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浩 作品数:12 被引量:28 H指数:4 供职机构: 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理学 更多>>
人肺炎球菌参考血清09CS中11个血清型抗荚膜多糖的抗体IgG含量的定值 被引量:4 2014年 对人肺炎球菌参考血清09CS中11个肺炎球菌血清型(2、8、9N、10A、11A、12F、15B、17F、20、22F、33F)的抗荚膜多糖抗体IgG含量进行定值。方法用WHO推荐的标准检测人血清中抗肺炎球菌荚膜多糖抗体IgG定量ELISA方法,以国际标准血清89SF为标准,对此11个血清型抗荚膜多糖抗体IgG含量进行定值;以暂定的09CS的定值为标准检测12份WHO校正血清、16份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LIBP)质控血清和89SF,对定值的准确性进一步验证。结果以09CS的定值为标准检测的12份WHO校正血清和16份LIBP质控血清的11个血清型抗荚膜多糖抗体结果,与以89SF为标准检测的结果,均具有良好的直线相关关系(r≈1.00,P<0.05);以09CS的定值为标准检测的89SF的11个血清型抗荚膜多糖抗体的新值与其原定值比较,各血清型的误差均<20%。结论实验完成了人肺炎球菌参考血清09CS中的11个血清型抗荚膜多糖抗体IgG含量的准确定值。 王欣茹 刘方蕾 于旭博 范锋锋 刘爱萍 吴兵 胡浩 王晶 赵志强 谢贵林关键词:定值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2种14型肺炎球菌多糖-蛋白结合物的制备及免疫原性比较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以破伤风类毒素(tetanus toxoid,TT)和己二酸二酰肼(adipic acid dihydrazide,ADH)衍生的TT(TTAH)分别作为载体蛋白制备14型肺炎球菌多糖-蛋白结合物,比较2种结合物在小鼠体内的免疫原性。方法:以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EDAC)作为缩合剂,介导TT与ADH反应,制备TTAH衍生物,2,4,6-三硝基苯磺酸(2,4,6-trinitrobenzenesulfonic acid,TNBS)法测定TTAH的-AH衍生率;将14型肺炎球菌多糖(PS14)水解并用1-氰基-4-二甲基氨基吡啶四氟化硼(CDAP)活化后直接与TT或TTAH结合,结合物经Sepharose 4 FF层析柱纯化后收集分配系数(KD)<0.2的样品并除菌过滤作为结合物原液,并对其生化指标、血清学特异性和小鼠免疫原性进行检测。结果:2种结合物原液游离糖含量均在1%以内,多糖回收率分别为PS14-TT:33.80%及PS14-TTAH:29.15%。与A组(多糖组)相比,2种结合物B组(PS14-TT)和C组(PS14-TTAH)能够诱导更高的抗PS14抗体水平(P<0.001)并具有剂次加强效应;与C组相比,B组能够诱导更高的抗PS14抗体水平且差异显著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结合物免疫3针后C组抗TT抗体水平高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无剂次加强效应,而C组有剂次加强效应。结论:PS14-TT在小鼠体内诱导了较高的抗PS14抗体水平及较低的抗TT抗体水平,是较理想的多糖蛋白结合疫苗。 刘爱萍 任珍芸 刘佳 王欣茹 王玺 李阿妮 李燕婷 胡浩 吴兵 谢贵林关键词:肺炎球菌 结合疫苗 破伤风类毒素 免疫原性 a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物游离多糖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及验证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建立a型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 type a,Hia)结合物游离多糖含量测定方法,并对方法进行验证。