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超凡

作品数:34 被引量:89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27篇脊柱
  • 16篇脊柱侧
  • 12篇脊柱侧凸
  • 12篇侧凸
  • 9篇畸形
  • 9篇侧弯
  • 8篇特发性脊柱
  • 8篇脊柱侧弯
  • 7篇椎体
  • 7篇脊柱畸形
  • 6篇特发性脊柱侧...
  • 6篇青少年特发性
  • 6篇截骨
  • 5篇顶椎
  • 5篇手术
  • 5篇青少年特发性...
  • 5篇椎弓
  • 5篇椎弓根
  • 4篇椎弓根螺钉
  • 4篇螺钉

机构

  • 34篇中山大学附属...
  • 4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广东省第二人...

作者

  • 34篇谢超凡
  • 30篇黄紫房
  • 30篇杨军林
  • 20篇李佛保
  • 18篇林翔
  • 12篇苏培强
  • 12篇邹学农
  • 9篇肖萍
  • 7篇王其飞
  • 7篇谢红波
  • 7篇陈裕光
  • 5篇王丽琴
  • 4篇孙新锐
  • 3篇刘卫锋
  • 3篇魏明
  • 3篇舒海华
  • 3篇黄文起
  • 2篇王永胜
  • 2篇周雪梅
  • 2篇廖威明

