慧君邱建华
- 关键词:乌苏里貉肌肉脂肪酸必需氨基酸
- L-精氨酸和L-氨基胍在兔斯氏艾美耳球虫感染中作用的研究被引量:2
- 2008年
- 为了探讨兔斯氏艾美耳球虫(E.stiedai)感染兔肝脏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和血清NO浓度变化以及NO对兔球虫的抑制或杀伤作用,以腹腔注射途径给予球虫感染家兔一氧化氮合酶(NOS)底物L-精氨酸(L-Arg)和iNOS抑制剂L-氨基胍(L-AG),对家兔球虫感染时肝脏iNOS活性、血清NO浓度、每克粪便的球虫卵囊数(OPG)、肝的剖检和镜下病变及其病变计分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①家兔感染E.stiedai后,肝匀浆的iNOS活性和血清中NO浓度逐渐升高,感染对照组、添加L-Arg组和添加L-AG组3组均在感染后第12天达到最高值,而后逐渐下降,于23 d左右下降到感染前的水平;②L-Arg可增强iNOS的活性,促进体内大量生成NO,进而提高家兔对球虫的抑制作用,减轻球虫感染引起的病变;L-AG则降低iNOS的活性,使体内生成的NO减少,从而加重球虫感染引起的病变。结果提示:NO及iNOS确实参与了家兔E.stiedai的感染过程,并且NO在球虫感染过程中起到了抑制或杀伤兔球虫的作用。
- 尹逊河邱建华王树迎王翠梅孙义东陈丙峰李伟
- 关键词:一氧化氮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L-精氨酸
- 盐碱地区苜蓿对伊拉肉兔生产、屠宰性能及肉品品质的影响被引量:2
- 2019年
- 为研究黄河三角洲地区盐碱地种植苜蓿对肉兔生产、屠宰性能及肉品品质的影响,选用60只体重相近、健康状况良好的断奶伊拉肉兔为试验动物,随机分为3组,分别以盐碱地种植苜蓿、常规苜蓿和花生秧作为日粮中草粉来源,配制颗粒饲料。预饲期7 d,正式饲养40 d。结果表明:盐碱地苜蓿组肉兔生产性能、屠宰性能、肉品品质与其他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通过合理设计日粮配方,科学的饲养管理技术,盐碱地种植苜蓿可代替普通苜蓿、普通花生秧,作为饲料中草粉原料饲喂肉兔。
- 田媛潘耀胡紫馨安昊牛乐宝吴振宇刘公言郭慧君郭慧君
- 关键词:盐碱地苜蓿屠宰性能肉品品质
- nNOS阳性神经元在兔脑干中的分布及衰老变化被引量:2
- 2010年
- 利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阳性神经元在家兔脑干中的分布和衰老变化。结果表明,家兔脑干内分布有丰富的nNOS阳性神经元;阳性神经元主要分布于动眼神经核、红核、脑桥核、三叉神经感觉主核以及脑干的网状结构等;在中央灰质周围、上丘(前丘)浅灰质层、臂旁核、中央上核、舌下神经核、下橄榄核、楔束核等核团也发现一些阳性神经元。对动眼神经核、红核、脑桥核、三叉神经感觉主核和延髓的外侧网状核这5个核团内阳性神经元的数量、胞体平均截面积和最长突起长度在5个年龄组的变化进行了比较。与成年兔相比,仔兔、青年兔阳性神经元的数量、胞体平均截面积和最长突起长度均没有显著性变化(P>0.05),但老年兔(36月龄)阳性神经元的数量和最长突起长度都显著减少(P<0.05),胞体平均截面积在动眼神经核、脑桥核、三叉神经感觉主核和外侧网状核减小,而在红核则增大(P<0.05)。结果提示,脑干内丰富的nNOS阳性神经元,可能通过其生成的NO参与内脏活动、感觉和运动的传导以及睡眠和觉醒等脑的高级整合功能的调节;随着年龄的增长,nNOS阳性神经元的衰老变化会影响NO的合成与释放,从而影响它们在脑干中的正常生理功能。
- 张娜尹逊河邱建华衣婷婷郭丽红
- 关键词: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脑干衰老变化
- 兔脑nNOS阳性神经元的分布和形态结构
- 2008年
- 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了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阳性神经元在家兔脑内的分布和形态。结果显示,在家兔的大脑皮质、小脑、中脑、脑桥等处有较多的nNOS免疫阳性神经元分布,延髓分布较为稀少。nNOS免疫阳性神经元呈棕褐色,着色主要位于胞浆内,细胞核着色较淡,nNOS阳性纤维大多呈棕色串珠样。表明一氧化氮作为神经递质,可能与脑的调控功能有关。
- 邱建华尹逊河王树迎王广银蔡玉梅