方法利用脱氧胆酸钠(Na DC)盐酸法和蒽酮硫酸法测定Hia结合物的游离多糖含量。通过检测Na DC盐酸法沉淀破伤风类毒素(tetanus toxoid,TT)、TT ADH衍生物(ADH derivative of TT,TTAH)及TT琥珀酰化衍生物(succinic anhydride derivative of TT,TTSA)的最大能力以及沉淀多糖降解物(depolymerized polysaccharide,de-PS)或降解多糖ADH衍生物(ADH derivative of de-PS,de-PSAH)与相应载体蛋白质混合物的最佳离子强度,并利用最佳离子强度检测混合物中多糖与蛋白质质量的最小比例,以确定Hia结合物游离多糖含量的测定条件。通过添加回收试验验证方法的准确度,多次测定结合物的游离多糖含量验证方法的精密度。结果 Na DC盐酸法对蒽酮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几乎无影响;Na DC盐酸法沉淀TT、TTAH和TTSA的最大能力分别为402.8、352.5和691.0μg/ml;在0.6 mol/L NaCl的离子强度下,Na DC盐酸法沉淀多糖与蛋白质混合物,当de-PS与TT或TTAH的质量比≥1∶2、dePSAH与TT的质量比≥1∶4、de-PSAH与TTSA的质量比≥1∶5时,多糖回收率均在95%以上。向结合物添加6、12、35和56μg/ml的de-PS或de-PS_(AH)时,多糖回收率均在80%-100%之间;游离多糖含量检测结果的CV值均在10%以内。结论建立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结合方法制备的Hia结合物游离多糖含量的测定。 苗鑫 于旭博 范锋锋 谭小梅 王晶 胡浩 罗树权 周海飞 赵志强 谢贵林A群脑膜炎球菌荚膜多糖化学结构核磁共振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建立基于核磁共振技术检测A群脑膜炎球菌荚膜多糖化学结构的方法。方法:对A群脑膜炎球菌荚膜多糖样品进行溶解,离心,转移等处理步骤,采用核磁共振谱仪检测,结果应用Topspin 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验证其特异性、重复性及中间精密性,并对其O-乙酰化程度和杂质进行分析。结果:A群脑膜炎球菌荚膜多糖样品经本实验建立的方法检测,通过水峰压制,空白组及氯化乙酰胆碱等检测结果显示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同一批次检测3次的结果具有较高的重复性;不同时期检测的结果表明方法的中间精密性良好;O-乙酰基含量符合WHO规定的最低限度(≥61.5%),检测同一供试品的CV值均<1%。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核磁共振检测法简便、快速、准确,检测A群脑膜炎球菌荚膜多糖具有极高的灵敏性、特异性、重复性和中间精密性,适用于疫苗生产研究中A群脑膜炎球菌荚膜多糖样品的定性结构鉴定。 李阿妮 于旭博 罗树权 胡浩 吴兵 赵志强 谢贵林关键词:A群脑膜炎球菌 荚膜多糖 核磁共振 C、Y、W 135群脑膜炎球菌荚膜多糖化学结构核磁共振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建立基于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技术检测C群脑膜炎球菌荚膜多糖(group C meningococcal capsular polysaccharide,GCMP)、Y群脑膜炎球菌荚膜多糖(GYMP)和W135群脑膜炎球菌荚膜多糖(GWMP)化学结构的方法。方法建立1H-NMR检测方法:使用布鲁克600 MHz超导傅里叶核磁共振谱仪,配置5 mm BBO正向宽带高分辨液体探头。脉冲程序为水峰压制(zgpr),温度为298 K(25℃)。具体参数设置如下:中心频率约为4.7 ppm;图谱宽度为7 211 Hz;采样时间为2.272 s;弛豫延迟时间为2 s;扫描次数为512次;信号经傅里叶转换后加入1.0 Hz的窗口函数,检测结果使用Topspin 3.0软件进行处理。