传媒

  • 7篇中国矫形外科...
  • 2篇中华小儿外科...
  • 2篇中华创伤杂志
  • 2篇中华关节外科...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国脊柱脊髓...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脊柱外科杂志
  • 1篇第25届全国...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5篇2012
  • 2篇2011
  • 16篇2010
  • 1篇2008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例严重脊柱侧弯并营养不良的术后营养支持
2010年6月-7月期间本院脊柱外科成功治疗了一例罕见的严重脊柱侧弯并营养不良的患儿.该患儿术前情况为:1、脊柱侧弯病情严重,侧凸130度,后凸110度;2、呼吸功能差,FEV为预计值的37%;3、胃肠功能差,进食少;4...
叶艳彬杨军林李佛保苏培强肖萍黄紫房谢超凡林翔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凸侧旋棒矫形与凹侧旋棒矫形的手术效果评估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比较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采用后路凸侧旋棒矫形与凹侧旋棒矫形的手术效果。[方法]收集本中心2008年7月~2011年7月收治的AIS患者61例,年龄10~18岁,术前主弯均<70°。按术中矫形技术分为凸侧旋棒矫形组(n=34)和凹侧旋棒矫形组(n=27),所有患者均具有完整的术前、术后全脊柱X线片。研究收集两组患者的术前、术后主弯Cobb角及其矫正率、T5~12后凸角、顶椎偏移距离(AVT)、C7偏离骶骨中央垂线距离(C7-CSVL)和C7偏离骶骨后上角距离(C7-SSVL),置钉密度,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皆成功获得手术矫正,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前主弯Cobb角分别从平均47.9°±9.9°和51.4°±8.8°(P=0.148),矫正至术后平均8.2°±5.2°和14.0°±8.5°(P=0.002),平均矫正率为(82.5±10.5)%和(73.4±13.9)%(P=0.005);T5~12后凸分别从术前平均17.7°±12.2°和20.6°±13.7°(P=0.377),矫正至术后平均19.7°±9.8°和18.3°±8.7°(P=0.558);术后冠状面和矢状面皆获得良好平衡。[结论]AIS后路凸侧旋棒矫形较凹侧旋棒矫形具有更好的主弯矫正率,并可潜在增加脊髓神经安全性;两组患者术后皆能维持良好的胸椎后凸。
黄紫房杨军林林翔李佛保谢超凡王其飞
关键词:脊柱侧凸矫形
困惑与选择脊柱手术白皮书(山寨版)
李佛保杨军林黄紫房谢超凡
低龄儿童脊柱侧弯肺功能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0年
脊柱侧弯是一种包含冠状面侧弯、矢状面前弯或后弯及横断面轴向旋转的复杂脊柱三维畸形.除影响患儿的外观,胸段侧弯还对患儿的胸腔、肺容积及其发育有不同程度地限制,进而影响肺功能.随着脊柱侧弯研究的深入.胸廓畸形渐渐为人们所关注,有些学者甚至将其归为脊柱侧弯的第四维.特别对于婴儿型及少儿型特发性脊柱侧弯,年龄较小的先天性、神经肌肉型及综合症型脊柱侧弯.
杨军林黄紫房谢超凡
关键词:特发性脊柱侧弯肺功能低龄儿童胸廓畸形轴向旋转冠状面
后路全脊椎截骨术(VCR)治疗重度脊柱畸形疗效的评价
目的 评价应用后路全脊椎截骨术(VCR)治疗重度脊柱畸形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脊柱外科2009年7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12例行后路全脊椎截骨术治疗的重度脊柱畸形病例,术中均行神经诱发电位监护.男性8...
杨军林李佛保谢超凡黄紫房邹学农苏培强肖萍林翔
脊柱板-棍系统与钉棒系统在重度脊柱侧凸矫形中的应用及效果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评价脊柱板-棍系统(plate-rod spinal system,PRSS)及钉棒系统治疗重度脊柱侧凸的疗效。[方法]2001~2007年本科收治25例重度脊柱侧凸患者,按矫形器械分为PRSS系统治疗组和钉棒系统治疗组。采用PRSS系统治疗12例,男7例,女5例;平均15.2岁;其中先天性脊柱侧弯1例,神经纤维瘤型脊柱侧弯1例,特发性脊柱侧弯10例。钉棒系统治疗13例,男9例,女4例;平均17.6岁;其中特发性脊柱侧弯6例(1例术前不全瘫),先天性脊柱侧弯3例,神经纤维瘤型脊柱侧弯3例,重度脊柱侧弯翻修术1例。两组病例采用的术式包括术前牵引后,前路松解联合后路矫形;前路松解联合后路矫形术;一期单纯后路矫形术和后路松解截骨矫形术。术后根据畸形矫正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估两种内固定系统的疗效。[结果]两组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死亡及严重手术并发症出现。PRSS治疗组平均手术时间3.6h,术中平均出血量930m l,术后平均随访56.7个月,主侧弯Cobb角由术前平均98°(86°~135°),矫正至术后平均59°(32°~76°),矫正率平均57%,出现断棒3例,脱钩1例,皮肤破溃或皮下滑囊形成11例。钉棒系统治疗组平均手术时间4.6h,术中平均出血量1 420m l,术后平均随访7.8个月,主侧弯Cobb角由术前平均108°(93°~159°),术后矫正至平均54°(30°~105°),矫正率平均66.3%。矢状面后凸从术前平均116°(90°~155°)矫正至术后平均34°(20°~45°),发生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1例,术后肋间神经痛1例,术后双下肢一过性麻木2例,一过性肌力减退1例。[结论]术前正确评估判断是前提;手术彻底松解是基础,椎弓根钉置入、矫形靠经验,准确操作及诱发电位监控是安全保障。PRSS系统操作简便、经济,与钉棒系统相比,矫正效果差,并发症较多。
