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裕泉

作品数:3 被引量:21H指数:2
供职机构:华南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抑菌
  • 2篇抑菌活性
  • 2篇引种
  • 2篇互叶白千层
  • 2篇活性
  • 2篇茶树油
  • 1篇学成
  • 1篇玉米浸泡液
  • 1篇生产工艺
  • 1篇生产活性
  • 1篇酵母
  • 1篇浸泡液
  • 1篇化学成分
  • 1篇活性干酵母
  • 1篇发酵
  • 1篇分馏
  • 1篇干酵母
  • 1篇GC/MS
  • 1篇辨析

机构

  • 3篇华南理工大学

作者

  • 3篇袁裕泉
  • 2篇钟振声
  • 1篇樊丽妃
  • 1篇高怡然

传媒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现代食品科技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引种互叶白千层茶树油的有效抑菌成分辨析
引种互叶白千层茶树油(Melaleuca alternifolia)在化妆品、医药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有关茶树油的基础研究还有待完善。 茶树油(简称TTO)是由植物互叶白千层的枝和叶经水蒸汽蒸馏而制得,目前澳大利亚...
袁裕泉
关键词:茶树油化学成分抑菌活性
文献传递
引种互叶白千层茶树油有效抑菌成分辨析被引量:17
2012年
采用广西、江西和广东三地从澳大利亚引种互叶白千层茶树所提炼出来的茶树油做研究对象,先用精密分馏分离为若干组分,然后用气质联用仪(GC/MS)定量分析,确定每一组分的主要化学成分。同时用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作供试菌,分别检测茶树油各段馏分对两种菌的抑菌活性,对比研究各馏分化学成分与抑菌效果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三种茶树油的化学成分存在巨大差异,特征成分4-松油醇的质量分数从0.78%~43.59%不等,而1,8-桉叶素的质量分数则从2.14%~72.49%。三种茶树油的化学成分虽然显著不同,但是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都有较强的抑菌活性,而且三种茶树油的有效抑菌物质都是1,8-桉叶素。而主要成分4-松油醇、γ-松油烯、α-松油烯和伞花烯等物质的含量与抑菌作用没有显著关联。
钟振声袁裕泉樊丽妃
关键词:茶树油分馏GC/MS抑菌活性
利用玉米浸泡液生产活性干酵母的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采用玉米浸泡液作为原料,利用其中的碳源、氮源、无机盐等营养物质发酵生产活性干酵母。探索并优化其发酵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发酵条件为,玉米浸泡液浓度为14.00%,培养基pH为5.5,初始加入的葡萄糖为200.00 mg/mL,接种量为1.20%,发酵时间为46 h,得到的干酵母产量达到最高17.80 mg/mL,而且细胞存活率为96.40%。
袁裕泉高怡然钟振声
关键词:玉米浸泡液活性干酵母发酵生产工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