验证该方法的专属性、重复性及中间精密性。结果 5批GCMP、GYMP和GWMP检测结果的CV值均小于0.35%;3个浓度GCMP、GYMP和GWMP在相同的操作条件下以及不同工作日间、不同实验员间的检测结果的CV值均小于0.35%。结论建立的1H-NMR检测方法简便、快速、准确,检测GCMP、GYMP和GWMP具有极高的专属性、重复性和中间精密性,适用于疫苗生产研究中GCMP、GYMP和GWMP样品的定性结构鉴定。 李阿妮 于旭博 罗树权 胡浩 孔素娟 袁菲 杨英英 刘方蕾 吴兵 陈作江 赵志强 谢贵林关键词:脑膜炎球菌 荚膜多糖 核磁共振 人血清中Hib荚膜多糖抗体定量的ELISA方法建立及初步验证 2012年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活化方法制备的酪胺化Hib荚膜多糖(PRP-Ty)的特性,分别作为包被抗原建立测定人血清中Hib荚膜多糖特异抗体含量的ELISA方法。比较并确定包被抗原,对建立的ELISA方法进行初步验证。方法分别用CNBr和CDAP作为活化剂制备PRP-Ty,经Sepharose CL-4B层析分析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范围,并确定适宜PRP-Ty抗原包被浓度的间接ELISA方法,以人Hib荚膜多糖IgG抗体定量标准品作为阳性标准,通过四参数非线性拟合计算人血清Hib荚膜多糖IgG抗体含量。结果 CNBr活化法制备的酪胺化Hib荚膜多糖(PRP-TyCNBr)较天然Hib荚膜多糖相对分子质量向小相对分子质量方向偏移,而CDAP活化法制备的酪胺化Hib荚膜多糖(PRP-TyC DAP)较天然Hib荚膜多糖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无显著变化;两种PRP-Ty在0.65~2.00μg/mL的包被浓度范围内均有良好的包被活性,方法的灵敏度均达到0.02μg/mL IgG抗体检测水平。结论 PRP-TyC DAP作为包被物的ELISA测定方法可以更加真实可靠地反映人血清IgG抗体水平。 侯亚莉 袁菲 周晖国 任静 胡浩 刘方蕾 吴兵 谢贵林 赵志强关键词:酪胺 ELISA 肺炎球菌多糖衍生物中吡啶硼烷残留量核磁共振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建立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方法检测肺炎球菌多糖衍生物中吡啶硼烷残留量的方法。方法:建立1H-NMR检测方法:脉冲程序为水峰压制,温度为298 K(25℃)。具体参数设置如下:中心频率约为4.7 ppm左右;图谱宽度为7 211 Hz;采样时间为2.272 s;弛豫延迟时间为2 s;扫描次数为512次;信号经傅里叶转换后加入1.0 Hz的窗口函数,检测结果使用Topspin 3.0软件进行处理。并验证该方法的专属性、检测限及耐用性。结果:该方法检测结果显示溶剂对所测组分无干扰;吡啶硼烷与肺炎球菌多糖衍生物有各自明显的特征峰,两者混合之后信号无交叉重叠,并都可以明显检测到各自的信号,说明方法专属性良好。吡啶硼烷浓度在1%~0.01%范围内均可以明显检测到Py-BH3信号,且S/N良好。最终最低检测限定为0.02%。改变试验温度化学位移及信噪比未发生明显变化,方法显示耐用性良好。结论:建立的1H-NMR检测方法检测肺炎球菌多糖衍生物中吡啶硼烷残留具有极高的专属性和耐用性,可用于肺炎球菌结合疫苗中吡啶硼烷残留量的测定。 李阿妮 胡浩 朱衍志 罗树权 于旭博 吴兵 刘方蕾 刘爱萍 赵志强 谢贵林关键词:核磁共振 1型肺炎球菌多糖结合化学特性及结合物免疫原性探究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研究1型肺炎球菌多糖的氨基、羧基和羟基的结合反应活性,制备1型肺炎球菌多糖-蛋白质结合物,并研究其抗原性和免疫原性。方法:将天然多糖降解,用EDAC直接缩合法验证多糖分子上氨基的反应活性。采用EDAC缩合法,利用降解多糖分子上的羧基与破伤风类毒素己二酸酰肼衍生物(TTAH)的氨基和肼基缩合,以CDAP活化降解多糖的羟基,并与破伤风类毒素(TT)或TTAH直接结合,纯化结合物并对结合物抗原性和免疫原性进行分析。