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石晶

作品数:6 被引量:4H指数:2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切削术
  • 6篇近视
  • 6篇角膜
  • 6篇角膜切削
  • 6篇角膜切削术
  • 5篇PRK
  • 4篇准分子
  • 4篇准分子激光
  • 4篇准分子激光角...
  • 4篇准分子激光角...
  • 4篇准分子激光角...
  • 4篇激光
  • 4篇激光角膜切削...
  • 4篇分子
  • 3篇术后
  • 3篇类固醇
  • 3篇类固醇激素
  • 3篇激素
  • 2篇散光
  • 2篇近视散光

机构

  • 6篇沈阳军区总医...

作者

  • 6篇蓝平
  • 6篇夏国英
  • 6篇石晶
  • 6篇范忠义
  • 3篇李宝储
  • 3篇关玉杰

传媒

  • 3篇中国实用眼科...
  • 3篇沈阳部队医药

年份

  • 1篇1999
  • 1篇1998
  • 4篇199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高度近视PRK术后两种类固醇激素治疗方案分析被引量:2
1997年
为探讨PRK术后类固醇激素治疗的最佳方案,将162例(314眼)高度近视随机分成A、B两组,用类固醇激素眼液(0.1%醋酸氟美松龙,Alconl)点眼:A组常规激素治疗,B组增强激素治疗,结果:两组间比较,术后六个月时裸眼视力≥0.5者A、B两组分别为77.16%和86.82%,等值球镜屈光度值,两组分别为-1.62±1.04和-0.62±1.17D,最佳矫正视力下降1行以上者,两组分别为11.72%和5.26%,以上三项P值均<0.05,相差有显著性。A、B两组,角膜上皮下haze的发生率和3级haze形成的比例间未见明显差异,但A组1级haze占69.13%明显低于B组(93.02%),P<0.01,相差非常显著。激素反应性青光眼两组发生率分别为18.51%和20.39%,两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高度近视PRK术后增强类固醇激素治疗强度,可明显减轻术后角膜切削面的修复反应,降低上皮下haze形成的密度,减少屈光回退。
范忠义蓝平夏国英石晶关玉杰李月华
关键词:近视角膜切削术类固醇激素PRK
低中度近视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后类固醇激素局部治疗方案探讨
1997年
为探讨PRK后类固醇激素局部治疗的最佳方案,将123例(246眼)低中近视患者随机分成A、B、C3组:A组(32例)为对照组;B组(46例)拂炎眼液(0.1%醋酸氟米龙眼液)治疗组,前两个月2/d,后两个月1/d;C组(45例)拂炎眼液治疗组,第一个月4/d,以后逐月减1次共4个月。结果表明,术后3个月3组间裸眼视力、预期矫正精度间无显著差异,角膜上皮下雾浊出现率,A、B、C组分别为67.2%、51.8%和47.8%,A组与B、C两组比较,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B、C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意义。拂炎治疗后出现激素反应性眼压增高(超过1kPa以上)者在B、C两组分别是4.3%和13.3%,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对于低中度近视组,PRK后以B组激素治疗方案更为合理。
范忠义蓝平夏国英石晶关玉杰
关键词:近视类固醇激素术后PRK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
高度近视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后两种类固醇激素局部治疗方案分析
1997年
为探讨高度近视 PRK 后类固醇激素局部治疗的最佳方案,将162例(314眼)高度近视患者随机分成 A、B 两组,A 组84例(162眼),B 组78例(152眼)。A 组常规激素(0.1%醋酸氟米龙)治疗,第一个月每日4次,以后逐月减至每日3次、2次、1次,共4个月;B 组增强激素治疗,第一个月每日4次,第二个月始每日3次连续两个月,第四个月始每日2次连续两个月,第六个月每日1次连续一个月,共6个月。结果表明 A、B 两组术后6个月裸眼视力≥0.5者分别为77.2%和86.8%,等值球镜屈光度值,分别为-1.62±1.04和-0.62±1.17D,最佳矫正视力下降1行以上者,分别为11.7%和5.3%,以上3项 P 值均<0.05,相差有显著性。A、B 两组,角膜雾浊发生率和3级形成的比例间未见明显差异,但 A 组2级雾浊占14.7%明显高于 B 组(3.9%),x^2检验,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激素反应性青光眼两组发生率分别为18.5%和20.4%,两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高度近视 PRK 后增加激素治疗强度的 B 组方案,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范忠义蓝平夏国英石晶关玉杰
关键词:高度近视类固醇激素术后PRK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
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治疗轻、中度近视一年疗效分析
1998年
应用VISX20/20型准分子激光治疗轻、中度近视(≤-6.00D)172例(336眼),随访12个月。术后6月和12个月裸眼视力≥1.0者分别为85.71%和86.90%,实际矫正屈光度与预期矫正屈光度相差在±0.50D以内者分别为89.28%和88.69%,术后12个月最佳矫正视力下降一行以上者仅为3.57%。PRK治疗轻中度近视眼具有良好的预测性,其更长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范忠义蓝平夏国英石晶李宝储
关键词:角膜切削术近视
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治疗放射状角膜切开术后残余近视散光
1997年
为评价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治疗放射状角膜切开术(RK)后残余近视散光的预测性、稳定性和安全性,对16例(32眼)RK 后残余近视散光患者行再次 PRK 治疗,并连续随访6个月以上。结果表明术后6个月球镜屈光度-0.42±0.62D,柱镜屈光度-0.57±0.52D,裸眼视力≥1.0者24眼(75%),最佳矫正视力下降1行以上者3眼(9.4%),实际球镜矫正度与预期矫正度相差1.0D 以内31眼(96.9%),柱镜相差1.0D 以内26眼(81.25%)。结论:PRK治疗 RK 术后残余近视散光的预测性强,特别在矫正残余散光方面,其结果令人满意。在最佳矫正视力下降1行以上者较常规 PRK 治疗组有所增加,提示安全性降低。
范忠义蓝平夏国英石晶李宝储
关键词:近视散光PRK术后放射状角膜切开术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
PRK治疗RK后残余近视散光二年疗效分析被引量:2
1999年
目的: 评价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治疗放射状角膜切开术后残余近视散光的预测性、稳定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52 眼 R K 术后残余近视散光患者行再次 P R K 治疗, 并连续随访两年以上。术前残余球镜屈光度- 375±132 D,残余柱镜屈光度- 236±125 D, 最佳矫正视力均≥08。结果: 术后 6 个月球镜屈光度- 032±024 D, 柱镜屈光度- 078±052 D, 裸眼视力≥10 者46 眼 (8846% ), 术后 24 个月球镜屈光度- 037±042 D, 柱镜屈光度- 056±037 D, 裸眼视力≥10 者 42 眼 (8076% )。最佳矫正视力下降 1 行以上者 3 眼 (576% ), 实际球镜矫正度与预期矫正度相差10 D 以内 50 眼 (9015% ), 柱镜相差 10 D以内51 眼 (9807% )。结论: P R K 治疗 R K 术后残余近视散光的两年随访结果表明, 该方法预测性强、稳定性好和安全性高, 特别在矫正残余散光方面, 其结果令人满意。
范忠义蓝平夏国英石晶李宝储
关键词:角膜切削术近视散光PRK
共1页<1>
聚类工具0