- 关键词:兔脑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免疫阳性神经元免疫组织化学
- 鹅星状病毒与新型鸭呼肠孤病毒双重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 2024年
- 根据鹅星状病毒(GAstV)ORF1b基因与鹅源新型鸭呼肠孤病毒(NDRV)σC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GAstV与NDRV双重RT-PCR检测方法,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在903 bp(GAstV)和226 bp(NDRV)可检测到特异性条带,最低灵敏度为1.0×10^(3)copies/μL。在鲁中、鲁西北及鲁南地区不同规模的养鹅场中随机采取320份样本,GAstV的阳性率为21.56%(69/320),NDRV的阳性率为3.44%(11/320),混合感染阳性率为2.81%(9/320),单一RT-PCR结果与双重RT-PCR方法一致。该方法的建立为快速诊断GAstV和NDRV提供了可靠的手段。
- 张景辉武景琦房立春刘涛吴家强于可响徐怀英吕俊峰艾武郭慧君邱建华亓丽红宋玲玲
- 关键词:双重RT-PCR
- 狐狸肺炎双球菌和巴氏杆菌混合感染的诊治被引量:1
- 2018年
- 肺炎双球菌和巴氏杆菌是危害狐狸养殖的两个主要病原.前者是属于链球菌科链球菌属,主要引起狐狸发生肺炎、败血症、脑膜脑炎、心内膜炎、关节炎等,以肺炎多发.后者感染狐狸主要引起败血症、出血性炎症等,慢性病例也表现皮下组织、关节、各脏器的局灶化脓性炎症,常呈地方流行.这两种病原近年来常呈混合感染,具有发病快、死亡率高、难防治等特点,给养狐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2017年7月29日,山东一狐狸养殖场发生狐狸死亡,主要症状为死亡时呼吸困难,口鼻流血,经剖检化验、实验室培养诊断为肺炎双球菌和巴氏杆菌混合感染,通过药敏试验采用敏感药物控制病情.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 逄锦颖栾元金李鹏邱建华李宏梅郭慧君
- 关键词:肺炎双球菌巴氏杆菌狐狸诊治化脓性炎症链球菌属
- 褪黑激素在水貂、银霜狐体内的残留及对Balb/c小鼠采食量、生长、血液指标的影响被引量:4
- 2017年
- 了解褪黑激素(Melatonin,MT)在激素水貂、银霜狐血液、肌肉内的残留及观察其对小鼠生物学影响。首先对埋植MT的水貂、银霜狐取皮前采集血液和肌肉,使用褪黑激素ELISA检测试剂盒检测血液肌肉内MT的含量;其次,选用Balb/c小鼠36只,根据检测的结果和MT蓄积埋植量,对小鼠分别腹腔注射低剂量(5 mg/只)、高剂量(50 mg/只)的MT,并设生理盐水注射组为对照组。注射后记录小鼠体重、采食量的变化,每周采集一次外周血,ELISA检测血液MT含量和血细胞自动检测仪检测血液常规指标,并记录小鼠行为变化;试验观察24 d。结果表明:56只激素水貂和35只激素银霜狐取皮前血液MT含量分别为(101.40±52.14)ng/L和(72.31±24.84)ng/L,肌肉中MT含量分别为(240.31±45.12)ng/g和(663.43±26.36)ng/g。相对对照组,高剂量MT组和低剂量MT组24 d内小鼠采食量分别增加13.02%(P<0.05)和14.98%(P<0.05),平均体重分别增加10.87%(P<0.05)和13.06%(P<0.05),这种增加作用主要表现在注射MT的2周内;注射MT 7 d后的两组小鼠血液红细胞数(RBC)、白细胞数(WBC)、血红蛋白(HGB)、血小板(PLT)出现显著升高(P<0.05),低剂量组小鼠血液内MT浓度增加56.57%(P<0.05),高剂量组增加74.43%(P<0.05),14~28 d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小鼠的行为如运动、睡眠、采食和内脏器官等没有显著的变化。埋植褪黑激素的水貂、银霜狐血液肌肉内均有一定激素残留,一定量的MT可导致Balb/c小鼠采食量短期内增加、生长加快和血液血细胞数量明显升高,这种作用维持1~2周。本研究为指导科学利用埋植褪黑激素水貂、银霜狐胴体提供科学依据。
- 王康马文杰王春阳刘法孝逄锦颖邱建华郭慧君
- 关键词:褪黑激素水貂小鼠采食量血液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