结果:天然多糖重均相对分子质量由4.175×105g·mol-1降为8.917×104g·mol-1,其结构、特异基团含量和抗原性未改变;降解多糖与EDAC混合后,相对分子质量未增加;3种方法制备的结合物,其多糖抗原性未发生变化,免疫原性显著高于天然多糖(P<0.05),3针免疫后Ig G抗体水平均有剂次加强效应,呈T细胞依赖型免疫应答。不同方法制备的结合物,免疫原性无显著差异。结论:采用本研究的方法,可降解1型肺炎球菌多糖并保留天然多糖特性;多糖分子上的氨基无结合反应活性,羧基和羟基有结合反应活性;EDAC缩合法与CDAP活化法所制备结合物,赋予了多糖典型的T细胞依赖型抗原的特征,不同方法及制备的结合物免疫原性无显著差异。间隔剂在本研究中对结合物免疫原性无影响。 胡浩 朱学喆 李献林 罗树权 李阿妮 刘佳 刘爱萍 赵志强 谢贵林关键词:免疫原性 重组H21G蛋白衍生物的制备及其免疫原性 2014年 目的分析重组H21G蛋白的化学修饰方法及化学修饰与免疫原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琥珀酸酐和己二酸二酰肼(adipic acid dihydrazide,ADH)分别修饰重组H21G蛋白制备衍生物,赖氨酸单位减少率法测定重组H21G蛋白琥珀酰化物的琥珀酰化率;2,4,6-三硝基苯磺酸(2,4,6-trinitrobenzenesulfonic acid,TNBS)法测定重组H21G蛋白衍生物的-AH衍生率;SDS-PAGE及HPLC法分析重组H21G蛋白各衍生物的纯度及分子量分布。用各衍生物分别经皮下免疫小鼠,免疫浓度为25μg/ml,共免疫3次,于末次免疫后2周,经小鼠眼眶采血,分离血清,采用间接ELISA法检测血清IgG含量。采用非还原型SDS-PAGE分析重组H21G蛋白衍生物在制备初期、制备后4℃储存2周及6个月的稳定性。结果随着重组H21G蛋白与琥珀酸酐质量比(10∶1、10∶3、10∶4和10∶5)的提高,琥珀酰化率也逐渐升高,但质量比为10∶4和10∶5时无明显差异。重组H21G蛋白ADH衍生1和2 h的衍生率无明显差异。质量比为10∶4及10∶5的琥珀酰化物与原蛋白分子量分布差异较大;ADH衍生后,原蛋白的分子量分布也发生改变。重组H21G蛋白与琥珀酸酐质量比高于10∶3时,对蛋白的降解作用明显,当质量比达到10∶5时,重组H21G蛋白几乎不再以单体形式存在;而ADH衍生1和2 h对蛋白聚合作用无明显差异,均产生了二聚体和多聚体。重组H21G蛋白及其衍生物免疫小鼠后表现明显的剂次加强效应,且ADH衍生的产物的免疫原性高于琥珀酰化产物。琥珀酰化产物的稳定性较差,目标蛋白均明显降解,而ADH衍生的产物在4℃储存6个月后未见明显聚合或降解。结论重组H21G蛋白经ADH衍生的产物免疫原性及稳定性均优于琥珀酰化产物。 李燕婷 范锋锋 吴朝今 罗树权 方红春 胡浩 于旭博 谢贵林 赵志强关键词:琥珀酰化 ADH 免疫原性 稳定性 9V型肺炎球菌疫苗中多糖含量微孔板蒽酮-硫酸检测方法的建立及验证 2016年 目的建立微孔板蒽酮-硫酸法检测9V型肺炎球菌疫苗中多糖含量的检测方法,并对其进行验证和初步应用。方法通过对蒽酮-硫酸方法的改进,建立检测9V型肺炎球菌疫苗中多糖含量稳定可靠的微孔板蒽酮-硫酸法。分别对蒽酮-硫酸法中硫酸溶液浓度、加热时间进行优化,并对建立的方法进行特异性、线性、精密度及准确度的验证。结果最佳硫酸溶液比例为6∶1(浓硫酸∶水),最佳加热时间为10 min。在检测9V型肺炎球菌多糖、多糖衍生物及多糖蛋白结合物中多糖含量时,此方法特异性强;在20~120μg/m L范围内,标准曲线线性良好(r2〉0.995);实验内及实验间均具有良好的精密度(CV值分别为2.92%~3.32%和3.10%~4.06%);准确度试验中3个质量浓度的回收率均在96.17%~106.63%之间。结论微孔板蒽酮-硫酸法可被用来有效、准确、稳定地检测9V型肺炎球菌多糖、多糖衍生物及多糖蛋白结合物中多糖的含量,该方法较传统蒽酮-硫酸法操作简便快捷,节约样品、试剂等材料,非常适用于相关的疫苗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刘爱萍 胡浩 孔素娟 李献林 王晶 袁菲 吴兵 刘方蕾 赵志强 谢贵林关键词:蒽酮-硫酸法 多糖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