杨军林黄紫房李佛保邹学农谢超凡林翔
关键词:重度脊柱侧弯SPINAL钉棒系统截骨矫形
评估特发性脊柱侧凸胸弯及腰弯矫正对术后躯干失衡的影响
目的评估单胸弯(LenkeⅠ型)和单腰弯(Lenke V型)特发性脊柱侧凸矫正对患者术后冠状面、矢状面和肩部失衡的影响。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2011年8月期间在我院脊柱侧弯中心接受手术治疗的特发性脊柱侧凸...
杨军林黄紫房李佛保杨靖凡谢超凡王其飞容剑明
关键词:脊柱侧弯失衡
文献传递
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新手术治疗方法的探讨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一种新的治疗小儿发育性髋脱位手术方法。方法以选择性深度扩臼术并新型髋膝活动式支架治疗12名发育性髋脱位患儿,术后随访7~9年,观察疗效及并发症出现的情况。结果选择性深度扩臼术出血量小(66±7)ml,时间短(58±6)min,复位满意。术后患儿在短期内(3周左右)均可进行髋膝功能锻炼,无一例出现髋关节僵硬、术后再脱位及患侧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等并发症。结论新手术方法头臼复位确切、操作简单、创伤小、疗效较好、术后并发症少,是临床可选择的另一种新术式。
杨军林孙鸿涛廖威明周雪梅杨子波黄紫房谢超凡王永胜费志军王惟李军
关键词:手术
脊柱侧凸顶椎椎体及附件旋转角测量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评估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术前椎体、椎板、棘突旋转角及椎体相对棘突偏移的距离,为指导术中轴状面去旋转及冠状面侧凸矫形提供影像学基础。[方法]选取本院脊柱外科2008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30例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男11例,女19例;平均年龄17.0岁,Cobb角51.9°,术前皆行平卧位顶椎区域CT平扫。测量顶椎椎体、椎板及棘突的旋转角度,然后将椎体、椎板及棘突的旋转角度利用SPSS 13.0进行三组定量资料的两两比较,分析三者间的旋转角差异。同时测量椎体相对椎板的偏移距离,计算出其平均值。[结果]顶椎旋转角:椎体平均为17.3°±8.67°,椎板平均为17.6°±11.14°,棘突平均为11.3°±10.51°。经统计分析椎体、椎板与棘突间的旋转角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7,P=0.013),而椎体与椎板间的旋转角度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906)。椎体相对椎板偏移的距离平均为(0.19±0.12)cm。[结论]测量脊柱侧凸患者术前CT顶椎椎体、椎板及棘突的旋转度和椎体相对棘突的偏移距离,对术中指导脊柱侧凸的轴状面和冠状面矫形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黄紫房杨军林谢红波李佛保王丽琴谢超凡
关键词:旋转角棘突椎板椎体
髂骨钉垫片对腰-髂固定结构稳定性的生物力学影响
2013年
目的评价一种自主设计的髂骨钉垫片对腰-髂固定结构疲劳载荷前、后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取自愿捐献的12具成人防腐尸体腰椎-骨盆标本,根据是否使用髂骨钉垫片随机分成A组(使用垫片)和B组(不使用垫片),每组6具。使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L1~4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后,行双侧L3、L4、L5椎弓根钉和髂骨钉固定,并且切除L5、S1双侧关节突关节及椎间盘制作椎间失稳模型。在MTS材料试验机上,向标本施加0~600 N轴向压缩和—7~7 N.m轴向扭转载荷,测试固定结构初始压缩及扭转刚度。然后给标本施加2万次40~400 N循环压力载荷,重复刚度测试。最后,对所有螺钉进行轴向拔出测试,记录最大拔出力。植钉及加载过程中行大体及影像学观察。结果 A、B组BMD值分别为(1.15±0.13)g/cm2和(1.12±0.11)g/cm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28,P=0.678)。所有螺钉植入位置良好,加载过程中无钉棒松动及断裂。疲劳载荷后X线片示A、B组分别有1具(16.7%)和3具(50.0%)标本髂骨钉周围出现"骨透亮带"。A、B组疲劳载荷后压缩刚度和扭转刚度均低于疲劳载荷前(P<0.05)。疲劳载荷前,A、B组间压缩刚度和扭转刚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疲劳载荷后A组压缩刚度显著高于B组(t=2.664,P=0.024),而两组扭转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10,P=0.690)。A、B组L3、L4、L5椎弓根钉的最大拔出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的髂骨钉最大拔出力显著高于B组(t=3.398,P=0.007)。组内比较:A、B组L3椎弓根钉的最大拔出力均显著低于L4、L5椎弓根钉(P<0.05)。A组髂骨钉最大拔出力显著高于其他3个节段椎弓根钉(P<0.05);而B组髂骨钉拔出力显著低于L4、L5椎弓根钉(P<0.05)。结论在腰-髂重建中,髂骨钉垫片可以预防髂骨钉松动,有效保持固定结构的稳定性。
王丽冰潘鹤海于滨生谢超凡许银峰郑召民
关键词:内固定生物力学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